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汉娜·阿伦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015bg8lpe&width=500&height=375&auto=0
影片精彩集锦
基本信息
导演: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编剧: Pam Katz /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主演: 巴巴拉·苏科瓦 / 珍妮·麦克蒂尔 / 尤莉亚·延奇 / 尼古拉斯·伍德森 / 乌尔里希·诺登
类型: 剧情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 卢森堡 / 法国
语言: 德语 / 英语 / 法语 / 希伯来语 / 拉丁语
上映日期: 2012-09-11(多伦多电影节) / 2013-01-10(德国)
片长: 113分钟
2012年上映的德国电影《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是关于美国犹太女性思想家汉娜·阿伦特(1906-1975)的传记片,影片围绕着在她生命中带来颠覆性意义的艾希曼审判事件,再现这位20世纪政治思想领域特立独行、锋芒四射的思想家传奇人生。该片由德国著名女导演玛格丽特·冯·特洛塔执导,由德国著名女星芭芭拉·苏科瓦主演。
影片选取了三个主题——黑暗的沉重、思考的力量、爱与美的存在,传达了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阿伦特何以成为阿伦特,一个被称为“20世纪思想的十字路口”的人物。
剧情简介
事情缘起于1960年,在二战中参与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军官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被以色列特工绑架,次年4月11日至12月15日,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审,并最终被判处绞刑。阿伦特当时以《纽约客》记者的身份目睹了审判全过程,后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有关材料,写成了《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篇关于平庸的恶魔的报告》(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在杂志连续发表,其犀利的观点和独特的视角引起轩然大波。这个当年海德格尔门下最得意的女学生在急风骤雨中想全身而退,却发现一切都已经不像自己预计的那样简单。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阿伦特认为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艾希曼由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并不能以“听命行事”或“国家行为”的借口得到赦免。
距离那场世纪风波半个多世纪后,即2013年,德国女导演玛格丽特·冯·特洛塔(Margarethe von Trotta)执导完成了电影《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事实上,这不是一部通常意义的传记电影,而是截取阿伦特报道艾希曼审讯过程,围绕其报告中的著名论点“平庸之恶”引发风波的事件电影。该片最重要的意义,是剥开五十多年的愁云惨雾,人们可以更平静的心态来审视当年对阿伦特的无情批判。让广大观众,尤其是不熟悉阿伦特的观众,重新聚焦她那些惊世骇俗的思想和作品,并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更通俗和易于理解的视角。
阿道夫·艾希曼1961年开始在耶路撒冷接受审判。图为他在被密切保护的被告席上。
身为犹太人,阿伦特是受害一方,但在一般人的“家仇国恨”之中,她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始终保持清醒,作客观和深入的思考。这正是她在电影中不断疾呼的“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首先要尽量摒弃情绪。这里的情绪包括身边的群舆以及自身的情绪。能做到独立思考的人,少之又少。能勇敢地把自己的观点公诸于众,敢于犯众怒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而汉娜阿伦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导演本想拍阿伦特的一生,最后选取了她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艾希曼事件。导演集中又精确地向大家展示了阿伦特的思想特质,亦更清晰地看到她思想的根源和走向。
精彩影评
世界上最极致的邪恶是拒绝思考的中庸者服从命令实施大规模的恶行,导致最终的道德崩溃。这便是所谓的“平庸之恶”。在以色列审判纳粹艾希曼后,身为犹太人的阿伦特不忌讳指出这一点,因为她对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存在特殊的感情。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对人类整体没有心存慈悲之爱。
面对残酷的人类悲剧,单纯痛哭与谴责并不能避免它再次发生。谴责是政治家和民众要做的事情。而试着去理解寻找其合理性,追寻背后的原因,是思想家或政治理论家要做的事情。 追寻到极权的根源所在,人类才能警惕它、避免它继续作恶。
选自网络
2
这是一部关于思考的电影,如果将人物和故事的情节抽离掉,整部电影留下的就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思考是什么?思考在人类行为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缺乏思考,人将如何行为?导演在影片结构的设置上充分演绎了思考:以阿伦特在黑暗中的沉思开始,以阿伦特望向远处的沉思中结束,两次思考形成递进式的层次:未经思考的事件值得深刻思考;即使是思考过的事件还需要深刻思考。
1924年,第一次见面时,海德格尔对阿伦特说:“你说希望我教你如何思考,思考是孤独的行为。”在思考的道路上,确实如同海德格尔所说阿伦特是孤独的,但孤独的思考,却让阿伦特走出了勇气和智慧,在这点上她远远超过了老师海德格尔。
事实上,真理在问世之初,甚至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们是特立独行的先知、先驱、先锋。那些对于庸众力量的刻意提升和美化,多是某些投机家的手段——要么意在麻醉愚民,要么是有目的的蛊惑与煽动。
所有的平庸之恶或庸众之恶,皆源于随波逐流的盲从,不去或无法思想。而没有思想的人,约等于行尸走肉。
选自网络
补充阅读
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1906—1975)
德裔美籍哲学家,20世纪重要的政治理论家、思想家,与西蒙娜•波伏娃、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曾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担任芝加哥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一生致力于考察现代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和人的政治行动,并对美国政治现实和犹太问题有着大量极富原创性的洞见。
主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人的境况》《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共和的危机》《犹太文集》《心智生活》《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等。
汉娜•阿伦特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极权主义的起源》
相关|文章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影片资源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文艺批评
ID:Wenyipiping
长按关注
长按赞赏
图文编辑 | 小肥番茄
图片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