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别以为马克思过时了,他准确预言了我们时代的病症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经170年过去了。回望漫长的岁月,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马克思主义却并未埋没于沧海桑田,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历久弥新,特别是在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还能够再次“圈粉”无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这世上的书已经太多了,我们为什么还要读马克思的书?
如果不是为了完成“规定动作”,那么,最自然的回答便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一个产生于文艺复兴时代的词,但丁对此的著名定义是:博学深思是重要的,不过,单纯依靠思考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语言、文笔、画笔、凿子等把它们表现出来,才能成为科学。
一般的读者也许知道马克思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且有一半荷兰血统,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马克思的姨妈索菲亚和姨夫利奥·菲利普联手创办了著名的荷兰飞利浦公司。
而当你知道了这些之后,一定会追问:作为一个如此快乐的富二代,马克思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呢?
马克思在他17岁时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阐释的主题: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逝世10年之后,毛泽东诞生于中国湖南,而马克思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报到——正是从那个时候起,马克思的思想便点燃了无路可走的中国;也是从那个时候起,马克思主义便成为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炬,马克思主义便与中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让人民说话
中国人要了解西方,需要懂得马克思,而西方人和全世界要了解中华民族的现代命运,更需要懂得马克思。马克思的学说是如此博大精深,我们阅读并学习马克思,究竟该从哪里入手呢?
习近平多次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关键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区别。
所谓辩证法,不仅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它也是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在苏格拉底那里,辩证法也被称为“助产术”,即启发、帮助公民们把自己的话讲出来的方法。
但是,在柏拉图、康德和黑格尔那里,辩证法却被理解为“否定之否定”的教条,即在思想上否定、在现实中肯定(现实秩序)的庸人哲学。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则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传统,它的核心,就是启发、帮助无产阶级——沉默的大多数发出他们的声音:“让人民说话,天不会塌下来。”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也就是无产阶级实践力量的“助产术”,它最终凝结为波澜壮阔的《共产党宣言》。
与形而上学不同,辩证法告诉我们:问题不在于世界的逻辑呈现,而在于宇宙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着的。问题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
揭开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迷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28岁的马克思和26岁的恩格斯,联手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其核心就是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对“生产与交换活动”的分析之上。
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与交换活动是极其抽象的,因为与此前一切生产交换活动都不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是物物交换、不是简单的掠夺,甚至不是看得见的剥削——它表现为商品和货币交换,而无论商品(的价值)还是货币,却都是高度抽象的,是我们的肉眼看不懂的。
《资本论》就是从分析商品与货币这种“极其抽象”的东西入手,进而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方才揭开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迷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抽象性,集中体现为信用体系的支配作用。因此,所谓资本,并不等于“货币”,因为资本无非就是“信用化的货币”,即马克思所说的“以货币形式为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把宗教的“虔信”,改造为信用体系——这是“致命的一跃”,它意味着:在现代大生产的条件下没有人是依靠自有的资金经营企业,没有人是依靠自有的资金买了东西再卖出去,甚至没有人是依靠手头的积蓄消费。因此,资产阶级的生产与交换,甚至不是建立在商品与货币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
马克思率先提出了“全球化”的理论。但是,马克思更重要的发现则是指出:有“世界劳动人民的全球化”,也有“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前者以“全世界劳动者的联合”为基础,后者则以少数资本家对于信用体系的垄断为基础。
而对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来说,其最大的障碍是:当生产与贸易发展到全球规模的时候,国际信用体系却依然垄断在少数资产阶级的手中。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也是根本的矛盾。
而所谓资本主义,就是少数资本家通过权力垄断信用的制度。
于是,在《共产党宣言》中,我们的老祖宗这样定义说“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因此,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公共性的、为全世界劳动者服务的信用体系,而不是简单地、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个人财产变为公共财产”。共产主义要消灭的是资本主义,而不是资本。
因此,《资本论》所提出的,也并不是简单、浅显的阶级斗争学说,《资本论》所发现的,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和抽象性,《资本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兴起与危机的规律。
中国共产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
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列宁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方面是通过垄断国际信用与投资来剥削全世界——这就是金融垄断;另一个方面是以武力制造一个有利于国际资本掠夺的不平衡的世界结构——其手段是战争。
共产主义是全世界劳动者的事业,所以,我们不能离开具体的国际条件谈社会主义,我们更不能离开具体的国际背景,以及对国际秩序的清醒分析、把握、引导,去抽象地评判某一时期社会事业的功与过、得与失。
一句话:我们不能离开国家安全空谈国际秩序,更不能离开合理、公平的国际秩序,去讲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离开了这一切,就不能正确理解新中国的历史,也不能正确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
1958年,当赫鲁晓夫发表所谓“秘密报告”的时候,他表面上是在否定斯大林,而实际上,则是否定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赫鲁晓夫的真实用心,实际是希望踩着中国的肩膀与美国讨价还价,即建立一个美苏两霸独占的世界秩序,而这个所谓的世界秩序,则是以包围、孤立中国,并牺牲发展中国家和全世界广大劳动者利益为前提的。
自1960年开始,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由时任中共委员会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挂帅,中国共产党公开批判苏联共产党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行径,并发表了包括《列宁主义万岁》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文献。
中国共产党人认为:要实现全世界劳动者的全球化,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就必须打破美苏两霸独占的全球化,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而1960年越南战争的全面爆发,以及20世纪70年代初第三世界人民斗争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对世界形势做出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正是由于毛泽东、邓小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对世界形势做出了正确判断,方才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新秩序的形成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根本前提。
习近平多次强调,新中国成立的前后30年不能互相否定。我们必须认识到,总书记在这里讲的不仅是新中国的历史经验,而是深刻阐述了新中国的发展,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秩序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共同体视野,那就不能正确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不能正确理解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
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坚持,没有前30年的斗争所换取的和平,改革开放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所谓全世界劳动者的全球化,所谓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更加是不可能的。
而在这前后30年中,曾经主持过对苏“九评”,又开创了改革开放道路的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直到晚年,邓小平还是这样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说:
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一个也没有真正解决。
习近平指出,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伟大任务是:“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我们必须从这样的视野,去审视和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党的创新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社会主义是人间正道。要走这条人间正道就必须改造少数资本家垄断国际金融体系的现状,就必须改造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暴力所制造的不平衡的世界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以及他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当代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的广泛响应。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正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启了由世界劳动者推动的全球化。1840年以来,正是中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人民不懈奋斗,逆转了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因为这是中国的万里长征,也是全人类一全世界劳动者的万里长征。
来源:学习小组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阅读
“北京组工”网络发言人动漫形象有奖征集火热进行中(最后两天)
来稿邮箱:
zuzhibuqianlo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