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经典文献 | 理查德·加纳罗:女性与人文学

2017-03-09 理查德·加纳罗 文艺批评

点击上方“文艺批评”关注我们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编者按


“女性与人文学”专辑:

本文节选自理查德·加纳罗[美]《艺术:让人成为人》(北京大学出版社),主要讨论人文学历史上遭遇偏见的女性创作者。数世纪以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直广为人们接受:女性不能进行逻辑思考或在任何一段时间里保持专注,她们患上了一种由“女性神经”所致的机能丧失症。在这样的观念下,女性被剥夺了创造力和创造的可能性。但女性的抗争从未停止,从萨福到伍尔夫,女性创作者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压迫她们的男权中心社会作艰苦卓绝的斗争。如果你希望实践使人成为人的艺术,那么就要给女性为自己公正申辩的机会。

值此“三八妇女节”之际,本刊特推出“女性与人文学”专辑。专辑目录如下:

1、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

2、琳达·诺克林:《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

3、李建群:《从诺克林到波洛克——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史理论及实践的发展》

4、西蒙·德·波伏娃:《妇女与创造力》

5、理查德·加纳罗:《女性与人文学》

6、乔纳森·卡勒:《作为妇女的阅读》

7、罗瑟琳·科渥德:《妇女小说是女性主义的小说吗?》


女性与人文学


            [美]理查德·加纳罗 著  舒予 吴珊 译

 

同从前所传授的观念相反,人文学并不是对“最优秀心灵创造的最优秀作品”的记录。20世纪早期宣扬这一观念的人也许是出于善意才这样做的,但他们对于曾经存在过的所有心灵创造的所有作品缺乏足够的资讯。人们现在仍然做不到这点,但至少这个问题已经被提出来。我们中有许多人一直都在尽可能发掘其作品也许受到了强权派的忽略或压迫以及被剥夺了创作机会的人。


女性不得不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使人们淡忘人文学世界里模式化的女性形象。亚里士多德曾表达过数世纪以来一直广为人们接受的观点:女性不能进行逻辑思考或在任何一段时间里保持专注,她们患上了一种由“女性神经”所致的机能丧失症。除此之外,女性还必须使自己摆脱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即她们的角色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可是,如果上帝希望我们只用自己的肚子去思考,那他为什么还赐予我们大脑?


    ——克莱尔·布思·卢斯 

克莱尔·布思·卢斯


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在成长过程中深深意识到有创造力的女性所面临的挑战。她是莱斯利·斯蒂芬的女儿,在年幼时便下决心追随父亲的脚步。20多岁时,她成为布卢姆茨伯里的发起人,该组织是一个有意创造他们所称的现代主义新风格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家团体。在这块飞地的支持下,伍尔夫由此开始了天才女性们所从事的事业,她们的地位不仅为人文学历史所拒绝,而且还为整个社会所轻视。


  

弗吉尼亚·伍尔夫


在《一间自己的房间》(1929)这本书中,伍尔夫对比了牛津大学为男女学生提供的不同设施。譬如,在出名之前,如果没有男生陪同,她不能进入博德莱安图书馆。她指出,历史上,大部分女生甚至不能享有在一座房子里拥有一间私人房间的特权,这使天才女性事实上无法获得对于艺术文学创作而言必不可少的孤独和个人自由。她承认像艾米莉和夏洛特·勃朗特、乔治·艾略特和乔治·桑虽然在19世纪获得了成功,但她补充说,倘若她们在事业起步时能够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她们就可以为这个世界贡献出更伟大的作品。为了能发表作品,她们均使用了男性笔名;勃朗特姐妹为人所知的名字是埃利斯和柯勒·贝尔。


伍尔夫还设想,倘若莎士比亚有个妹妹——她非常聪明而且还有创造力并会随同哥哥来到伦敦开创事业,立志成为一名剧作家和女演员,情况会怎么样?人们会把她轻蔑地打发了,而且,毫无疑问,她会被迫委身给任何一个愿意供养她的人——当然,这是要付出某种代价的,若不然,她的命运可能会更惨。



我认为寻求正义的唯一方式就是依靠故事的力量。

        ——莱斯里·马蒙·希科,现代印第安人作家



“任何富有出色天赋的女性在16世纪一定会发疯、开枪自杀,或是在村子外面某个偏僻的简陋茅舍里死去,不男不女,为人恐惧和耻笑。”


幸运的是,今天大多数西方社会都会视男性和女性在创造性上不相上下,从前的女性也渐渐得到了人们迟来的赞誉,她们的作品因为“偏见”或则受漠视或则被压制。英国剧作家阿芙拉·本,美国诗人安妮·布拉德斯特里特以及非洲裔古巴作曲家特奥多拉·吉尼斯的创作时代都在16世纪,“再度发现”这样的天才对于一度几乎完全为男性所主宰的人文学是一个喜人的消息,但她们同样还会使我们想知道有多少创造灵感在还没有落到纸页或画布上之前就已被扼杀了呢?


早期的例外


在希腊和罗马社会里,女人的角色不是奴隶就是家庭主妇,其责任是维护文明生活“优雅的”艺术。这些艺术不包括在沉重的石头上雕刻雕像或者在公共大厦的正面雕刻艺术品。在古代雅典这个创造了艺术、文学和思想经典的文明中心,极少有女性可以接触到教育和艺术,或许只有少数几个高等娼妓除外。尽管一些女性以清谈为人所知,她们可能还写过诗作并记过日记,但她们没有一个人能出版自己的作品。


16世纪早期,一个名叫萨福的女性打破了传统,她成为一位为人所接受的诗人。萨福成立了有史以来第一所女校,她还是为人所知的最早的女作曲家,尽管其音乐作品已经失佚。


 

萨福


在中世纪的欧洲,一名女性获得教育或艺术训练的唯一方式通常是进入教会或足够幸运地生在王室,学习刺绣、织锦编织、舞蹈、歌唱、乐器(如琉特琴)。


同一时期,亚洲妇女的境况也大体相同。这里,男性在传统艺术中也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却有十分鲜明的例外。在中世纪的日本,许多贵族妇女在文学领域成就卓著,其中包括诗人小野小町、作家清少纳言,以及最重要的,《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许多学者都认为该作品是世界上第一部小说。这三个女性以及没有她们著名的同时代人代表了在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和美洲有大量女性开始从事写作的时代)之前文学史上女性文学的大繁荣。然而,日本女性,正如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女性一样,在她们所生活的男权社会里遇到了极大的创作障碍,正如下面这首由太田垣莲月(1791—1875)所作的诗所表明的,在某些情况下,她们能够把这些障碍变成艺术:


                  酒馆里没有我的位置。

                  可我却感到舒慰 

                  在朦胧的月光下

                  在绽放的樱花间

                  入睡。


女性在艺术领域里的发展机会直到人们所称的“启蒙主义”(约1650—1777)时期才开始得到改善。如果说在这一时期的欧洲女性的机会有限,那么在欧洲的海外殖民地,她们的机会一般而言则更少。上文一笔带过的特奥多拉·吉尼斯为了成为一名作曲家在殖民地古巴克服了巨大障碍。她在16世纪晚期生为奴隶,倘若不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到她的音乐天赋,她会继续为奴。虽然缺乏正规的音乐训练,但她还是自学了许多乐器以及如何进行歌曲创作。她和她的妹妹,同样是一名未受过训练的天才音乐家,都获得了自由身并获准与两个西班牙男性音乐家在古巴圣地亚哥大教堂同台演出。因为可以在礼拜仪式上更灵活地发挥,吉尼斯开始使用我们现在常将其与拉丁风格联系起来的切分节奏创作宗教音乐。在自己的祖国,她被视为现代古巴打击乐的创始人。

 

追求平等


在一篇重要论文《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中,艺术史家琳达·诺克林指出女性名字在艺术史课程上出现之少的原因与荷尔蒙没有任何关系(人们过去常常这样认为),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阻碍女性艺术家出现的首要制度原因是一种有局限性的教育制度,而首要的习俗原因是女性的传统角色——料理家务。


在19世纪,女性不能旁观男女裸体模特。由于她们无权学习解剖学基本原理,无权进入艺术工作室,因此无权得到老师的指导,而这是大多数艺术家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在文学领域,女性则更为成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小说家——譬如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和乔治·桑(他们都是用男人名字发表作品的),及诗人——譬如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和(早前讨论过的)爱米莉·狄金森。然而,在视觉艺术领域,女性最多只能获准画画漂亮的鲜花和水果的水彩画;或者,在音乐领域,她们还可以弹弹竖琴或钢琴来款待赴宴的客人。


然而,最近才被发掘出来的艺术家艾德莫妮亚·刘易斯却是一个有趣的例外。刘易斯生于1844年(死亡日期不详)。有一段时间,在男性主宰的艺术领域里,刘易斯成功地克服了自己所面临的双重障碍:既是黑人又是女性。也许由于她的少数民族身份及其坚定的生存和成功意志,刘易斯才能不仅回避传统女性的“教养”教育,而且还在奥柏林学院学习绘画和素描。她遇到许多困难,被迫中途辍学,移居到波士顿。在这里,在雕塑这个她相信自己命中注定所要从事的领域里,她决心扬名。


她最初的努力——内战英雄罗伯特·古尔德·肖的半身像可谓小有轰动。许多赚钱的委托项目接踵而来,不久她就赚到了足够的钱去追寻其他美国艺术家的足迹:成为一名侨民,到欧洲定居。一段时期,刘易斯在罗马的工作室对于许多富有的美国资助人来说是一个时髦的场所,他们委托她为自己和家人创作半身像。

 

一个美洲印第安武士向他的女儿展示一种基本的生存技巧。艺术家通过使用与当下的社会现实相距遥远的题材来掩饰她所意欲表现的反种族主义主题。艾德莫妮亚·刘易斯,《制箭者》(雕塑),1872


由于为赚钱创作半身像或是画肖像画的艺术家很少能够得到批评界的尊重,因此刘易斯怀有一股强烈的冲动希望用自己的艺术来关注受压迫的少数群体。在她的作品《海华沙的婚姻》中,她对印第安人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在《夏甲》中,她对这个女人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夏甲在亚伯拉罕的妻子莎拉被确认不能生育之后,为他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孩子以实玛利,可当莎拉生下以撒之后,夏甲和她的儿子就被赶出家门。刘易斯远远地走在了自己时代的前面,她用自己的艺术开创了描写美国黑人的苦难的先河——尽管为了赢得社会认可,她不得不掩饰自己的主题。


他们认为我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但我不是。我从不画梦境,我画的是我自己的真实世界。

                                        ——弗里达·卡洛


弗里达·卡洛


对女性艺术家身份的迟来的认可同样发生在墨西哥艺术家弗里达·卡洛(1907—1954)身上。她早期展览的通告上总会写明作品的作者是“弗里达·卡洛(迭戈·里维拉夫人)”。相比之下,麦克斯·厄恩斯特(佩吉·古根海姆的丈夫)却不会作类似的声明。在另一桩婚姻里,(第五章将作讨论)乔治亚·奥基弗和阿尔弗雷德·史蒂格利茨的婚姻,对妻子的认可也是姗姗来迟,因为她的丈夫坚持认为自己的创作(摄影)一定要放在首位。他们有许多个夏季都是在自己家的度假别墅度过的,奥基弗希望在这里自己可以有时间画画,可史蒂格利茨却告诉她,她必须为自己丈夫的来访亲友扮演好女主人的角色。

迭戈·里维拉夫人明白如果她不使用自己丈夫的名字,她就不能办展览。倘若她没有嫁给一个名人,怎么办?弗里达·卡洛,《在墨西哥和美国边境线上的自画像》,1932


阿尔玛·辛德勒·马勒(1879—1964)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个案,她表明女性在两个沉重负担下的挣扎:作为作曲家所具有的才华横溢的天赋以及作为一个呵护者的母性形象所具有的出色才能,这种才能使得那些缺乏安全感的艺术家常常为她所吸引。在后一个角色中,即便没有别的理由,阿尔玛付出的努力也足以使她在任何艺术研究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当阿尔玛只有17岁时,她爱上了一个比她大20岁的艺术家,并与他订婚,尽管他“忘了”告诉她自己是一个厌倦太太的有妇之夫。对音乐的激情使阿尔玛无所畏惧,在这一激情的驱使下,她激励自己的同学,20世纪的巨擘之一阿诺尔德·勋伯格去创作他在自己内心中听到的音乐,虽然观众对此没有马上接受。继而,他的一个学生阿尔班·伯尔格也成了阿尔玛的亲密朋友,事实上他们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他还把自己的歌剧《沃切克》(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誉为一部杰作)献给了她。


随后,她爱上了另一位现代音乐巨擘古斯塔夫·马勒(1860—1911),并很快与他成婚。她期望他们可以在事业上彼此扶助,但马勒却另有打算。他不久便要求她放弃作曲,把他的音乐当做她生活的唯一目的,就像人们期待一个妻子该做的那样。现在,他成了一个受人赏识的天才,他可以不理会任何人,只需对他的祖国奥地利的皇帝(还有上帝,他把自己的最后一部交响曲献给了上帝)负责。凑巧的是,马勒也恰好比阿尔玛大20岁,对她既担当着丈夫也担当着父亲的角色。 


马勒用他主宰维也纳歌剧院命运的专制作风告诉他的妻子,她必须照管好孩子,用美食佳肴营造一个安定的家;有空的时候,帮他誊写手稿。有一刻,她在绝望中写道:


我意识到这个不得不在公开场合里开屏的孔雀希望在家里放松。毕竟,这是所有女人的命运。但绝不是我的命运!


阿尔玛·辛德勒·马勒


然而,她的反抗只是一阵阵的。她也能意识到:“我常常感到自己的翅膀被剪断了。同他(马勒)的无限财富相比,我多么频繁地感到自己拥有的东西有多么微不足道。”


也许是感到了些微的内疚。一天下午,当马勒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一起时,便把妻子的问题告诉了他。回家之后,他开始弹几首她的歌曲,最后他大声地向她嚷道:“你瞧我都做了什么呀?这些歌很好听,你一定要继续写下去。它们应该马上发表。”


不幸的是,古斯塔夫·马勒没能兑现他承诺的对妻子的帮助就去世了,阿尔玛活到了84岁的高龄。在她生命结束之际,她感到欣喜:“上帝让我在我们时代的天才创作的作品还未完成之前就能欣赏到它们。”毋庸置疑,她最终感到非常满足,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滋养天才的人。但就她的情况以及许多其他女性所遭遇到的境况而言,人们赋予她们的只是死后之名。


在学完本章之后,你不应该有这样的印象:艺术家在让人们理解和接受他们作品时总会遇到困难。相反,你应该记住在人文学的领地之内,争议天然存在。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家——通常都会拒绝在狭隘的束缚之下进行创作。诚然,有许多艺术家确实更愿意人们热情地接受他们在传统形式之内创作的优秀作品;优秀作品永远不应该受到轻视。事实上,相较于制作优美而熟悉的作品而言,陌生作品的影响力最终可能没有那么大,但问题的关键是,在接近一件艺术品时,比如绘画、雕塑、音乐或小说,我们不应该先入为主地断定什么东西可以接受。我们这里所挑选的范例一般而言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可是,如果艺术家或作家知道一件因为受到舆论的苛评而被拒绝的作品最终得到了它所应得的公正评价,他们可能会感到些许欣慰。想一想《白鲸》同时代的许多读者,他们因为读到对该书负面的评论便决定不去打开它的封面:这些人虽在这个世界上走过但却没能看到《白鲸》现在已经名垂青史的开场白“叫我以实玛利吧”。想一想那些可能坐在音乐厅里的音乐爱好者,他们可能为阿尔玛·马勒创作的优美动听的歌曲而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不应当认为默默无闻或备受争议永远是出类拔萃的保证。有时,争议的双方都可以为自己的决定做出合理的辩护。譬如,在盐湖城举办的2002年冬季奥运会上,当俄罗斯选手被授予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之后,人们议论纷纷,因为这两个选手在做出一个复杂的动作之后,没能顺利地恢复平衡。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一对加拿大选手,这对选手的动作没有一丝差错,而且还博得了观众热情的喝彩。最后的结果是:俄罗斯选手5票,加拿大选手4票。一张决定性的或“摇摆的”选票来自一名法国评委。于是,马上有传言说法国评委因为迫于强权派的压力才给俄罗斯选手打了最高分,她甚至还承认有人试图“收买”她的选票,但她最终还是听从了良知的指引。随后,报纸、电视,还有广播谈话节目都出现了谴责法国评委和冠军选手的猛烈声浪。法国评委被暂时停职,她的一票被取消,官方宣布该项目比赛的结果为平局,金牌由俄罗斯和加拿大选手共同获得。


不过,有记者却指出即便公众和媒体都表示反对,即便那张“摇摆”选票无效,两组选手的得票数也是一样的。那些投票给俄罗斯选手的评委是不是也不称职?这位记者接着说道:俄罗斯选手的动作要比对方的动作更为复杂,因此对于选手来讲,挑战也就更大。这里的关键是,审美判断可以是相当主观的,争议的存在让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去努力创造。


没有人会有时间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但是,我们不要把“听说它非常糟糕”或“大家都说它非常棒”当做一个主要因素来决定自己该看或该读什么东西。我们不要说:“这个展览展出的许多雕塑都是以前的。你知道,我一点也不喜欢那种东西。”我们不要排斥一部影片,仅仅因为这部影片说的是外语,我们必须看字幕。我们不要在读了一篇有关某一争议的报道之后,在没有亲自了解问题的情况下就选择了自己的立场。


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我们鼓励你要坚持表达自我,坚持你自己的创造性。如果你希望实践使人成为人的艺术,难道你不希望人们给你一个公正的申辩机会吗?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阅读培文”)

或许你还想看


文艺批评·经典文献|琳达·诺克林: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


文艺批评·经典文献|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


文艺批评 · 斜目而视  | 《妇女参政论者》


文艺批评 | 李建群:从诺克林到波洛克  ——  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史理论及实践的发展


明日推送

乔纳森·卡勒:《作为妇女的阅读》

罗瑟琳·科渥德:《妇女小说是女性主义的小说吗?》

本期编辑:小矮子河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公众号ID

Wenyipiping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全文转载请注明推送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