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潞源街道工委书记倪德才:站在副中心建设最前线
点击标题下「北京组工」可快速关注
引 言
街道乡镇,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和神经末梢,是整个治理链条的“最后一公里”。广大基层干部如何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体现着本市中心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也对接着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和需求点。
首都建设和管理取得的巨大成就,饱含着基层干部的心血和努力。在这支干部队伍之中,涌现出了不少扎根基层、实干进取的典范。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在首都基层活跃着大量优秀人才、实干人才,创造出了实实在在、值得称道的工作业绩。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面对党中央的殷切嘱托和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首都广大党员干部尤须进一步增添干事创业的激情、攻坚克难的豪气,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优秀街乡党(工)委书记】栏目将陆续刊发一批首都基层干部的生动故事。让我们从这些事迹中把握首都发展的强大脉动,感受继续前进的不变初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713xb9khr&width=500&height=375&auto=0
俩月前,通州区新设立了潞源街道,备受瞩目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就位于潞源街道范围之内。因善于谋划全局、工作经验丰富,此前担任台湖镇镇长、党委书记9年的倪德才,成了这个通州最年轻街道的首任工委书记。
台湖地处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之外,但倪德才多年来始终以“站在副中心建设最前线”的意识,高标准自我要求。如今,真正走入副中心,他着力于全面提升街道的管理服务水平,将用最短时间适应服务市级机关入驻的各类需求。
去年,全市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台湖镇年内拆违任务从60万平方米一下增加到200万平方米。“压力不仅仅来自任务量的猛增。”倪德才解释,台湖镇过去形成了很多工业大院,但上级对工业大院腾退还没有出台明确政策,只能在工作中摸索。
难归难,倪德才心里却很有底气。任职多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基层党组织无论何时都是坚强的战斗堡垒。倪德才带领着镇二级班子成员,白天下村入户,与村干部、企业、群众沟通,晚上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把问题条分缕析地列出来,挨个破解腾退工作的困局。
台湖镇的胡家垡村是个大村,村里聚集了不少物流企业,长期以来环境很差。村里企业一听说政策还没下来,就要拆大院儿,都是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言语。“怎么寻找突破口?村干部要做表率。”
倪德才介绍,胡家垡村书记自己没企业,但舅舅有个厂子,是上世纪70年代由区属企业转制而来的。为了带头做好工作,村书记二话没说,带着拆迁人员量好厂房的尺寸,自己把里面的东西腾空,签了个协议,就把舅舅家的厂房拆了。很快,胡家垡的工业大院一个个被拆除。
除了难“啃”的工业大院,大街小巷的违章建筑也是倪德才的一块心病。
玉甫上营村是市级挂账整治重点地区。通过综合施策,如今玉甫上营村已变了模样,街巷干净整洁、广告牌匾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井然。不少村民还主动当起治安志愿者,每天巡逻防控。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不到一年前,这里的主路两侧还是各家各户盖出的违章建筑,小商贩占道让车辆难以通行。
“整治前,本地人少,外来人多,村内人口倒挂高达1:2.4,导致私搭乱建、侵街占道现象泛滥。”倪德才介绍,别看只是些私搭的小房子,背后光租金就有数万元,两侧的住户谁都舍不得放手。为了把主街亮出来,党员带头拆了自家的违建。“党员带头撕开了一条口子,老百姓看着就知道不拆不行,再往后的工作就顺畅了。”
动员基层党员干部带头做工作、带头宣传、带头交房……4个月时间,台湖镇就清理工业大院29个,关停、清退企业997家,拆除违建30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
“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区域,更包涵了对党忠诚的信念、追求卓越的高标准要求、敢于碰硬的担当精神。”倪德才说。过去在台湖镇,他动真碰硬,是解决难点工作的“爆破手”;如今在潞源街道,他将探索延时服务、错峰服务等社区服务新模式,打造街道改革示范区。从乡镇到街道,变化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他的赤诚之心。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
责任编辑:向浩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阅读
海淀区海淀街道工委书记陈国启:中关村西区产业升级迎来“金凤凰”
来稿邮箱:
zuzhibuqianlo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