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气场|徐志伟:我的设计不要像外星人丢下来的陨石(文末福利:设计师书单)

杜一同 建道筑格ArchiDogs 2019-12-01


气场系列,本期ArchiDogs独家专访SWA资深高级景观设计师——Vincent Hsu徐志伟


不久前,ArchiDogs有机会采访到一位正在SWA(上海)工作的资深景观设计师。从建筑学专业毕业,到拿到景观硕士和MBA学位,从台湾,澳大利亚到中国上海,Vincent已经进入设计行业近20年时间。目前他更多的负责景观项目的施工和质量管理的工作。他走过了一条怎样的景观设计师成长之路,又有怎样的想法和体会希望和年轻人分享,我们相信本期的访谈内容可以给大家不小的启发和真实的感动。


采编:杜一同




本期人物


徐志伟

Vincent Hsu



SWA资深景观设计师,工程监理,助理董事,澳大利亚注册景观建筑师





01 /  设计师成长之路


ArchiDogs (以下简称A):简单说说您与景观设计这个行业的故事吧,学生时代又有哪些有趣的经历?


徐志伟(以下简称V)在澳洲从事景观设计行业12年后,我回国到上海加入SWA工作。而在这之前,我一直是在台湾的建筑设计公司工作的。景观系是近十年到二十年才兴起的专业,我最初的学习背景也不是景观而是建筑。我想景观它的概念和思考相对建筑空间设计更为宏观,不同于建筑对于人的活动,感受和尺度有更加精细的控制,我的经验是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更大范围和环境,包括更大跨度的时间范围。更多的自然,历史,人文的因素都要被顾及。


A:建筑设计的背景对你进入景观行业有什么影响么?


V:  因为我自己有丰富的建筑学习背景,应该对空间概念更为清晰,对尺度感更有把握一点,我的背景和工作经验,使我对节点空间,细部设计,尤其是硬景部分更容易上手和控制。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和构筑物的设计也很普遍,我想这些对建筑背景的同学来说会更轻松一些。


A:SWA是一家怎么样的设计机构?这里的设计是否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或者关注的原则? 


V: SWA这家公司在美国成立超过50 年,在景观专业开始萌芽的时候就被设立了。我最欣赏的一点是这家公司的始终都是Studio的结构和规模来操作的。在SWA并没有被严格限定的风格化设计特点,很多SWA获奖的作品似乎很难看得出某些共同的风格。更加尊重不同设计师的多元风格,并没有坚持某些设计原则,是我很欣赏SWA的原因之一。我在澳洲的工作经历也都是在规模不超过40人的事务所工作,自由设计的氛围是我非常享受的工作状态。


Vincent参加设计师活动


A:说说您在SWA的工作日常吧,您正在参与哪些景观项目 


V:我目前在SWA的工作内容大部分都在工程后期阶段负责。在扩初图纸完成后,我会来对接施工图和施工方,在现场和施工的人解释设计的初衷,保证我们的设计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我自己在现场工作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在办公室的工作时间。而且在全国各地的项目和国内紧迫的工期安排使得工作加班和出差变成常态化。

无论在台湾的设计院,澳洲的事务所,SWA的工作环境都比较辛苦一些,出差,加班等等都避免不了。对比起来或许只有欧洲的公司在工作强度上比较轻松一点。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目前我手上正在进行的项目有长沙星级酒店景观,城市广场,西安的住宅区景观,重庆星光商业综合体,武汉住宅区景观,以及苏州、南京、越南的景观项目,基本上同时有五六个项目在进行。




02 / 不可小觑的施工图和项目管理 


A:年轻的设计师很少接触到景观施工管理的概念,施工管理究竟有多重要?实际项目中如何操作的?


V我感觉目前的国内设计行业中,对于施工图有一种不成熟的价值认识。很多人不重视施工图,设计院中被派去画施工图的往往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可能还被认为是不懂设计,画施工图好像成了不受重视的工作,包括外派到施工现场的设计师也往往是没有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相比之下,在国外画施工图的工程师一般需要有超过五年工作经验,驻场设计师往往需要有更加丰富的经验和能力。否则的话,设计与施工的平衡很可能被打破,本末倒置。事实上,只有设计在现场完全被表达,才能成为一处完成度很高的景观作品。这也许是国内目前建设项目要么千篇一律的使用保守的施工方法,要么出现很多仓促结束的细部和草率细节控制的原因。


苏州中心


V:想要学习景观项目施工管理和品控可能第一点还是需要结合自己的特点。要知道景观设计的进行并不是只有设计环节,可能有的人更适合去做细节的控制和如何实现设计的施工的控制。不要把自己限制在惯性思维中,掌握如何去施工,如何使项目顺利落地可以说得上是和设计方案同等重要的事情。毕竟设计不是一幅挂在墙上的艺术作品。

学习施工管理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更多的去现场观察,两三个项目之后就会有一个比较宏观清晰的概念。专业方向的工程管理可能是一门更加独立的专业,需要更加专业的学习。


A:您认为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设计行业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不是一座理想的景观城市呢? 


V上海被大家戏称作“魔都”,我想就是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建筑,文化,艺术都掺杂在一起,就显得很fancinated。我个人认为建筑景观,都应该要回归到人文中去来判断它们的价值。 单以纯视觉或审美多样性的标准来体验上海,毫无疑问,这座魔幻之都有着非常好的包容性,但这是不是一种真实的上海,我在心里给自己画了一个问号。

有很多国外的设计师的作品从规划,视觉效果,动线功能性来说都是非常高质量的设计,但当它们被放到上海当地的语境下之后,我认为可能并没有融合进历史,市井生活里面来。我们有一些本土设计师能够用现代的语汇来表带文化的内容,我个人非常欣赏。“国外的设计就一定好”的观念迟早会被修正。有更多设计师能够关心传统审美,文化内涵,在设计中融入更多的本土风格和记忆,才会有更多值得嘉许的作品。


A:国内外景观设计行业的环境和氛围还有哪些不同呢?年轻设计师能够吸取什么样的经验?


V年轻的设计师朋友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去看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但我想说当你看到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的时候千万不要用一种上帝视角去观察它的好或者不好,一定要把它放到本地化的生活,历史环境下评比。

另一个很夸张的不同,就是国外几乎所有的工程项目对施工完成度的考虑是非常全面的。反观国内,很多传统的手工技艺正在慢慢消失。在时间效率至上的要求下,许多的工人已经不管是否已经做到位了,地砖铺下去是不是已经对缝了,砂浆填缝是不是洗出来。很多不对的东西都当成对的方式去做了。完成优秀的作品有一项前提是要有合理的时间规划,国内目前的环境是很难做得到这一点,这也是很多被公众吐槽的项目面世的原因。




03 / 设计师信仰 


A:在目前的职业阶段,有没有一些设计的原则是你自己非常笃定坚持的?


V设计遵循功能是我始终都信仰的一条原则,就是“形式追随功能”。对我来讲无论是什么项目人对景观和建筑使用中体现出的功能性,是我必须要服从的。第二点就是,我个人对人文建筑是有偏爱的,我喜欢被设计出来的东西是有生命的。这个生命是在历史轨迹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命,而不是像外星人丢来的一颗陨石一样的生命。所以我的生命是从人文,从环境,从历史中衍生出来的一个生命,这个对我来讲是很重要的。设计的生命是我评判自己或者其他的设计作品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以设计的角度来讲,这两点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原则了。


A:您对景观行业的未来有怎样的展望和期待呢?


V:我相信在国内的景观专业同样是后起的行业。所以只要有时间我们是一定会赶得上来的。如果以现实的情况来讲,我们可能有一种操之过急的心态,大家盲目追求国外的视觉效果或者落地效果。而这种盲目地寻找并不能找到合适的东西,所以又回去盲目的寻找旧的东西去了。

举个例子,植物配景设计可能未必需要绝对地遵循上层、中层、下层的模式。需要遮阴的时候我们来配种乔木,需要视觉处理的时候我们就使用地被植物和小乔木。

但在国内很多的情况下设计院和甲方都一定要使用三层植物配种的方式,让所有的景观看起来非常的相似。而事实上如何配种植物可能还是需要与功能性放在一处考量,而不是只有唯一的答案。在北京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要在上海发生,在上海发生的事情为什么又要在西安发生?设计的价值又该如何体现呢?


A: Vincent还给ArchiDogs的读者分享了自己的书单和一些优秀的景观项目:


“一些很古老但是影响我很深的书”


《总体设计》凯文·林奇

“Site Planning” Kevin Lynch


“City Sense & City Design”

Kevin Lynch


“与景观无关但生活美学告诉我们在日常中怎么把美找回来”


《品味四讲》、《天地有大美》

蒋勋


还有值得看看的景观城市和设计项目:


“与环境历史融合的设计,低调而人性”


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Bayou River Park

Houston, Texas


City Creek

犹他州盐湖城

Salt Lake City, Utah


“符合新城镇的活力景观”


深圳欢乐海岸


“有胆识的建筑师抽取了人文,有没有可以搭配的景观呢?”


王澍 宁波博物馆





版权声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取授权。



推荐阅读

气场|赵磊:有方这样的公司能活,建筑行业没问题!

气场 | 彭铭博:别再说绿色建筑只是个“噱头”!

气场 | Tom Leader专访: 在景观的世界里,感知被隐藏的美

气场丨何志森:24个月,25个课题,携Mapping工作坊行走中国高校

气场 第一回 | 刘晓都 ——这不是建筑师最好的时代,但机会一直都在


    -THE END -



    ArchiDogs重磅推荐




    如果你不知道建筑留学究竟学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留学如何选校、选课

    这就是你最应该读的一本书




    ArchiDogs自主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东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韩冬青 推荐

    《超越设计课-海外留学的建筑之道》

    权威 全面 真实 展现海外建筑教育的前沿成果

    10所欧美一流建筑院校

    27位优秀留学生

    以及

    15所中国一流建筑院校

    28位知名专家学者


    推荐读者:

    • 20考虑出国留学,准备制作作品集、面临择校及专业的学生。

    • 对国外建筑教育感兴趣,希望在学习过程中开拓眼界,掌握更多先进设计理念的学生。

    • 对教学充满热情,正在奋斗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或有志于成为教师的专业人员。


    详请点击以下链接:我听说有这样一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