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德尼·吕美特 2018-05-26

点击上方文艺批评关注我们



十二怒汉


导演: 西德尼·吕美特

编剧: 雷金纳德·罗斯
主演: 亨利·方达 / 马丁·鲍尔萨姆 / 约翰·菲德勒 / 李·科布 / E.G.马绍尔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57-04-13(美国)
片长: 96 分钟



剧情

简介

十二怒汉》(12 Angry Men)是由米高梅公司制作的一部黑白电影,由希德尼·鲁迈特(Sidney Lumet)执导,瑞吉诺·罗斯(Reginald Rose)编剧,亨利·方达、李·科布、马丁·鲍尔萨姆等人主演。[1]  影片于1957年4月13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一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案件的旁观者和凶器均以呈堂铁证如山,而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于案件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而讨论结果必须要一致通过才能正式结案的故事。



法庭上,对一个被指控杀害父亲的十八岁男孩的宣判正在进行,而最后的审判还需要考虑此次由十二个人组成的陪审团的意见。


这十二个人各有自己的职业与生活,他们当中有巧舌如簧的广告商、仗义执言的工程师、毫无见地的富家子、歧视平民的新贵族、性情暴躁的老警察、精明冷静的银行家、只赶时间的推销员。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和说话的方式,但是除了亨利·方达扮演的工程师之外,其余的人都对这个案子不屑一顾,在还未进行讨论之前就早早认定男孩就是杀人凶手。


亨利·方达扮演的工程师


一切的证据都显示男孩是有罪的,大家觉得似乎毫无讨论的必要。但第一次的表决结果是11对1认为男孩有罪,按照法律程序,必须是一致的意见、也就是12对0的表决结果才会被法庭所采纳。


首先站出来赞成无罪的是戴维,由于戴维的坚持,也随着对三个关键证据的科学推测,赞成无罪的氛围开始在其他十一个陪审员之间扩散。对男孩是否有罪的表决也开始出现戏剧性的改变:11对1、9对3、8对4、6对6、3对9、1对11。


十一位陪审员看向最后一位固持己见的陪审员


最后,通过了各种不同人生观的冲突,各种思维方式的较量,所有的陪审团员都负责任地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终于,12个陪审员都达成了一致意见:无罪!


关于

导演

西德尼·吕美特


西德尼·吕美特(Sidney Lumet),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美国导演、编剧、制片人。


1957年,执导个人第一部剧情片《十二怒汉》,而他也凭借此片获得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1962年,执导伦理片《长日入夜行》,该片获得第1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1967年,执导犯罪片《伦敦间谍战》,该片获得第2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英国电影提名  。1972年,执导惊悚犯罪片《突击者》 。1974年,执导犯罪片《东方快车谋杀案》 。1976年,执导剧情片《电视台风云》 。


1982年,凭借执导的剧情片《大审判》获得第5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1984年,执导喜剧片《嘉宝对话》 。1988年,执导剧情片《铁案风云》。1992年,执导爱情片《终极女郎》,该片获得第4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1997年,执导恐怖片《夜落曼哈顿》。1999年,执导惊悚片《葛洛莉》。2005年,获得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荣誉奖 。2007年,执导犯罪惊悚片《在魔鬼知道你死前》 。


2011年4月10日,西德尼·吕美特因淋巴瘤病逝于曼哈顿的家中,享年86岁 。



获奖

情况

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提名)

 雷金纳德·罗斯 / 亨利·方达


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导演(提名) 

西德尼·吕美特


第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 最佳影片 

西德尼·吕美特


精彩

影评



“这部电影试图向人们展示:(在理性的条件下)各种观点可以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论证而达成共识,并切中客观真相。” 八号陪审员从对一个人到十一个人的绝对劣势到最终全面的其它人的这一过程,靠的不是武力,不是权威,而是规则。两个规则,一是逻辑规则,二是制度规则。


其它的这十一个人各自背景不同,开始的时候还让观众觉得他们中有些是“讲理的”,有些是“不讲理”的,看到最后仔细想想其实那些“不讲理”的人也还是讲道理的,最起码在讨论的时候遵守基本的逻辑规则,通过论据论证论点。你要证明我的论点不对,可以指出我的论据与事实有出入,我的论证推理不严密,我的论点总结不科学,如果这些你都反驳不倒我,那么你就只该认同我的这一个论点,不能先搞偷换概念歪曲我的论点,再东拉十八扯去说别人的其它论点,到最后说不过了再死活不认账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八号陪审员提出一个又一个合理的假设,置疑一个又一个控方提出的证据,每次他提出一个假设的时候先都一定有人会反驳他,但是当他证明他的假设合理,对方又再找不出反驳的时候,对方就会放弃之前有罪判决,从而倾向于无罪判决。这难道不是“讲理”吗?


 第二个规则是制度规则,在这里具体的是投票制度。要确定有罪或无罪,必须是全票通过,“一票都不能少”。投票的过程,是每个陪审员履行陪审职责的具体表现。这个电影之中,好多陪审员的观点都在改变,有的人甚至来回变。但表达他们的观点的方式始终没用变,投票!刚开始讨论摸底,投票,1:11。说服一个,再投票:2:10。提出一个假使,证明一个,再投票,3:9……一直到最后11:1,12:0,唇枪舌战不停在发生,但是大家对每人一票的尊重是贯彻始终的,不会说从数量上讲,现在我们是11:1,你的那一票就不算数;从质量上讲,我觉得你比我傻,你的一票就只该算半票,甚至0.1票。一人一票,每票相等。这是另外一个规则。


逻辑和制度,正是这两个规则保证了少数可以说服多数,一个群体可以从各持己见到达成共识,接近客观真相。

                         ——摘自豆瓣Verb



海报上有这样一句话:Life is in their hands,Death is on their minds。


影片并非揭示某种结果,因此从头至尾,法庭的镜头极少无比。


一个下午,12个人关在一间房内,设备破旧,他们最主要的道具是那一张方形桌子,至最后,全部人离开,桌子的全貌缓缓展现,几个小时的争论后只剩余几张纸与碎屑,曾有过的人的愤怒的吼叫与平静的论述不再重放。

……

12 Angry Men实际上是一种冷静的平和的态度,少数两个人总在声音高昂话语粗鲁,而更多人会睁大清醒的双眼平静地一步步表述,每个人的想法都自成一体,即使它们相撞击后的磨擦尤为剧烈,但最终会有人道歉,也有人谅解。


两类人群相对立的理念并非不平凡的内容,事实上随处可见这样的纷争,不同的是他们的争论必定要代表正义,并且要给一个孩子平等的命运的对待。

……

正确与否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有没有尽全力表达,我从影片中看到的观点是,12个人的表达机会均等,从始至终坚持表达完整自己对某件事的质疑,才是勇敢的语言者。


语言在这一刻令人相信为比人的手足更能够使人独立的东西,而酣畅淋漓的语言环境,影片剧本是绝佳的功臣。

——摘自豆瓣费茵



或许你还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罗生门》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楚门的世界》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低俗小说》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为奴十二年》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激辩风云》



本期编辑/满天

图源/网络



微信号:Wenyipiping

微博号:文艺批评Wenyipiping



IPHONE用户

由此赞赏


大时代呼唤真批评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