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 程白弟:一只古铜钟
岁月匆匆,流光飞扬。
人们的视野里,早已经淡忘了很多的历史记忆。随着一代老人的离去,一个时代的变化,那些曾经存在与遗弃的东西,在人们每一道深刻的皱纹里,留存的东西已经是模糊,失去的物件已经是忘却,都觉得不再是珍贵的怀念。
唯有在我脑海里,童年岁月,还记忆起,那一只挂在廊檐下的铁钟,我们的老师会在时间里,随时会不间断的,敲上几下古老的铁钟。钟声发出清脆的响声时,这个时候,我们的学生们,都警觉起来,或许是知道了上课的钟声,或许是下课的声音,也许是放学了。这钟声一直是陪伴我到初中毕业。然后回到家乡种田时,队长也会在公场的大树下敲响了钟声,就是发号司令一样的“出工啦,收工了。”
时间与钟声是不同的概念,又是协调的需求。
然后,民国时期,在我家乡一个古老的小镇上,那一所称为歇马桥小学里,有一只值得骄傲而回忆的古老铜钟。在这只铜钟里,一直在学校里使用近70多年,至今还完整的保存在学校里,近年不再使用。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而不得其知,历史已经留给了人们一个很深沉的谜。翻阅历史的记载,也只能是片言碎语,无法解读其中的缘由。
这只古铜钟,前几年我写镇志时,作了调查编纂志书里。是歇马桥小镇上的一位乡人,从小在这所学校里读书,他对家乡的生活念念不忘。后来是远离了他乡。有一年回来后,就看到了歇马桥小学上课与下课时,是老师喊一声,学生上课就进课堂,老师再喊一声,学生下课也走出教室里。他回去后,请上海的铜匠师傅认真的铸造了一只铜钟,赠送给学校,对家乡的母校有深情的眷恋和敬仰。历史的记载里,是这样写的,民国24年(1935年)7月,歇马桥乡人吴菊泉捐赠歇马桥小学铜钟一只,钟上铭文为“敬维斯钟”也。
吴菊泉是何许人?他为什么捐赠铜钟?他当时的想法是啥?这铜钟的价值是什么?一连串的问号,一下子冒了出来。至今有不少的谜,无法解开这其中的内涵。曾有学者考证过这事,但也没法解开之道,成为一个沉淀的谜,让后人去猜想。但铜钟的存在,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吴菊泉的名字。他是不是本地人,已经不再重要。可“敬维斯钟”这四个字,一直给人们留下了一道不解之谜。厚重的历史文化,总觉得让人们不断去探索这其中的奥秘。查看一些词典解说,敬仰、维护、斯文、铜钟,与钟有无关联,不得而知。但也有另一层意思,吴菊泉老先生,对家乡的歇马桥小学,有一种敬仰之情,望后人不断维护好,做一个斯文的读书人,在这钟声里得到教诲。也许已故的吴菊泉老人的希望之忠心。
世间苍桑,淡忘的东西,在人们脑海里已经飘逝远去,留存了一些,失去了一些。
后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歇马桥小学迁址新建了,那一只古铜钟,跟着新的歇马桥小学一起使用过一段时间,学校的老师一直当宝贝,来保护着这只铜钟,看来这钟上的四个字起到教诲作用。歇马古镇上的小学旧址,改成为幼儿园,办了多年。前几年,为了保护好古村落,要在歇马桥建立抗金将领“韩世忠纪念馆”,幼儿园并到石浦镇上的中心幼儿园一起。学校旧址,成为“韩世忠纪念馆”,人们络绎不绝来参观小镇古迹。
然后,时代的变迁,这钟声远远成为一种淡忘的记忆。时今,歇马桥小学的历史也已经在乡镇撤并时,不复存在了。歇马桥小学现改为如今的“千灯炎武小学”,那只古老的铜钟,放在学校门卫的值班室里,无人问津。
现在上下课的都是放一些欢快的音乐声,悦耳动听,轻松奔放。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跟着音乐的旋律里,走进教室,跑出课堂,学生们在美好的时光里学习,快乐的成长,实现未来的梦想。
古老的钟声,已经远离了人们的听觉。
程白弟,男,1963年7月生,高中文化。从事新闻工作13年,地方志编纂8年,2013年出版散文集《古韵风霜话千灯》。江苏苏州昆山市千灯镇文联工作。作品散见于江苏《名镇世界》,上海《文学报》、《故事会》,山西《黄河之声》,山东《作家导刊》,湖南《作家园地》,《人民日报》美洲海外版等。昆山市作协会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