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位教授上《博览群书》与您交流学术、学科、学人故事,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你留言,我点赞,他颁奖

2017-09-03 博览群书 光明日报博览群书

更多精彩文章详见《博览群书》2017年第9期,出版日期:2017年9月1日


本期《博览群书》作者中,有1位省部级领导、20位教授(含研究员、副教授等)和多名博士。此文后二维码下方,专设“写留言”处,欢迎大家留言并接收读者自由点赞。本期留言主题是:“这20位教授的名字是——”和“这篇文章我期待——”。欢迎您留言介绍本期作者中20位教授的名字和情况,并表达对本期任一文章的期待。


一、以下留言者将获奖:1、您,提供本期作者中所有20位教授的名字,获得本刊编辑留言证实,且获得读者点赞超过99个,获奖;2、您,获得点赞数量超过199,且名列前9名,获奖。

二、奖品:今年第九期《博览群书》杂志(其中有作者身份介绍)。本刊将特邀著名国画《乐山大佛》的作者,著名书画家谢止戈(笔名桃园耕者,湖北书画院院士,现任咸宁市美协名誉主席,赤壁书画院名誉院长。其山水画《春到鄂西》于1988年中日合作展览获特别优秀奖;中国画《红梅》、《樱花》《清江觅奇》等作品,在日本、澳大利亚、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参展并获奖;其中国画作品被日本太阳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宋庆龄基金会、各大图书馆等收藏;其国画《乐山大佛》被著名画家、日中友好协会原会长平山郁夫收藏。)为您签名留言。

三、此次留言活动于2017年9月9日零时结束。获奖情况请留意本微信公众号相关通知。


获奖公告


亲爱的读者,截止2017年8月29日零时,“感恩清华文学——寻找这99位清华人”留言竞赛活动圆满结束。 刘煜、古月、ZXQ、戴晓华等四位读者获奖。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杂志编辑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           

                                                            

                                                                       ——光明日报《博览群书》编辑部





《博览群书》,1985年创刊,由时任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刊名,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撰写发刊词,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思想文化月刊。“砥砺思想,宁静心灵”是我们的追求,“知识人写给知识人”、“名家作品名家看”,已被这本杂志坚守32年。


订阅热线:010-67078106、67078107

投稿邮箱:gmblqs@163.com

邮发代号:2-868

总发行处: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阅地点:全国各地邮局




 

本期关注·恢复高考40年


 

1977 年 7 月 29 日,邓小平在听取方毅、刘西尧等汇报时提出,他近期要主持召开一个科教工作座谈会,请科学院和教育部“找一些敢说话、有见解的,不是行政人员,在自然科学方面有才学的,与‘四人帮’没有牵连的人参加”。按照邓小平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分别在科学院系统和高等院校邀请了 33 位专家学者,于 8 月 3 日到当时条件最好的北京饭店报到。

 

8 月 4 日至 8 日,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饭店举行。在邓小平的引导下,与会专家的议题很快从揭批“四人帮”罪行转到为振兴科学教育献计献策方面。而改革招生制度,成为主要话题之一。

 

8 月 6 日,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发言,强烈要求必须立即改进大学招生办法,引起强烈共鸣。吴文俊、王大珩、邹承鲁、汪猷等纷纷发言,赞同查全性意见,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对当时的招生制度来一个大的改革。

 

邓小平问坐在身边的教育部长刘西尧 :今年就恢复高考还来得及吗?刘西尧说,推迟半年招生,还来得及。邓小平听了,当场决断 :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

 

根据邓小平意见,教育部很快报送了《关于推迟招生和新生开学时间的请示报告》。8 月18 日,邓小平将这份报告批送党中央主席、副主席。当天,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均圈阅同意。

 

9 月 19 日,邓小平召集教育部负责人刘西尧等人谈话。他明确指示 :招生文件尽可能简化,早点搞出来。办事要快,不要拖。

 

10 月 3 日,邓小平将刘西尧报送的教育部《〈关于 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的请示报告》和教育部代拟的《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 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两个文件批送华国锋。华国锋旋即批示,将上述文件印送中央政治局各同志。

 

10 月 5 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文件。10 月 12 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 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从 1977 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恢复统一考试制度。

 

恢复高考后的 40 年里,中国已经有近一亿名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陆续走上不同工作岗位。

 

这是几位活跃在当今学术界的著名学者为本刊读者撰写的高考回忆。他们的专业、母校、经历、感慨,各有不同,因而让我们得知当年中国不同角落发生的事件和改变,了解一些鲜活生动或鲜为人知的中国教育和人文史。

 

——编者

 

刘文飞:这是我参加七七年高考的直接后果

陈德弟:特殊背景下的高考—1977、1978 我的高考记忆

周春英:高考那三天,校长为我烧菜做饭

钱振文:上大学让我成为“外边的人”


 

随笔札记


吴敏文:曾国藩真如这三人所说之“笨”吗


 


吴长青:颠覆心灵鸡汤的“超克力”—评夏烈的《为爱找方法》

夏 烈:我们尚未读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为爱找方法》自序


 

教师节·师念


王春瑜:六位恩师

高志忠:结识王春瑜先生十年了


 

读者来信


刘梦思:这篇“硕士论文”作者的良心会痛吗


 

文化访谈

 

“我 19 岁进藏,修建青藏公路,西藏有我难忘的青春岁月,也掩埋着我们许多战友。我深爱这片土地,深爱那里的自然风物和人文环境,怀念那些牺牲了的战友。”

 

宋 庄:党益民 :以写作告慰战友


 

文化视点·难以割舍的书信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曾经预言 :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所谓的文学时代将不复存在,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如今,文学固然还存在着,但家书、情书等等却确实走向终结了。使其终结的自然是新技术革命,是继电话、手机之后互联网时代(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的到来。如何面对这种“终结”?书信的“终结”究竟意味着什么?北京师范大学赵勇教授与其学生的问答录触及了其中的一些问题,而另三位“70 后”“80 后”作者也从自己的书信体验出发,推进了这些问题的思考。他们认为,书信的写与读、盼与念,大都与某种独特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 ;而有了新媒介,也就有了新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确实已是古典经验,如今它已被现代性、后现代性体验驱逐一空。于是,书信及其相关体验也就只能成为一种博物馆文化,成为怀旧美学合唱中的一个声部了。

 

赵 勇:我决定把家书再写起来

徐晓军:不想告别书信的爱与哀愁

魏 英:未来,还会有人写信吗?

党文亭:生命力最顽强的书信是情书

赵 勇 胡 玥:书信的终结也是新生—关于书信的答问录


 

推 介


兰 芳:汉画像美在哪里

荆彦周:《正定古今》的新形象


 

往事故实

 

刘冰,原名姚发光,1921 年 12 月 7 日出生于河南省伊川县,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在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抗大六分校、太岳抗日根据地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甘肃省副省长、省委副书记兼秘书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1998 年离休。2017 年 7 月 24 日,刘冰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 96 岁。

 

这是本刊从清华大学出版社《刘冰文集》中选出的文章,系刘冰生前于 2010 年口述并审定,其高识远度,非同一般。本刊转发读者,兼敬先贤。                 

 

——编者

 

刘 冰:蒋南翔与清华黄金一代


 

序与跋


柴念东:透过柴德赓的“三考”与“三论”—《史学丛考》(增订本)后记


 

每月聚焦·三博士评《战狼2》


高 伟:讲中国故事,先要读懂中国—三博士评《战狼 2》之一

丁旭东:“崇高”说 :谁说商业片就要媚俗—三博士评《战狼 2》之二

王 新:当身体变成景观—三博士评《战狼 2》之三


 

书人茶座


陈 庆:他洞悉了诗和翻译的秘密—谈王家新


 

域外书谭


郭英剑:这部书向哈佛商学院开炮


 

书人志


姚 远 郭晓亮:这就是西北联大







博览群书杂志微信公众号:Guangmingdebolan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