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7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小约翰 | 你所不知道的蓝鲸游戏真相(上)

2017-06-16 小小推拉驴 小小推拉驴


2017.5.19 福音茶话会上小约翰牧师的分享

让我以几则沉重新闻开始:2017年2月25日,在俄罗斯贝加尔区赤塔,有一位少女卧轨自杀,匪夷所思的是,自杀前她发送两张火车临近照片。其后,她的照片和尸体照在她的蓝鲸“上线”和群里得到大量传播。

2017年2月26日,伊尔库茨克两名初三少女,从苏联老式公寓十四层楼顶跳下,当场死亡。15岁女孩尤利娅在个人INS上留下“结束”字样,并配上一头飞翔的蓝鲸图片。16岁女孩沃伦卡生前玩“蓝鲸”游戏,曾在社交媒体晒出手臂上用刀刻的血淋淋的鲸鱼图片。

从去年11月到今年5月,俄罗斯已有超过130名10岁到17岁少年人自杀,绝大多数跟这个神秘的蓝鲸游戏有关。这个非常残酷的游戏已从俄罗斯,蔓延到英国、阿根廷、墨西哥和中国等地。

蓝鲸游戏的发明者是个21岁的俄罗斯人菲利普·布徳金。他几年前从大学心理系被开除。他曾五年不跟人说话,浸泡在网上。他承认在网上组建了8个蓝鲸团队,并直接促使17个人自杀,“但这些人都很感激我,都带着快乐离开这个没人需要他们的世界。”他说。

这游戏看似简单,但目前所有理论都苍白无力,无法深入说明。而且,大家以讹传讹,并不知道它的真相。我试着尽可能还原一下这个游戏的人性真相。你想想:如果你一旦参与进来,看看能不能摆脱?


第一步,决定参不参加游戏。这是你的自由。游戏一定会给你带来解脱和密切关注,让你过上兴奋、刺激的生活,但你要愿冒险,并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和位置定位。游戏会给你配一个24小时与你同在的上线导师。你们沟通的方式是手机。你必须答应每个作业完成后上传照片给导师,并对导师绝不关机下线,保守秘密并学会加密。注意:游戏绝不具有真正危险性,因为你完全可以随时退出。

第二步,4:20让导师叫你起床,看导师传给你的恐怖片。看完了,电影最后镜头拍照传给导师。

第三步,用刀在手上刻下“F57”,然后向导师传照片。导师会给你及时反馈,赞或罚。

第四步,在纸上画蓝鲸。

第五步,在身上刻蓝鲸。

第六步,拍裸照。

第七步,4:20起床去屋顶,坐在最边上。

第八步,给自己打针。

第九步,让自己生次病。

第十步,坐在一座桥的最边缘。

第十一步,爬起重机。

第十二步,与蓝鲸认同并以自由蓝鲸语气演讲。

第十三步,到铁路边,尽可能靠近火车。

第十四步,想象自己死后变成一只飞翔的蓝鲸,想象自己正在变成蓝鲸,想象自己就是蓝鲸。

第十五步,想象自己已经是一个蓝鲸幽灵

……

第五十步,自杀,真正变成一只飞翔的蓝鲸!


看到了吧,你一旦陷进去了,你觉得自己能抵挡玩下去的诱惑吗?我们所有使世界无聊、无趣和无爱的人,都是这个游戏的同谋!你疏忽的每一个人,其内心都可能正在跟一个秘密蓝鲸对话。《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13岁少女房思琪被家庭教师强暴了,内心竟命令自己不要只是喜欢这个老师,还要爱上他。一个人要爱上那个强暴自己的人。这不就是一场残酷的蓝鲸游戏吗?

而这种蓝鲸游戏心理,最先揭露的,是《圣经》。以色列人在埃及做了四百年奴隶,竟爱上了残酷奴役自己的法老。你单单在《出埃及记》第1章就看到,法老有三条毒计对付以色列人:一是让埃及人做苦工,怨命苦,不愿生孩子;二是让接生婆把男孩都杀掉;三是干脆吩咐埃及人把以色列人的男孩都丢在尼罗河里给淹死。这么残酷的奴役和剥削,但以色列人就是不怎么愿意离开埃及。上帝藉着摩西带他们出埃及,结果,在旷野一遇到困难,就吵着闹着、哭着骂着要回埃及!他们越在旷野时间长,越美化在埃及的受虐生活!

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路易斯说,这是一种(被)操控心理。这个世界好比一个巨大的金字塔,每个人在这个金字塔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每个人都努力往上爬,好能操控更多人和资源。在这个大金字塔中,人要么被吞噬,要么去吞噬。这个金字塔体系中的爱就意味着要么去吞,要么被吞。关键就在于,每一次吞噬行为,都成了一次规训和劝化行为;每一次被吞噬过程,都成了献祭和归并行为。通过这种荒谬的献祭和归并,被吞噬和被操纵者竟获得一种奇异快感,这种奇异快感类似于一种宗教体验。

简单地说,这种荒唐的受虐心理背后竟是一种宗教般体验。蓝鲸游戏绝不只是一个简单游戏,而是一种新纪元宗教形式,鲸鱼就像毒品一样,诱惑每个人飞升,并让人通过触摸乃至经历死亡达到这种极限和极致体验。

关键就在于,这种极限和极致体验,这个世界提供不了。这个世界太单调、平庸、无聊和无趣。尤其是发明唯物主义和争名逐利的人,无视人在本质上并不只是逐利和逐物活物,更是灵性和宗教活物。人必须得跟永远和无限打交道。

人心如一间空房间,不被圣灵充满,就被邪灵充满。耶稣说过一个人把房间打扫干净了,就只是空在那边,结果原来住在里面的一个鬼又去领了七个鬼住在其间,这人的境况比原来更不好了。

人被邪灵洗脑和操纵,就会倾向于自毁。而这种自毁和自杀,正是一种宗教行为。因为行为实施者信奉一种叫无神论的宗教。无神论是人类最可怕的精神鸦片,它花言巧语欺骗人说人死如灯灭,一切痛苦就都结束了,于是,不值得活的世界和不值得活下去的生活就能早点离开和谢幕了。不少人并不确信死后是不是如蓝鲸般自由飞翔,但他们确知深信这个世界和这种生活不值得活!于是,无神论就成了满足人一死百了的精神鸦片。不摈弃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很难说服人带着盼望活下去。毕竟,世界和生活确实太糟糕了。大人们的作品比他们的嘴巴更有说服力。

对这一点的透视和分析,我们的心理学也好,各种哲学理论也好,都还是比较肤浅。我们常说“奥斯维辛之后”,奥斯维辛之后,哲学、文学、历史要重写,因为我们的人生、人性与我们之前想得太不一样了。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眼光来打量自己。

其实这种心理,除了《圣经》,在1864年也被一位伟大文学家所发现。他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写了一本书《地下室手记》,在这本书中就揭示了人的这种心理——人并不是如所想的那样,是理性活物。在很大程度上人都会有建设自己的冲动,但内心深处也会有一种毁灭自己的冲动。《地下室手记》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就讲了这样的故事。有一个住在地下室的人,想帮一个妓女赎身,结果妓女来找他了,他就慌了。没想到的这个年轻人从帮助妓女的冲动,一秒钟不到忽然就变成了想毁灭她的冲动。他就开始侮辱妓女,用最锋利的语言来刺激她,一心想着要把她毁灭掉。这种冲动非常强烈,就像昨天想帮她的冲动一样强烈。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很多时候你并非如想象得那么理性。谁不知道吸毒、抽烟、酗酒都会毁灭自己,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投入这黑暗的深渊中呢?为何这么多人愿意去毁灭自己呢?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人很多时候是通过毁灭来表达对这理性世界的抗议,也抗议这理性历史的暴君说,凭什么我就得听你的?!我有权借着毁灭自己来表明我是自己的主人。人是如此愚蠢,想通过毁灭自己来证明自己有权力来自我毁灭,还认为这种毁灭是另一种成就和成全。这种非常可怕的心理,这种自虐、自残、甚至渴望自杀的心理,在人的心灵深处是十分黑暗的。

然而,我们看到很多文化、哲学、心理学对此不置一词,是因我们把人想得太理性、太美好了。我们也常常忽略,人并不是由外在行为所决定,乃是由最内在自我所决定的。《圣经》中一再提到的“inner being”,就是那个内在的“我”;另外,《圣经》也一再说,你心里怎样想你就是怎样的人。《圣经·箴言》4:23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你注意不是靠你外在行为的累积,乃是你该如何想、你里面的心怎样,这才是人的本质。

 

流亡哲学家舍斯托夫在总结陀思妥耶夫斯基时,找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据以发展“毁灭心理学”的经文根据,就是《诗篇》130:1——“耶和华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人在深渊中向神呼告。人处在双重深渊,一是内在人性的深渊和黑暗,另一个指向外在世界,即整个理性、光明历史背后的深渊,这个世界的黑暗深渊。这个世界并非如想象那样阳光明媚,反而充满了暴虐,充满了自私,充满了斗争,也充满了侵压,我们的内心深处也充满了黑暗和冰冷。这是《圣经》对人黑暗面的光照。我们并不是道貌岸然的、理性的存在活物,很多时候我们是在深渊中。很多时候我们渴望抓住什么,但常常难以抓住。很多时候我们难以把自己交托,那我们就在深渊中不断毁灭自己。所以从《圣经》来看,人是如此软弱,无时无刻不渴望寻求依托,人很多时候并不是靠着征服世界,去获得他存在的利益。反而很多时候要把自己交托出去,才能获得一种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人类在宇宙中也像是一个婴孩,瑟瑟发抖着渴望寻求一种保护。


—  未完待续  —



请点击“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丰盛的筵席》:改革宗视角透视文学,剖析人心,看懂人性,认清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