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选了一个自己罩得住的人,然后我们嫌他不够“男人”|晓堂家排分享

明慧MingHuey 晓堂TANGSPACE 2020-09-15

△ 父母和孩子们互换,这组作品由德国的摄影师Paul Ripke和艺术总监Florian Schmucker共同完成


不幸福的婚姻千百种,但幸福的婚姻却有一些共同的法则。


身旁的朋友,协助过的个案,甚至我自己的婚姻有一个共通点,我们选择了或者年纪比我们小,或许主观上或客观上不如自己能干,或是个性比较温和,比较听老婆话的丈夫。


当我们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不一定有意去寻找符合以上条件的人,但最终我们不会找一个“大男人”。


然后我们会在婚姻中抱怨他,抱怨他不够能干,让老婆受委屈,或是赚的钱不如自己多,或是不会帮忙做家事,或是活儿不够好。总而言之,我们选了一个自己罩得住的人,然后我们嫌他不够“男人”。


有的女人,通常是特别能干的女人,会内外一手包办,既主内又主外,男人在家里简直是花瓶。这样的女人需要男人吗?心里的答案大概是不需要;可是这样的女人会放男人走吗?不会。因为她要一个男人来证明自己什么都行,比男人更男人。




01

从《谁在我家 升级版》书中的内容来

解读上述的伴侣关系

关键在第二章第四节——母亲的意义。


有人会说我和我妈的关系很好啊!是的,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已经够好了。前天我和一个邻居谈起照顾父母这件事,她的父亲病危,需要临终照顾,因此她需要尽快回去,但是她口口声声说的都是母亲需要帮忙,她要支持母亲,好像她的父亲快要过世这件事不是重点,她回去只是为了支持母亲,而见父亲最后一面这一点似乎并不重要。表面上看来,她和母亲的关系很好,问题只出在和父亲的关系上,实际上她是怎样看待母亲的呢?


母亲是弱者,母亲受委屈了。



千百年来,母亲的确受了很多苦。在家庭的层面,虽然父亲不见得是坏人或是有暴力倾向,但是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都给予父亲主导权,父亲在婚姻中是比较强势的一方,女人嫁入夫家,改夫姓,适应夫家的文化,还要侍奉公婆;婆媳不合,吃亏的总是母亲。


在国家的层面,母亲为了配合国家政策,常常必须牺牲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不论是送孩子上前线,还是根本连生孩子的权利都被剥夺。遇到饥荒,母亲把粮食省下来给男人和孩子们;劳动力不够,母亲下田上工,做和男人一样粗重的工作。



当我们在心里为母亲抱屈,我们眼中的母亲或许被欺负、或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还能感受到她的丰盛,她的幸福吗?

当我们看着满脸风霜,伤痕累累的母亲,我们的心是完全敞开的,还是盛满苦水的? 

我们相信母亲能保护我们,还是我们相信必须保护自己并且保护母亲?


当一个女人害怕男人、害怕婚姻、害怕在关系中受伤、害怕羁绊、害怕孩子,她的心中其实是害怕站上母亲的位子,害怕自己成为一个像母亲那样的女人。



02

我们首先需要汲取

来自我们自己父母的力量

第三章第六节——身份序位中说,伴侣爱孩子的力量是汲取自伴侣对彼此的爱,“也是伴侣各自从他们的父母爱他们的力量中汲取的”,因此不论是做为伴侣还是做为父母,我们首先需要汲取来自我们自己父母的力量,这就是本节所说的“多层次的动力”: 


爱由父母满溢到男人和女人身上,这份爱如此丰盛,他们需要和另一个人分享,男人和女人各自完完全全接受自己身上的性别特质,也完完全全接纳和欣赏对方身上的父亲和母亲。


透过性,他们的身体合而为一;透过婚姻,他们公开承认对彼此有羁绊,愿意给对方安全感,然后,这份爱又满溢到他们的孩子身上。这是一副很传统的画面,但也是问题最少、最幸福的画面。



可惜,大部分人并没有汲取来自父母的力量,反而相信父母需要自己给他们力量,甚至想为父母赎罪或出气,即使不提家族中其他的牵连纠葛,光是这一个反向的动力,就足以毁掉一段婚姻。


就女人来说,女人不敢只做女人,要做“女汉子”,给母亲出一口气,结果不是把自己累死,就是忙着教育对方,直到男人越来越像个乖儿子。


就男人来说,则是不愿意堂堂正正只做男人,传统的孝子常常是不让母亲受委屈,却让妻子受尽委屈。这个时候,爱不是满溢而是递减,也就是第三章第八节所说的负性交换,受了委屈的人会感到有权对对方做些什么,“不幸代替幸福在这样一段关系中不断增加”。


更糟糕的是,当男人让自己的子女看到他们的母亲受委屈,孩子会在内心默默地去联结处于下风的一方,这时,伴侣做为父母传递下去的不是满满的爱,而是满满的委屈,输的一方会在第二代、第三代身上赢回来——如果还有后代的话。




03

近年来发生在男人身上的趋势:

男主内,女主外的组合

另一种近年来发生在男人身上的趋势则是第八节所说的,用爱淹没对方,在关系中老是做买单的那一方,或是我所观察到的,限制自己的发展,让女人去打前锋,成为男主内,女主外的组合。这些现象同样是出于男人害怕自己身上的男性特质,害怕自己变成一个“大男人”, 或是成为一个像父亲甚至祖父一样的“加害者”。


海灵格有很多观点被批评为父权主义、传统天主教思想、保守主义甚至是法西斯反同性恋。记得索菲有一次说,她第一次听到伯特说一些话的时候很惊讶,她说,这些话怎么能由男人来说呢?女人一定受不了! 当她以女人的身份来说这些话的时候,她也同样饱受攻击。



在西方,许多人说海灵格以权威的口吻告诉案主很武断的话,例如经典的一句: 你会死。当我唯一一次上台由伯特给我做个案,他也就只说了一句: 你迷失了。然而,我所观察到的是,他们在说这些很武断的话的时候的确带着爱,他们不会苦口婆心劝对方接受,当对方不接受时也没有愤怒或者任何不自在,他们常常只是面带微笑地说:祝你一切安好。


现在,我也大胆地照着他们的观点来看我自己的和身边朋友的婚姻和伴侣关系,如果他们的观察是正确的,那么真相很恐怖。


所幸,他们也指引了方向,例如,没有平衡就没有伴侣关系;伴侣最佳的相遇处是中点;妻子跟随丈夫,而在家中,阴性力量才是中心。至于他们的观察是否正确,我们只要看看自己的伴侣关系就知道了。




04

没有平衡就没有伴侣关系,

这是一个铁律

“没有平衡就没有伴侣关系,这是一个铁律。”


难处在于,平衡是动态而非静止的,伴侣之间的平衡常常也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


在伴侣关系中,如何保持动态平衡,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伴侣关系和亲子关系和其他关系很不一样的地方是,伴侣之间的序位是完全平等的,因为一对伴侣一定是同时进入一段关系,因此不存在先来后到的问题。


然而伴侣可能有其他的伴侣,伴侣也不单指夫妻,只要曾经有过性或是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不论发生在婚前或是婚姻关系之外,都算是伴侣关系。




05

“只是谈恋爱”或者“只是性”

算不算伴侣关系?

老话说“露水姻缘”、“一夜夫妻”,通常这指的是性交易。但即使只是交易,传统的社会都尊重男人和女人最原始的结合,因此以“姻缘”和“夫妻”来形容这样的关系,即使在这样的关系中也有平衡,也带有尊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两不相欠。


一个认为自己有钱就可以羞辱别人,完全不尊重别人意愿的人,他索取的已经超过契约中应有的,这样的人不会在伴侣关系中获得任何成功,即使在婚姻当中也会抬高自己,最后不想也无法进入任何伴侣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一般人有更多管道取得性,在人们获得更多性上面的自由之后,反而因为胆怯,而不尊重自己和对方的身体和心灵。


“只是谈恋爱”或者“只是性”算不算伴侣关系?这个问题企图将主权交给别人,要别人来回答自己最清楚的事。



其实每个人在一段关系中都知道自己涉入的程度,也知道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如果对方在感情上付出很多,即使没有性没有承诺,还是一段值得感谢值得珍惜的伴侣关系;同样的,如果在两厢情愿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也付出了感情,不论深浅,不论婚内婚外,都构成伴侣关系,而且是有羁绊的伴侣关系,即使因为种种原因分开,最好的做法还是带著爱和尊重,承认这段关系。


而不要说,“我并不爱那个人”,“那只是谈恋爱”或者“只是性”,更差劲的是说出“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这种话,这都是撇清责任,没有担当,试图还自己清白,但是完全没有尊重的说法。


谈这些婚姻之外的伴侣关系,是因为所有曾经发生过的伴侣关系都会影响到目前的伴侣关系,一个人无法将过去一笔勾销,除非给予过往应有的承认和尊重。



06

“妈妈的好儿子”和“爸爸的好女儿”

所组成的婚姻,没有未来

当一个人还受到其他关系的牵连纠葛,就不能完全投入当下的伴侣关系,这包括第三章第十三节《妈妈的好儿子》和《爸爸的好女儿》所带来的牵连纠葛。


一个认为自己能取代父亲,比父亲更适合母亲的男人,在心里已经把自己当成母亲的伴侣,又怎么能全心对待自己的妻子呢?


索菲在今年的国际营里看了“妈妈的好儿子”和“爸爸的好女儿”所组成的婚姻,她说这个婚姻没有未来。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组合一开始是平衡的,“妈妈的好儿子”与“爸爸的好女儿”同样各有牵绊,也同样将很多对于婚姻的想像投射到对方身上。



男人在女人身上寻找另一个母亲,并且对自己的父亲说“我能做得比你更好”;女人在男人身上寻找另一个父亲,并且对母亲说“我是比你更强的女人”,但是两方很快就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发现,原来维持一个家并没有那么简单。


男人要求女人像母亲一样无条件地包容他,做他闯荡江湖永远的避风港,还要崇拜他;女人则希望男人把她捧在手心上呵护,但是绝对不能矮化她、贬低她。


两个人都是既想做大的又想做小的,在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很难配合彼此,结果是两方都觉得对方爱得不够,没有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有时候一方想:我多做一点,看看他有什么反应,对方却没有察觉,甚至说:你早就该这么做了。如此一来,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多做的一方更加感觉自己是受害者,再也不想多付出什么,并且觉得自己有权利要求对方补偿,久而久之,双方付出的越来越少,对彼此的伤害越来越多,成为一种均贫,而不是均富的平衡。



07

如果已经陷入这样的僵局,

该怎么做?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首届海灵格家排导师班学员明慧MingHuey的《谁在我家 升级版》读后感。她是加拿大卑诗省注册临床社工师。经过很多错误之后成功把自己嫁掉,又犯了更多错误之后成功挽救自己婚姻的感情专家。


如果已经陷入这样的僵局,该怎么做?明慧MingHuey的答案是:从自己做起。读这本书要有勇气,因为这本书谈及和我们的生活切身相关的主题,每一个章节都从不同的角度精要地指出关系中的真相。


我们可以怀疑,也可以提出问题,但是一定要对自己诚实,唯有诚实地观察自己的心思意念,并且在生活的互动当中观察,我们才能真的印证书上说的到底对不对,当我们真切感受到“原来这说的就是我”,才会认真对待序位、归属和平衡这些法则。除此之外,一切快捷的答案都不会持久。



家族系统排列已经成为海灵格疗法的标志,连同伯特·海灵格关于系统纠缠与解决方案的观察,触动了成千上万的生命,也改变了许多专业助人者的助人方式。


晓堂·健心坊提供来自海灵格源头的家排,为生命服务的家排。如果您对海灵格课程感兴趣,想了解更多 ,请加晓堂客服微信咨询。



晓堂·健心坊:致力于为不断变化的当代社会提供一个都市人的整合修行空间,贯通东西方思想、人文和心理学精神,通过提供多元的课程、沙龙、讲座、展览等活动,建造并维系一个有活力、有爱、落地、实修的社区。



 • End • 



长按识别二维码,从此和心灵对话


晓堂·健心坊,

一个安顿身心的觉知之所,

一个创意生活方式的践行之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