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气场|盛开:不畏挫折,坚韧与热情方能造就真正优秀的建筑师

ArchiDogs 建道筑格ArchiDogs 2019-12-01


       

“建筑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遗憾的职业,年轻人如果想自己创业,就要把内心锻炼得足够强大,能够承受住过程中的各种起起伏伏,才有希望享受到最终的果实。”


访谈|汪澄波,张超悦

编辑|鑫然,张超悦,文绮




 本期人物 



盛开

Archilier Architecture创始人

美国执照建筑师,AIA,NCARB,Leed AP

纽约市立大学城市规划硕士

天津大学建筑学学士


Archilier Architecture创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并在上海设有工作室,致力于城市与度假酒店,办公,住宅与商业,城市综合体与大型小区规划等各种类型项目的建筑设计。


盛开,Archilier Architecture创始人,先后就职于Peter Gisolfi Associates, Port Authority of NY&NJ, BBG Architects。三十年在美国建筑行业磨练铸就今日,ArchiDogs有幸对盛开进行了专访,就读者关注的建筑教育职业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并在本文中总结呈现。



 01/ 学习经历 

(from bachelor to master)


█  作为一位有中美建筑教育背景,并在美国业界实践多年的建筑师,您认为两个国家建筑教育的差别在哪里?


S:比起我在国内读书时的情况,现在两国建筑教育体制上的差距应该在拉近。我在八十年代天大建筑系读书时,天大做为国内最早的几大建筑院系开始了对外的开放,和University of Minnesota,Oklahoma,及Columbia 等建筑学院开始了交流,开始有美国学生来天大学水彩画、看古建筑,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设计理念上的碰撞。但确实是开了一个窗口。


学生时期的盛开


那时候国内的建筑学生手绘功底都很好,重视图面表现,设计课那时都是交图评分,没有机会像美国学生一样站在台上答辩,接受老师和嘉宾的点评,有机会陈述和辩护自己的设计理念。因此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可能稍微欠缺一些,这是最大的一点不同。现在国内的建筑教育我不是很了解,这么多年应该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年级的水墨渲染大概没有学校在教了。


学生时期的盛开的作品


美国建筑学在最近十几年变化也很大,近年我去美国的学校评图,老师都会鼓励学生非常具有创意的想法,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可以实现的东西,都不会轻易去否定。中国的建筑教育在这一点上我估计应该已经逐渐趋近了,当然也和大量海归建筑师开始在国内高校执教有关。


盛开参加美国院校建筑系高层毕业设计评图

 


 02/ 职业选择 


█  毕业之后您曾在多家设计公司工作过,这些经历对您后来的职业发展都有什么影响?


S:我的第一份工作在Peter Gisolfi Associates。Peter是我在美国读书时的老师,他的课给了我一个A+(记不清有什么亮点,估计是天大的手绘功底占了点便宜)很受他赏识,毕业之后就直接被招过去了。Peter的事务所主要做学校、住宅、图书馆,艺术馆等单体建筑和景观,我最早的从概念到施工图到工地的完整的美国建筑业的经验都是从那里启蒙的。技术经验之外,在那里养成的一个重要素质是把每个项目整个都看作是自己的项目,想想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无论任务是描图还是设计厕所。


有个小故事分享下,我当时开始工作时参与过一个项目,我的设计主管,公司的associate 是出方案的,我是画图的。当时觉得似乎有更好的设计思路,也没客气,自己加班也出了一个方案。大老板Peter第二天看到可能觉得想法还有点意思,两个方案都给了甲方看,结果居然选了我的方案。这件事对我现在事务所的管理理念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设计的创意有时候是不看经验的,我们更看重创造力。施工图实施经验虽然重要,但在建筑初始立意,创作中并不是很关键,因为一个项目的背后是需要整个团队支持的,好的设计可以通过一群人的努力共同实现。有一个积极鼓励大家无论职位高低经验多寡的创作氛围很重要。适当时机让年轻人直接接触客户得到锻炼。不过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也要注意了解你公司的氛围,有的公司可能更重职责等级的森严。我是很感恩当时在Peter的公司给予的不拘一格的机会。


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经验是我工作了13年的BBG建筑师事务所,它是个享誉全球的专攻酒店/综合体,总部在纽约的国际公司。在那里我有机会接触及设计许多世界顶级的酒店及各类综合体项目,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最终成为其公司合伙人,我后来的建筑实践离不开这一期间的经验积累。


盛开在BBG负责纽约东方文华酒店时在时代华纳项目工地



█  我们在学生时代,对建筑师的印象基本停留在赖特,柯布,密斯这些大师。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对于建筑师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您在多年的设计生涯中,对建筑师身份以及社会职责的理解是否同样有所变化?


S:影响社会和”思潮”的大师是时代造就的。而我们普通建筑师的日常设计工作可能大多是微小的局部的,但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built environment,都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责。可以小到设计一个室内细部,小品去协调整座建筑的特色,从而去影响人的空间体验;大到设计大型标志性项目,在考虑满足甲方、管理公司、政府等各方面的要求同时思考如何使建筑更环保,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纽约世贸中心过检闸机方案


我曾在纽约世贸双塔的北塔73楼的Port Authority工作过一段时间,有幸从93年第一次双塔的恐袭爆炸中逃出(恐袭毁了世贸下面一栋酒店,死了5人)。随后参与了对当时世贸中心整体设计整改的过程。其中也包括安检流线系统,其间 我的世贸中心一号和二号的过检闸机方案被选中(在93年恐袭之前,没有现在这种到处都是的安检闸机)当时我是像做建筑、做雕塑一样将闸机的几何形态和原世贸中心哥特式的立面相联系,加入了曲线元素,并对其体量进行相应切割加减,除了内部的机器其余全是定制。实施之后反应很好。现在已随911永远的埋在记忆中。东西虽小,但它使我对建筑设计及其职责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在我经手的大大小小的建筑项目中有一个特殊的位置


纽约世贸中心过检闸机实景照片



█  您曾在BBG工作过多年,一直做到合伙人的位置。在那里参与的众多项目中,有哪些记忆最深刻?


2009年Domus杂志刊载对盛开(BBG合伙人期间)

上海半岛酒店的设计及酒店设计趋势的访谈


S: BBG的业务以大型酒店及综合体设计为主,在公司从Associate 做到合伙人10几年中做了很多也学到很多。 但当时公司度假酒店项目并不是很多,主要以城市酒店设计为主。有一次我们必须要在两个同时截止的竞赛中选择一个,作为主管这部分业务的合伙人我经过仔细考量,选择了一个保底费用低,挑战大,但收获也更大,更有意思的竞赛。它是当时喜达屋在中国的第一个瑞吉度假酒店。最终事实证明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带的团队很争气,赢得了国际竞赛,在三亚设计了全中国第一家滨海St Regis Resort 三亚亚龙湾瑞吉度假酒店,为公司开拓了一个新的奢华度假酒店的疆域。公司室内部后来也顺利拿到了同一甲方三亚MGM的室内设计。另外值得一提的也是两个较大的项目,一个是纽约在时代华纳北塔中俯瞰中央公园的东方文华,另一个是上海外滩的半岛酒店,我的团队精雕细琢的做了三年。


三亚亚龙湾瑞吉度假酒店鸟瞰图


三亚亚龙湾瑞吉度假酒店实景

        上海外滩半岛酒店建成照片



█  后来您自己开业,创立了Archilier设计事务所。自己主导公司的marketing和项目设计工作,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哪些项目是您目前为止最为满意的?

 

S:我们对每个项目无论大小均给与全身心的投入,小到仅35间客房的天目湖奢华WEI Resort度假酒店(获得了30几个业界的奖项),大到前海办公摩天楼的城市综合体,都像是自己的孩子难言最爱。项目各有亮点和遗憾。不过青岛海天中心大概是最有满足感的,它改变了青岛的天际线


溧阳天目湖WEI度假酒店主入口


溧阳天目湖WEI度假酒店


青岛海天中心这三栋超高层塔楼及裙房组成的酒店/办公/住宅/商业综合体,成为了我们公司最大的一个实施项目,超过5百万平方呎。当时应邀正式汇报概念设计审评前,我没有应甲方要求先给他们预览,而是专门飞回国内给甲方当面揭示了设计的立意和背后“海之韵”的海天故事,甲方很满意,我们顺利把这个项目拿了下来。

          

青岛海天中心-瑞吉酒店/办公/住宅/商业综合体


青岛海天中心-瑞吉酒店/办公/住宅/商业综合体


青岛海天中心-瑞吉酒店/办公/住宅/商业综合体


塔楼设计以建筑原址海天大酒店的六边形母题作为平面基本造型,沿竖向渐变旋转生长,衍生出有韵律的曲线,形成与大海波浪相呼应的充满张力和扭动的形体。这组从二百多米到三百多米不等的三座塔楼将重新定义青岛的海岸天际线,建成后369米高的主塔将成为青岛第一高楼,算是为青岛城市蓝图贡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我也常去青岛看看施工进度及材料样板,随着施工的不断推进,设计逐渐实现成型。设计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模型,有时甚至是1:1 的mock up

       

在事务所的门厅用胶带贴出了1:1大小的面积

向甲方直观展示玻璃观景平台


举个例子,在海天中心的主塔顶上我们设计了一处玻璃观景平台。一天甲方电话过来说希望平台的面积做的更大一些。为了证明设计的面积足够大,我们当时立刻在事务所的门厅用胶带贴出了1:1大小的面积,然后让我们几位设计师站上去,并马上拍照发给甲方用非常直观的方法显示了我们的设计已远大于芝加哥Willis Tower 的 Sky deck。而现在1:1的实体模型马上要在上海进行各项专业测试,通过后将在主塔顶部正式安装。


NEW YORK HUDSON YARDS MIXED-USE DEVELOPMENT


四年前,我们中标了纽约Hudson Yard一个高层酒店住宅综合体竞赛。这个设计与众不同,L型塔楼主体生成了多层空中Penthouse 和露台,像灯笼一样的挂在高空,而且部分单元局部层高足有18尺。所有居家均可享有无敌哈德逊河景。初设已经完成,各方反应还都挺好。但这个项目最终由于种种外部因素尚未实现,至今心中仍然十分遗憾。


NEW YORK HUDSON YARDS MIXED-USE DEVELOPMENT


当然我们在媒体上影响最大的项目应该是纽约Port Authority Bus Terminal的国际竞赛项目了。从我的办公室窗口可以直接看到Port Authority,日常工作之余偶尔会对这破旧的车站产生一些改造的想法。忽然听说PA总站要国际投标初选设计新站,也就没什么顾忌将我们的概念交了上去。 之后才发现世界一流的巨无霸大师公司都来了,旨在摘取纽约的这一标志建筑。最后我们很幸运的入围了。究其原因大概是我们的方案在非常大胆的同时可实施性又非常高


纽约当地媒体对AA设计的PABT方案的报道


设计的题目是 Design and Deliverabilit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是要看方案可实施性并且要有预算的。我们的设计将新站西移,分期取代散落混乱的汽车坡道,上盖公共屋顶花园把第八大道城市广场、高线公园、布莱恩特公园的一系列公共空间串联起来,力图打造纽约全新城市地标,重新定义曼哈顿西区的历史街区并连接新兴的哈德逊城市广场,从而以充满活力的综合公共设施来取代繁华都市里鲜有人问津的边角“不毛之地”。


PABT串联纽约城市公共绿地的设计概念分析图


PABT设计整体模型


同时也巧妙解决了十分复杂的如外科手术般的分期建设逐步更换的策略。在盖新站的同时旧站一日不停,旧站关灯之时同时启动新站,每天30万人流穿梭其中新老站必须无缝连接换岗。在这个竞赛上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能够成为最终入选的Top5,我是比较满意的。纽约当地一些报纸还用了我们的设计做为封面进行报道。我们不仅设计了总站建筑本身,还规划设计了城市空间及周围的环境。我喜欢这种对城市空间的再定义和能够切实改善人居日常生活体验带来的满足感。

   纽约汽车客运站枢纽设计竞赛方案入围前五名


后来由于双州政府等种种政治原因,这个竞赛不了了之了,项目没有实现。建筑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遗憾的职业,年轻人如果想自己创业,就要把内心锻炼得足够强大,能够承受住过程中的各种起起伏伏,才有希望享受到最终的果实。




 03/ 生活经历 


█  在美国的中国建筑师如果想要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在美国的建筑圈、业主圈获得更多认可和话语权,您认为应该如何做?


S:这因人而异吧,我个人觉得首先不要有自卑感,切忌把自己先定位成“外国人”,既不要妄自菲薄但也不要自以为是牛气哄哄的。要主动浸入当地文化和它的媒体。慢慢的你会确实对本土文化感兴趣,从了解美国文化及其思维方式开始从而自然融入。否则与他人交流只不过是用中文思维模式用英文在聊,无法真正获得共同语言。这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自己也还在路上。


盛开在公司与同事交流


█  您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个性,家庭背景等,所以更能融入美国社会?其实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后天的努力虽然重要,但是某些先天的因素比如成长环境等,从某种程度上是能够决定每个建筑师未来发展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的。


S:各种因素都会有一定影响。我觉得人确实是“You are what you eat”。人生的每一个经历都是一次输入,不论是物质,精神,文化,还是家庭方面,而这些输入就决定了你的输出。现在的年轻设计师,从我评图看到的学生毕业设计的学校开始就大都显示了不俗的模仿能力、造型能力都非常强,这是一种才华;但如果没有文化上的理解,设计就会缺乏深度,变得浮躁,流于皮毛,花拳绣腿无法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建筑师。我们需要赋予造型背后的价值,否则形式本身是单薄苍白而没有意义的。



 04/ 其他 


█  您认为年轻建筑师、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S:首先,年轻建筑师要确定自己喜欢建筑,愿意投入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如果把设计仅仅当作一份每天八小时的职业,一定做不好,这行也不是什么赚钱的行业,不如改行。一旦你确认建筑设计是你的calling,就不要惜力,不要把在公司的工作当成打工,要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多做的,学到的都是自己的知识和价值,而在为公司带来价值的同时,点滴的积累也终将成为你自己事业成功的铺垫,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盛开建筑笔记



本文图源:由盛开本人提供


访谈|汪澄波、张超悦

编辑|鑫然、张超悦,文绮


版权声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THE END 


 THE END 

推荐阅读

议场|秒杀巴黎圣母院竞赛方案,埃菲尔铁塔公园才是未来新地标

在场|创意、效率与协同,正是人工智能建筑的未来

课场|纽约2025:智能无人机枢纽

议场|编剧,求求你别再黑建筑师啦!

气场|姜伯源:从香港、纽约到「不也」,设计的首要目的应是认知自我

职场|三个月成为美国注册建筑师?你也可以!

课场|建筑学毕业,如何获得美国注册建筑师考试资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