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的黄埔情缘,您知道多少?这篇文章请收藏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团结报团结网 Author 黄昌盛
有一种光芒,叫家国情怀;有一种精神,叫黄埔精神。1924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了近现代中国一所闻名中外的军事学校——黄埔军校。这所学校,承载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和风雨,联结了海峡两岸的情感与记忆。百年光阴弹指一挥,“黄埔军校”的名字至今仍熠熠生辉。
2024年6月6日,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开幕。来自海峡两岸、香港、澳门和大洋彼岸的黄埔师生亲属、专家学者和民革党员代表欢聚一堂,共忆黄埔往事,共续黄埔友情,共话黄埔精神。跨越百年的回眸和相逢,背后是民革与百年黄埔之间割舍不断的情缘。
聚力——“爱国、革命”融入精神血脉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素有“将帅摇篮”之称。100年前,在国家危亡、民不聊生的历史关头,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帮助下创建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黄埔军校
百年历程,栉风沐雨,无数出身黄埔的爱国人士为了革命信仰、爱国理想前仆后继。一批又一批黄埔师生在“振兴中华、统一中国”的信念感召下,投入一场又一场反帝反封建、抵御外侮的革命战争,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作为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所创建的民主党派,民革与黄埔军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民革创始人李济深曾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张治中、邵力子、郑洞国等很多民革前辈曾在黄埔军校任教或学习。
民革自创立之初,就秉承着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以“爱国、革命”为内核的黄埔精神同样深深地融入民革的精神血脉之中。“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作为民革的基本特色,被郑重写入民革章程。70多年来,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的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事业更是民革人的不懈追求。
李济深从投身辛亥革命到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毕生奋斗渴盼国家统一,弥留之际留下“我与人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的感人诗句;张治中曾担任民革中央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多次发表文告,热切盼望在台湾的老友、部属、学生等靠拢祖国和人民;郑洞国“以爱国始,以爱国终”,临终前还对家人说,“我这一生对国事家事均无所憾,只遗憾没有看到国家统一”……这些黄埔先辈对国家统一的追求,成为民革对台工作情怀和担当的生动注脚。
助力——推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真诚态度和基本立场,拉开了祖国和平统一的序幕,也为民革对台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坚持中共中央对台大政方针,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为工作重点,发挥与台湾的渊源优势,广泛联系台湾各界人士,努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告台湾同胞书》
在两岸隔绝状态逐步打破、两岸关系迎来发展机遇的背景下,老一辈民革领导人积极利用自身与台湾的特殊渊源关系,书写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至深的“台湾故事”,发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定有力的“统一呼声”:
民革中央原主席屈武是蒋经国的同学、朋友,曾多次向蒋经国恳切陈词:“共竟祖国统一之伟业,同造中华振兴之宏图”;
民革中央原主席朱学范曾任邮电部首任部长,大力倡导与台湾“通邮、通航、通商”,并促成两岸书信往来;
民革中央原主席何鲁丽领导并参与制定“反分裂国家行为法”的建议研究与讨论,推动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实施;
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铁农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率团访台,成为首位在任期内跨过台湾浊水溪的国家领导人;
民革中央原主席万鄂湘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呼吁两岸同胞团结一心,共同迈向中华民族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
在民革的祖统工作拼图中,黄埔始终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1984年初,时任民革中央副主席的侯镜如在访美期间,与宋希濂、蔡文治、李默庵等黄埔同学,联名发起成立“旅美黄埔军校同学及其亲属促进中国统一筹备委员会”。同年6月,在邓小平同志亲切关怀下,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侯镜如、郑洞国等民革领导人当选副会长。时至今日,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仍由百岁黄埔老人、民革中央顾问林上元担任,各地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副会长、理事、会员中也不乏民革党员。
合力——“中山”“黄埔”连起两岸情
“两岸黄埔同学和后裔都是中山理念和黄埔精神的继承者,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追梦人。”2019年7月,第九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在上海举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在会上深情呼唤:“两岸同胞是骨肉相亲的兄弟,曾经走过休戚与共的岁月,新时代更要增进团结,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为推动两岸关系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夙愿而努力奋斗。”
由民革中央、黄埔军校同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2018年9月16日在北京举行。
长期以来,民革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共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就是民革中央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两岸交流活动的生动一例。自2010年起,论坛先后于台北、北京、上海、武汉、香港、天津等地举办,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在弘扬黄埔精神、促进两岸交流交往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郑建邦曾多次以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副主席等身份出席论坛,以祖辈的经历讲述“黄埔情与中国梦”的故事。
2020年以来,“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虽因疫情等原因暂时停办,但两岸黄埔人之间的交流一直没有停歇。近年来,民革不断铸牢同海内外、岛内外黄埔同学、亲属的情感联系,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对台工作——在黄埔论坛、“黄埔情——两岸‘同扬文化·喜迎新春’书画联展”等活动中发出民革声音,巩固黄埔情缘纽带;邀请台湾新同盟会、台湾中华擎天协会等黄埔组织、退役将领组织参访大陆,团结岛内“反‘独’促统”力量;编撰《长江与抗战》系列丛书,举办“长城抗战缅怀之旅”活动,增强两岸同胞共同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
为弘扬孙中山精神和黄埔精神,以孙中山爱国思想和精神为纽带,促进两岸学者专家的交流交往和海内外各方面人士的交流互动,民革中央还先后成立了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举办了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孙中山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学术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不断凝聚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完全统一的共识。
倾力——答好新时代祖统工作必答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在讲话中对民革积极推动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工作给予肯定,嘱托“民革要在对台工作大局中进一步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积极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了民革在对台工作大局中担负的历史使命。如何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积极作为,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实际行动,这是一道摆在每一个民革人面前的新时代民革参政履职必答题。
4月12日,民革中央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扩大)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会期间和两会结束后,民革召开了十四届六次中常会和民革界委员学习传达会,并多次在主席办公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等场合开展专题学习,带动民革全党迅速掀起学习热潮。与此同时,民革中央专门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奋力开创民革祖统工作新局面的意见》,对新时代做好民革祖统工作作出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
“对台工作是民革的传统优势领域,是民革全党的重点工作,是中共中央交给民革的光荣任务。”郑建邦就此明确指出,民革全党要把对台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作为深化民革祖统工作的主要内容,坚持以能否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作为衡量民革祖统工作的主要标准,坚持以守正创新作为推进民革祖统工作的主要动力,全力提升涉台参政议政的水平,全力提升推动两岸交流融合的质量,全力提升团结反“独”促统力量的成效,在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6月6日召开的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是民革今年两岸交流活动的一次重头戏。6月5日,研讨会召开前夕,民革中央专门组织了一场主要由黄埔师生后裔、民革党员代表参加的联谊沙龙,10多位黄埔后裔代表讲述了黄埔先辈的故事,分享了感悟体会。同样身为黄埔后裔的郑建邦全程参加沙龙,深受感动、深有感触。
“通过黄埔后裔的亲身讲述,我们重温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回忆那种穿越时空、烛照当下、历久弥坚的精神,更好地汲取精神营养,继承先辈遗志,促进祖国完全统一。”郑建邦说,在新时代,黄埔后裔应该成为黄埔精神的传承者、黄埔精神的践行者,向下一代、向各方面讲述先辈故事、弘扬黄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忆往昔,黄埔百年岁月峥嵘;看今朝,民族复兴前景光明。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目标。民革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坚持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团结两岸黄埔同学、亲友,大力弘扬黄埔精神,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为推进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