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内蒙古70年发展报告·文化建设篇】守好共同的精神家园

2017-08-11 乌塔其监狱

  在特殊时刻回望过去,是拥抱未来最好的姿态。

  这是一次跨越70年的回望,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重温。

  70年,内蒙古未曾间断探索,改革开放带来文化开放,体制改革激发文化繁荣,对外文化交流愈加频繁,人民的文化权利不断发展,内蒙古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巨变同步,文化强区建设正在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的内蒙古篇章。

  70年,内蒙古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我区文化事业创造了改天换地的发展奇迹。

  一个家园,凝聚一种共识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草原儿女开启各项文化事业发展的“内蒙古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注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切实守好共有精神家园。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蒙古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涌现了牛玉儒、卢玉宝、吉日嘎拉和廷?巴特尔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模范人物,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草原儿女开启各项文化事业发展的“内蒙古起点”。

  1957年6月17日,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宣告成立,今年适逢这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成立60周年。从一次次深入基层的文艺表演中,我们能看到草原文艺为人民的温暖实践;从一个个文艺精品里,我们能感受到这面红色文艺旗帜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精神张扬。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毛泽东同志曾3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周恩来同志12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并且希望“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把革命的音乐舞蹈传遍全国的土地上,去鼓舞人民”;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题词:“发扬乌兰牧骑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97年7月,江泽民同志高度评价:“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这支活跃在祖国北疆的文艺队伍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2011年中央对文艺院团进行体制改革,全区共有75支乌兰牧骑被整体保留下来。2014年起,自治区每年拨款1660万元专门设立乌兰牧骑惠民演出补贴及奖励专项经费。2017年自治区政府再次筹措7000万元资金,为全区乌兰牧骑购置演出大巴车,解决了乌兰牧骑队员下乡演出的交通工具问题。

  乌兰牧骑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借鉴传承,在服务内容和形式上改革创新,成为祖国北疆文艺战线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1965年秋,中央戏剧学院决定设立内蒙古班,宝音达来是第一届学员。他1984年拍摄的内蒙古民族题材电视剧《山林的雾》,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一等奖,由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发行到美国、法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的宝音达来已经是国家一级导演,很多作品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没有这个内蒙古班的成立,没有党的民族政策,这一切都不可想象。”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艺工作者,宝音达来发出深深的感喟。

  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博事业发展座谈会上,老同志们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自治区成立10周年时,时任中央政府代表团团长、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为内蒙古博物馆开幕剪彩的场景。

  这场不同寻常的剪彩,让内蒙古文博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和激励。上个世纪70年代,内蒙古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郊大窑村南山,发现了距今50万年的旧石器制造场,填补了内蒙古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在阴山地区发现的古代岩画,打破了内蒙古无岩画的旧论,在中国及世界岩画界为内蒙古赢得了声誉。

  如今,118万平方公里草原,正用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生动诠释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

  一张网络,承载一种幸福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书写为人民服务的“内蒙古智慧”

  在青城的夜色里,阅读的光芒,是那么灵动。每天华灯初上,总会有人在内蒙古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享受缕缕书香。

  内蒙古图书馆开展的“彩云服务”实现图书馆新购图书100%的流通率,此举在去年荣获“美国图书馆主席国际创新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尚属首创。获奖证书上写到:“彩云服务”项目彻底改变图书馆服务模式,增强图书使用率,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读者满意度,构建可仿效的服务模式为在全国营造以读者为主的阅读氛围作出贡献。这项服务已经引来发达国家效仿,这是内蒙古给世界的智慧贡献,也赢得了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喝彩。

  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填平补齐公共文化资源,推动区域间、城乡间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让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这是内蒙古文化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5月,包头市民梁晓一家在包头大剧院观看了德国Vocaldente无伴奏合唱团音乐会。入场之前,梁晓把音乐会门票晒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在大剧院里看专业院团演出,包头人每3.8天就可以享受一场。

  从城市到农村牧区,从公共文化的均等化到标准化,内蒙古正在精心解答公共文化服务的多选题:

  ——全区共有93支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每年惠民演出1.2万余场,其中下基层开展惠民演出超过7000场。每年导向性、示范性文化活动1000多项,参与人数近3000万人次。

  ——截至2016年底,全区累计投入2.255亿元建成草原书屋1.12万个,实现了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草原书屋的建设目标;全区建有县级以上图书馆117个,嘎查村文化室10576个。

  ——自治区文化惠民已经形成品牌。“惠民演出全覆盖”“百团千场下基层”“草原音乐周末”“草原戏剧演出月”“四季内蒙古舞蹈季”等系列惠民品牌演出,仅2016年就开展8000多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这一个个数字,代表着内蒙古各族人民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农牧民获得感不断增强的最好注解。一张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五级服务网络,实实在在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

  从以“九个一批”为重点的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到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文化使命。顶层设计的强力推动带来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每一次发展的最终落脚点都是惠民: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为社区居民打造“10分钟文化圈”;包头市围绕文化体制改革制定了41个顶层设计制度文件,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0亿元;赤峰市全市2089个嘎查村,共建文体广场2928个……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1个盟市制定出台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或管理办法,有17个旗县在2016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了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

  数据见证巨变:自治区成立初期全区文化事业费仅为1.2万元,改革开放初期增加到742万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对文化事业投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十二五”时期全区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拨款共计111.46亿元。

  一批品牌,体现一种实力

  品牌文化走出去,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舞台上点亮与时俱进的“内蒙古形象”

  英国著名音乐杂志Songlines评价内蒙古的安达乐队组合为“愈发强大的蒙古乐人”。近10年,安达乐队经过7次北美巡演,3次全英巡演,足迹遍布欧美亚30多个国家和地区。40万公里、400场世界巡演,安达乐队用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不同肤色和不同语言之间搭建起东西方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

  一位安达乐队的粉丝感慨,在城市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个草原梦,而原生态、质朴的草原音乐却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歌化了的内蒙古。

  安达乐队成了世界认识内蒙古的一张名片。像安达乐队这样的品牌名片,内蒙古有世界级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有以斯琴高娃为代表的国家著名表演艺术家,有德德玛等一批德艺双馨的歌唱家,有享誉国际画坛的“草原画派”创始人妥木斯……内蒙古民族舞蹈、蒙古族长调、呼麦、马头琴艺术、那达慕等文化艺术品牌更是成为世界认知内蒙古的重要“符号”。

  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历经13年打造,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13年间,草原文化节打造了40多个门类的文艺精品;13年间,草原文化节上先后有300多项优秀剧(节)目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华新剧目奖”和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每一个文艺精品,都标志着自治区文化建设质的飞跃;每一个闪光的奖杯,都映照着自治区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的足迹。

  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包头鹿城文化节、赤峰红山文化节、中国·额济纳国际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锡林郭勒盟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节、满洲里中俄蒙三国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亮点频现,发展至今均已成为地域性主要节庆活动。这些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软实力作用。

  “请进来”谈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在首届中蒙博览会上,人文交流硕果累累,经贸合作持续升温。短短5天的博览会,共签署各类合作协议166项,合作项目协议投资额达到1485.9亿元。显然,在自治区全盘经济“棋局”上,文化交流正以她的独特魅力成就着经贸合作的开展。

  “走出去”话交流成为一种自觉:内蒙古推出了“欢乐春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内蒙古文化周”等一系列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文化在走出去的碰撞中,讲述着精彩的内蒙古故事。近年来,内蒙古先后派出300多个文化艺术团组,分别赴美国、英国、俄罗斯、蒙古、法国、丹麦、埃及、匈牙利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文化交流。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自治区艺术作品及个人共获得国内外各类奖项160多个,为民族艺术的繁荣发展和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保存的1720年御制北京木刻版蒙古文《甘珠尔经》有109卷,是全世界最全的版本。目前,5000多万字经文已经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现代化信息技术,让古老的文明得到了最完美的传承。

  内蒙古年均出版物品种保持在3400种左右,“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了26种重点图书、音像和43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国家出版规划项目。内蒙古成为世界上出版蒙古文图书最多地区,也是最大的国际蒙古文图书出版中心。

  内蒙古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纳荷芽中蒙出版交流”工程、“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丝路书香”工程、蒙汉文互译人才培养基地和基里尔蒙古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程,加快建设“中俄蒙文化走廊”,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一个个文化品牌增加了内蒙古的文化软实力,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文化内蒙古”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贡献了独特的力量。

  一个产业,带来一片繁荣

  拓宽“文化+”新路径,以文化的名义、创新的方式,打造文化产业的“内蒙古质量”

  《千古马颂》是中国首创大型马文化全景式综艺演出剧目,综合运用了民族马术、马背杂技、蒙古族歌舞等优秀文化元素。这部自治区文化产业重点剧目,3年来累计演出136场。《千古马颂》的成功,也是自治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源自传承、出自创新的一个剪影。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幸福产业,既是满足人们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组成。

  坐拥优美旅游资源,如何把文化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多角度、深层次的实践比比皆是:鄂尔多斯市近两年累计投入4亿元,扶持了300多家企业和项目,带动200多亿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内蒙古已经形成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响沙湾景区等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内蒙古位于祖国正北方,在地图上像一匹奔驰的骏马。内蒙古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横跨29个经度,长城遗址总长度全国第一,有世界沙山最高峰必鲁图峰,有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丽沙漠”的巴丹吉林沙漠,有世界上三大原始胡杨林之一的额济纳胡杨林……祖国正北方这匹有文化的“骏马”独具俊美,也是游客“非来内蒙古不可”的重要理由。

  文化增加了这匹“骏马”的内涵。拥有3个世纪历史文化沉淀的古茶叶之路,正在成为内蒙古与国内沿线省市和蒙古国、俄罗斯沿线国家间的一座桥梁。“万里茶道”成为国家推广的十大国际旅游品牌之一,开启了我国“一带一路”旅游国际合作在亚欧方向的第一个多边机制,凝聚了跨境、跨区域旅游新共识。

  文化增长了这匹“骏马”的气质。通辽规划建设了科尔沁草原500公里文化旅游风景大道,锡林郭勒草原每年有近500场品牌文化活动提升“四季旅游”人气,呼伦贝尔突出绿色草原、兴安林海、蒙元文化三大特色,打造“呼伦贝尔”金字招牌。

  各项政策叠加出台,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多元动力、多极支撑,内蒙古将迎来有温度的发展、有质量的发展、有保障的发展。

  内蒙古启动《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7-2025)》的编制工作,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通辽市瞄准东北“沈大哈长”和京津冀的精准客户群。乌兰察布市积极推进建立“乌大张”旅游合作联盟。京津冀蒙四地签署旅游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千里草原旅游大道”。

  内蒙古的美丽为自治区经济发展贡献了“绿色GDP”:2016年,内蒙古实现旅游收入2714.7亿元,同比增长20.3%,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2.6%,对第三产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32.25%。

  数字的变化折射理念的变化。内蒙古4大直属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和多元化发展,成立了12个股份公司。3个企业集团与保华集团合作,成立了新媒体集团。2016年共启动建设1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64亿元。

  火热的发展局面,正是内蒙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带来的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文化强区建设按下“快进键”,文化产业发展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成绩单:全区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6%,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文化产业同期年均增速3个百分点。

  内蒙古探索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内蒙古质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引领和支撑。一个自信的民族,永远焕发文化的力量。

  这股力量,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担当,涵养着内蒙古草原的精神气质。

  这股力量,昂扬在“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上,为中华文化谱写内蒙古篇章。(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