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烈士陵园呼吁:请不要在旁边跳广场舞了

2017-07-11 程天鹏 长三角网络新舆情 长三角网络新舆情

事件概述


近日,郑州烈士陵园大门口张贴了数张禁止跳广场舞等娱乐活动的公告。该事件起因为一些大妈在烈士陵园旁边跳广场舞。

网友评论


烈士陵园需要尊敬,失控的广场舞恐怕不能再和稀泥式放任不管了:如@暴躁的猪z:“大爷大妈固然是要善待的,但这个社会的公序良俗同样需要受到善待。”再如@橘子带你告别吃土o3o:“是时候,该给广场舞订立游戏规则了。一方面,以立法敦促公共服务补位到位,满足广场舞正常的健身需求;另一方面,严管扰民等越界行为,对于“挟舞蹈号令市民”的丛林行径绝不手软、毫不迁就。”除了这些较为理性的评论外,还有许多对大妈进行言语攻击的评论,在此不举例。

还有一类评论是从烈士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烈士们之所以牺牲是为了人民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大妈们跳广场舞可能也是他们所希望看见的:@坐以待币的eternity_han:“就像纪念抗战70周年时,不允许播娱乐节目。这些文宣部门的逻辑的简直匪夷所思,我都不知道咱们是不是战胜国。烈士陵园跳舞怎么了?烈士死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哭丧脸纪念他,而不是为了让其他人快乐的生活?”

事件延伸

联系之前频发的与大爷大妈相关的新闻可以发现老人变坏”抑或“坏人变老”构成了激烈争议的舆论景观。

广场舞大爷大妈抢占年轻人的篮球场,公交车上老人要求女子让座不成坐其身上,碰瓷老人倒在地上敲诈勒索……中国的老人不再以和蔼的正面形象示人,相反,他们被形容为老奸巨滑、为老不尊。传统思想中的老人,很难与舆论里的一个个老人相对应。

而老人社会活动空间的扩大,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资源。年轻人的上班高峰,也是老年人赶早市、逛公园的时候,自然演化为对交通资源的争夺;广场舞大爷大妈和篮球少年争夺场地,是两个群体对公共体育资源的争夺;独身的穷游文艺青年与挤满旅游景区的大妈旅行团,是他们对旅游资源的争夺。所谓道德只是表象,资源争夺才是实质。

在老少冲突中,一类观点被年轻人所欢迎:年轻人早出晚归不容易,老人应该给他们腾出空间。这种说法所对应的逻辑是:年轻人对社会的贡献更大,需要保证年轻人可以全力投入工作,例如在公交车享有座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休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诚然,老人利用资源更多用于是用于满足个人生活和享受。而年轻人占有资源后最终会创造新的社会资源。这种说了除了被年轻人所推崇,甚至为部分老年人所赞同。

更多时候,人们讨厌的不是广场舞,而是破坏规则、倚老卖老的行为。先前,社会对老人的宽容,鉴于老年人年老体弱的现实;如今,既然老人有能力更加活跃,他们也理应遵循社会的规则。不能既想着跟年轻人抢夺资源,又要占老人身份的便宜。解决老少冲突,需要脱离年龄视角,消除对老人和年轻人共同的成见。

公平和权利平等往往来自群体界限的消泯,而非对立和强化。毕竟,跳广场舞也好,公交车抢座也罢,他们最基本的身份是公民,而非其他。


 编辑:程天鹏
责任编辑:张厚远
绍兴市网络舆情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