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青菜成了精》,是场游戏还是梦?——收获季亲子伴读品鉴
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
改编自北方童谣 图/周翔 明天出版社
【小编的话】
果实,红叶,稻谷黄和桂花香,收获的秋天,大地格外有一种热闹的色彩和味道。打开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和孩子一起看一场蔬菜的热闹游戏吧!
蔬菜的游戏?谁说不是呢。童心就是一个神秘的通道,走过这个通道,我们看得见“玩具总动员”,看得见“小意达的花儿”嗨了一整夜的舞会。
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部原汁原味儿的“中国戏”——角儿是中国菜,话是中国谣,画是中国风。咚咚锵咚咚锵,闹哄哄大戏开了场。
大树哥哥,本名华夏,幼儿园男教师一枚,喜欢运动、喜欢看书,更喜欢给孩子们讲有趣的故事。
一场游戏一场梦
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导读
作者简介
冷玉斌,江苏兴化人,小学语文教师,爱读书,偶作文,著有《教书·读书》。
■■■■■■
大名鼎鼎的薇薇安·佩利女士说,“游戏是孩子的功课”,但实际上,现在孩子们学业功课不轻,真要进来很多“游戏”的功课,还真不容易,幸好有不少精彩的绘本,在共读时,能够让我们与孩子游戏一把,比如,这一本特别好玩的《一园青菜成了精》。
到底是谁成了精
《一园青菜成了精》,内容改编自北方童谣,讲了个热热闹闹的故事——对,就是热闹——一畦菜园,其中成了精的萝卜、青菜、辣椒、莲藕等蔬菜,劈头盖脸、乒乒乓乓,不分青红皂白大战了一场,要说为啥而战,还真不知道。
童谣是个好东西,活泼泼的生机,热腾腾的斗志,三句两句一览无余: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最近几天没人问,他们个个成了精。”
请把手机横过来看图吧▼
怪了,要我说,好好一块地上的老实青菜,怎么就成了精?再看后两句所配图画,平地起波澜,恰似闪过一道金光,一园子菜全活了,蹦起有三丈——画者周翔有言:我设计了一个“冲天”的姿态来表现青菜“成精”的过程。
哟呵,秘密揭开了,到底是谁成了精?啊哈,亲爱的朋友,成了精的从来就不是青菜,而是“设计”了童谣“设计”了画面的人——“游戏的人”!
荷兰人类学者赫伊津哈有经典著作《游戏的人》,在书里他将“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由此他发现游戏理论与人类文明一切制度的发展都有联系,人就是游戏的人,想通这一点,我们就能明了《一园青菜成了精》重要内涵之一,“游戏精神”。
无论是蓬勃搞怪的童谣,还是妙趣横生的画面,两者相得益彰,背后正是童谣口述者与图画绘者的精神得以沟通的结果——周翔自己说他反复阅读,慢慢读出了童谣里的味道,“嬉戏的意味”——这种精神,正是这一世代不断失落而弥足珍贵的游戏精神。
孩子尤其应该是游戏的人,在有些学者看来,儿童的精神就是游戏精神。可是,如今的孩子,且不谈“精神”,“游戏”在哪里?事实上,游戏精神就人而言异常重要,“玩游戏的时候,人处在创造力的巅峰,他完全摆脱了互相仇视的羁绊,他从粗俗的需求中彻底解放出来”。本书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发现并重拾“游戏精神”,是这本书能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不管大人,还是小孩。
童谣何以入了画
现在凡读绘本的爸爸妈妈都知道,绘本内容不是“图+文”,而是“图×文”,图画本身就是语言,讲述了一个故事。孩子读绘本,他应该是用眼睛看图画语言,用耳朵听文字语言,“当图画、语言在孩子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景的时候,他才会真正进入图画书的世界,真正读到它的意义。”(松居直)
《一园青菜成了精》原是童谣,如何将童谣以图画呈现,以图画讲一遍这个故事,并且,不能落入“文配图”之情形,委实是门学问,周翔也有体会:发现把一首童谣翻译成图画书语言,很难。但他做到了,他把握到这首童谣中“翻腾跳动的情节与韵律”,而这种情节与韵律,在我看来,正是童谣得以入画的前提,这就是“画面感”。
童谣文字堪称一部动作片,像这几句:
“小葱端起银杆枪,一个劲儿向前冲。茄子一挺大肚皮,小葱撞个倒栽葱。
韭菜使出两刃锋,呼啦呼啦上了阵。黄瓜甩起扫堂腿,踢得韭菜往回奔。”
角色、动作、状态、声势、节奏,甚至还有蒙太奇,这样的语言,确实是可以拿来入画,拿来录影。
与之相契的画面也正是如此,左右两幅大图,节奏完全相同,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以左图为例,上部,两方对手亮相,胡豆托着小葱出场,那架势颇吓人,茄子昂首静待一脸不屑;中部,小葱挺起葱尖冲向茄子,杀气逼人,茄子不敢大意,闭眼收腹正在运功;下部结束交锋,茄子大肚一挺,内功绵绵气势惊人,小葱也不知有无近身已直接撞蔫,枪尖折成面条状,被胡豆拖着回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若将图左上出阵与左下回营对照,不由得读者不笑——而这跟文字在不在旁关系不大,只需看画,就能明白,这取决于画家空间处理的巧妙,富有变化的电影手法运用,出色的想象力,严密建构故事的构思能力,也因为这些,以童谣入画的《一园青菜成了精》,的确成了中文原创绘本里的经典。
细节里的幽默味
每次读《一园青菜成了精》,我都忍不住笑出来,太搞了!不少场面让我想起周星星的“无厘头”,而戏中角色则一本正经尽心出演,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胡豆,也有眼风有表情有台词有道具有Pose,还是让我想起周星星,“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多年后重读,明白了,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是戏精啊。
童谣趣味与幽默不说,画家几乎每个画面里也都藏着大大小小笑点若干。
随便找几处:
莲藕打战书那幅,大藕带小藕,阅兵一样列阵进场,噢哟,步子不要那么大好吧?再看花生打那小旗,上头直书“藕霸”,哈哈。难怪了,再看那步伐,倒也配得上啊?!
之后歪嘴葫芦放大炮,“藕霸”一方形势急转急下,那几幅画也极尽喜感——事实上,这样的结果是暗示着蔬菜的成熟,不过,单从画面上看,哪里会想那么多,只是很好玩呀。
整本书中,我以为最精彩最显画家功力的中间跨页:
“两边兄弟来叫阵,大呼小叫争输赢。”
这幅跨页,虽是两军阵前,然画面喜庆好像春晚,过目难忘。倘若一一分析,未免无聊,读者尽可自行寻觅其笑场——我只分享一处小小的,跨页左侧中间是十数颗土豆,其中有一颗土豆打了面旗以壮军威,军团命名“土豆王子队”,起先一愣,再看那一咕噜圆嘟嘟的要么光脑壳要么绿脖颈的王子,不由笑啊、笑啊,这等细节有似天外飞仙,好神气!
确实是这样,任何东西一旦被说成了故事,就会有回响——这不仅仅是有趣的事情,更是一种有趣的方式。不管怎么说或说什么,《一园青菜成了精》带给了读者很多很多“笑”,这就是它的成功。
“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成败或是艺术有什么重要?与欢乐相比都是细枝末节。”
嗯,亲爱的朋友,在阅读中你就尽情笑吧,尽情享受流于纸上的想象力,随着一园青菜成一趟精打一回仗——一场游戏一场梦,可以肯定,这会是我们和孩子共读时所做最好的事情。
往期趣文回顾:
小编的话
野孩子的模样有一百种,
自然教育无处不在。
如果你家也有一个野孩子,如果你也有一些自然教育的实践经验和心得,欢迎和我们分享!
投稿邮箱:yeahkids2018@163.com
封面和文中图片为《一园青菜成了精》绘本插图。
文章皆为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或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