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理想与迷茫并具的开学季,来看看这位建筑大咖20岁时在做什么

小匠山 建道筑格ArchiDogs 2019-12-01

20岁的我们
正处于人生中的黄金时代
20岁的心绪是
支持事业前进学术发展的起点,
20岁的我们
渐渐褪去了懵懂与稚嫩,
独立面对着接踵而来的人生选择
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我们对那些著名的建筑师心怀敬仰,趋之若鹜,但也会不期然的将自己的未来与他们比较。我们对未来有理想,但也对当下迷茫。如果不能预见未来,那我们不如看一看那些知名建筑师的青年时代,或许他们也与我们有一样的烦恼,又或许他们的经历可以成为我们再一次思考的契机,引领我们更好得度过这个理想与迷茫并具的时代


他是当代中国为数不多的,能用一种美学风格影响中国建筑格局的建筑师;他是国内最早一批写黑色幽默小说作者之一,作品曾和北岛的作品同时刊登在《花城》杂志。他是在建筑和文化创作领域都取得辉煌成就的当代著名建筑师 —— 刘家琨。
 作者 | 小匠山
编辑 | 文绮



 



读大学并不是那么实际地去学一个技能而是让你开拓视野,接受高等教育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兴趣或者发现自己的能力然后再来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和国内其他一线建筑师不同,刘家琨在上大学之前从未听说过“建筑学”,填志愿时连“仓库保管”和“皮革处理”都填了,无非也就是一个知识青年想跳出农村找个工作。不过他却对画画充满兴趣,选择学建筑,是听说它和画画有些联系,同时写作也是他的爱好之一,在上大学之前便开始进行文学创作。进入大学之后,刘家琨便放下了那放下了那本未完成的小说,开始投身于专业学习。

但是慢慢他发现建筑离画画实在太远了,经过一年的学习,他发现建筑学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开始厌倦这个专业,于是又重新拿起笔把它写完。在随后的大学时光里,他又发表了几篇,并在文学圈引起不小的讨论,算是那个年代的先锋作家。刘家琨绝对算得上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他想要找到自己的表达工具,他热爱画画,但因为没有上美院,觉得自己慢慢远离了这条路线,而建筑又是一个需要很多年以后才能上手的事情,于是写作变成了他表达自己的工具,也是他早于建筑的一个爱好。




 关于读大学的意义 

他曾说: “大多数情况下,在中国,大学读了什么专业,大家就会觉得你要做什么。如果不做,就会被看作专业不对口。专业为什么不对心,只对口呢?国外不对口的状态很多,读大学并不是那么实际地去学一个技能,而是让你开拓视野,接受高等教育,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兴趣或者发现自己的能力,然后再来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家琨老师并没有为了写作而弃专业技能学习而不顾,不然也不会在建筑领域取得如今的成就。




 生命自己会找到方向 

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的刘家琨被分配到成都市建筑设计院,开始了“国营单位小职员的沉闷生活”,但在随后的十年里他虽然身在设计院但精力和兴趣都没放在建筑上,却成了四川小有名气的高产小说作家


十年里他也曾在西部边疆主持设计过两个建筑,但却从未经历过图纸变为物质的那种撼动,这也被他归为自己对建筑提不起兴趣的重要原因。1987年到1989年,他被借调至四川省文学院从事文学创作,借调到文学院初看起来比较合意,但是真正到了文学院,写作从一个纯粹的兴趣爱好变成了一个被体制化职业性的工作,文学院的管理方式,让他对文学的热爱慢慢减退,他意识到被束缚,被催促的写作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他不想附以写作安家立业的压力,他更加喜爱纯粹的写作,于是便果断从文学院退出。




 半路回家 

在八九十年代的大背景下,在压抑的文学氛围中,考虑改行的他被好友汤桦邀请参加自己的建筑展,然而作为同学而不是建筑师出席还是让刘家琨感到些许尴尬,也正像他当时“半文人半建筑师”的边缘处境一样。那次建筑展上对他的震动很大,他曾在《我在西部做建筑》一文中这样描述这段心路历程:


 


从上海转道南京的列车上,窗外的景物纷纷向我诉说关于建筑的事情。我拍了很多照片,现在看起来图像不清动机不明但从此以后,用同行的何多苓,翟永明的话说,“一夜突变”,成了建筑人。




提到现在的建筑工作,刘家琨把回归建筑称为“半路回家”,听他的经历像是离家出走的孩子在途中看到别人家的灯光,试图找回久违的温暖而启程回家的过程。在《“我在西部做建筑”吗?》刘家琨写道:“对我将要放弃的我已经失去信念,对我将要投身的我全无信心,但我就这样糊涂地走了。”看似顺其自然,但也许是本该如此吧。家琨老师常说“生命会自己找到方向”,但我觉得的这句话的前提是要懂得倾听并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也就是说,要得先有方向,方能找到。




 与其做“斜杠青年”,不如做行业顶尖 


在九十年代初,刘家琨主持设计的罗中立和何多苓的工作室陆续完工,在这个过程中他身体力行的接触到另外一种设计方式,并对之产生强烈的热爱。但就在设计师工作室系列为人称道时,他又带着尘封多年的反乌托邦作品《明月构想》再次“回归”文坛,很多人认为他热衷于跨界,但他只是想在很投入的做建筑之前,把一些存在心里面的东西写出来,也算是一个交代。这一部10万字的小说正是转身前的纪念,为了日后全力以赴的投入建筑设计中。他说到做到,从当年的《明月构想》到现在,他再未动笔。



刘家琨从不以斜杠青年自居,大学里一边学建筑一边写作的经历让他深刻的感受到,建筑与写作是两件很耗时,耗精力的事情,如果两边投入都不够,那么两边就都做不好。因此他在写作的时候就不做建筑,我要做建筑的时候就不写。他认为无论什么行业想要做好,就要专注,这样才能成为最有价值的一部分,然后去和其他行业的顶尖人士合作。这是高水准的融合。




 一切未来都在过去埋有伏笔 

年轻时文学创作的经历,让刘家琨的建筑设计总是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谈及”写小说的经历对你设计建筑有什么影响?”刘家琨如是说:“其实读者可以看到,我的小说里没有对话,都是叙述,我觉得这是它达到某种解密度的方法,而不是停留在某个场景里。像狄更斯的那种古典写法,把房子里面有什么、桌子上放了什么都写得非常详细,最后我看下来只觉得这个房子装修很麻烦。其实在现代写作里面,不用这样铺陈细节,拿一个细节让人家知道你能就行了,有细节就行了。所以建筑设计中我用得很多的逻辑、分寸等,放到小说里也是一样的。我的细节不是让人知道我会写细节,而是那里该有这样一个东西,不一定要用一个很美的词,精准地表达了该要的事情就是好的。所以我觉得那种没有特别的描写和我做设计在潜意识中是相通的。



在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家琨老师极具个人方式的空间叙述策略。在这个以“物料”为展陈主题的具体场所内,建筑师则以更为内向的态度将对物料的关注全面渗进设计之中。砖成为了数量惊人的叙事主体,以同一家族身份共同演绎这个关于“某一种砖”的故事。然而如果只展示“砖”,必然无趣,于是他在故事中置入了一条故事性的线索,以“金砖从一种地域性物质原料到一个王朝的最高殿堂的大跨度精神历程”为设计主线,表达了砖的一段历程而非物体。




 刘家琨老师作品 

西村·贝森大院





水井坊遗址博物馆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胡慧姗纪念馆



如果舞台不亮,
自己修炼发光;
不能海阔天空,
那就深深挖掘。

这是刘家琨老师的20岁的故事,我最喜欢他对读大学的意义的解读,这是思考带来的解读,读大学并不是那么实际地去学一个技能,而是让我们开拓视野,接受高等教育,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兴趣或者发现自己的能力,然后再来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最后祝愿所有处在青春年代的建筑学子们带着热爱和理想散发出独一无二的耀眼光芒!

图片来源:谷德设计网及网络

作者 | 小匠山
编辑 | 文绮

版权声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THE END 



推荐阅读

志愿者招募 | Greenbuild China 站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前线的你,值得拥有这些!

林俊杰为火爆设计圈的樟宜机场写了首歌,小心被「雨漩涡」美到误机!

把房子盖到火星上?这个挑战空间站形式的建筑师团队做到了!

谁设计了上海大歌剧院?自带神话光环的挪威设计公司大揭秘

世界级中国品牌齐聚上海怎能错过!购早鸟票还送大礼,你抢了吗?

建道招聘|欢迎加入建道设计导师团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