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呼我应②|硬核做法集,基层党组织解决群众烦心事有高招
为进一步筑牢为民服务责任体系各区不断完善“接诉即办”机制坚持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组织党员干部沉到居民身边问需求、寻对策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一起来看看他们有什么好做法!
海淀区
海淀区将接诉即办作为“一号工程”,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瞄准群众反映集中、解决难度较大等问题,研判成因、分类梳理、重点处置,确保及时高效解决。
汇总线索、聚焦问题
创新“线上”“线下”线索收集模式,拓宽和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线上”,搭建热线电话、微信、微博等诉求表达平台,广泛搜集民意;“线下”,依托社区网格员、信息员、小巷管家、文明实践引导员等各类志愿服务力量,开展全面巡查摸排,主动发现各类问题。
加强体检、精准施策
每月为各街镇、委办局量身定制民意诉求档案,对各单位整体诉求结构变化、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群众满意度等情况深度分析,进行常态化体检,找寻“病灶”,提出综合“诊疗”方案。
以点带面、主动治理
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通过一个案例带动一片治理。将专项整治与主动治理、系统治理相结合,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清锁行动、施工管理、机动车乱停放治理、房产证办理等九大专项整治行动,打破条块分割和多头管理,建立良好的部门联动机制。
分类处置、创新模式
社区村党组织按照紧急程度、办理难易程度全面梳理群众诉求类别,明确工作标准、责任部门、办理时限,确保突发各街镇、委办局一把手对市民热线诉求办理进行回访,直面问题,消解历史积压案件。
赋能社区,精准吹哨
赋能社区,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切实将问题“发现在社区、响应在社区、吸附在社区、解决在社区、满意在社区”建立一条快速、便捷的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受理和解决居民生活相关的事,让群众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门头沟区
门头沟区大台街道坚持“红色门头沟”党建引领,以提升“三率”为工作目标,推动接诉即办工作跑出快速提升“加速度”。
各级干部牢固树立“不怕踩脚,就怕落空”的协作补位意识,确保24小时快速响应不间隔,构建全员都是接诉即办参与者的工作格局。“党员群众代表提案制”畅通群众民意渠道,引导群众将“诉”的想法转变为“提”的意愿,主动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烦心事、操心事,有效降低案件数量。
将党的群众工作方法落地,进一步统一居民群众的思想和认识,带动群众从“围观”到“参与”,实现接诉即办从党政“独唱”到党群“合唱”转变。以提升干部群众服务意识为导向,促进干部主动作为。建立干部实绩档案,督促提升干部队伍为民服务意识和能力。
针对公共空间治理中群众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的堵点和痛点,创新“五户联治+平安户长”自主管理模式,唤醒居民“公”的意识,凝聚“共”的力量,取得“治”的效果,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瞄准群众集中诉求的根源,着力补齐基础设施、行业管理、社会治理、街区环境四个方面短板,让群众不断看到街道实现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希望,为工作开展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昌平区
为更好地解决群众诉求,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昌平区阳坊镇探索建立群众诉求“三问五办”机制,推动群众诉求办理更加及时高效。
通过“三问”听民声,打开群众心结
“办前问目标”,通过电话、面对面交谈等方式了解诉求人意愿,明确办理思路、制定办理方案;“办中问效果”,密切关注工作进度,阶段性听取诉求人意见建议,及时协调;“办后问满意”,诉求解决后再次回访,进行满意度测评,对反映集中、难度大的问题及时解决。
利用“五办”解难题,交出满意答卷
坚持“齐心协力、现场一起办”,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诉求件,通过镇级“吹哨”机制,协调多个部门现场核实、共同办理。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由属地村、社区召集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多方联动、共同发力。
坚持“返躬内省、办完回头看”,诉求件办结后,对诉求人“满意”的诉求件,梳理共性、积累经验,提升办理速度和服务水平;对反馈结果为“不满意”的诉求件,通过“二次办理”“提级办理”“吹哨办理”三种方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推荐阅读
•【重磅】《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