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闽南传承 | 古南戏遗响《泉州梨园戏》

泉影戏迷 泉州影像 2019-08-18


对于“戏窝子”泉州

看戏是件稀松平常之事

佳节、佛诞、入厝、寿喜诸事都能看上几天大戏

届时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可真正能“登大雅之堂”的剧种非梨园戏莫属了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是目前唯一的梨园戏专业剧团

每逢梨园剧院有戏,老票友奔走相约百看不厌

就连年轻一辈,甚至不知晓闽南语的外地朋友

都开启了抢票模式,打着飞的来看戏



泉影中有一戏迷名为戏丁

三不五时就往剧院里跑

这戏果真有这般魔力?




这个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比百戏之祖昆曲还早个两百年。孕育于泉州,滥觞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梨园戏吸收了本地泉音,结合傀儡戏、南音等本地传统文化,保存了宋元时期戏剧的文献和活态资料,仿佛是间无形的综合艺术宝库,因而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古南戏遗响”。





梨园,原为唐朝皇帝游乐之地,因唐玄宗曾选伶人三百于此歌舞,后变为唐玄宗教演艺人的地方。后世遂将戏班为梨园,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而泉州有一古老剧种正是沿袭“梨园”之名,成为特有的剧种名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




上溯到宋元南戏,作为闽南语泉州腔演唱的地方剧种,虽有800历史,但更名为“梨园戏”三字,仅仅只有60余年。与取代以声腔定名的,带有行政简称的“某剧”相比,泉州梨园戏是幸运的,名字虽新,足以道出这泉州“古南戏遗响”之古雅韵味。





之所以更名为“梨园戏”而非“闽南戏”,还有一个原因无非就是它的艺术形态了。南宋末年至元代,同称为“梨园”的南戏班社以及宗室贵族的“梨园家班”流入泉州,与闽南土戏的“泉腔优戏”相融,虽同属宋元南戏之源,因来路不同分出“上路”“下南”“小梨园”三大流派



南宋时蒲寿庚降元大杀宋室宗亲,七子班只得散落民间,开始与大梨园相互存在并且影响着。直到明朝南曲四大声腔盛行之际,三大流派逐渐合流,使得视“泉腔”为正宗的梨园戏在闽南地区壮大成为了独立声腔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同安县志·礼俗》云:“昔人演习,袛在神庙,然不过‘上路’‘下南’‘七子班’而已。光绪后,始专雇‘江西班’及‘石码戏’。”







梨园戏的唱腔属南曲系统,以南音为母体音乐,以南音"曲"为主要唱腔,伴奏以琵琶、洞箫为主,南鼓指挥南音与梨园戏相互依存,不仅记有南音的滚门曲牌,还标有唱词及南音撩拍记号,相比梨园戏会更贴近生活。上路戏唱腔较为古朴劲健,下南老戏稍显明快粗犷,小梨园则委婉纤细。重在表现女性的柔美唱腔,有优雅细腻之味。









宋末元初时梨园戏就已形成了生、旦、净、丑、贴、外、末7个角色行当的表演体制。其中三个流派剧目各有侧重,称“四大柱”。







梨园戏属文戏,没有武打场面,或用台词交代,或舞而不武。它有一套独特的表演程式,称为“科步”,约有一二百个动作,所以基本表演程式叫“十八步科母”。由于梨园戏早期没有水袖,因而手的姿态很讲究。梨园戏是精致的,不论从妆容、服装,亦或是一颦一笑,在这气派不失古典的戏台上,演尽他们戏里戏外的悲喜人生。




戏台道具简练,仅仅“一桌二椅”、屏风等辅助,加之剧院内灯光效果极佳,给票友们营造简单大气之气氛,使得人们更能专注于看戏。



传统梨园戏开戏前都要举行“献棚”仪式,(与一般戏曲所摆设的桌子不同,通常是一桌而已,而梨园戏只摆设长条椅)给戏祖师田都元帅上柱香,(唐明皇时代的梨园子弟雷海青)以表敬畏与感恩。







“薪尽火传八百年,返本开新一甲子”,从宋元明清至今,梨园戏所保留的传统老剧目《李亚仙》 、《陈三五娘》、《苏秦》、《张古董》、《朱买臣》弥足珍贵。多年来剧团大力排演只为将梨园戏的传承修旧如旧,尽可能原汁原味的保留关于古老传统戏曲的样子。



虽说是老剧目,但几经风霜现存梨园戏大多是残存的手抄本,或老艺人口述加以还原复排的。


图:@松—竹


梨园戏生活化的同时也能体会出它的细腻之处。譬如口白中对古时闽南民俗的细致描摹。就梨园戏上路流派传统剧目《苏英》来说,虽整场戏多宫斗情节,但哀怨中参杂着丑角的演绎,喜剧的加入使得剧情跌宕起伏,好生有趣。其中有一片段就有大量生活化对白呈现,多了几分诙谐俏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62zm0r24&width=500&height=375&auto=0

[故事梗概:周幽王时,白牙国进贡了白鹦鹉、温凉盏、醒酒毡三宝。时皇后苏英正有身孕,幽王另一妃子梅妃嫉妒,同其兄梅伦定计,邀苏后宴饮。梅妃故意损坏三宝,反诬苏后失德,扭见幽王,苏后被赐死。丞相潘葛知苏后无辜蒙冤,乃以己妻貌似苏后而去替死。苏后在逃亡途中到了白马寺,生下太子。并在祝四郎的帮助之下,逃脱梅伦追捕,保住母子性命。]




梨园戏戏曲的传承人不多,甚至能说是凤毛麟角,在对戏曲剧目的创新、技艺的传承及人才的培养上,不得不提及曾静萍和林赋赋了。


曾静萍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二度梅”获得者,梨园戏的传承人之一。平日里朴实低调,戏台上却是一位能风情万种魅力四射的“梨园天后”~ 她曾说过“传承人的肯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尽管保护和传承梨园戏有一定难度,但我有自信,我一定能坚持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324hd5866&width=500&height=375&auto=0

林赋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梨园戏的传承人之一,泉州讲古专栏节目主持人,曾荣获福建省第二届“水仙花”唱腔大赛“最佳演唱奖”,福建省二十届戏剧会演“演员奖”等。作为梨园戏一名资深的艺术家、导演,可以说,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梨园戏这个剧种。




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口传心授”,在深入领悟文化本身的同时,与时代共舞加以创新;再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厚积薄发的基础上,还要坚信自己所热爱的文化极具优越性才是!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以喜剧为基调,热闹不失优雅、哀怨不失欢笑的梨园戏,重在看、听、品。梨园戏里的人物、对白讲述的大多是古泉州的生活琐事,正所谓“咱厝人演咱厝戏,咱厝戏演咱厝事”。找到适合自己的戏用心品味,在这数百年的南戏活文物中领略一回古人生活,或许你也会和我一样,对“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又有了新的领悟了。



照片提供:@戏丁、@陈锦钟

整编:@泉州影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