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气场 | 从新西兰到美国,他是如何将异想天开的创造力转化为项目落地的执行力

ArchiDogs 建道筑格ArchiDogs 2019-12-01

            


《美国十城记》建道筑格ArchiDogs的第二本出版物,联合了十多位旅居美国的名校毕业生,分别讲述他们学习和生活过的美国十大城市的建筑和景观,记录了每一位旅居者与自己生活的城市之间的故事。

 

本书休斯敦章节的作者,于珺之的旅居经历并不止于休斯敦,他曾为了求学和工作辗转于美国、新西兰、中国的多个国家和城市;作为景观设计师,他曾先后在Terrain Studio、张唐景观等先锋景观事务所工作,也曾在国内大型设计公司工作过,深切感受到国内外对景观设计的认识和实践的差距。

 

在不同文化、理念的碰撞下,现在的他对景观设计有了怎样全新的理解?本期气场,ArchiDogs将深入对谈景观设计师于珺之。

 

本期人物

于珺之 Jason Yu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建筑学景观专业学士

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景观硕士

曾在美国Terrain Studio工作

现任职于上海张唐景观

《美国十城记》休斯敦章节的作者

2015 北美景观设计基金会(LAF)“奥姆斯特德学者”称号


访谈 / 编辑 |李梦玺、刘璇

文章编辑|李梦玺、刘璇、栗茜

后台编辑 | 艺梦




A=ArchiDogs

J=Jason Yu



 01/ 在求学和工作中兜兜转转



A: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美国十城记》这本书,以及你个人的求学经历吗?

J:因为专业的原因,设计师们看世界看城市的角度可能与常人有所不同,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所呈现的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都会有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旅行的方式。刚好ArchiDogs有这个机会让不同背景的旅美设计师们把各自所在城市的经历见闻整理出来,这样是挺好的。

关于更多这本书背后的故事,请大家关注ArchiDogs近期南京讲座分享会。

 

道格建筑世界漫游指南丛书——《美国十城记——从传统到癫狂》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我16岁就去新西兰读了高中,之后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读书。出国前是想读建筑设计,所以刚开始在高中学习了平面设计,但是经历了大一的洗脑式教育,阴差阳错就进入了景观系。大一升大二的时候,景观系的老师给我们开了介绍景观设计的讲座,我发觉景观设计的内容在尺度上更加灵活,不同于建筑设计的对象总是要面对一个object,但是当时对景观的认识依然比较模糊。毕业后回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对行业的现状有了一些了解,决定再出国读研究生,于是去了UMass Amherst(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对景观设计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就有了更扎实的铺垫。




Amherst消防局公园设计

UMass Amherst 设计模型课作业






2015 ULI Hine Urban 城市设计竞赛参赛作品

 

A:本科回国工作之后,是什么触动你决定再次出国读书深造呢?

J:本科毕业之后,对于“景观是什么”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本科教育只能说刚刚开始了一个新的视野。新西兰是一个比较安逸、风景优美的国家,但是在建筑市场的机会并不多,当时就很果断地回了上海。

在上海前后工作了两家公司,第一家是国内很典型的设计企业,第二家是新西兰的知名设计企业在上海的分公司。在这期间我感觉到了差距,比如行业的现状、处理工作的方法、对景观的理解等。前一类是大家为了生存都很努力地画图,追求设计的美;后一类就是在美的基础上挖掘景观的功能、社会意义和价值。另外对于项目的落成和使用,境外公司也是有比较高的追求。

 

A:本科毕业后工作和研究生毕业之后再工作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J:我觉得在心态上很不一样,经过研究生学习之后自己非常自信,对景观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在美国经历过全套的工作流程,所以也有信心可以处理好工作内容。另外也是抱着更大的学习态度去学习以前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比如说施工图、对细节的推敲等。


 

 02/ 跨国家、跨地域的工作经历



A:您的工作经验是比较丰富的,那么在您看来新西兰、中国、美国的公司各自有什么优势和不足呢?

J:首先在理念上有很大不同。中国的公司很注重方案的表现,会花很多心思和时间在效果图和模型上,每次和甲方汇报时文本要尽可能地具体,无形之中会给团队很大压力。而新西兰的公司相对灵活性更高,许多方案说明都是草图,他们更看重的是对方案的解读,在和甲方汇报时不仅仅通过文本本身的表现力,更通过个人的理念,在展示的时候说服甲方。在这样的office里设计师也有更多时间和心思去研究设计本身,在后期细节部分也能花更多时间去推敲。


同时也跟社会和经济环境有关。美国大部分的项目从立项到设计已经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尤其是政府公共类项目,每一层面都是透明并且监管齐全的。设计公司做一个项目时,每个周期的设计时间,甚至细化到每个人员在这个项目里付出的时间,都是要详细地向客户汇报。客户通过时间计算来付钱,并能借此对项目有一个整体的控制。所以,在美国,项目的设计周期是片段式的,这就要求设计师精准、高效的使用设计时间。而中国的项目节奏往往比较快,从概念到施工几个月就做完了,这给在中国设计的公司带来很大的挑战,也容易增加修改和返工的风险。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设计师可以通过多种不同项目的历练,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



Terrain Studio的某次现场设计的过程交流草图

这两幅草图是在探讨利用地形营造水景的不同方式以及人工水景和天然水系的衔接模式

图片来源:Terrain Studio


A:您觉得这些公司各自对景观的理解有何不同?

J:无论是什么项目,我觉得从一开始要考虑的不是这个场地要建造成什么样子,而是首先要考虑设计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并结合甲方对场地的开发,从而赋予这个场地什么样的主题,或者开展什么样的活动,这应该是引导项目的出发点。

在这一点上,国内的大部分公司,不能说没有,但是在后期的工作当中容易迷失掉,可能是顾及到各种各样的需求,也可能是为了达到各种各样的平衡。而在我之前工作过的TerrainStudio,就算是到了后期的细部推敲,也很善于抓住每个方案的核心特点。

 

A:作为景观建筑师,您觉得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J:从工作内容上来说,建筑设计是在设计一个盒子,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永远是恒定的,关于这个建筑体量,始终要研究的是它落在哪里,它的表皮是什么样的,它的功能是什么样的,这是我经过本科大一一年粗犷的理解。


景观一开始我理解得很朦胧,因为它没有一个具体的形态上的定义,它有可能是一片城市规划、一片公园,也可能是非具象的、临时性的装置,甚至是反设计的,可能仅仅是设计师布置了一些简单的种植,并且有时间性地允许场地去变化,而这种变化变成了设计的手段。两者相比可以看出景观操作的层面更灵活,因为灵活也造成它有很多的可能性和挑战。

    



Terrainstudio设计项目——南京青奥公园及青奥广场

图片来源:Terrain studio


A:就像您刚刚谈到景观设计涉及到“时间上的变化”,哪个方案您觉得随着时间变化超越了控制范围?比如说建成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J:这个其实在设计过程中一直会有,比如之前Terrain Studio做的持续时间比较久、尺度比较大的一个方案——汉中新城的整体规划到各区细部设计。汉中是从西安到成都高铁站中最大的一个经停站,所以要在高铁站以北开辟一个新城。由于城市北面有一个较大的水库,整个新区的规划要在水文上达到水质净化的要求,并且要求考虑到贯穿于新城的三条水系,以及各种水道、湖泊,水落差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对水文进行很严密的核算,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又出现很多变量,这些都对两岸的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个过程是很繁复的,经常会因为测算值的更新对设计进行调整。

 

A:面对那么多问题,之后是如何解决的呢?

J:Terrain Studio当时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一直与一个专门研究水文的机构合作。这个公司有自己的专家和团队去计算各区的水量、水流量等数据,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和这些专家有非常亲密的接触。在许多水景和亲水景观的设计上就有了专业的团队去引导,设计效果因而也得到了技术上的支持。现在很多方案都说要做到生态设计,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团队去支持它,去论证种怎样的植物、种怎样的深度,最终真正可以净化到什么样的程度。



汉中兴元新城景观总体规划、水质现状图例

图片来源:Terrain Studio




 兴元新城都市运河段景观设计

图片来源:Terrain Studio



 03/ 对景观的深层理解



A:看似比较自由的景观设计,当提出一个想法之后,还需要严密的理论、造价估算等实质性的内容来支撑吗?

J:是的,以我的工作经验来说,例如在张唐的工作实践,张工和唐工会有很多很新奇的想法,在想到这个概念的同时,立刻就会想这个东西怎么去实现,它的材料是什么,它的造价成本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换位思考的过程。设计师有时候需要脱离一个纯粹异想天开的创造者的身份,也要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想他考虑的点是什么,如何帮助他来实现你设计的创意。

 

鲸奇谷

图片来源:张唐景观

 

A:经过在不同国家的工作和学习,近期,您对景观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J:我觉得在硕士期间有一个很大的收获,我毕业设计的时候选择了中央公园的设计者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作为研究对象,在波士顿、纽约周边有很多奥姆斯特德遗留下来的设计作品。从中我对这些理念有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知道了景观设计这个职业是怎么开始的,以及从奥姆斯特德自身的经历去了解景观设计师和园艺师、建筑师、工程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我觉得这是理解这个行业、追本溯源的一种路径。

从中也有一些反省:这个行业究竟区别于其他类似行业的特点是什么?在时代变化的时候,这个行业需要坚持和专注的是什么?我觉得这是我毕业后到现在工作,对景观的一个不同的思考吧。


Olmsted设计的Franklin Park 1185年总规划图





MLA毕业设计:对富兰克林公园的保护与开发

 

A:同时,您对所从事的设计行业有没有什么困惑?

J: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是有很多困惑的,一方面是工作方式。尤其在旧金山湾区(SanFrancisco Bay Area)工作的时候,硅谷就在附近,在生活中也认识了很多从事高科技产业的朋友,有机会了解硅谷的创业文化、革新精神,我有被这种力量感染。在大数据时代,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快速地被智能所取代。刚开始会觉得景观设计很难被颠覆,坚信这是一定程度上很艺术性的职业,但有时候又很期望能够有一些技术上的突破。


我们从20世纪初握着一只铅笔在纸上画图,一直进化到现在用各种各样的软件去达到效果图的表现,但是设计过程的本质变化和突破还是缓慢的。我并不是说科技能够完全取代设计本身,但是它能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设计有更大的辅助?景观设计当中繁琐而机械性的工作是不是可以被更便捷智能的工具所替代?而最终,通过技术的革新,能怎样让设计师更好的专注于设计?我了解过一些新兴的技术尝试,比如运用AR和VR技术创造新的设计界面,或者运用AI建立城市发展规律的一些模型来预测发展趋势等,然而这些技术仍然是凤毛麟角,有待优化和普及。


另一方面,我能感受到景观设计行业在现在的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挑战。设计师的作为经常受限于项目的条件或是客户理念这些无形的“天花板”,造成很多传统事务所必须依靠漫长的时间和经验积累以获得更好的项目条件,从而突破这层“天花板”。


但是我在从业后也开始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说会有设计师跳出传统甲方、乙方角色的限定,他们会寻求介于二者中间的角色。有些设计师觉得应该在甲方做决策和市场前期调研的时候就参与咨询,给他们提供更多、更优的解决方案,在这之后一路辅佐甲方寻找更好的设计资源。当乙方资源没有办法实现的时候,这些新型设计机构可以立刻转换成乙方的角色去完成设计。这是我这几年听到的很新的一种工作方式和一种行业趋势,我对这种趋势也十分欣赏与好奇。

 

A:随着未来行业的导向,你觉得景观设计师需要更多地培养哪方面的能力?

J:景观设计师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看似每个专业不如其他行业有那么深入的专业度,但它需要和各个行业的专家去结合、去交流,以实现更好的设计目的。所以我觉得未来需要不断拓展各个方面的技能。


比如张唐就是很好的例子,当他们知道自己设计的图纸很难在中国现有的施工水准下被精准实施时,他们开拓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翻阅张唐这几年的项目,有很多有意思的景观装置都是张唐艺术工作室自己设计、自己建造、自己去现场组装的。


我在张唐工作觉得最大的特点就是交流很多,公司有一半左右的人在艺术工作室,能很快在项目最前期阶段了解到要做的东西的造价是什么,工艺是什么,实现的困难程度有多大......这体现了设计师向下游业务拓展能力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毕业之后想要学习的:不仅仅在办公室里想创意、画图纸,同时也要知道所创造的东西是如何落成的。


Z+T Studio

张唐景观艺术工作室作品

图片来源:张唐景观


张唐景观自然工作室研究内容

图片来源:张唐景观

 


04/ 后话:给“迷途羔羊们”的一点建议


 

A:ArchiDogs的受众主要是学生群体,作为有海归背景的景观设计师,对于国内设计专业毕业生是否出国求学的纠结,你有什么建议吗?

J:我因为没有在国内读过大学教育,对国内的教学体制和教育理念不是很了解。我自己觉得出去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从自己的经历而言,我在本科经历了一个思维的转变。以前在国内初高中的教育,形成了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在乎别人的看法的思维模式。


在国外我渐渐意识到有很多不同的观念。比如说曾经会觉得多读一年或者转专业好像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你会发现在国外很多人都这样做,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或者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兴趣点转变了,觉得那样做是有价值的。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每个人其实都在走不同的路,所以在国外学习,对我形成自己独立性的思考有很大帮助。

 

A:你觉得在求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能力培养,以适应未来工作实践的需要?

J:我觉得大学是一个试炼场。在求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主动尝试,才能自己收获更多。让自己接触更多新鲜的事物,了解不同的项目,了解当地人文,跟不同的老师、同学交流,在游学的过程中思考自己人生方向和需要的技能。每个人走出象牙塔都会有与众不同的背景和能力。设计行业也有许多不同侧重点的公司,因而需求的人才也各异。但是以我个人的经验,老板们通常欣赏有成熟的设计理解能力和超前工作意识的年轻设计师。因为这样设计团队的意图和想法可以很好的传达、交流、执行。而设计本质是针对独特问题提供定制解决方案的过程,超前的工作意识其实是训练自己不断思考设计,在完成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炼、优化。在学校的每一次项目经历都是在为自己将来的实践提供推进设计的方法和经验。所以好好享受在学校学习的过程,提升自己这两方面的能力,我觉得会对未来的工作实践受用匪浅。

 

访谈 / 编辑 |李梦玺、刘璇

文章编辑|李梦玺、刘璇、栗茜

后台编辑 | 艺梦




版权声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ArchiDogs或作者获得授权


 THE END 



推荐阅读

气场 | 赵国兴: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误解了地产建筑设计

气场|宅匠:坚持“天然,耐久“的家宅匠人

气场 | 张永和:年轻建筑师要想认清自己,必须多实践

气场 | 张斌:塑造建筑师的多重角色,是我们的突围机会

气场 | 齐帆:求学浙大宾大,任教港大哈佛,他却最终选择了创业实践之路

ArchiDogs招新 | 你与大咖之间,只隔一份求职申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