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推荐┃徐峙:我们即将走进多年前的那场雨里
徐峙
1978年生于宁夏,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歌、评论、报告文学近百万字见于《文艺报》、《十月》、《星星诗刊》、《飞天》等。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高研班学员。现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大地文学》执行主编。
我们即将走进多年前的那场雨里
我们即将走进多年前的那场雨里
走进雨一般
令人着迷的往事
雾气氤氲,多像那些不可靠的记忆
逝去的景物依次展开
是哪一棵树收留了我们种下的石头
又是哪一片叶子珍藏着我们
无法言说的心事
漫天的雨,每一滴都是正确的答案
我们肩并肩走着
多像两滴没有想法的雨
随更多的雨融入黑夜和大地
再转过前面那个熟悉的街角
我们就将走进多年前那场
无法躲避的雨里
往事像失散已久的亲人
在那里等着我们
找个陌生的地方开始生活
找个陌生的地方开始生活
娶个陌生的女人做老婆
生个陌生的小孩做儿子
组个陌生的家庭为寄托
一些陌生的人将会成为你的
领导、同事
一些更陌生的成为
亲戚、邻居
你还要找一些陌生的人做朋友
填补你
并不陌生的寂寞
陌生的日子你
用陌生的方式打发
陌生的时代你需要一个
陌生的理由
当一切都变得熟悉
你发现最陌生的
原来是自己
总有一些事物难以把握
总有一些事物让我们激动
而难以把握,就像此刻
你坐在空无一人的屋檐下
等待第一缕阳光
照亮时间
大地沉静而星空辽远
路灯也亮得那么不确定
你看见草在风中奔跑
蚂蚁在搬动黄金
泥土底下积蓄了一冬的力量
正在悄悄地撑破黑暗
你心里燃起小小的火把
手指却跟这世界一样冰冷
你试图推开窗户
发现更多的墙壁正迎面而来
你试着跟黑夜说说心事
终究还是陷入更深的沉默
你终于枕着新年的钟声
沉沉睡去
在你草长莺飞的梦里
时间来过又走了
它抹平一切,又装作
什么也没发生过
木偶人生
就这样提举着自己
直到谢幕
在生活规定的舞台上
我注定是个蹩脚的演员
梦想掺杂于现实就像
沙子混在水里
而我只能装聋卖哑地演出
骑士与小丑、儿子与情人
这么多的角色
哪一个我也演不好
掌声和嘲笑同时抵达
我已习惯旁若无人
我还要用僵硬的肢体和表情
表演虚伪的欢乐
与真实的忧伤
喧嚣的人群中我笨拙而无助
孤单得像个傻子
夜深人静时我面对着空荡荡的内心
悲伤得像个孩子
在时间这把巨大的剪刀面前
我注定是一根整整齐齐的木棍
总有一天
上帝会松开那根细细的线
我将像一堆真正的木头
解脱在大地上
他弯下腰去的时候我看见了他的衰老
像块树皮一样干瘪的衰老啊
连同他的记忆 他青春的水分
他弯下腰去仅仅是想捡起
那温暖了他一生的垃圾
可是已经这么吃力了
你看他光秃秃的脑门上 细密的汗珠
臃肿的肚皮耷拉着 像条饥饿的面口袋
连眼神也流露出爷爷般的疲倦
哦 那些垃圾日新月异
但他已经老了 像个真正的老人那样
直到有一天
连哪怕一个塑料瓶也捡不起来
他衰老在我们的世界里
四年来我们朝夕相处 而又互不来往
早晨他早起 跑步嘬两口酒
在我们起床之前打扫完厕所和走廊
让它们像家一样柔和而发光
傍晚他坐在夕阳下 收拾
一天的垃圾和他剩下的时光
四年来我们都叫他老头
但从来不知道他有多老
我们也叫他大爷
可谁也没把他当成爷爷
我们在垃圾之间进行为数不多的交流
而今天我们也即将离去
留下满屋子的垃圾和带不走的回忆
在我们身后
他会开心地看着它们
像是看着一群
活蹦乱跳的孙子
一位母亲
北京的冬天她坐在大街上
裹着脏头巾的脸埋在行人脚下
旁边是零钱 落叶和
灰暗的怜悯
她幼小的儿子躺在地上
伸展着无辜的四肢
在城市里他们叫乞丐
在人群中他们拥有温暖的名字
母亲 儿子
年轻的情侣相拥着走过
飞快地投下怜悯的硬币
我看见这位母亲抱起地上的儿子
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我看不见那个孩子的脸
但我知道此刻
幸福一定在他脸上
谁能够知道一场雪
谁能够知道一场雪
它的前世 今生
它飘渺的未来
就像我们易于
伤感的命运
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抓住
又松开
谁能够走出一场雪
旷世的孤独
谁能够说出一片雪
流着泪的白
昏黄的路灯点亮城市
内心苍凉的人张开怀抱
与全世界的雪融化在一起
对现实的另外一种暗示
——读徐峙的几首诗
徐春林
2014年6期《十月》杂志刊发了国土资源作家群代表诗人徐峙的几首诗。分别是《多年前的那场雨》《寻找陌生的地方生活》和《一个老头儿》,这是几首恩赐于生活的诗。我反复阅读了数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说诗歌是灵魂的向度,是在追随自由时发出的声音。或者说,是给人一种崭新的、陌生的、难以用时速语言表达的、与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广大无边的世界。臧克家在他《学诗断想》中说:“创造性的作品,才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它的生命才能够经久不腐”。是的,好的诗歌是创造出来的上乘艺术。
读徐峙的诗歌有一种全新的享受。诗人对美的推崇和迷狂,似乎与马尔库塞用艺术审美改造社会的理论如出一辙,实际上却并非一回事,就像对崇拜女性、美化女性的诗歌行为可能的责难会是:对女性的无知。美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的生命特征,但美在诗歌里不影响语言写作。诗歌的表达形式和手法是多样的,不局限于某一处,某一特定思维。徐峙在这一点上有着丰富的手法,他在用逆向思维写诗,用对立的方式表现诗学的精髓。读他的诗,你会发展诗歌里满是自由和希望。大多数写诗的人,都是在理想主义和自由主义周围徘徊,最终寻找进入诗歌的“心脏”。如何待肉体腐朽后灵魂自由自在,是每个诗人不得不超越的精神高度。有很多故去的诗人里面,他们就用一种不一样的生存方式对待生命。比如海子,又比如卧夫,再比如陈超。他们都是在用诗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寻找自由,寻找生活中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r /> 我们先来读这首《多年前的那场雨》。这是一首怀旧的诗,写的是一种远逝的情怀。初读时感觉淡淡的,很平常,就如是自然里的微风。深入再读,你会发现这诗像是江南的绿茶,越品越有涩味,却清香可口。或者说,还会把人推向另外一种境界,让人产生许多神奇的想象,空间很大,世界很大,精彩而繁华,情感深刻,可感人泪下。那场雨是时光树,是石头,是秘密,还是心里话。充满了美好。简单看是对友人的怀想,对生活的眷恋。其实却是在剖析人生,对生活的思考。那场雨,不仅落在诗人的灵魂深处,打湿了旅途的衣裳,也淋湿了慢慢长路。一场雨能够湿透泥土,可湿透不了精神的骨架。我们将走进多年前那场/无法躲避的雨里/往事像失散已久的亲人/在那里等着我们。诗人用情感的哲学,以及由此幻化出的种种美妙形象,在诗歌审美之光的烛照下,用形象和弹性的语言来展示了内心复杂的情感意识。
再读《寻找陌生的地方生活》。陌生这个词本来是有“远离”“隔绝”的意思。而诗人在寻找陌生的地方生活,表现的却是精神上的自由。诗歌的语言是深入骨髓,用富有多层多面多角度的意象化语言,追求事物断层内在勾联,讲究留下思维的空间,避免叙述化的语境和直观的表达以及力避抒情的表面化,这就是“诗忌直白”“用意象说话”的所在。每个人来到世界都是陌生的,在陌生中变成熟悉。包括亲人和朋友。如何在陌生中认识自己,是诗人思考的问题。捆绑生活的人始终是自己,只有勇于面对生活,才可能解缚。陌生的日子/你用陌生的方式打发陌生的时代/你需要一个陌生的理由/当一切都变得熟悉/你发现陌生的原来是自己。诗人试图在一个陌生的领域里重构一种还未被人发现的诗意,它们相互交融在现实的梦境里。在我的眼里,诗歌的分娩与过程意义不在于多复杂,而是多么的简单。诗歌技巧从来就不是象教科书所说的那样,诗歌技巧是一种熟而生巧的感念,一种与词语相亲相爱的最私有的体验和运用。我喜欢徐峙诗歌里的收放自如。读《寻找陌生的地方生活》后,我认为这首诗触到了生命与世界的核心。诗人在陌生物质里寻找到了骨髓的力量,他在用诗歌体现人的陌生和社会的陌生,以及世界留给我们的陌生。
好的诗人,满脑子里装着的是时代的使命感。他会通过诗学语言沉迷于善良与罪恶,黑与白的敏感地带,以静制动,不断思考,不断发声。 《一个老头儿》体现了诗人对现实和终极的双重关怀。“他弯下腰去时我看见了他的衰老/像块树皮一样的衰老啊/连同他的记忆,他青春的水分/他弯下腰去仅仅是想捡起,那温暖了他一生的垃圾……”此诗读来特别疼痛。在当下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很多低层次的民众因各种原因普遍遭到精神和肉体的剥离。从而使诗人产生了强烈的焦虑,当代诗歌中“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潮也就更加凸显。
记得有位诗评家说过:“一个诗人如果不能象火山一样爆发,往往要受人诟病。”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徐峙是有激情的。这点,我们在阅读他其它诗歌时会发现。
这几首诗描写形象,贴切,精准。诗句出彩,客观、冷静却不掩饰对当下生活的关照,有着耐人寻味的丰富性。在反省和洗涤的过程中,表达有限的出路。像是身临其境,却满是精神的声音。恣意的想象,飘逸的诗行,优美的曲线,都构成了它别具一格的魅力。喻意深刻,是一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