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7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这个世界要我惧怕人

2016-07-09 Edward T.Welch 小小推拉驴

家园读书会第八期


读书会之《亲爱的,别把上帝缩小了》Ⅴ



主讲:宋牧师

2016.6.18


作者 | Edward T.Welch



个人主义在一开始只是危及团体生活,但久而久之,它侵蚀和摧毁所有人,最后,它转化为彻头彻尾的自私自利。自私是一种堕落的本性,就如这世界般古老常存。——艾丽斯•德•杜克伟


我们几乎不需被说服或被操控,就很自然地将我们的期望放在他人身上过于放在神的身上。这就如同小孩子的情绪反应,不必经过学习或观察天生就会。惧怕人是我们与生倶来的自然反应。自从人类堕落以后,这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本能。然而,可悲的是,我们都同样拥有一颗与犯罪同伙的心。这世界和其中已混淆了圣经观点的各种假设强化了我们惧怕人或敬畏人的倾向。


 认清你对人的惧怕在哪些方面来源于你对世界的假设


这个发现不应让你觉得太惊讶。圣经已经清楚地警戒我们:这世界隐藏着一种不容易让人发现、又混淆了圣经价値观的一种模式,它持续影响人,使人被同化。上帝不断警戒旧约的以色列民,他们所处的拜偶像环境,对他们是一个极危险的威胁。早期教会也一样被世界所影响,犹太文化则总想把福音信息拉向靠行为称义及律法主义(西2)。当然,我们现今所处的时代与历史中神的子民所处的时代没有什么分别。我们所面对的世界,诱使我们的心为寻求他人的肯定而活。

到底这世界一一我们共同的肉体一一如何鼓励我们惧怕人呢?请思想下面的几个例子。观察这个世界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我们活在受害者文化里。我们总是怪罪他人:错误都是他人引起的,你需要为我的行为负责。

请注意这种转移罪的模式。我们总认为是他人在辖制我们的行为,这不正是惧怕人的一种表征吗?倘若我们觉得自己是长期受害者,我们就把自主权交给了他人,我们总是抱怨我们今日的所作所为是他人造成的。无可否认,我们今日的世界确实有真正的受害形态,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我们其实也已经孕育了一种全新的受害者情结。

自我形象的强调对惧怕人的滋长也有贡献。举个例子,虽然大部分谈论自我形象的书籍都说自我形象是一种你可以自我发展的东西,但几乎每一本书又说提升自我形象最好的途径是赢取一些成就(即那些可以与他人相比较的事);或者让自己活在那些肯定你的人群中(使你依赖他们的意见);抑或只要你有钱,你的自我形象可以立刻被那些既温暖又富同情心的心理治疗师所膨胀。

有许多未明说又不合圣经真理的假设前提隐藏在我们的文化里头,它塑造我们的思维,并决定我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有时候我们称此为“世界”,指的就是“世界、肉体和撒旦”。这些假设前提甚至影响我们对圣经的诠释。举个例子,我们的文化通常都训练我们独立思考而非团体思考,因此我们自然会考虑“我”过于“我们”。我们对“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弗4:27)的诠释也通常是一种古老的解释。这个经文被应用在个人的层面,意即,倘若你因为生气而犯罪,撒旦就会在你的生命中有部分的权势。虽然这个应用本身也许是正确的,但这段经文的上下文其实是指着教会说的。以弗所书是在讲教会的合一,“留地步”在这里指的应该是魔鬼对基督肢体的影响,而非对个人的影响。处治的方法则是透过维系在基督里的合一。

无论我们觉得自己多么符合圣经的教导,要完全避免这些假设前提的影响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从世界而来的各种假设几乎充斥在我们所呼吸的空气中。

你是否经历过大城市的烟雾?我还记得第一次开车到洛杉矶,从城市的外围看去,那座城市整个被笼罩在浓重的烟雾里。然而当我进入洛杉矶后,烟雾却看似不见了,当我抬头望天时,天空看起来是清澈的蓝色。只要没有任何背景,比如群山,作为参照物,空气看起来是晶莹剔透的。这就是属世界的假设的本质,当你身在其中时,你看不见这一切。

仔细观察环绕我们的烟雾。我们必须意识到,在“反抗被人辖制”的争战里,我们不单是与自己的心在对抗,更是与我们所处的文化潮流对抗。


某些现代的假设前提


文化性的显著改变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在这之前,人们相信世界有一被预先设定的神圣结构,每个人及每个事物都有其特定位置。倘若你生于某个阶级、家庭或行业,你的一生就会被你的出生所决定。“我是个英国人,我是圣安妮教区的一名成员,我是一名农夫,我是查尔斯的次子。”这就是你的身份定义。你完全不需要作任何职业上或宗教上的决定,这些是你与生倶来的。因为每个人都清楚他已被设定为是“谁”,所以很少有人产生身份认同危机。也因此与自我形象有关的问题几乎都是隐藏的(这不是说这样的文化没有其他问题,只不过有关身份和人格的问题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然而,中产阶级的兴起却对此文化带来冲击。身份角色不再是约定俗成的了。自从中产阶级在法国大革命(1789)中登台亮相以来,对于生命和身份的许多全新的激进思潮风起云涌,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法国大革命是一个政治标志,它的影响远远大于这个事件本身。从此父与子、贵胄与农民的分界线模糊了,由于没有用清晰的圣经思维模式重塑这个新的社会结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较着重个体发展、个人身份、个体潜在机会的世界观,而且这个世界观不再屈服于神圣的权威。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认知的由西方崛起的文化,它也被称作:个人崇拜的崛起。


关乎神的假设


神仍然是这个文化的一部分。事实上,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大多数的人都相信神的存在及灵魂的不灭,这听起来不错一一虽然非常朴素,没有关于耶稣的论证,但这似乎在本质上与基督徒没有两样。

让我们再回到现实。当你听见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指出绝大部分美国人都相信有神,而且也相信死后不灭,甚至还相信天使的存在,你会作何反应?你会因此而判断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吗?或者你或多或少表示怀疑,甚至想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呢?现在请你了解一下我的感想。我们现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斥着关于神及属灵的话语的时代,但这样的谈论极少回到“最关键的部分: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受死、被埋葬,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并且显给彼得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林前15:3-5)。

过去的两个世纪兴起的有关神的议题,听起来似乎不错,但却远离圣经的内容。举个例子,法国哲学家卢梭也谈论神,但他是在大自然中找神。他的神是和平、善良的,他也鼓励人们崇拜神。卢梭将焦点从原来的客观启示(圣经)转移到主观经验(感觉)上,从他人转向自我的内在生命,进而从爱神及爱人转向爱自己。

你从中看出现代文化和我们自己的特征了吧?对感觉的崇拜及没有内容的属灵语言便是我们现今文化的假设。

当然,这些假设在关于神的真实含义显明以前不会持续太久。这种不着痕迹的革命抬举了我们自己,却贬低了神的圣洁和全权。爱默生的演说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把耶稣的生命神化到等同于全宇宙的象征,确实是一项羞辱!指着一个不过是曾经存在于某时间和空间的平凡好人,就向那些新生的灵魂说:“以他为榜样……进到他里面,效法他的样式,说他的语言”一一这实在是基督徒的疯狂。我唾弃这些霸权分子。灵魂总是相信他自己。


最终极的旨趣变成自己。不是神,也不是你,而是我自己。

你看到过去和现在之间的不同了吧?我们的文化信奉的神“取决于我们对他的理解”,通过我们个人的心路历程来接近他:“神依赖于你自己对他慈爱的理解,以及他曾为你成就什么的认知上。”

“祷告和灵修也有许多方法。没有一个方法是绝对的……真正重要的是对神的真实体验……属灵的成长来自于对自己更深度的领悟。”这是最典型的多元主义的产物,你管你的事,我做我的事的文化。“对神我有我的版本,你有你的版本。”在这种文化里头,唯一不道德的是你说你的那一套比别人的更优越。

由于这些观点获得更多的认同,沮丧的人空前地增加,承认对上帝愤怒的人也惊人地增长。底层民众要求从上帝来的答案和“权利”。那么,在人极度高举自我的时候,一些圣职人员和辅导员可能会鼓励如此生气的人们“原谅上帝”。

你明白这些假设如何导致“惧怕人”了吧?

任何减损敬畏上帝的事物都会强化对人的惧怕。



关于自我的假设


如果我们的文化因为对上帝的错误认识而被误导,那么也会因为错误地认识按祂的形象所造的人而误入歧途。事实上,我们确实见证了现今时代关于人类本质惯常所作的错误假设。让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我们有好的道德。我们的文化背景认为,恶并非存在于我们自身一一它存在于我们之外。这个观念源于十九世纪的信仰,相信我们能够在那些没有被文明腐化的人当中,例如小孩,找到人类的无邪和与生倶来的道德美善。根据士雷葛的说法,孩童是“清晰的镜子,从他们身上,我们一瞥圣爱的奥秘。”

这个观念听起来是否似曾相识?你是否听过“内在孩童”这个名词?这种观念认为无邪的本质存在于我们所有人的心中,因为有这样的属灵核心,人们能够从自身寻找神性和启示。柯立奇作《文学史》(1817)中写到:“我们以认识自我开始,为的是以绝对的我是结束。我们从自我出发,为的是在上 49 32124 49 15792 0 0 4168 0 0:00:07 0:00:03 0:00:04 4167里面失去而且找到完整的自我。”没有任何必要从自我以外一一不管是上帝或是其他人一一来寻找真理。真理在个人里面就可以找到。

多么现代的说法!这些假设可以在辅导办公室中发现,基督徒辅导员对于罪得赦免漠不关心,但是热切地关心个人需要;也可以在大多数的脫口秀节目中找到,这些节目过度沉溺于自我披露之中,而且以此为荣。

再来看看布兰登在《荣耀自己》一书中的观点,麦乐蒂•比笛的畅销书《不再相互依赖》对这本书予以了好评。

荣耀自己是和自己的生命谈恋爱,和我们成长、经历喜乐的可能性谈恋爱,和发现、发掘我们独特的人类潜能的过程谈恋爱。这样,我们就能明白荣耀自己是为了操练“以自我为中心”—一怀着最高级的、最高贵的和最易理解的对这个词的情感。我要说,这需要蓬勃的独立性格、勇气和正直。

这些话的写作,不可能早于十九世纪初。或者,如果它们早于那个年代,就会被判为异端。今天,它们是大街上人们的老生常谈。它们是基本的文化预设:我们是好人,为了健康的缘故,必须爱自己。

“爱你们的邻舍如同自己”(太19:19)被认为是圣经的证据(对那些需要一段经文来证明的人来说,这是经文证据)。当我们透过文化背景来解释的时候,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为了爱别人,我们必须爱自己。但是事实上,这一段经文甚至没有暗示这样的诠释。耶稣对一位富有的年轻人说了这些话,这个年轻人明显地爱自己和他的财产太过关了。在这段经文当中只有一个命令,就是“爱你的邻舍”。包括圣经的作者,没有人会梦想这段经文是在教导自爱。对这段经文的重新诠释其实是透过了文化背景的有色眼镜,而且使我们的眼睛关注自己。

圣经假设我们过于关注自己的需要。我们粉饰自己。当事情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思进行,我们就会沮丧。我们的生命消磨在某人如何看待我们上。但是文化预设使我们盲目。我们看不到自身所处的文化迷雾。因此很多教会的牧师,几乎每个星期都在传讲关于健康自我形象的课题,仿佛圣经的每一页都在教导这个主题。太多基督徒从来没有看到自爱来自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认为个人价值超越群体价值,而且将这个基本原则读进了圣经当中。然而,圣经,如果被正确理解,会反问我们这个问题:“为何你这么关心自己?”进一步说,圣经指出,我们文化提出的疗法一一增加自爱一一其实才是疾病本身。如果我们认识不到“我们有罪”的现实性和深度,上帝将会变得更不重要,而人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情感是遛往奠理的道路。如果我是一个偶尔作坏事的好人,那么随之而来的是我所感觉的一般来说也是好的。浮士德说:“感觉就是一切”。感觉已经变成神圣灵魂口齿不清的喃喃自语:所谓道德上的正直就是做那些你的心灵激励你去做的事。这个假设宣称,只要跟随内心的冲动,我们就不会犯错。

玛丽说:“上帝告诉我要嫁给约翰。”她看来神魂颠倒,而且牧师期待分享她的快乐。

“请告诉我一些关于他的事。”

“嗯,他还不是一位基督徒。事实上,他甚至拒绝来教会,但是我知道他总有一天会来的。”

“玛丽,你怎么知道你应该嫁给他?上帝如何告诉你的呢?”    

“牧师,这是我的感觉。我知道这是对的。”

这段对话就这样结束了。玛丽已经诉诸了最高权威一一她的感觉。在两年之后,她会再一次诉诸这个权威。

“牧师,我不相信上帝希望我维持一段不愉快的关系。过去一年我和约翰相处得不快乐。他不愿意和我到任何一间教会去,他把时间都花在工作和运动上面,我们几乎从来没有性生活。我觉得我再也不爱他了。所以,我决定离婚。”

甚至在敬拜聚会当中,对很多人而言,他们的目标就是感觉到一些东西。士莱尔马赫,一位德国十九世纪的哲学家,让这个成为宗教的重心。神学对他而言只是让宗教情感变得更清晰。他说:“宗教是一种绝对依靠的感觉。”

虽然士莱尔马赫的观点是极端的,但它们在今天不是同样可以找到吗?你看过神医吗?你是否听说过某些传道人在讲道时刻意追求一种美好的气氛?教会强调感性,可能多半是因为文化传统而非圣经。

我们所关注的不只是快乐的情感。因为感觉总体上被认为是我们主要的真理来源,所以我们也特别容易对自己的痛苦感兴趣。正统基督教思想总是谈到受苦,但是这思想是放在成圣的背景当中来看,而不是改进自我。受苦的目的是基督的荣耀。这与认为“感觉是让我们察觉自身需要的途径”的观点完全不同;也和认为“压抑情感是我们文化当中核心的罪,只有增加对情绪的接纳才会提升我们的生活”的观念相反。

的确,诗篇鼓励我们诚实地向上帝诉说我们的痛苦,但是今天我们却被告知要“拥抱合理的痛苦”而且“进入哀痛”。对个人痛苦如此感兴趣容易驱使我们进入自我当中,而非向外寻求圣经所述的上帝、祂的哀痛、以及属天的事物而非地上的事物。“与你的情绪沟通”是从十九世纪开始的一项重要思想。它没有花多久时间就受到了普遍欢迎。

高举感觉已经改变了我们思考的方式。例如,我最近听到一次讲道,某位传教士为祷告提出了一个新的、浪漫的目标:“祷告的目的就是察觉上帝的存在。”我从这次讲道中得到了一些帮助和启发,但他所设定的命题是错误的。察觉上帝的同在不是祷告的目的。传教士吸引了一群想要从敬拜、讲道和祷告中渴望情绪冲击、对体验上瘾的人。

在我自己生命的某个时期,我也曾“操练上帝的同在”;当我感觉到祂的同在,我就会开始祷告。一切都很顺利,直到有一天我感觉不到祂的同在。我等待了好几个小时,眼里充满了泪水,但是我不再感受到祂的同在。我试着祷告,但是我觉得我和我的祷告都被严严实实地封在一个房间里。当我第二天寻求一位好朋友的辅导,祂的同在终于来了。他的意见只是这样:“为什么你不单单凭着信心祷告?”他教导我祷告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祷告是依靠上帝和祂的应许,而不是自己空想的情绪。

继续环视周围。你可以发现到处都是高举情绪的潮流。例如,你可以看到它用一种方式表现出来,就是我们已经改写了关于羞耻的观念。羞耻原来被视为上帝和我们自己关系出问题的结果,而现在它被削弱为阻止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事物。

听听在查考圣经的时候通常的提问“对于这段经文,你觉得如何?”对我们而言,有没有可能我们的感觉经常比信心重要?这种情形太平常了,如果我们的信心软弱,我们就看不到这是一个严重问题。只有当我们感觉沮丧,以至于需要别人帮助和祷告时,才会发现问题严重。

在整个教会历史当中,感觉总是被怀疑的目光审视,因为它们的变化是如此反复无常。现在,感觉反倒被称赞。感觉经常成为我们作判断的标准。

当感觉变得比信心更重要,人就会变得更重要,而上帝就会变得比较不重要。

所有的人都是属灵的。和上面的背景相反,我们遭遇的另一个文化预设是关于更加属灵的需要。然而属灵已经被削减成为在自我和自然的惊奇异象面前,一种无限的感觉,模糊的狂喜,或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经验。现代的灵性学已经没有地狱、没有教义、没有本质。只是关于感觉。

编舞家威廉斯说到,他最新的作品,正在探讨“和无限合一。借着明白你的灵魂是上帝或是宇宙意识完美的反映,你能够将你的灵魂和那些意识联合在一起。”

150多年以前,丹麦哲学家祁克果观察到同样的事。他注意到虽然很多人到教会去,但是“现在,成为和作为一名基督徒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所有这些成千上万的人将称呼自己是基督徒视为理所当然,到底说明了什么?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自己都可以判断,其实是活在一种对基督教相当陌生的生活当中!任何人借着最简单的观察就足以说服自己。这些人可能从未进入过教会,从未想到过上帝,除了发誓从未提到过祂的名字!这些人从未明了他们对上帝的责任和乂务......毫无疑问,从根本上说,在此有众多的混淆和可怕的幻觉。


祁克果所说的,像是在预言我们这个世代。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婴儿操潮世代却是在返回教会,但有时候那看起来似乎不像神的国正在强有力地扩展。

匿名戒酒者协会,(美国一个协助酗酒者戒酒的组织,简称AA)是另一个例子。其创办人威尔森在一次酗酒狂欢之后待在医院里戒酒,这时他看到一道明亮的光线,对此他视为一次宗教经验。后来他说,这个宗教经验对他的清醒十分重要。但是这个宗教经验完全和一位有位格的上帝脫节。相反地,“属灵”只是指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一种完美和奇异的感觉。

现在看起来似乎是,如果你相信你左脚上的鞋子,你就可以变得属灵。

一一“我只支取圣经和教会当中我想要的部分,其他的就扔到一边。”

一一“AA的聚会是探讨如何找到属灵的能力。”

一一“我对基督教观念的上帝仍然有疑问。我认为上帝是整个宇宙和宇宙本身的善的意识。”

灵性追求重回时尙。在一个科技探索的时代,我们知道仍然有奥秘的存在。人们想要保持生命中的惊奇感。将它放在更合乎圣经的角度来看,上帝的知识不能被否认,它只能被扭曲。

当上帝和灵性被削减到符合我们的标准或是我们的感觉,上帝对我们来说就不再是令人敬畏的以色列圣者。随着上帝在我们眼中降格,对人的惧怕将会壮大。



心理学:文化预设代言人


美国的心理学已经成为这些现代价値观的正式代言人。它培育了人本善的观念,强调情绪和灵修的重要性。它也发展了一项相关的主题:一个充满心理需要的人。

注意弗洛依德在这方面的影响。虽然他并未特别地使用“需要”这个词,但是他被视为“需要性”和“需要宽大父母”这些观念之祖。他谈论“本能”疾呼着要求表迖,而且他宣称,如果这些本能没有被满足,结果是成人的神经疾病。

心理需要的观念真正的传播者是马斯洛。他的自我实现理论认为我们一出生就有不同层次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说法,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和安全感的需要。当这些需要满足了之后,我们就会向上追求基本的心理需要: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得到其他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尊重的需要。

是什么让人们罹患神经疾病?我的答案是......简单地说来,神经疾病的实质和起因是一种缺乏的疾病:因为某些满足被剥夺而产生,这就是我所谓的“需要”,和水、氨基酸、钙等具有相同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们的缺乏导致了病态。大部分的神经疾病牵涉到......没有满足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亲密的爱的关系和尊重与名望等需要。

弗洛依德和马斯洛所认为的需要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同意三个基本论点:心理需要存在,它们是人类的重要部分,而且未满足的需要会导致某些个人的病征。对心理需要或是缺乏理论还可以在这三条之外加上一条:它们明显的是美国式的。需要理论只可能兴盛在这样一个社会:强调个体过于群体,而且消费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问大部分的亚洲人或是非洲人关于心理的需要,他们甚至不能理解这个问题!

心理需要的兴起是无可避免的。如果你高抬个人而且让情感成为通往真理的道路,那么你对什么感觉强烈,你就会觉得它对你的成长有好处而且是必要的。你对什么感觉强烈,你就会认为这是上天赋予你的需要。所以在今天的文化中,不可原谅的罪就是“否定”或“压抑”你的情感。情感指向需要,否定你的需要就是否定某些上帝所给的和上帝所喜欢的。

现在你明白我们的文化如何鼓励惧怕人了吧?“需要”或是“权利”无法抵挡地导向惧怕人。我们已经了解到,不管是什么,只要你认为需要它,你就会惧怕它。如果你“需要”爱(为了让你觉得自己不错),你将会很快地被散播爱的人控制。你也会说,没有了那些人的爱,你会成为属灵上的残障者,不能对别人付出爱。伴随着这类属灵的跛脚逻辑到处结出坏果子,无疑地甚至连心理学家都呼吁改革这些我们文化中的基本价値观。

然而,心理学家对这种状况难辞其咎。当他们已经正确地注意到自卑的人放太多期望在其他人身上而惧怕人,他们的处方并不能解决问题。看看他们所提供的:治疗性的接纳,无条件的爱,以及不变的肯定。换句话说,“不要相信其他人谈论你的内容,而且不要相信你对自己的负面想法;相反地,相信我说的。”这样的治疗恢复惧怕人,而非减轻它。只是觉得比较好一点,因为案主将希望放在某些肯定他而非指责他的人身上。

基督徒心理学的影响


同时,基督教会一直都在聆听来自世俗的声音。很多牧师和教会领袖已经发觉到非圣经的预设而且试图揭露它们。然而,最普遍的响应已经吸收了世界的观念,只是对其做了次要的修正。例如,一些基督教图书市场里的畅销书把这种“需要”假设作为认识人的中心。它认为“人”类似于一个杯子一一一个空虚的、被动的器皿,等待着被充满。一位作者说:

神所赋予的被爱的需要是与生倶来的。这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都必须被满足的合理的需要。若将爱从婴孩中夺去,以致这基本的需要没有被满足,他们将一生背负着这个伤痕。

如果我们的需要杯充满了别人的爱,我们就快乐。如果我们的杯是空的或是半满,我们就会被坏心情折磨。

进一步考虑这段引述。它表迖了一个由许多基督徒作家抱持的预设;它是我们未经检验的神学。而且它听起来是正确的。我已经承认我感到有需要而且空虚,当我没有被爱一一照着我所想要的方式,或是我“需要”的方式。但是我觉得“需要”被爱并不意味着这个欲望真的是“上帝所赐的需要”,“必要的需要”或是“主要的需要”。可能我所谓的“需要”是真实的沮丧或是伤痛,或可能是我的要求和情欲。

的确有某些上帝所赐的需要,但是要把它们分别出来还有待于进一步查考圣经(我们会在第九章作这件事。)在这一点上,我们只能说关于需要的讨论比起它的表象要复杂得多。可能我们当前关于需要的讨论多是由世俗的心理学来建构,而不是借着圣经。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谨慎于说“耶稣满足我们一切的需要”。首先,这句话罩着一个似是而非的圣经光环。基督是一位朋友;上帝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基督徒确实经验到有意义的人生而且有信心认识上帝的爱。它使得基督成为我们各种问题的答案。但是如果我们使用的这个名词“需要”是含混不清的,而且意义的范围已扩展到所有私欲的各方面,那么将会有一些处境,我们会说耶稣并不想满足我们的需要,但是他想要改变我们的需要。


浮现的反弹


在这个简短的需要心理学历史当中,还有一件事发生。近年来,这种普遍而且广泛预设的人观已经在世俗的圏子受到严格地质疑。人们终于认识到把需要和空虚联结在一起是“不健康的”,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如此。例如,某些畅销书已经批判需要理论把我们文化中的过分的利己主义和慢性受害心态从理论上给合理化了。他们看到了推论如果人类真是在一个杯子的心理状态当中,那么我们就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介入者或世界上的一个负责任的演员。谴责永远不会落在我们身上,因为所有病态都是由过去关系中的缺乏导致的。至少,某些人在媒体上指出,这种观念在司法系统中制造了混乱。“照着这种速度,暴力犯罪的强制刑罚只是一个拥抱和一场好哭的日子没有多久就会来到。

学术界也挑战这个认为现代人应该被定义成空杯子的观念。在《美国心理学人》一篇著名的论述当中,古士曼辩驳道,空虚的自我,是不管在心理上或是物质上都企求满足的文化的危险产物。

真正的犯罪者,根据心理学家古士曼的说法,是心理学专业和广告产业。为了贩卖商品,二者都尝试创造某种需求。进一步来说,贩卖心理需要已经导致了一个充满空虚、脆弱、沮丧的个人的时代。

当代的气候是治疗导向的,而非宗教导向。今日的人们不是饥渴寻求个人救赎,而是把恢复早年黄金时代的理想放在一边,代之以寻求感觉,暂时的幻觉,即个人成功、健康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我们活在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教会的一部分已经被世俗的假说催眠了,而且这些假说已经加剧了我们惧怕人的问题。然而,世界自身正在挑战这些假说。它希望看到有裂缝的爱的杯子死亡,而且它希望重新考虑它的需要理论,然而还没有令人满意的替代品。

换句话说,对我们而言,现在正是发展清晰、有意义且合乎圣经的教导的大好时机,关于我们的本质和如何避免被我们觉得需要的事情所控制。

——选自《亲爱的,别把上帝缩小了》第五章

微编 小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