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娱乐||千万别相信《余罪》编剧的扯淡,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2016-06-14 八卦家栗小姐 娱乐栗场

本来想偷个懒停更一天把推送恢复到原来的规律,但崩坏剧情的《余罪》第二季把我炸了出来,仅仅是崩坏也就算了,它还有着中国编剧拍脑袋想出来的那种误导人的烂桥段,鉴于曾经大力推荐过这部戏,我觉得有义务出来说两句!



《余罪》第一季有多惊艳,第二季就有多扯淡。编剧好像是突然中了邪,又好像是得到了一部残卷,根据残卷内容勉强写出个第一季,第二季就只能靠自己瞎编了。可是《余罪》是有完整的原著小说的!有什么理由到第二季就可以胡编滥造了呢?!


罕见的连原著作者都毫不含蓄地开骂:


剧情崩坏全体人物智商下线也就算了,最让我无法忍受地是编剧对待毒品那种轻慢的态度,以下是相关剧情:


……新型的毒品问世了,沈嘉文和韩富虎为了斩断傅国生的左膀右臂,接盘傅国生的生意,拉拢余罪,余罪为了得到新毒品样本,以身试毒,后提供给许平秋吸毒后自己的血液样本,他们发现此次的毒品纯度相当的高,容易上瘾,而又戒不掉。余罪最终还是对毒品上了瘾,但是余罪吸毒也让韩富虎对他放下了戒心,他开始信任余罪了。林宇靖告诉余罪,现在已经得到韩富虎的信任,一定要把毒瘾戒掉,林宇靖、学渣们决定一起帮助余罪戒毒。……


一个警方卧底为了得到毒品样本以身试毒,然后又凭借毅力和家人的关心成功戒毒,中间过程当然有很多痛苦但最终克服了毒品的诱惑——编剧是不是觉得自己编出这种桥段特了不起啊,既表现了我公安战警的毅力与坚韧不拔,又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你看戒毒多痛苦,远离毒品哦”。


我呸!!!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想当然!!编剧如果对毒品、对禁毒工作有最基本的了解和一丝丝的敬畏之心,哪怕只是到知乎上去看过相关问题的答案,也特么不会编出这种狗屁段子来!


有人会问:这桥段有什么问题吗?我知道戒毒很难,可是如果真的下决心戒、凭着毅力没理由不成功啊!


张建伟(中国青年报编委、《走向共和》编剧之一)在1998年出版的《深呼吸:未曾公开的新闻内幕》一书中写到:


……两个被毒品毒害的案例,给了我最初的震撼。但说句老实话,我还是觉得这两个青年是没有毅力的人。我心想:“如果是我……”


——如果是我, 就是吸了毒也会戒掉,尽管我知道挺难戒的。


不知道有多少没吸过毒的人,和我最初一样,怀有这样的信念。


我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投入采访的,直到那信念彻底破灭。


我采访的时间不算短,整整四个月。走的地方不算少,云南、四川、陕西、甘肃,四个毒品泛滥比较严重的省。在监狱、劳改场、戒毒所、医院、学校、机关、企业,采访了所有能遇到的吸毒者,治疗他们的医生,管教他们的警察,还有从事戒毒工作多年的专家、学者。从他们口中,听说有一些戒掉了毒的人,但一个也没有见到。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自己孤陋寡闻。统计数字告诉我们,走出戒毒所的吸毒者,100个人里有80到90个人还会复吸,但这也就是告诉我们,总有10到20个人不再吸了,就是说,真的戒了毒了。……那么,找到一两个戒毒典型,不会困难吧。但就是一个也找不到。后来听说,那所谓的不再复吸的10%-20%,不是不再吸毒了,而是不再进入统计了。因为,他们不是已经吸死了,就是因吸毒犯罪而被抓紧监狱了去了。原来如此。


……有一天,我问了电视片《中华之剑》(中国首部大规模反映我国禁毒领域的电视纪录片)的导演一个问题,为了拍摄这部片子,摄制组成员比我花得时间多,走的地方多,采访的人更多。我的问题是:“导演,你有没有找到过戒断了毒瘾的吸毒者?


导演毫不犹豫地说:“没有。怎么可能有?!


这一次,我不仅震惊,简直是无望了。这世界上真有一种人的毅力也无法抵抗的东西,这就是毒品。我相信,你和我一样,通过各种报道,都觉得已经懂得毒品和吸毒是怎么回事,但实际上,我们对它们的了解,不过是一点皮毛。


是一家之言吗?知乎上著名ID“田浩”是一名曾多年服役于云南边防部队从事缉毒工作的武警,他在知乎上回答过多个关于吸毒、戒毒、禁毒的问题,我们随便摘录一二:


……吸毒这种事,「戒掉」或者「戒不掉」都是其次,讨论起来也麻烦,毕竟毒品种类已经多到可以写本书介绍了。本质上的问题是一个曾经有吸毒体验的人,一定永远活在毒品的诱惑中。每个宣称「戒掉」的人,也只是某个时间段内没有吸毒,你永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再来一口。也就是说, 你的生活永远活在不可控之中。而对于有过吸毒史的人来说,宣称自己「戒掉」也是不严谨的,死亡才是真正的戒断。


……我一直认为海洛因成瘾后无法彻底戒除。但有很多人私信跟我争论,甚至还有说自己的说法基于十几年的研究,我不想跟这样的人争论,我相信理论上海洛因是可以戒除的,但实际操作中我没见过。


而片中余罪吸食的这种毒品,号称纯度高、毒性强、一次成瘾,终身神经受损。然后你特么告诉我他就这么绑住手脚挣扎个几天就戒掉了?




音乐配得再悲壮、张一山表现得再卖力,也掩盖不了“人的毅力可以战胜毒品”这种唯心论调调。讲毅力,余罪这样的学渣哪比得上曾经的“禁毒英雄”?张建伟老师在书里还提到过戒毒专家讲过的戒毒故事,说一位警察是毒贩闻风丧胆的“禁毒英雄”,毒品贩子收买了他总去买香烟的卖烟人,在他买的香烟里注射海洛因,开始很少一点,逐渐加大剂量。等到禁毒英雄发现自己染上毒瘾时已经晚了。他是缉毒的,也是最反对吸毒的,作为“禁毒英雄”,他应该有足够的毅力戒断毒瘾了吧?而且由政府出资,不惜一切代价帮他戒毒,手段要比剧里用绳子绑着丰富、高科技得多,但他戒了多次,都无法抑制住,终于无药可救。




所以,在热播剧里编出“禁毒警察为打击毒品以身试毒后又通过顽强毅力戒断毒品”这种段子,不仅违背事实,夸大了人类所谓毅力的作用,更会误导广大观众,让大家觉得毒瘾虽然可怕,但还是能戒断的。


可实际上呢?


戒毒专家说:“要告诉每一个人如果你吸毒,警察可能永远抓不到你,但你的身体逃不过化学和生物定律的惩罚。”


这话,和一位警察所说的意思差不多。他说:“你既然已经吸了毒,在你的面前就只有两条路了:一是吸死,二是坐牢!”


我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开办了那么多戒毒所,全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科学家——像你一样——从事戒毒工作的研究?”


戒毒专家说:“是希望吧。越是无望的事情,希望越强烈,不是吗?真的,我们这能研究出彻底戒断毒瘾的药品吗?这简直像打第三次世界大战”


接着,他的话更耐人寻味了:“至于现在,要想避免毒品的毒害,唯一的办法是:他从来没有吸过毒。”




现在,你知道这种桥段有什么问题了吧?




娱乐业虽然本质上是娱乐大众的,但它依然是一门严肃的产业,身处其中的从业者可以也应该有娱乐精神,却不能用闹着玩的态度对待自己本职工作,演员闹着玩就会演技拙劣,导演闹着玩会生产烂片,可从可能对大众产生误导的角度来说,编剧闹着玩才是最可怕的。希望诸位从业人员在忙于赚钱之余,生产出的产品对得起自己拿的那份钱,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ps:本文所引用的《深呼吸:未曾公开的新闻内幕》一书已绝版,以上引用文字根据栗小姐藏书手打。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娱乐白皮书||那些群嘲体质的明星们都是靠什么挽救星途的?》



你的转发与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严正声明: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们的偶像有所冒犯,我愿意承认我恶毒嫉妒不怀好意看不到你们偶像多么努力善良纯真,但我没有收钱,求不撕!


识别二维码,认真聊八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