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跨越始终是最强音 ——内蒙古70年发展报告之经济建设篇

2017-08-10 乌塔其监狱

8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自治区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通报显示:我区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6万亿元,位于全国中游、西部省区前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4069元,居全国第六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自治区成立之初的71.1∶11.3∶17.6演进为8.8∶48.7∶42.5,实现了由农牧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数字在比较中,魅力无限。

纵向比,201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是1947年的642倍,年度牲畜存栏量是13.6倍,粮食产量是14.1倍,油料产量是220.02倍,出口总额是405倍,原煤产量是2415倍,发电量是30382.1倍。

横向比:原煤、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能产量和发电装机容量、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稀土新材料、云计算、单晶硅等产业规模均居全国首位;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70年,旧貌换新颜。内蒙古在经济建设领域创造出的辉煌成就,让世人深切感受到:跨越,始终是这片热土发展的最强音!

创新是内蒙古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驱动

曾经,我区依托“东林西铁,遍地是煤”的资源优势,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内蒙古现象”。然而,随着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变化,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增强竞争力。”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将创新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驱动,痛下决心整治高污染、低水平项目,坚定信心减少低端无效投资,增加高端有效投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

随着生猪养殖业、乳品加工业等的发展壮大,全区200多万户农牧民融入产业化经营链条,80%以上农牧民与龙头企业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农牧民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取的收入占到可支配收入的45%以上……内蒙古跨入以改造升级传统农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新时代。

随着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制烯烃项目的投产,随着煤制油、煤制烯烃等五大煤化工示范项目在我区率先落地,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我区形成以现代煤化工为主的高效利用资源的一批产业集群……内蒙古跨入以能源、化工产业改造升级推动经济转型的新时代。

随着产能550万吨的稀土钢板材项目在包钢建成投产,随着包钢钢轨系列产品实现全覆盖,我区结束了不能生产高端汽车板材的历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轨生产基地……内蒙古跨入以钢铁冶金产业改造升级推动经济转型的新时代。

旧动能的改造升级中,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已成为支撑全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5大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85%以上。

“没有新的增长点,内蒙古的经济转型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付东梅指出。

为了培育新的增长点,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策部署中,内蒙古实现了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向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惊人蜕变:

石墨烯新材料项目的落地和稀土新材料在高端汽车板材领域的应用,内蒙古以新材料产业推动经济转型迈上新的征程。

光伏发电和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在呼包鄂陆续落地,内蒙古以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推动经济转型迈上新的征程。

2016年11月7日,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在北京成功举办,800多亿元项目协议的签署,开启了我区建设北方大数据中心和世界级大数据产业基地的豪迈之旅。

2017年2月8日,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旅游+”上升为加快全区转型升级的大战略,“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大举措为我区在打造壮美内蒙古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开辟广阔的前景。

2017年2月24日,和林格尔新区挂牌成立,以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沙尔沁工业园区、临空经济区等中部产业核心区为引领的“一核两翼六组团”产城布局正式亮相,为我区以产城融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开辟广阔的前景。

推进基础设施“七网”同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七业”同兴重大战略的实施,我区经济转型的推动力持续增强,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转型升级带给内蒙古的最好礼物,就是它所带来的积极成果——

我区构建起“企业+基地+农牧户”模式为主的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农牧业生态产业园区、标准化养殖基地遍布全区各地,企业原料车间延伸至田间地头;

我区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变。经过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兴起,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全区5000多座低效能、高污染的“六小”矿井先后寿终正寝,继之而起的千里山工业园区、霍林河工业园区等循环利用资源的现代化工业园区遍布全区,曾经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1947年自治区成立之初的71.1∶11.3∶17.6演进为2016年的8.8:48.7:42.5,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大的势头更加强劲;

全区生产总值由1947年的5.3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86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于2012年突破1万美元。

经济学专家评价:在我区经济发展史上,恐怕再没有一种力量,像经济转型这样,能够如此浓墨重彩地深刻改写内蒙古经济版图。

转型升级没有中场休息。

“坚持在加快发展中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加快发展,痛下决心减少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项目拉动,着力推动体制机制转型、产业结构转型、资本结构转型,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为我区擘画出未来经济转型路线。

协调是内蒙古科学发展的制胜要诀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自治区成立初期,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慢是基本事实。由于发展不同步,城乡差距较大,加之多年来我区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我区面临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将协调发展作为制胜要诀,以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发展平衡,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城乡同变化共繁荣,区域同进步齐发展。

推进城镇化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成为了新市民。

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方面,我区注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推进农村牧区改革,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提升农村牧区自主发展能力。构建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注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促进农牧民就地城镇化,提高全区城镇化率,2016年,我区印发《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快我区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结合地方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充分发挥小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6年底,我区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5%和50%。

随着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呼伦贝尔市鄂伦春大杨树镇入选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新的城镇化图景在内蒙古大地上全面铺开。

统筹区域发展,是我区发展区域优势,增加发展合力的重大任务。

进入新世纪后,我区促进呼包鄂地区协同发展、东部盟市跨越发展,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发展的整体性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制定了诸多战略部署,形成了以呼包鄂地区为重点发展区域,以沿黄沿线交通干线城镇产业带为重点发展轴带,以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域两级城镇为多级支撑的“一核多中心、一带多轴线”体系。

作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呼包鄂凭借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沿黄沿线经济带是国家“呼包鄂榆”重点开发区域和“呼包银”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人才优势,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东部盟市2007年被正式纳入国家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实施范围,抓住了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与黑龙江、辽宁、吉林携手合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学合理的规划,大大激活了几个区域的活力和生机,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2015年,呼包鄂地区经济总量进入“亿万俱乐部”,达到11098.58亿元。东部盟市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88.3亿元,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2016年5月15日,土左旗兵州亥乡农民张贵在本村固定的金融便民终端服务器上,用社保卡取了200元现金,从那天开始,他“存取钱再也不用去旗里银行网点了”。目前,我区农牧民已经基本实现“社保查询不出村、选档缴费不出村、资格认证不出村、待遇领取不出村、持卡消费不出村”。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

2015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

2016年3月,《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印发,就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出具体要求。

2017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条例》印发,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系建立。

我区积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通过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牧民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带动农村牧区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善。

数字更能显现城乡统筹发展带来的变化。2016年,我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由2010年的3.1:1缩小到2.8:1。

发展永不止步,协调永不停步。促进我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需要为之长期奋斗的伟大事业。惟其长期,更需坚韧;惟其艰难,更需奋斗。

绿色是内蒙古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盛夏时节,壮美的内蒙古草原如歌如画,令人迷醉。

草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慷慨的馈赠。它不仅是天然牧场,更是阻止沙漠蔓延的绿色屏障。我区拥有草原面积13.2亿亩,位居我国五大牧区之首,占全国草原面积的五分之一。

回首上世纪末,受干旱少雨、鼠虫等自然灾害影响,超载放牧、乱开滥采等人为破坏,草原生态沙化退化严重。绿草如海、畜群如云、毡包如扣、河曲流银的草原美景,一度受到严重威胁。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这豪迈的声音,凝结着内蒙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艰辛,人进沙退、铁腕治理的决心,美丽与发展共赢、辩证施治的智慧。

草原上,演奏着绿色交响。

在锡林郭勒盟,许多人是廷•巴特尔的“粉丝”,这位扎根草原数十年的知青,曾将一片盐碱地改良为优质牧场,现在又响应号召调整种养结构。“我家有草场5926亩,按草畜平衡要求可以养牛103头,我只养了55头,今年再减5头,给野生动物让路。”

目前,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已经启动,全区有10.2亿亩可利用草原纳入补奖机制范围,每年获得国家草原补奖资金逾45亿元。截至2016年,我区草原总面积已经达到13.2亿亩、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4%,优良牧草占比提高到81.1%,牲畜虽然更少了,但牧民的收入却更多了。

森林中,奏响了绿色欢歌。

李俊义是一位林业工人,砍了大半辈子树的他,如今成了大兴安岭的护林员。2015年4月1日,大兴安岭林区结束了长达63年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历史,开始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转变,像李俊义一样的16000多名林业工人,挂锯停斧,养林护林。

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乌尔其汉贮木场转产转型后,职工搞起了木耳培植和野猪饲养,贮木场主任刘鑫说:“我们养的森林猪在山林里吃松籽、喝泉水,住着统一规格的大猪舍,价钱肯定卖得好。另外,一年培植木耳20万袋,员工收入比以前伐木贮木时增多了。”

沙漠里,演绎着绿色传奇。

鄂尔多斯的殷玉珍,31年如一日与黄沙“掰手腕”,硬是将6万多亩沙海变成了绿洲,成为全国治沙女英雄;阿拉善的苏和,10年间坚守大漠,种下10万株梭梭苗,治理沙漠3500亩,建起了一道宽500米、长3公里的生态屏障,被誉为“沙漠愚公”。

在内蒙古千千万万播绿人的努力下,“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工程先后在我区强力推进,取得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减少”的成绩,赢得了国际赞誉。如今,我区肉苁蓉、锁阳、沙地葡萄、文冠果等为主的沙生产业链正逐步形成,带动了农牧民增收,完成了由“防沙治沙”到“沙里淘金”的精彩转型。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内蒙古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生态双赢的发展之路。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条路上走出精彩,就源于全区上下推进绿色发展的恒心和定力,源于从微观到宏观层面的有力决策。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生态红线划定……一系列生态领域的制度和措施,将内蒙古生态保护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让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苏尼特右旗的任平格永远不会忘记,由于非法开垦草原,他付出了6个月的刑期、1000元罚金的惨重代价。这不仅仅是简单个案,更彰显出我区的决心:不能失一片绿洲,决不毁一寸草地。

锡林郭勒盟有个生态保护委员会,是内蒙古12个盟市中唯一的一个生态委,集生态管理权于一身,可以叫停、关停与生态政策相违背的工业项目。部门成立不久,当地两个亿元以上的矿山项目因在红线区域内规划,被生态委一纸红头文件叫停。

生态是底线,绝对不能逾越;绿色是目标,我们一定要实现!

开放是内蒙古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代以来,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相继崛起,共同原因就是善于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二战后,全球有13个经济体实现连续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共同特征就是实行对外开放。

回顾我国的历史,汉朝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唐朝通使友好的国家达70多个,成就了汉唐雄风的美名。而明清两朝多次闭关锁国,以至于鸦片战争后落得被动挨打的境地。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经在古今中外的发展实践中得到证实。

内蒙古横跨“三北”、内连八省、外接俄蒙,边境线4200多公里,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自古以来,贯通蒙古高原的草原丝绸指路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国沟通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欧洲的商贸大通道。

开放发展中,我区依托于区位,扎根于历史,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外贸实现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外贸进出口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2年至2016年累计进出口额622.9亿美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进出口总额的4成。其中,初级产品出口不断下降,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较快,对俄、蒙跨境电商发展独具特色。

二连浩特曾经是个不足万人的边远小镇,如今已经成为中蒙两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不同肤色的中外客商随处可见。目前,经过这里的中欧班列线路达到10条,今年上半年,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进出口运量实现530万吨,同比增长了近40%。

如今,内蒙古已经建成18个对外开放口岸,60%的中欧班列经过内蒙古口岸。2016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17.01亿美元,是自治区成立之初的700多倍。

巴彦淖尔是我国最大的葵花生产区,每年出口葵花籽仁18万吨,90%销往了中东、欧美市场。目前,当地已建成番茄、葵花籽仁2个国家级出口基地,农产品出口由过去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现在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额4.2亿美元。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内蒙古已经与11个国家的41个地区建立了关系,在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也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新热点。2012年到2016年,我区利用外资规模每年保持在30亿美元以上。

登高望远,谋求发展。内蒙古正在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襟,更加澎湃的开放活力,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融入全国、拥抱世界。

去年11月,自治区主席布小林率自治区政府代表团赴香港开展系列经贸合作和推介交流活动,带着金额达94.49亿美元,涉及金融、物流、旅游、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44个签约项目满载而归。

今年2月,在内蒙古与中央企业合作恳谈会上,自治区政府、各盟市、直属企业与中央企业畅谈协作愿景,共谋发展大计,现场共签约重大项目88项,总投资额4020亿元。

不久前,在外交部内蒙古全球推介活动上,500多位国内外的嘉宾被开放包容的内蒙古姿态所倾倒,尽显对内蒙古的向往。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当场表示:“我的意大利同事下周将访问内蒙古!”

……

跨越大江南北,连接世界各地,内蒙古对内对外开放合作迸发出的耀眼火花,正在生成燎原之势。

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的重要指示,来自于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部署。

开放是时代潮流,开放是大势所趋。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转型,内蒙古的繁荣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共享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搞改革、谋发展,都是为了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殷殷嘱托,深深铭刻在我区每一位干部和群众的心里。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谋利益,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郑重承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无论是过去的干革命,还是现在的搞建设,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坚持共享发展的内蒙古,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自治区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各族群众实现了从贫穷向富裕、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转变。

从人均收入不足百元,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975元和11609元,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从人均寿命不足35岁到75.8岁,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让草原儿女生活得更有质量。

从土坯房到窗明几净的砖瓦房、小洋楼,越来越多群众的“安居梦”“宜居梦”变为现实。

从90%的文盲率到基本消除文盲,教育的发展,不仅让更多人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也为自治区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从1986年的600万贫困人口、67%的贫困发生率到2016年的55.6万贫困人口、4.1%的贫困发生率,脱贫致富的阳光播撒到每个角落,照亮了困难群众的未来。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内蒙古经济社会70年间发生的巨变,在2500多万草原儿女的命运变迁中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70年来,内蒙古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今后,内蒙古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不断作出新贡献,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稿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