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气场 | 杨小荻:人工智能将把建筑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做真正有价值的工作

ArchiDogs 建道筑格ArchiDogs 2019-12-01


“人工智能建筑师小库”是第一款在实际设计层面应用了人工智能的智能设计云平台,它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显示等多种先进技术,融入到最简单易用的云端操作界面中。


2016 年,小库科技在深圳成立。怎样让建筑师从繁琐、重复、机械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干有价值的设计工作,是他们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创立小库有怎样的契机和过程?小库科技对未来的建筑学和人工智能设计有怎样的理解?关于这些问题,ArchiDogs对小库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杨小荻进行了专题采访。

 


访谈解丹  章骁

文字整理解丹

编辑|安琪




 本期人物 



杨小荻 

小库科技COO、联合创始人


普集建筑Projective Architecture Office(原贝尔拉格建筑工作室BAO)联合创始人

重庆大学建筑学学士,荷兰贝尔拉格建筑学院硕士

曾获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青年建筑师奖提名。作品入选2012年在德国举办的建筑中国100展,2013年和2015年两届深圳建筑双年展;主要代表作品为深圳湾生态科技城、深圳湾活力中心,布宜洛斯艾利斯当代艺术馆等



A = ArchiDogs

Y = 杨小荻




 小库科技 


A: 创立小库的初衷是什么?


Y: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项目,甲方把我们拉到现场办公三周,每天只做同一件事——算指标和数据。当时就在想:“我们到底干嘛来了?”这与建筑师理想中的工作简直是天壤之别。


从2010年我们就开始构想这件事——怎样让建筑师从繁琐、重复、机械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干有价值的设计工作。随后,就有了2016年小库科技的成立以及2017年人工智能建筑师小库的发布。

 

A: 小库科技未来发展的定位和展望是什么?


Y: 建筑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我们尝试从科技的角度来做新的突破,探索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外沿。但是,因为是完全新颖的方向,现在很难讲出明确的路径。我们会同时在多个方向的尝试中来寻找新的可能性。


小库人工智能设计云平台-智能审图


小库人工智能设计云平台-智能测算

 


A: 小库科技的子公司未来建筑实验室的定位是什么?和小库科技是怎样的关系?


Y: 我们主要分成三个方向:首先,未来建筑实验室是研究建筑学的边界,做研究性质的工作;小库则是一个科技公司,把未来建筑实验室的研究转化成科技产品;第三个是建筑实践的部分。三个方向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



未来建筑实验室Logo

 

A: 小库目前的核心团队成员中三人的角色分别是怎样的?每个人的背景给小库带来了怎样的资源和动力?


Y: CEO何宛余是小库的创始人之一,曾任OMA的项目建筑师,也是我在贝尔拉格学院的校友,她不仅有非常资深的建筑设计全过程的经验,也有丰富的商务与管理经历,主要负责公司战略和方向的制定。在公司战略的探索方向上她会尝试更多先锋性的领域,给小库带来更具大局视野上的变化。


CTO李春,之前是谷歌和亚马逊的软件工程师。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机器学习方向硕士,具有丰富的大数据,机器学习和算法优化的经验。通过他的统筹和协调来落地,才得以将我们的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我作为COO主要负责产品规划,比如具体要做哪些产品功能会由我主要来负责策划和交流。我之前在荷兰贝尔拉格学习计算机和设计结合的方向,和其他几位成员也是一拍即合。


我们三人各自负责不同的方向,经常会一起头脑风暴来讨论公司的方针和路线。

 

A: 库哈斯的设计理念对小库科技有何影响?


Y: 我们的合伙人何宛余(CEO)在OMA工作多年,库哈斯对时代的判断以及对新技术的关注很大程度影响了她。很多从OMA出来的建筑师创业,从事建筑或相关行业,都是很天马行空的。这其实与库哈斯有很大关系。“老库”最开始是个记者,因此当大家都在谈论建筑时,他往往会跳出建筑师的这个身份,探讨建筑、社会和城市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他会潜移默化的影响OMA整个团队,让团队成员从更大的视角思考建筑这个传统行业。



De Rotterdam 大楼,OMA  

(图片来自网络)


2014年我们去现场参观了由库哈斯策展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当时“老库”开设了一个论坛,请了科技公司GOOGLE NEST的创始人来谈未来建筑的可能性。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探讨科技及其他领域给建筑和建筑师职能带来的变化。而他在另一个美国的论坛上提到了建筑行业会为它过于缓慢的发展付出代价,这其实是“老库”一直在宣称的建筑行业危机感。他认为建筑最重要的不是提供单纯的设计,而是一个平台。设计其实是一种思想,是围绕整个系统去思考,去设计一个体系,而不是单纯的一个物件。


后来我们做“小库”的时候,同样也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在IT领域里,也有architect这个职业,他们称之为“架构师“。“架构师”会把IT中各工种的工作合并在一起,从而设计成一个框架。这与建筑师的职能是很相似的。对于库哈斯来说,设计一个体系或框架是更加有意思的事情。而这也就是促使我们创业、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做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

 

A: 您和另一位合伙人都是毕业于荷兰贝尔拉格学院,这段求学经历对小库有怎样的影响?


Y: 贝尔拉格学院强调的是一种“非典型建筑教育”。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没有一个导师会讲建筑该怎么做,讨论更多的是政治经济与建筑的关联。这里有一些极左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当然也有极右的学者,因此冲突是一个常态。甚至有很多实践建筑师会拿着他们的作品来学院里“找骂”。


今日的贝尔拉格学院

(图片来自网络)


然总会引发一些非常激烈的争论,但大家总是乐此不疲。争论,在这里是一种常态,这是我们学校很鲜明的特点,不管你认不认同,冲突和交流中总能带来一些新的东西。这里就像一个思想的磨刀石。


我记得在一次作业答辩中,一个研究生准备了一百页的资料,全部在陈述客观事实。最后评委点评说:“你给我看这个干什么?你的观点在哪里?你要告诉我什么事情?如果你这一百页在老库手上,他今天能给你讲出一个故事,明天会给你讲出另外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来,故事的方向取决于你所处的立场。你应该去做这样一件事,而不是去阐述资料。”


在贝尔拉格我们会更多元化的去思考设计的方向,以及建筑师的立场。因为当你做了很多方案与实践,会发现自己一直在不停地做重复性工作,需要反思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而这个时候当我们看一下其他人以及其他学科是怎么理解建筑这个事情,就会出现很多不一样的想法。这让我一直保持着寻找不同道路的态度,这也是催化“小库”形成最核心的思考。

 

赫茨伯格(左)与库哈斯(右)在1994年“点城市”大师课中

(图片来自网络)


A: 以往的设计通常采用经验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小库科技的智能化设计增加了对“大数据”的分析,“大数据”具体怎样与设计结合?


Y: 我们最开始的时候提出过一个二八原则20%的公共建筑对设计师的设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以设计作为主要的考虑与评价因素。而另外80%的城市建筑则更多的是规范、规则以及其他非设计因素的考量。


当面对很多大同小异的空间时,通过小库产品是可以提升效益,进而让建筑师把精力集中在更需要设计的空间上。


小库人工智能设计云平台-智能设计


学生时代我们都觉得自己应该尝试一些对美好生活的探索,而工作中的大部分内容则是关于计算,比如日照、规范的学习。这和建筑师最开始思考的问题差别很大。我们希望让建筑师真正去从事设计,而规范层面的问题就交给技术来解决。小库切入的第一个方向是住宅强排,就是因为这是规律性非常强的领域。


在小库的产品中,不需要建筑师真正熟记这些规范,而是把各地的规范要求录入整体的数据库。另外,设计当然还包括一些建筑师的判断。虽然可以用规范解释,但仍然会有感性层面来评价空间品质的优劣。我们会用AI记录设计师日常生活的倾向和喜好,进一步筛选出更加适合的方案。


 

A: 智能化设计中,是否能保留地域性差异并体现在产品中?


Y: 我个人认为地域性的东西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这个地区所处的真实地理环境,也就是客观因素。比如南北传统民居的差别,主要就是气候造成。他们设计的出发点都是对自然气候非常原始的反馈。这个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录入自然环境的信息来给予建筑层面反馈。


第二是人文的层面,也就是主观因素。每个地区有自己所偏好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也可以通过AI来研究。我们之前在同济做过一个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坊。当时我们训练机器对建筑风格进行识别,比如说判断一栋建筑物中式和西式的风格各是多少。可以说在识别这一块,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做到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程度。


小库“人工智能城市设计可能:阶段1-深度学习和风格判别”

·2018 第八届上海“数字未来”暑期工作营@同济大学


 

 德国AEDES展览 


A: 小库科技不久前参加了德国AEDES展,你们的参展作品“生产·产生”具体的互动方式是什么?想要传达怎样的思考?


Y: 展品的主要概念来自华强北的区域更新。


因为这次展览是讨论关于深圳现代性的问题,所以小库想要讨论深圳在发展过程所呈现出来的独特性。深圳地处中国的最南方,地域上始终保持向外扩张的姿态、容易接受外来事物。华强北能很好的代表深圳的这种特质——外地人了解到的华强北可能只是“山寨货”、“电子产品”之类的概念,但过去几十年中这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小库“生产-产生 Production-Producing”

2018德国柏林AEDES展览(SHENZHEN-ness Space in Mutation)

© Erik-Jan Ouwerkerk for Aedes


最开始华强北是一个生产基地,有大量的电子元件厂和电子作坊以及最早的电脑卖场;后来这里变成山寨产品,特别是山寨手机销售的集中地;现在又变成了“产生”的集中地,这里的的原件价廉物美,成品种类齐全。在新的世界潮流中,华强北扮演了创作中心和孵化中心的角色,很多国外的创意团队都在这里扎根,利用市场上丰富的资源来发展。


小库的互动装置的出发点就是反映这些转变。


我们设计了一个体系,这一体系遵循若干规则, 可以把规则视为华强北的铺位、空间等等。观众可以放入一些自定义的“功能块”,“功能块”不一定意味着具体的内容,而是代表观众的想法:可能是观众所想象的一片绿地或者公共空间。而当他放入“功能块”时周边的元素会随着场景地发展进一步转化。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这不是一个单人的游戏,而是可以多人互动的装置。如果多位观众同时放入功能块,他们的操作会对城市界面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希望把原有框架下发生的,不断变化但又符合城市肌理、形态的状态呈现出来。这个互动像一个围棋游戏——操作不存在胜负,只会对棋局产生影响,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这个变化的过程中。



小库“生产-产生 Production-Producing

2018德国柏林AEDES展览(SHENZHEN-ness Space in Mutation)

© Erik-Jan Ouwerkerk for Aedes


小库-“生产-产生 Production-Producing”

2018德国柏林AEDES展览(SHENZHEN-ness Space in Mutation)

 ©小库科技


A: 在“深圳-ness” 的话题背景下讨论科技与城市的结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Y: 深圳很像美国的硅谷,吸引了很多高科技公司和创业人才的聚集。现在中国真正形成这样规模的地方只有北京,杭州和深圳。北京是因为天然的文化和政治优势,杭州有阿里巴巴来带动相关产业,深圳则有腾讯华为大疆等新兴企业。这样的企业会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共同构成的生态圈,进一步带动IT产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


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对深圳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同前面讲的华强北的变迁,产业在不断产生更新的同时,也反作用于城市的空间。曾经的华强北以销售铺位作为地段核心价值;如今,华强北已经转变为销售新的创作空间和孵化空间,进一步形成新的热点并要求空间做出改变,比如说商场会进行改造来满足新的办公使用需求。这些都是原先设计师没有想过的东西,这样的发展在不断刺激大家重新设计来满足新的空间需求。


华强北变迁  ©小库科技

 

A: 这次展览对国外受众的意义?


Y: 原先外国人对深圳的理解都停留在历史层面,希望这个展览能展示出深圳当前发生的变革。这个变革可能转瞬即逝,也可能不会被历史所记录,但也可能变成下一个潮流。

 

A: 未来城市中人的角色是什么?科技能在哪些方面改善我们的生活?


Y: 科技始终为人服务。而科技可能对城市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简单来说,可以用“马粪危机”说明这个问题:在马车盛行的年代人们很焦虑一个问题,担心过不了多久大街上的马粪会堆积到建筑三层以上的位置。当时甚至开了很多国际会议严肃的讨论这个话题。但是这个问题在五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讨论过——因为汽车出现了。


1893年的一份英国报纸,反映了当时街道上马粪成灾的场景

(照片来自网络)


某一项关键的发明出现前后,社会和空间会面对完全不同的问题。现在我们讨论到无人驾驶或者无人机,这些科技都或多或少会影响未来的城市。可能未来不需要停车场这样的大型空间,整个城市有充足的无人驾驶汽车,人们随用随走,不再有大规模的停车需求。就像“马粪危机”里的人一样,我们无法想象未来具体的样子,大家现在思考的问题可能也只是汽车出现之前对“马粪”的焦虑而已。

 

 行业转型 


A: 当人工智能帮助建筑师缩短了成长周期之后,建筑师的学习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传统建筑师的身份会发生什么转变?


Y: 当前期找资料、规范,变成一键可得的状态的话,你会发现建筑师的时间变多了,你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个案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这部分东西是机器无法取代的,因为每一个建筑师都有自己的设计想法,如同我前面提到的建筑师的立场。建筑从想法到实现有太多不可控因素,也许一个好的想法到最后却变成了灾难。当下建筑行业的困境是我们没有很多时间去思考,而是把时间花在资料和规范以及大量重复劳动里。因此我认为智能化对于建筑行业最大的帮助就是解放建筑师的时间,能让他们花更多的精力在建筑的思考以及如何更好的建成的问题上。

 

A: 您对年轻的建筑师们有什么建议?


Y: 建筑行业训练的是系统性设计思维。拥有了这项能力之后,你会发现你能做很多事情。


我身边有很多不只在做建筑的建筑朋友,他们在从事建筑之外的很多事情,比如产业、规划体系设计等等。设计本身不用纠结于“物件”的世界。系统性思维是设计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建筑师这个职业最大的闪光点。

访谈|解丹  章骁

文字整理|解丹

编辑|安琪



版权声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ArchiDogs获得授权


 THE END 



推荐阅读

气场 | 罗雨翔:设计为什么不一定能改变人们的生活?

气场 | 邹嘉盟:根植于文化,做独立而批判的“在地水泥佬”

气场 | 张一鸣:公共艺术产业,大有可为

气场 | 宋刚:我希望学生们都能了解,建筑师可以做些很不一样的事

气场 | 赵国兴: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误解了地产建筑设计

气场|宅匠:坚持“天然,耐久“的家宅匠人

气场 | 张永和:年轻建筑师要想认清自己,必须多实践

气场 | 张斌:塑造建筑师的多重角色,是我们的突围机会  

气场 | 齐帆:求学浙大宾大,任教港大哈佛,他却最终选择了创业实践之路

气场 | 韩冬青:建筑师的培养并不只是以造房子为目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