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气场 | 隈研吾:在年轻的时候要去看很多东西

ArchiDogs 建道筑格ArchiDogs 2019-12-01


作为日本当代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隈研吾先生对于建筑的思考与尝试融合了对天然材料的组合与运用、对不同地方特有的文脉气质的发掘和延续、以及对建筑光影独特的感知和表达。他对建筑的思考在同时代狂热的工业化潮流下独辟蹊径,试图采用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方式,形成独特而充满感召力的建筑氛围。


在9月3日开幕的《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展览上,ArchiDogs有幸对隈研吾先生展开了专访,在有限的时间内就众多建筑学子和从业者所关心的几个问题与隈先生进行了愉快的访谈。


采访 | 徐航

文字整理 | 徐航、李梦玺

后台编辑 | Shirley Chen






本期人物



隈研吾

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

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

1990年成立建筑师事务所

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庆应义塾大学教授

2009年任东京大学教授




以下为正文


A=ArchiDogs

W=隈研吾


ArchiDogs采访现场


A:隈先生您好,我们知道您在东京大学完成了建筑学本科和硕士的学习,并师从原广司教授。您能谈谈您的大学教育对您职业生涯的影响吗?


W:我从1978年到1980年师从于原广司教授,我对那个时候的“当代设计”并不满意,就和原广司教授提了好几次古老村落的美丽,我们一起去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考察,那次考察真正的改变了我自己。一次长达两个月的考察,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对我的未来方向影响很大。我从村落中学到了很多有趣的设计哲学,我体会到了自然的法则造就了这些村落,这种心得是我从日本的大学中学不到的。走向沙漠,和原住民生活在一起,对一个学生来说真是很宝贵的体验。

 

原广司,日本著名建筑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致力于探索居住建筑上新的表现


A: 我在2011年时拜访过东京大学,了解到您在那里任教,您能谈谈在大学任教的心得吗?


W: 在东京大学,我想改变教育的方式。我们建立了数字化建造工作室,还有可持续化原型研究工作室,这些工作室试图教授大家如何使用材料。在90年代,计算机设计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但我想说,建筑是真实材料的组合,所以我想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真实的材料,学会运用材料自身的特性。这就是我试图加入大学教育的部分,我希望学生喜欢这种新的教育系统。我的建筑实践也和我的教学相关,我们的目的是找到使用材料的新方法,我们做了很多研究性的项目,这些研究项目和实践项目相辅相成,这就是我的方式。


A:您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期间,访问了很多著名的建筑师,比如菲利普.约翰逊,并在访学结束后出版了两本著作,请问您对于出国读建筑的同学有哪些建议?


隈:是的,我在哥大期间自己主动去和这些著名建筑师对话,我还去参观他们自己的工作室,他们工作室的工作环境,告诉了我这些建筑师的设计哲学。我采访了十多个建筑师,包括菲利普·约翰逊,彼得·埃森曼,理查德·迈耶,西萨·佩里等,他们都非常的友善,我从和他们的谈话中学到了很多。我对同学们的建议就是,尝试去联系有名的建筑师,如果你够幸运可以亲身和他们谈谈,参观他们的事务所也是很重要的。他们的建成作品也可以去看,但我觉得他们事务所的环境有时候传达的信息更多。

 

利普·约翰逊,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


A: 您毕业后先在两家日本的大建筑公司就职,然后开设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请问您对刚毕业的同学,在工作方面有哪些建议?


W: 我觉得这和每个同学对未来的设想有关。对我自己来说,我想见识更广大的社会。我先在原广司教授那里做事,又在桢文彦的事务所实习,我在两个大建筑公司的工作是为了得到在真实社会中的经验。这些经历帮助我了解社会是什么,社会和建筑的关系是什么。对我来说这些经历是很宝贵的,所以我对同学们的建议是,在你年轻的时候去看很多的东西,这非常重要。因为年轻时候的可能性最大,去看各种东西,去走各种地方,去结识各种人,这都是年轻人的机会。

 

桢文彦,日本建筑大师,199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对建筑和城市都有着独特的见解,他采用散文式的构造方法,赋予建筑更多层次的内涵


A: 您写了很多建筑著作,您甚至在成为知名建筑师之前就已经是一位有名的建筑评论家了。 请问您怎么看待建筑实践和建筑理论之间的关系?


W: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设计背后的哲学是最重要的。以我为例,我想去写建筑,因为我那个时候对我的设计并不满意。写作和实践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我在一个项目完成的时候,我会写写这个项目,写写这个项目背后的设计哲学。这是实践和理论之间一来一往并互相促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把你带到新的境界。没有这种实践和思考的循环,你是到达不了职业生涯的下一个阶段的。举例来说,勒.柯布西埃是很多方面的英雄,他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是他的建筑作品,更是他的著作,还包括他的艺术作品。这就是我想说的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隈研吾先生著作(部分)


A: 最近读到您的《有机的研究》一书,您表达了对于有机建筑的追求,请问您现在的实践是如何体现有机建筑的?


W: 现在我还在尝试的过程中。有机建筑是21世纪的主题,但找到一条达到有机建筑的道路并不容易,这是一个目标。弗兰克·罗伊德·赖特是有机建筑的先锋,他在理论中提到有机建筑是他的目标,但我并没有太多看出他的作品向着这个目标的实质进展。我更想的找到接近这个目标的解决方案,我还在努力。


A: 从您设计的浅草文化观光中心,以及东京2020年奥运会主体育馆中,可以看出您对传统的尊重。您现在是国际化的建筑师,作品遍及全球。您怎样看待传统与国际化的关系?


W: 在20世纪的工业时代,人们倾向于寻找唯一的解决办法。但现在每个国家,乃至每个人,都想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式。多样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们在浅草的项目,目的就是展示属于那个街区的解决方案,这个项目不是代表了日本的设计,而是代表了浅草这个地方:浅草寺本身影响了这个设计。每个地方独特的特征组合,就能带来多样性。这是和单一化的设计完全不同的。中国有许多有特色的地方,有许多独特的文化,所以我想为每一个地方找到只属于它自己的答案。

 


浅草文化旅游中心  图片© Takeshi Yamagishi


A: 所以您对材料的选择,比如木,竹,石材,都体现了地方的特色?


W: 是的,就拿石材来说, 每个地方出产不同的石材,有不同颜色,纹理等等,我尊重这些不同的特色,我很喜欢研究不同场地的特色。

 

 


V&A at Dundee博物馆,建筑师以苏格兰东海岸的悬崖峭壁为灵感,用当地具有特殊质感的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图片来源:网络


A: 那么很多的中国项目周期紧,进度快,您是如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做研究,并应用于设计之中的呢?


W: 在中国做项目的好处是,决策很快。业主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各种决策,快节奏的项目和快节奏的决策,让我们感到很激动人心。我们会努力在很有限的时间里找到项目最好的解决方案。在日本,项目的决策通常会很慢,决策通常由会议决定,而业主的回应通常是比较保守的。所以相比较来说,中国的项目进度很紧,但更令人激动。

 

上海船厂1862  图片© Erieta Attali

 

北京前门  图片© 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

 

北京前门  图片© Beijing Center for the Arts,Maxim HU


A: 您在90年代通过东京的M2项目成名后,遇到了日本经济低迷,开始转向一些小城镇的小项目。现在中国的经济也在经历转型,请问您对中国年轻建筑师的执业有哪些建议?


W: 90年代,我们在东京找不到项目做,但这却对我来说是件好事情。我们虽然不能在东京做大项目,但我们可以在小地方做项目,深入融入当地,这段经历完完全全的改变了我的设计轨迹。现在中国经济在发生变化,人口不再那么快速的增长,城市化进程也在放缓。但这种放缓对于建筑师来说,是一个好机会。建筑师可以有时间和社区一起工作,做一些小尺度的项目,我觉得这是年轻建筑师的好时机。

 

Noh Stage in the Forest,1996年  

图片© Mitsumasa Fujitsuka





《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展览

 

《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作品展(上海站)9月3日下午在隈先生设计的上海虹桥展汇盛大开幕,展览内容涉及建筑模型、图纸、真实比例的建筑试建造以及在隈先生建筑中用到的各种材料,共计近百件展品。该展览讲持续到11月30日,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前往参观。

 

 展览场馆——上海虹桥展汇


在隈先生设计的展汇中心参观建筑师本人不同时期的建筑作品模型,体会建筑师的设计思考和设计过程,是一种感官与感觉融合的奇妙体验


精致的模型带你感受隈研吾的建筑世界


 隈研吾现场介绍项目及思想


剪彩活动


隈研吾访谈环节




采访 | 徐航

文字整理 | 徐航、李梦玺

后台编辑 | Shirley Chen


版权声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ArchiDogs或作者获得授权


 THE END 



推荐阅读

气场 | 透过他的镜头,你看到的是一个别样的纽约

竞赛专题|从建筑小白,到组团大神刷国际竞赛,其实你只需要迈出一小步……

气场 | 韩冬青:建筑师的培养并不只是以造房子为目的

气场 | 刘珩:用一种“水土不服”的冲劲,做一场跨界的建筑展

在美建筑师如何突破职业天花板?最新最全的注册建筑师ARE 5.0备考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