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不需要太功利的考级(关于整本书阅读考试的聊天实录)

张祖庆 华 夏 祖庆说 2021-10-10


华夏:


张老师,能否耽误您几分钟时间,请教一个问题?


局领导为了体现对阅读的重视,安排本县一所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制定了一份推荐书目,正在征求意见。个人感觉,有点不切合实际,主要是任务太重,学生一个月要读一两本必读书(列入考试),三本选读书、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列入考试),另外,还要读一些单篇文章。你认为阅读量以多少为宜?这份书目能否施行?


种豆南山


太多! 一月一个本,即可。 列入考试,太可怕!另,个人对“必读书”的提法不太赞成,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必读的,只能说精读书目吧!


华夏


考试是无奈之举,教师思想没转变,以考促读。



种豆南山


整本书阅读,一旦列入考试,就会成为新的负担。


我看到过不少课外阅读考试的题目,往往太拘泥于细节;有些题目连老师也不会做,检测的不是真正的阅读能力,因为根本没有引发学生思考。


华夏


以考促读的结果是学生把书的阅读变为知识点的记忆,读的是碎片,背的是材料。造成的一个后果是,推荐成为“只读”,书包里再无其它书,书店里买不到书目之外的书。


种豆南山


对!这很可怕的事,阅读变成了一种痛苦、一种折磨。


华夏

只读的实质,还是不读。


种豆南山


对!我以为,教育局领导不要这么急着用行政的手段去推进儿童阅读。而要扶植典型学校,让一部分老师先行动起来。让大家感觉搞阅读是有出路的,然后带动一批老师、一批学校。儿童阅读,要从自发走向自觉。

华夏

嗯。


种豆南山


阅读,不仅仅是为精神奠基,而且也能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说得再功利一点,也能提升考试成绩。如果让老师们清楚地看到,搞阅读,是一件“磨刀不误砍柴功”的事,那么,推广儿童阅读,就水到渠成了。否则,强势推进,就只能败坏阅读——儿童从此讨厌阅读。


那么,怎么检测儿童的课外阅读质量呢?


我的想法,是搞多元化、个性化、表现性的评价。


华夏:

怎么理解多元化、个性化、表现性评价?

种豆南山

1.大声朗读。随意抽取一本孩子本学期读过的书,翻到某一页,让孩子朗读。看是否读得通顺流畅。

华夏:

长文章的朗读最见功力,这样是不是也加重孩子的负担?因为我们平时的阅读大部分是默读。

种豆南山

可以让孩子们选择其中比较薄的,适合朗读的一本书(或让他们自己选定适合朗读的一个章节)。这样,负担就不重了。

华夏

哦。还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种豆南山


2.演微型剧。几个孩子,选定共读的一本书中的某片段,演微型剧。表演的过程,就是对一本书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实践语言的过程。美国的艾斯奎斯.雷夫,就有莎士比亚戏剧课程。


3.编手抄报。阅读一群书,几个孩子合作编一张有质量的手抄报。有摘抄,有读后感,有插画,内容可以丰富多彩。


4.阅读沙龙。为一些口才好的孩子,搭建展示的舞台。围绕某一本书或者某个作家,举行阅读沙龙。


5.百家讲坛。有些孩子阅读能力特别强,可以模仿百家讲坛的方式,让,讲解苏东坡、李白、司马迁、动物小说……这个,要求比较高,可让孩子们自主申报。这对推进主题深度阅读,作用很大。

华夏:

确实,这些方法都很好!体现了多元、个性。

种豆南山


6.创意写作。根据书的内容,让孩子们选择有意思的创意写作方式,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比如:


(1)写心情日志——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写写某个关键事件后自己的内心独白。如《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可以让孩子们站在老师罗伯特的角度写第一次报复成功的内心感受,也可以写他的学生勒康在餐馆开业典礼上惨遭报复的心情,也可以写美食家马来耶松狼狈而逃的内心体验……


(2)替某个主人公给另一个角色写信;


(3)给这本书换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尾;


(4)穿越到书中,成为书中的人物,改变故事的走向;


(5)给作家写信;


(6)给主人公设计一张名片;


(7)替主人公写一封求职信。

……

华夏


这些形式都很新颖,学生兴趣容易被调动,乐于参与。创意写作,很轻松地将读与写关联起来。高!


种豆南山


这是站在对学生个体检测的角度来谈的。


那么,怎么检测一个班级的阅读呢?


一看:


看学生的眼睛——读书多的孩子,眼睛是明亮的;看班级图书角的藏书量;看学生借阅图书的人次登记;看学生表演微型剧的质量;看学生阅读成果(书签、连环画、插图、阅读卡、阅读存折……)——当然,这个成果,要以趣味为先,不要太繁琐。否则,又成为一种负担。


二听:


听学生上课的发言——阅读量大的班级,学生的发言整体质量是不一样的;让高一年级的学生(2-3人),进入班级微信群,听学生在微信群里接龙朗读一章书的质量;随机抽取学生,听他们朗读一篇陌生文本的流畅度;听学生关于读书的演讲或故事。


华夏:


张老师,不少地方都在搞阅读考级,你怎么看?

种豆南山


我个人不赞成对班级进行一刀切的阅读考级。阅读是一件个性化的事,却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未免太功利。


作家麦家说:阅读,就是回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难道,我们对回家,也要进行考核吗?


这个话题,先打住,以后有时间我们专门讨论。


华夏:


好!谢谢张老师!

种豆南山:


不客气!您同意我把刚才的对话整理出来发我的微信公众号吗?

华夏

好!谢谢!

种豆南山

ok!


对此话题,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后台留言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