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农机爱好者”与“百姓服务员”的劳模之路是如何炼成的?
他们从事不同的行业,做着不同的工作,却有着同样一颗为民服务的心。本期《新时代新作为新担当》带您认识两位以匠人之心为民服务的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首先带您认识扎根于田间地头的“重度农机爱好者”。
王尚君
昌平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工程师
带上农机、拿上话筒,奔向田间地头,每次组织这样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现场交流会,王尚君总是难掩兴奋之情。作为手握2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以及多项农业相关奖项的重度农机爱好者,只要一说到农机,他总是滔滔不绝。
2009年,王尚君从部队转业到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在此前20多年的部队经历中,他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跟军事机械打交道,学到了深厚扎实的机械技术知识和操作本领,这也为他从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年,王尚君下乡进行技术推广1千余次,先后培养了4名高工、4名工程师。在他的努力下,2020年,昌平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45%以上,同比增长15%。2020年12月,昌平区被认定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十几年扎根京郊,王尚君以匠心服务农民,助力乡村振兴。而在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的“民生保障旗舰店”——广外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另一位北京市劳模王君,每天都为“小窗口里的大民生”而努力服务着。
王 君
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主任
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大厅一共有10个窗口,没有分门别类,无论办理多少业务,一个窗口就能搞定,这也是全市第一家实现街道级就业社保、政务服务“一窗通办”的市民服务中心。这是王君的“阵地”,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了近20年的她,时刻透露着一种和风细雨般的温柔。
想要在街道层面实现一窗通办,必须打破技术壁垒。但是这个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王君想到了一个“笨办法”。
因为自己做的事全都与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王君一直定义自己为“百姓的服务员”。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是她一直坚持的工作理念。疫情期间,线下服务中断,为了保证居民的利益不受损,在严峻的疫情防控任务之下,春节期间,王君让团队开发出了一套线上服务系统,上线了12项高频办理业务。
十余年默默耕耘,十余年无私奉献。他们一位扎根京郊,一位执着于基层服务,始终以匠人姿态锤炼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退缩,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
推荐阅读
· 我志愿丨在还没有入党誓词的年代,李大钊的入党志愿是什么样的?
·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两区”“三平台”建设干部人才支撑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点击这里,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