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 | 顾梦红:追寻春节的年味

2017-02-09 顾梦红 原鄉書院


本期

顾梦红

近些年,每逢春节,总会听到有人抱怨:“这年味怎么越来越淡了呢?”我深有同感。感喟之后,总会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中。40多年前在老家过春节的情景,年味十足,至今想起,依然荡胸盈袖,如蜜似酒,挥之不去。


年味酝酿在妈妈忙碌的身影里。蒸年糕,蒸馒头,炸丸子;拆洗衣服,扫房子;贴窗花,擦柜子,连炉坑板都刷得干干净净;颠着小脚,乐呵呵的忙碌着。


年味叠加在爸爸匆匆的脚步里,掰着手指算细账,推着小车赶年集,活泥搬砖垒灶台,磨刀霍霍杀公鸡。除夕上午,一切安排妥当,裁出两条窄窄的红纸,挽起袖子研磨,挥笔写出那多年不变的春联:“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渐浓的年味印刻在孩子们企盼的眼神里,丫头爱花,小子爱炮;年前那几天,兄弟姐妹们显得异常有出息。帮妈妈推碾子,帮爸爸扫院子。目的也十分彰显,为了多得几个压岁钱,实现心中的期盼。


氤氲的年味弥散在那热气腾腾合家欢乐的年夜饭的香味中,弥散在那此起彼伏喧嚣响亮的鞭炮里;弥散在初一清晨大街小巷络绎不绝的拜年队伍中……..

令人陶醉的年味在忙碌中孕育,在企盼中升腾,在喧嚣中尽情绽放。年味是亲情的凝聚,友情的链接,乡情的汇流,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借助浓浓的节日氛围,达到高潮。


今非昔比。如今家境殷实了,世道太平了,但年味哪儿去了?让很多人百思不解。


日子富足了,过年不再忙碌,到饭店吃年夜饭确实省事,但狭小的空间,陌生的面孔,找不到年味。


腰包鼓胀了,孩子们也失去了企盼,甚至对百元大钞的压岁钱也没有兴趣。春晚堂而皇之的代替了守岁,本山大叔尽管风趣幽默,但找不到年味;楼房里找不到三婶四叔二大妈,同一单元的邻居见面问一声“过年好”,已经是很奢侈的享受了。尽管满脸笑容,但却找不到年味。


日新月异的通讯工具演绎出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视频拜年,尽管便捷,但却找不到年味。


年味真的渐行渐远,难以追寻了吗?


快节奏的生活真的稀释了本不该稀释的亲情?连常回家看看也成了父母的奢望。甚至出现了“租人回家过年”的时尚。


相对独立的居住空间真的疏远了本不该疏远的乡情?手机里存储了几百个电话号码却没有一个是左邻右舍的,甚至也没有老家乡亲的。


电脑网络真的忽视了本不该忽视的友情?那转发的短信尽管十分煽情,总不及促膝执手般的交谈。


优裕的物质生活把“过年吃顿饺子”成了调侃,满眼的服饰和化妆品真的荒芜了人们的精神家园。


现代社会对传统民俗总算是网开一面,把对鞭炮的“禁放”宽容成了“限放”,。天可怜见,这就是没有年味记忆的90后、00后们应该歆享的年味吗?咱们中国人能让神六神七上天,能战胜汶川8级大地震,能举办令世界瞩目的奥运会,找回年味真的那么难吗?


年味,归去来兮!多少人在心中企盼。

顾梦红,1948年8月出生,身份证姓名  顾孟宏。祖籍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1967年毕业于良乡中学。“文革”中的“老三届 ”,恢复高考后的“七七级”。198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民俗学者。房山区第四、五、六届政协常委;房山区文联理事,曾任《房山教育研究》主编,现任《北京人》杂志与《燕鼎》杂志副主编。自1975年开始在《北京文艺》《北京日报》发表文学作品。出版的专著有《秋色三分》、《秋天的情怀》、《赵匡胤》、《宦官与宫女》、《北京的敦煌——云居寺》;与人合著《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刘少奇》、《成功家长》、《中国宗教文化》等。2006年出版《房山村落文化》受到好评。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2016年原鄉書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原鄉書院总目录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冯骥才|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泽|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