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7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小约翰 | 敬拜的规范性原则与诗篇

2016-12-28 小约翰 小小推拉驴

第二讲(上)

主讲人:齐宏伟     录音整理:文清

时间:2016年10月18日



感谢神!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来学习《诗篇》!上一讲讲了这么多,请大家反省我们的唱诗到底是不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这其实是大事,但很多人喜欢那种情绪释放的福音类歌曲,还自以为在正确地敬拜神。其实这背后关系到到底该怎样看我们的敬拜模式的事。

今天,我们就特别地要回到敬拜的规范性原则。这是因为敬拜的规范性原则对我们理解为什么唱《诗篇》来敬拜神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神特别带领我把它说清楚,我们要看几处经文,去掉很多人对规范性原则的误解。有人说规范性是清教徒提出来的,说这根据就是《威斯敏斯特信条》。这其实不对。敬拜的规范性原则是《圣经》里边就有的。

如果别人问你:敬拜的规范性原则的《圣经》根据是什么?你怎么回答?规范性原则的《圣经》根据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如果只让你提一处《圣经》,你会提哪处?

你知道敬拜的规范性原则是什么吧?对,就是主日敬拜神的时候,只有神吩咐的才可以做,而不是敬拜的宽泛性原则——只要不违背《圣经》的都可以做。

有人说是《诗篇》22篇。

是吗?

不。

第二诫与第四诫

我们来看看《圣经》根据。你们学过第二诫吗?十诫里面的第二诫。不过,我们还是先从第四诫谈起。请看《以弗所书》6章1到4节。我们可以讲慢一点啊,让你知道敬拜的规范性原则的来龙去脉。好的,翻到了我们一起来念,在新约的219页: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以弗所教会是一个外邦基督徒所组成的教会,不是犹太教会,而保罗呢,给以弗所基督徒写信,吩咐他们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为什么要这么做?保罗受圣灵感动说,这可以使你得福,在世长寿。同时呢,他又提出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为什么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呢?因为它是在第二块版上带着应许的第一条诫命,前面早就有带应许的诫命了是吧?比如第二条诫命:爱我的我必向他发慈爱,直到千代,这也是应许啊。但是呢,在第二块版上,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保罗既然说这是第一条带应许诫命,一定也是维护整个十诫的权威。你明白保罗的意思吧?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它肯定包括另外五条啊,也包括另外一块版啊。因此,保罗对外邦的基督徒,引用什么来劝他们要孝敬父母呢,一个就是要得福和长寿,另外就说要守神的诫命。这个诫命是什么诫命呢?一定就是十诫是不是?是的,是十诫。如果有人对你说,十诫废掉了对不对啊?肯定不对。因为保罗对外邦人明确地说,你要守十诫,这是神吩咐的,要孝敬父母啊。这是神吩咐的,它既然是第一条,也包括后五条啊,也包括第一块版啊,所以整个十诫绝对没有废掉啊。因为保罗亲自引用了,这是新约引用啊。所以别人说十诫废掉了,一定是不对的。更何况保罗对提摩太说,圣经都是神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和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在保罗心目中,那时的圣经是旧约圣经啊,都是神默示的。新约那时候还没有写成呢。所以全本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然后我们都该来看他是神的道。所以十诫我们都应该来听。

这第五条诫命里面,保罗提到了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好,注意下面四个字,中文和合本翻译,叫什么?“在世长寿”!注意了啊,“在世长寿”。然后你再翻到十诫原文,《出埃及记》20章1到17节,然后你告诉我有什么区别?保罗引用第五诫和出埃及记20章有什么区别?

旧约到新约的连续性与不连续性

第20章12节,看到了吗?好,我们一起念:“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好,你告诉我,神所赐的地是什么地?就是迦南。十诫没有废,因为保罗引用了。但是保罗那么大胆,他怎么把内容改了?他怎么改的?有啊,他把迦南地改成了在世,他是不是改了?是,但本质上又没改。保罗之所以敢改,是因为从旧约到新约,有不连续性。因为在旧约的时候,是用迦南地表示神的应许地。但是呢,当你进入新约后,所有的地方,都是美地。你只要在基督里,都得到了这个应许地。所以从旧约到新约,它的范围扩大了,它的对象扩大了。然后呢,它有一个不连续性。它的立约的对象不一样了。但是它又有连续性,那就是都是同一个恩典之约。约的连续性,都叫恩典之约。为什么都叫恩典之约?因为是上帝跟耶稣基督作代表立的。这个代表有不同的旧约的预表。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神给我们的恩典,都是指向最后的耶稣基督。既然是恩约中的一个道德诫命,所以我们都应该遵守,好体现出是神的恩典临到我们。我们不是赚这个在恩约中的地位,我们是在恩典中上帝赐给我们有这个地位。我们能够借着我们的行为显明神恩典临到了我们。所以我们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它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在律法作为工作之约条规的解释之下。但是我们是在恩典之约的约束之下。这就是约的不连续性跟连续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这分明是新约在解经的时候使用的。因为是同一个恩典之约,所以它有连续性,又因为它是从旧约到了新约,所以有不连续性。我们要注意它的一个转换。这种不连续性不表示约的本质和实质变了,更不能说废除了。所以,凡是新约没有明说废除的旧约条例,就不能废除。因此,改革宗神学区分神永恒不变的道德律,和已经在耶稣基督里成就、成全了从而也废除了的礼仪律和民事律。这样的区分是有道理的,也是很清楚的。

主日与安息日

那如果我们把这点再看第四条诫命,它有改变没有?有。实质没有变,还是需要遵守,主日就是基督徒的安息日。但改变在于从一周的最后一天变到了一周的第一天,这也不代表就完全改变了。这没有任何的问题呀。所以旧约的时候,是先工作,后有安息;新约的时候,是先在基督里有安息,然后再带着安息去工作。它从6加1变成了1加6,这就是它的不连续性,6加1变成了1加6。但守安息日这一点就没有改变。这也就是《敬拜神学入门》引用《希伯来书》第四章,说到“另一日的安息”来解释从旧约到新约安息日的时间改变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从星期六变成了礼拜天。因为它有一个不连续性。所以它从先工作后安息的次序变成了先安息再带着安息进入工作这样的一个次序。这样的一个次序就表明了“另一日的安息”并不是虚的。有的人说这里的另一日的安息,纯粹指耶稣基督里的安息,有的说纯粹是指天堂的安息。但我的敬拜神学老师说,这首先是指耶稣基督的安息,又指新约里改变的那个安息日,还有就是天堂里的安息。因为《圣经》的经文有逐步应验的规律。这是很有真知灼见的。我看过很多对《希伯来书》第四章的解经书,觉得这一解释是准确和清楚的。

并不只是天堂或在基督里的一个抽象的安息,而是指向新约中约的转换的那个具体的安息日。但是,我们基督徒仍要守安息日。因为我们同在一个恩典之约中。所以我们仍然要遵守第四诫。所以遵守第四诫的时候,一整天我们都有合乎圣洁的安息。诫命的要求也仍然成为对我们的要求。我们知道我们有的教会礼拜天的时候,只有一个小时的敬拜。这个显然就是不符合圣经对我们的要求。圣经说我们要一整天合乎圣经的安息,一整天。这一整天分别出来。上帝为什么要让以色列人受掳掠,让他们到了巴比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重视、不尊重安息日。上帝就要他们被迫安息。可见这个安息日多么重要。我们今天呢要好好想一想,我们到底是神的儿女还是这个世界的奴隶?一整天来合乎圣洁的安息。

同时呢,我们也应该按神的吩咐办事。所以在十诫中,有两条诫命用的字数最多。请你告诉我,是哪两条?哪两条诫命用的字数最多,上帝说的?第四条跟第二条。

第四条跟第二条却是违反得最严重的,那么,上帝用的字数最多,这是因为他知道一定是违反得最严重的。因此改革宗教会在敬拜方面其实有两个方面是最有特色的:第一,一整天的敬拜。第二,敬拜的简朴,就是只唱诗篇不用乐器。这就是对应第四诫和第二诫。改革宗可不只是抽象神学观念,而是整体的教会观、圣约观和敬拜观。

通过对第五条诫命的强调,你就知道新约也要我们遵守第二条和第四条。哪怕第四条有约的不连续性所导致的时间改变,我们也还是要遵守安息日。这绝对不是安息日会说主日是罗马皇帝发明出来的。其实,哪怕都遵守了,我们也无非就是在成圣的道路上刚刚开始而已。刚开始,这是神吩咐我们遵守他的诫命,并没有废掉。你怎么敢说,保罗吩咐外邦人基督徒,也对我们无效呢,不可能。所以,第四诫关乎一整天,安息日在神面前献早祭和晚祭,有的改革宗教会就有两次崇拜。有的改革宗教会就认为,按人来说,一次就够了,神为什么要求献两次?就是来提醒我们说,最好有两场礼拜。一个教会呢,最好有早礼拜和傍晚的礼拜。清教徒就遵循这个原则啊。他们早上有早上的崇拜,傍晚有傍晚的崇拜。我们的教会我所在点呢,这个暑期是有晚礼拜,就是操练大家有这个美好的属灵习惯。现在我也努力推动下午有属灵学习。在美国的改革宗长老会教会中,有晚礼拜。这是保证这一天分别出来敬拜神。所以呢,从十诫里面最能看出改革宗特色的,是这两条诫命的遵守程度。一个是第四诫,一个是第二诫。

关乎敬拜的纯洁性的第二诫

下面我们就特别来看一下第二诫。

第二条诫命关系到敬拜的纯洁性。第二条诫命说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难道上帝只是谈不可雕刻偶像吗?不是。我们来简单的看,前面四条,第一诫是讲敬拜的对象,第二诫是讲敬拜的方式,第三诫是讲敬拜的态度,第四诫是讲敬拜的时间。都是强调以敬拜神为中心,来敬拜神的。我们对神的责任来敬拜他,荣耀他直到永远。以前我们在理解敬拜的时候有偏差啊。我们常常认为呢,一个基督徒活着,就是传福音然后进天国。但是《圣经》里理解的跟我们不太一样啊。以色列人在埃及早就是信主的,他们早就是信耶和华的。神的百姓你不能说他都是不信神的。他们也向耶和华呼求,但是上帝为什么要把他们从埃及带出来?你就发现是为了让他们敬拜神。以色列要成为一个敬拜神的国度,一个圣洁的国度。所以,《出埃及记》之后,接下来还有《利未记》,上帝是要让以色列人成为一个敬拜的群体。出埃及本身不是目的,正如得救本身不是目的。出埃及是为了敬拜,得救也是为了敬拜。为了按照神的心意敬拜。旧约讲那个多时间和地点啊,其精意就是训练人不按照人发明的人本的方式,而是按照神的心意来敬拜!

所以上帝让你得着救恩,是为了让你敬拜他、荣耀他,这才是我们根本的原则。但是呢,很多教会的理解一直都偏了。不少人认为为什么去做礼拜,是为了让人信主。为什么主日讲道,是为了传福音。这跟《圣经》正好相反。你为什么传福音?是为了敬拜,而不是敬拜是为了传福音,正好相反。你有没有发现这个相反?就是你之所以给人传福音,是要让人到教会来敬拜。是不是?学会敬拜。因此敬拜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十诫以神为中心强调的。我们的第一诫是讲敬拜的对象,第二诫讲敬拜的方式,这个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是什么方式?就是上帝禁止人本的方式,偶像是人本方式的一种。上帝不只是禁止拜偶像,他禁止的乃是以拜偶像的方式来敬拜神。然后呢,禁止的是用人发明的方式敬拜神。那这一条诫命的精神贯穿整个《圣经》。那么他所对应的是两种,一种是神本,一种是人本。以人为本,这是神批判的,以神为本,这是神倡导的。神正是为了训练这一点,他用了各种各样的道具,各种各样的课文、教科书来训练。如果我们说会幕是道具,《利未记》就是敬拜教科书。是不是?因此上帝为了训练这一点,反复地不厌其烦地来说,你是可以找到这个规律的啊,比如说方舟的大小跟会幕有成比例的关系。会幕跟圣殿又有比例的关系。那么上帝为什么在意方舟跟圣殿?甚至材料和大小?他就是来训练百姓。他怎么说,你就怎么做。所以,在旧约里有很重要的一句话,出埃及记25章40节,77页,我们一起来念:“要谨慎做这些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都要”,连细节都要。神决定了,人不能动。一个方舟也不够,还透过会幕。会幕还不够,还通过圣殿来反复训练。上帝有这三大道具反复训练。然后他训练的原则是什么?就是要照着神的指示来敬拜神。

凡是关乎敬拜的事没有一件是小事。所以当亚伦的两个儿子献上凡火,立即被烧死。当乌利亚用手来扶约柜,当场被击杀。因此上帝在提醒我们说,在他面前,你要知道讨他的喜悦,按他的指示才行,绝不能用人自己的方式,哪怕好心也不行。

以神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这是殊死较量,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这个原则我们就叫敬拜的规范性原则!

所以,敬拜的规范性原则是在第二条诫命而不是清教徒提出来的。这就是必须要按照神吩咐的方式而不是人本的方式来敬拜神。凡是神没有吩咐的,你不要以为它很好,就献给他。那是不讨神喜悦的。《圣经》呢,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凡是新约没有说废除的,我们不能把它废除。因为神已经透过三分之二的《圣经》把这个功课给你训练了。为什么新约讲敬拜讲的不多,它已经讲了三分之二本书了。那原则已经深入到骨髓里去了,所以它不需要讲太多。

婴儿洗

为什么新约没有提到婴儿洗?它早就在恩典之约中反复训练了。连孩子都要接纳进恩典之约,都要受割礼。因此这个观念深入人心。既然到了新约,因为耶稣流血,我们就不需要流血了,用水洗就可以了,因此这个记号的形式改变了,但是它的精神会改变吗?也就是原则不会改变,孩子仍然被收纳进神的恩典之约中。

所以它没有说不可以让孩子进入恩典之约,如果新约规定他必须把孩子排除在外,把婴儿废除,它必须有明确的经文根据。既然它没有明确的经文根据,已经是旧约的总的原则,我们就必须得来尊重神的总体的安排。

这是一个跟我们完全不同的思路。

你想,如果彼得在讲道的时候,在施洗的时候不给孩子施洗,正像旧约的时候,那么多的孩子都被接纳进圣殿,他们第八天就要给他行割礼。结果呢大祭司说,这个孩子不在恩典之约中,不是神的约民,那这个事情震动太大。因此到了新约,有一个记号,恩典之约的记号,水洗,如果有人带着孩子来,他们说过去旧约的时候,连婴儿都有这个特权,恩典之约中,现在我们到了新约,我们岂不是更有特权让孩子受洗吗?如果彼得说,不可以,不可以给孩子施洗,那彼得必须有很强的新约的《圣经》根据。但是,我们从《圣经》看到,彼得恰恰说,这应许不只是给你们,也是给你们和你们远方的儿女。彼得为什么特别说远方的儿女?这应许是什么呢?你不能把它架空呀,它就是恩典之约的应许啊。也是给你们的儿女啊。旧约中的好处,所以除非新约说,不可以给孩子受洗,你才能不给他受洗,否则你就要接受婴儿的洗礼,接受这样的洗礼。所以你不要被人困住啊。许多人问说:婴儿受洗的圣经根据在哪?你可以反着问:婴儿不受洗的圣经根据在哪?你就说不受洗的圣经根据在哪?

我在外地,有一个家庭教会的领袖问我:你说这个婴儿受洗,有没有圣经根据?然后呢,我说,你先不要问圣经根据,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跟你的妻子都是基督徒,是不是?是。然后呢,生在你们基督徒家里的孩子,你觉得跟父母都不是基督徒的孩子,你们这两个孩子一样不一样?他说不一样,确实不一样。他也承认不一样。我说你怎么表达这个不一样?你怎么表达?“我们教会呢,就发明了一种奉献礼。”我说,什么是奉献礼?“就是孩子生下来之后,我们举行一个仪式,要把他奉献给神。”我说,你们这是人的遗传代替了神的诫命,你不能用旧约奉献礼直接搬到新约,因为你忽略了约的不连续性。只有婴儿洗既照顾了约的连续性又照顾了不连续性,否则你还是给他受割礼算了。神并没有吩咐,孩子不要带到我这里来。你们不用这个恩典之约的记号,又发明了一个新约奉献礼。请问所谓新约奉献礼的《圣经》根据是什么?你没有啊,主耶稣被奉献受割礼,跟这个是不同的,你自己发明了一个,然后把神的确早就在旧约立的约给废了。

我们的确常常陷在这样的陷阱里面。

敬拜不唱诗篇的根据又何在?

动不动有人问主日只唱《诗篇》的圣经根据?当然有《圣经》根据啊。但是,你们也一定要问问他:你们主日不唱《诗篇》的《圣经》根据是什么?你唱《迦南诗选》的圣经依据是什么?我敢百分之百地说,一《圣经》里一定没有《迦南诗选》和《赞美之泉》!你敢唱《迦南诗选》的《圣经》根据是什么?你敢把这个献给神的根据是什么?你为什么非得问我们的《圣经》根据。然后你的根据是什么呢?我敢说,全世界的人没有人会反对主日唱《诗篇》敬拜神。哪怕你认为我信心软弱,那我来到你教会,你干嘛不为了爱的原则唱《诗篇》呢?你怎么就知道你的会众都良心上同意你选的福音歌曲,哪怕《奇异恩典》也是千禧年还没有来临的这样的观念,这和我千禧年已经来临的观念也还是冲突啊!更何况那些神学错误更加可怕的歌曲了?你怎么那么笃定就不是凡火?最起码,你不确定的时候,就只唱《诗篇》不是更好?《诗篇》都还没会唱,就唱那么多人写的歌,岂不说不过去?

更何况第二诫就教导你不要用人本的方式来敬拜神。你要照着山上的样式来敬拜神。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清楚楚地知道,上帝要我们在他的殿中照着他的旨意来敬拜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