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7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小约翰 | 什么样的基督教?(五)

2015-10-18 小约翰 小小推拉驴


前面推送了《小约翰|什么样的基督教?(一、二、三、四)》,分别回答了什么样的基督教?第一点需要以信心来回应的上帝愿意启示自己的基督教;什么样的基督教?第二点上帝通过《圣经》与人交流,并且保守圣经绝对没有任何错误的基督教;什么样的基督教?第三点所信的是完全建立在《圣经》基础上,相信《圣经》无比重要和绝对重要的宗教;什么样的基督教?第四点所信的是以《圣经》为上帝完全启示的基督教。今天来看最后一点。

第五点,《圣经》是为耶稣基督作见证,是耶稣基督的故事。我们每一个相信的人也能参与到他的故事中,跟他一同作王直到永远。


第五点

主耶稣自己说:“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翰福音5:39)《圣经》中有永远的生命,我们是通过耶稣基督得着这永远的生命,从而经历到耶稣基督里边的更新和新生命。《哥林多后书》5:17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所以,这里的关键是“在基督里”。我们今天特别经常讲基督在我里面,但《圣经》常讲的是我在基督里面。尤其是《约翰福音》第14-17章,主耶稣讲了一个非常贴切和非常精彩的比喻,那就是枝子和葡萄树的比喻。他是真葡萄树,我们是枝子,不在他里面,我们就不能结果子。这结果子一方面是内在生命的更新和改变,另一方面是传福音人为主作见证,带领人归向上帝。而这段话的前后文,尤其是放在整个14到17章,我们就可以看到主耶稣在反复强调住在主里面=主在主的名里=住在神的话里面=住在主的命令里=住在圣灵里=住在真理里。在《约翰福音》17:19,主耶稣说:“我为他们的缘故,自己分别为圣,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


而保罗在《以弗所书》2:1-22对基督徒的信仰经历也有非常深入的总结,简直可以说是对主耶稣话的注释和解释——


2:1 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

2 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

3 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

4 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他爱我们的大爱,

5 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你们得救是本乎恩)

6 他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

7 要将他极丰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 世代看。

8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

9 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10 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11 所以你们应当记念,你们从前按肉体是外邦人,是称为没受割礼的,这名原是那些凭人手在肉身上称为受割礼之人所起的。

12 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

13 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

14 因他使我们和睦,(原文作因他是我们的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

15 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借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16 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借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

17 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

18 因为我们两下借着他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

19 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

20 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

21 各(或作全)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

22 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


保罗同样也是强调住在基督里=住在圣灵里=住在真理里。保罗又特别加上这也等于住在上帝的恩约和恩约的群体——教会里。


我们这平平常常的看似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竟然能够与基督同死同活,甚至能与他一同从死里活过来,然后一同坐在天上。这到底怎么能实现呢?说到底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参弗2:8-9)。说到底真正的信仰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在真理和圣灵感动与光照下的认信、火热与投靠。其笃信的根据不在于我自己个人的信心,乃在于上帝的真理和恩典。


所以,信仰的本质更多的是在信心中关注耶稣基督的经历,而不是我自己的经历;《圣经》主要讲的是耶稣基督的故事,而不是任何别人的故事。但是通过信心这个工具和桥梁,我可以真实在耶稣基督的故事中一同成长和经历,从而我自己也能在信心中与主耶稣基督联合,过着在地如同在天的生活。


比如《士师记》中参孙的故事,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我们在读的时候,不能只读到我这边来,首先要读到主耶稣那里去。有的人读了,只是得到一些道德劝勉,得出一些不要跟还没有信主的结婚、不要放纵和不洁、不要过不道德的生活之类的教训。但这个故事,其实是告诉我们,上帝的百姓需要领袖,来领着他们打败敌人。在《士师记》第4章底波拉和巴拉时期,上帝感动一万个以色列人打败敌人;到了第7章,上帝只用三百人就杀败敌人;到了第16章,上帝只用一个不怎么合格的参孙,就打败了敌人。上帝是大有能力的,哪怕他的仆人不怎么合格,他都可以得胜。但《士师记》一直重复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师记21:25)上帝在寻找一个合他心意的王。参孙有能力,但不圣洁。圣灵与参孙的同在只是暂时的,甚至只是外在的。这就从反面带出了一个真理:我们应该盼望上帝赐下一个合他心意的王,对这个王来说,他的圣洁就是他的能力,他的圣洁是从里面出来的,圣灵的同在对他来说是永永远远的。所以,参孙一方面从正面为主耶稣作见证,另一方面也从反面给主耶稣作见证。


再比如在主日学中最脍炙人口的大卫战胜歌利亚的故事。我们的结论一般是:我们要像大卫一样有信心,信靠神,有勇气,懂得平时多训练自己,预备自己为上帝所用,就可以战胜歌利亚这样的上帝的敌人,过一个荣耀神的得胜的生活。这样的解释不能说错,但却没有把人带到《圣经》本身的活的脉络中。《圣经》在《士师记》、《路得记》之后排上《撒母耳记》,就是提醒我们以色列人需要一位合神心意的王,那位王出现了,他就是大卫。所以,大卫是主耶稣的重要预表。大卫既然是一位受膏者,是主耶稣的重要预表,那他的地位就非常重要。从《圣经》的经纶和故事脉络来说,只有这一位受膏者才能打败歌利亚,拯救上帝的百姓。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再有信心,再有勇气也没有用,因为只有大卫才能打败歌利亚,只有主耶稣才能打碎魔鬼的头!那我们的信心就是建立在上帝拣选的仆人一定能战胜魔鬼的基础上。最重要的,不是我的胜利,而是主耶稣的胜利。我们有了这样的信心,在接下来的历史中,就是一个怎么选择阵营的问题。我们要不要投奔到大卫的阵营,要不要投靠到主耶稣的阵营?他已经得胜了。


所谓的信心就是相信主耶稣基督的得胜,并相信我作为他阵营中一员,完全可以享受到这样荣耀的得胜。保罗在《哥林多后书》2:14说:“感谢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宣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我们在魔鬼手里都是长败之将,但因着主耶稣打败了魔鬼,我们也就跟着他一同凯旋一同庆祝一同夸胜,也敢把脚放在败将的脖子上。


日本天皇在“二战”宣布投降后,东南亚的日占领区迟迟不发布这一消息。但最终这消息还是传到了东南亚。你得知了这一消息的确实性,走到街上,看到平时耀武扬威的日本军队还是会胆战心惊,总也不习惯被列在凯旋的队伍中。所以,“二战”得胜的客观事实,变成你的主观经历,还需要你以信心来回应。但你的回应是紧盯着得胜的客观事实,而战胜你自己见到日本人就恐惧发抖的感觉。这种感觉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好消息的真实性。


既然大卫作为受膏者是基督的预表,那大卫所写的《诗篇》很多时候就是耶稣基督的经历。比如大卫在《诗篇》69:9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到了《约翰福音》2:17节直接用在耶稣基督身上。比如《诗篇》第2篇,《希伯来书》1:5就说这是指着基督说的。这样,其实就给了我们一个解释《圣经》的总原则,那就是“信仰和解经的类比原则”,以《圣经》整全合一的信仰原则和准则处理每一处经文,仔细看《圣经》怎么来解释圣经,后来又被称为“以经解经”原则。但这原则又必须伴随着圣灵的工作。因为圣灵是我们的陪伴者和帮助者,是我们的光照者和引导者。


所以,《诗篇》2:12说:“当以嘴亲子,恐怕他发怒,你们便在道中灭亡,因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凡投靠他的就是有福的。”这里的“有福”又照应了《诗篇》第1篇2节中的“有福”——“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所以,《诗篇》第1篇跟第2篇一样,也是在为主耶稣基督作见证。第1篇中这个“有福”的人严格说来不是大卫,不是你我,而是主耶稣基督。我根本没有真正“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诗篇1:1),也没有“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只有主耶稣做到了。我所做的就是带着信心“以嘴亲子”,上帝便把在耶稣基督的丰丰富富的福气赐给了我。但我得到了这份福气之后,得到了圣灵的内住之后,不是在恩典中放纵,而是又回到上帝神圣的道德律,愿意靠着圣灵的大能遵行。这样,透过基督,《诗篇》激励了我。注意,你不是把《圣经》的经文完全抽离上下文和耶稣基督用到我这里来,而是带着我全部的问题,进入到他那里去。在他的故事中,在他的荣美中,在他的恩典中,融化我自己。“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翰福音3:30)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到他的伟大,他的丰富,他的得胜,他的故事。从而带着信心参与到他的故事之中来。施洗约翰说:“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翰福音3:29-30)这里不是是表扬施洗约翰的谦卑,而是在宣扬主耶稣的尊贵。这么尊贵的主,竟然允许我参加喜宴,这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当主耶稣呼召彼得、安德烈、约翰、雅各的时候,他们立刻撇下船跟随了主(参马可福音1:16-20),这里也不是在宣扬他们的跟从多么伟大,而是在告诉我们主耶稣是多么伟大而有权柄,他竟然肯呼召我们来跟随他。我们跟随他不是他的荣幸,而是我们的荣耀!他竟然不嫌弃我们。于是,连为他受苦都变成了一种特权和资格。这就是为什么使徒们在被公会打了之后,“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使徒行传4:41)!


这不是疯了,而是主实在太好了,他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不跟随他,又跟随谁呢?在他的恩典中忘记你的经历吧,在他的故事中扩展你的经历吧。这是夺不去的福分!


有位美国宣教士在非洲宣教多年。一位非洲弟兄成了他得力的同工。每次这位非洲弟兄都会当他的向导,带他到各地讲道。这位宣教士住的山脚下有棵大树,那棵树的树荫占了一亩地左右。每一回这位非洲弟兄会把这位宣教士送到大树下,说到明天的行程时,这位非洲弟兄总是说:“我们要在这棵大树下见面!”好多年后,这位宣教士年龄大了,要回美国了。最后一次这位非洲弟兄送他到树下,说:“我们不会在这棵大树下见面了!”那位老宣教士紧紧拥抱着他,又指了指天上说:“是的,我们不会在这棵大树下见面了;但是,我们要在那棵大树下见面!”伊甸园中有棵生命树,《启示录》中也有棵生命树,《诗篇》中有棵溪边树,《约翰福音》有棵真葡萄树。主耶稣基督作为一粒树种,死了,就复活成为参天大树,那棵唯一的树,它的树根从地上长到天上!是的,我们也许不会在这棵大树下见面了,但我盼着我们能在那棵大树下见面!


这位宣教士从自己的宣教经历,一下子跳到了主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中,从而提升了他对主的认识,也得到了满足的喜乐。


什么样的基督教?就是“跳出自我、信入基督”的基督教,就是“唯有基督”的基督教!


#结语#

总之,用宗教改革时期的“五大口号”来说,我们所信的就是:唯独《圣经》、唯独信心、唯独恩典、唯独基督、唯独上帝的荣耀!唯独信心的背后是唯独恩典,唯独恩典的背后则是唯独基督。而唯独基督的背后,是唯独上帝的荣耀。而在这四大“唯独”,生活在末世的我们如何知道的呢?则是唯独《圣经》!如果五大“唯独”中只保留一个,毫无疑问就是“唯独《圣经》”。我们通过“唯独《圣经》”一定能推出另外这四大“唯独”,但若是要另外四个中任何一个,却不要“唯独《圣经》”,最后一般说来会走向极端或异端。这就是我们所信的基督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