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祖庆:借班上好公开课的七条贴心建议(或雕虫小技)

张祖庆 祖庆说 2019-06-26
                点击上方"祖庆说"关注我



借班上公开课,对每位老师来说,每次都是挑战。因为学生是“借”的,不像在自己班里上课那样轻车熟路,不可测因素很多。也许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会让原本精彩纷呈的课一败涂地。


总结十几年来上公开课的成败得失,我以为如下七个贴心建议,也许对上公开课不多的年轻老师,有些帮助。


第一条贴心建议:用“原班人马”,不要“杂牌军”


借班上公开课,学生一定要用原班——最好是全班都参加。万一因场地限制,学校确实无法让全班学生上台,则可以向校方建议,不要光选成绩好的孩子。有些成绩好的孩子,考虑问题深思熟虑,发言往往不容易出彩。建议找一些调皮的孩子,因为调皮的孩子在公开场合喜欢出风头。这些孩子,往往可以成为公开课上的“奇兵”。这样,公开课就容易出彩——当然,出彩,不是公开课的目的,但因为有“观众”,有时候太沉闷,观众坐不住,这是现实,不得不考虑。


有时,学校领导怕一个班级不能出彩,找两个班或者三个班,选一些成绩优秀的孩子,临时组成一个班。这是最要命的。因为,这样特殊的公开课,舞台是陌生的,老师和学生是陌生的,如果同学之间也是陌生的,那就危险了。要知道,人在陌生的环境中,是不太愿意开口的。


所以,借班上公开课,要“原班人马”,千万不要“杂牌军”。


第二条贴心建议:要“亲自对接”不要“撒手不管


如果你有预习任务要提前布置, 最好亲自和带班老师对接,把预习要求以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的方式,诚恳而细致地委托给老师。千万不能交给中间人而“撒手不管”。否则,万一中间人忘了或者执行不到位,是很糟糕的。甚至会出现老师在台上,学生没有拿到课文的情况。如果你的课是要充分预习的,而孩子们连课文都没拿到,那是尤其糟糕的。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千万别让带班老师过度指导。若学生将文本研究得太透了,上课就没劲了。另外,现在网上实录很多,也许孩子们会搜索到同名的课堂实录,因此,课前要提醒老师,不要引导孩子们去关注网上的这些实录。老师不提,学生是不会想到去网上搜索的。否则,孩子们早已知道了其他老师的精彩课堂,你的课也许他们提不起兴致了。



第三条贴心建议:要“未雨绸缪”,不要“理所当然”


上课如打仗。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如果你有课件,一定要在孩子们进教室之前,提前安装。安装好后,拔掉投影连接线(免得提前让教师和孩子们看到),在电脑上运行一遍。不然,你要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课件一定不会出问题,那就错了。很多PPT或者视频,版本是不同的。若不演示,关键的视频或者声音无法呈现,不仅尴尬,还会让你手足无措。


第四条贴心建议:要“慢慢预热”,不要“单刀直入”


有些老师借班上公开课喜欢立即进入正题,这固然是注重效率的好习惯。然而,如果你课前没法和学生接触,两三分钟的预热,就必不可少了。课前预热得好,往往会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好的课前谈话,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时间要短。一般控制在3-5分钟,否则谈话时间太长,容易导致孩子们兴奋过头或者师生听觉疲劳。


第二,话题要精。大部分老师课前谈话,喜欢在自我介绍之后,让学生自我介绍。而孩子们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的自我介绍,容易雷同且不易出彩。往往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搞僵了。因此,话题要精心设计,最好和将要上的课,有那么一点沾边。既是课堂预热,又能巧埋伏笔。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第三,气氛要活。课前谈话,最好让孩子们适当地笑一笑。若是低年级,可以让孩子们肢体动起来。笑和动,是放松的最好手段。



第五条贴心建议:要“波澜不惊”,不要“火上浇油”


公开课有压力,这是正常的。师生都会有压力。即便做了充分预热,有些班级,因为没有在大场合上公开课的经历,孩子们肯定是会拘谨。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一定要沉得住气,内心要波澜不惊,千万不要直接说“大家要放松,不要紧张,自然一点,声音响亮一点”——其实,这是老师自己紧张的表现。老师的焦虑与紧张,是会传递和感染的,这样的“减压”,无异“火上浇油”,孩子们会越来越紧张。我的经验是,放慢节奏,将压力化解于无形。对策有二:


一是小组讨论。提出一些稍微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后,教师不要急着让学生回答,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在组间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巡视,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发言,摸摸他们的脑袋,或者竖个大拇指,孩子就会树立信心。


二是多多表扬。一个班级,再沉默,总有一些胆大的孩子举手的。对这些发言积极的同学,教师要大力表扬。偶尔有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你可以让一些不举手的孩子尝试回答。答出了,教师要表扬:“回答得很好,我希望看到你能主动举手。你一定会的!对吗?”孩子一定会点头的。这种心理暗示,是很重要。人只有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才能建立自信。


第六条贴心建议:要“见异思迁”,不要“从一而终”


任何一节公开课,都会遭遇不测。最尴尬的是忽然断电或者课件故障。所以,你的教学方案,就得“见异思迁”不能“从一而终”,你得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启用另外一套方案。无论在哪个地方卡壳,你都能应付裕如。这也提醒我们,公开课的课件要做得简单一点。越复杂,越容易出问题。


第七条贴心建议:要“遮遮掩掩”,不要“一览无遗“


一般来说,大部分公开课,都会事先有教学设计印发给与会者。有些上课老师,会把自己的详案贡献出来,所有问题、每句导语以及学生如何作答,都一览无遗地写出来。这就没必要了。


听课的老师,也是需要期待的。如果你把详细的教案写出来,你接下来的每一步甚至每一句话,听课者都了如指掌。那么,对课的期待感,就降低了。因此,公开课的教案——特指需要印出来给与会老师的教案,只要写清楚目标、重难点以及大致流程,即可。最精彩的教学环节与设计,可以简单地一笔带过。唯其如此,听课者才会不断收获惊喜。



【几句题外的话】


第一,有人说,所有的借班上课,都是“耍流氓”,公开课,就是要在自己班级里上。这个说法,我赞赏。但目前,在中国,这样的“耍流氓”必将长期存在。因此,借班上公开课这个话题就有讨论的价值。


第二,上述这些“贴心建议”,都是“雕虫小技”,如果你文本解读功夫不深,教学设计不合理,课堂驾驭能力欠缺,光有这些“雕虫小技”,仍然是不行的。关键,要把功夫下到备课和课堂实施的能力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公开课之道,是无法三言两语讲得清楚的。其实,像我这样的上过数百节公开课的老手,也会“败走麦城”。因此,公开课的真功夫,要下在课外。


另,如果我们把每一节公开课都当作研究样本,不把追求完美当作目标,那么,我们便不会顾忌那么多了。你甚至可以不试教,原生态地呈现。当然,这是对经验丰富的老师的一种高要求。详见我的另一篇文章《裸课,不仅仅需要勇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