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驻村故事|王潇潇:稻城,永远的牵挂

李 筱 四川民革 2024-03-01



在结束自己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长达两年八个月的挂职工作之际,民革四川省委会机关干部王潇潇终于有机会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小心愿:去稻城亚丁看看。到了亚丁后,王潇潇发现自己却不像预想中的那么兴奋,“在稻城挂职将近三年,现在真的要离开了,心里空落落的。”王潇潇说,“但想到在稻城驻村的经历,又很有成就感。”


自2021年1月以来,王潇潇作为民革四川省委会派驻稻城县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先后派驻稻城县噶通镇普牙村、蒙自乡桑达村、蒙自乡黑龙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至2023年8月结束。驻村期间,这位年轻的驻村干部,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稻城干部群众的信任和认可,也实现了从乡村振兴的“见证者”到“参与者”最终向“实践者”的蜕变。



2022年5月,王潇潇到黑龙村麻瓦家调查家庭生活生产情况。



见证者——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赴稻城挂职前,王潇潇从未到过藏区和高原地区。对于这片被誉为“蓝色星球最后一片净土”的土地和藏族独特的风土人情,王潇潇充满了好奇与想象。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想法,王潇潇踏上飞往稻城的航班,开始了自己的驻村生活。


“我还是低估了高原环境对身体的挑战”,王潇潇说。初到高原,他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高原反应,一度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当时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压力。”王潇潇回忆道。但让他放下心中担子的,是见证了普牙村顺利实现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衔接过程。


自2015年起,民革四川省委会联合7家省级帮扶单位对口帮扶属于“三区三州”的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稻城县,其中民革四川省委会定点帮扶傍河乡普牙村。


高标准的通村联社道路、每家每户房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日渐成熟的当地特色奶产业以及改变了当地百姓传统陋习的“博爱励志小屋”……在普牙村驻村的半年间,王潇潇看到在民革四川省委会的帮扶下,普牙村通过夯实基础、发展产业、保障民生等措施,顺利实现了脱贫奔小康。王潇潇把普牙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得益于民革四川省委会多年来帮扶为普牙村打下的良好基础,我第一阶段的驻村工作就相对轻松一些。”2021年7月,王潇潇圆满完成了在普牙村的驻村工作,带着成功经验,开始了在蒙自乡的挂职锻炼。


2021年11月,王潇潇(右二)与桑达村丹增谋划养殖藏香猪产业。



参与者——交出合格答卷

2022年4月,民革四川省委会经与中共稻城县委商议,将定点帮扶村由蒙自乡桑达村调整到蒙自乡黑龙村。黑龙村位于蒙自乡人民政府东南侧,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四季气候温和,海拔2300米。结对之初,民革四川省委会就制定了“产业发展富民工程、基础巩固便民工程、民生保障惠民工程、基层建设利民工程、移风易俗益民工程”帮扶规划。


虽然黑龙村的海拔不高,但王潇潇却再一次感受到了初到高原时的那种压力:作为民革四川省委会定点帮扶黑龙村的第一任驻村干部,没有了前任干部打下的良好基础,自己能不能交出一份同样合格的答卷?


为了能迅速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王潇潇在蒙自乡党委书记益西多吉、黑龙村第一书记热太和支部书记扎西温珠的帮助下,一家一户地了解情况。通过调研,王潇潇了解到,黑龙村是一个小村庄,村民只有21户,人口刚过百,人均可耕种土地较少,海拔较低,气候较为适宜。但同时,黑龙村地势高低起伏不定,村民主要以传统种植养殖业、务工、采摘松茸虫草等为收入来源,村里缺乏集体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乡村全面发展的物质保障。“经请示单位领导,决定将乡村产业建设放在定点帮扶的核心地位。”


针对黑龙村海拔较低、水果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在民革四川省委会委托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专家教授制定黑龙村水果干片标准化生产流程的基础上,王潇潇协调了专家教授到村指导水果干片产业项目发展,并向省委会申请捐赠水果干片生产设备,在村里建立了标准化的水果干片生产流程。


经过清洗、削皮、烘干、装袋,目前黑龙村的水果干片已经结束试生产,下一步将由乡镇牵头,走上香格里拉镇和稻城县人民的餐桌,为黑龙村自主发展提供新的保障。


2022年6月,王潇潇征求黑龙村中古家发展产业意见建议。



实践者——不能辜负村民期待

成群结队的藏香猪在村子里闲庭信步,这个画面给初到黑龙村的王潇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黑龙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藏香猪。”王潇潇告诉记者,稻城藏香猪是世界上生长环境海拔最高的高原小型猪种,它们虽然生长缓慢、个头较小,但肉质却非常鲜美,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养殖藏香猪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民革四川省委会看好藏香猪养殖这一产业。但同时也了解到散养藏香猪的产业规模小、销路一般,无法形成太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决定将藏香猪集中养殖产业作为发展重点项目予以支持。


而要发展集中养殖产业,摆在王潇潇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黑龙村村民有散养藏香猪的传统,要如何说服他们参与到藏香猪集中养殖的项目中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方面要考虑项目资金,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群众的接受程度。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在村里办成一项产业这么困难。”王潇潇说,在一些村民看来,入股藏香猪集中养殖的成本太高,收益也得不到保证,“他们宁愿自己在家再多养几头藏香猪,也不愿意投资入股。”


经过不断沟通与协商,黑龙村理顺了种植养殖合作社的运行机制,村民以藏香猪小猪崽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合作社负责养殖和销售,收入以分红的形式给到村民手中。就这样,第一个问题顺利解决了。


“虽然村民把自家养的小猪崽交到合作社进行统一养殖,但是我理解他们对于这种模式可能还心存疑虑,因为不确定我们能不能做成功。”通过与民革四川省委会联系打通销售渠道,村民们担心的问题被一项项拆解、解决,但王潇潇只觉得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已经对村民许下了承诺,所以未来我们更要继续努力,做好藏香猪的养殖和销售工作,绝不能辜负村民的期待。”王潇潇说。


今年8月,王潇潇结束挂职任务离开黑龙村时,黑龙村的藏香猪养殖场还未建成。“我走的那天,村里给我办了个欢送会,有个老阿妈走上来紧紧握着我的手,带着哭腔跟我说话。”王潇潇没有完全听懂这位阿妈的话,却从她的眼神和动作中读出了不舍。


“当时我的眼睛很酸,差点也哭了。”王潇潇告诉这位阿妈,虽然他走了,但是还会有下一任民革驻村干部来接替他的工作,村里的各项产业和帮扶也会继续下去。“希望我们的帮扶能给村里留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更重要的是留下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对致富奔小康的追求。”王潇潇说。


对王潇潇而言,在川西高原近三年的锻炼,也使他收获了许多。“能够亲身参与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来,到需要我的地方去,我的心充实且满足。”已经回到民革四川省委会机关的他,却还不时牵挂着阔步走在乡村振兴路上的黑龙村和那片净土上的人们。


图为稻城亚丁。


(来源:团结报)


往期回顾

黄强主持召开省政府第三次全体会议:以开年就冲刺的状态和劲头,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主题教育】省委会领导赴绵阳开展主题教育督导

【主题教育】省委会领导赴达州开展主题教育督导

王晓晖在凉山州攀枝花市调研时强调: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的驻村故事|王潇潇:稻城,永远的牵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