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祖庆:莱茵河治污与学科质量管理(附赠汪峰新曲《分数 分数》)

张祖庆 祖庆说 2021-10-10

阅读正文前,请先点击上面的汪峰《北京北京》,对照“汪疯”改写的歌词《分数 分数》哼唱。


分数    分数     


        改词   汪疯


当我看着这卷子的每一道题

 

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 

 

除了粗心鬼的后悔和叹息之音 

 

我似乎听到了我烛骨般的心跳

 

我在这里欢笑

 

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

 

也在这里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

 

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

 

也在这儿失去

 

分数  分数

 


 

咖啡馆与教室有一个街区

 

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

 

师生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  

 

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  

 

我们在这欢笑  


我们在这哭泣  

 

我们在这活着  


也在这死去  

 

我们在这祈祷  


我们在这迷惘  

 

我们在这寻找 

 

也在这儿失去  

 

分数 分数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

  

我希望人们把我埋在卷里

  

在这儿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

  

在这儿有太多让我眷恋的东西 

 

我在这里欢笑

  

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 

 

也在这儿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  


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  


 也在这儿失去  


 分数  分数

以下为很严肃的正文哦~~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流经瑞德法荷等欧洲9国,全长1320公里,流域18万平方公里,服务5800万人,其运力是长江的6倍。沿岸有5大工业区,5分之1的世界化工品在这里生产。


莱茵的欧洲古语意思是清澈明亮。200年来的莱茵河畔,歌德、席勒、舒曼、贝多芬、黑格尔、恩格斯等巨匠逝者如斯。正如道德经说的"水利万物而不争",欧洲人没有善待他们的"莱茵老爹",抛弃了对"父亲河"的敬畏。19世纪中叶的二次工业革命,对莱茵河的攫取破坏达到了顶峰,6万多种化学品导致莱茵河水质急剧恶化。莱茵河,也像我们身边河流一样历尽劫波,成为了欧洲的下水道,污浊不堪,恶臭四溢,水生动植物基本消失。生物学家曾痛心地宣布莱茵河的死亡。


1986年11月1日深夜,瑞士桑多兹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对莱茵河造成灭绝性污染,莱茵河迎来了她新生的转折点。2000万以此为水源的人们品尝了自己自己亲手种下的恶果后,终于梦醒了。正如汤因比讲的,“人的罪恶缘起于内心的贪欲和自我中心主义”,这恐怕也是人类在认识环保道路上的通病(其实,这何尝不是雾霾愈演愈烈的根源?!)。


在此后的40年,这里掀起欧洲环保史上最伟大的治理行动,莱茵河由死复生,达到饮用水标准,标志性鱼类鲑鱼迴游。从这一世界大河成功治理的典范和教科书中可以读出,一潭死水也可治,纵然覆水亦能收。


欧式治水,招招发力,见血封喉。细细梳理,窃以为如下几条治理措施,最为关键:


1.设立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制定包括水质可饮用、鲑鱼回家等极具挑战目标,监督成员国立法兑诺。


2.设立8个国际水质监测站,时刻抽检400种物质250个样本,一旦异常"神经雷达"1小时内用3种语言报警全域,环保警察迅速出动查处肇事者,通报媒体让其倾家荡产。


3.建立鱼道鱼梯,恢复河流自然状态,发展有机农业,老工业基地退二进三。


4.众多的环保教育基金会,像传道士一样为小学生开环保课程。


这四条治理经验,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智慧,体现了系统治理的理念。


一是制定治理标准;二是建立监控体系;三是恢复河流生态;四是实施持续治理。


缺失了任何一条,莱茵河治理都不会成功。


 由莱茵河治理,我联想到中小学学科质量管理。其实,教育质量管理部门完全可以从“制定学科质量标准——建立科学监控体系——建设课程生态系统——倡导绿色教育质量”这四个维度,科学地进行学科质量管理。


 首先,制定学科质量标准。很多教师往往将“课程标准”当做学科质量标准,实际上这是两回事。“课程标准”是对教师教学的指导纲要,更多地指向教师的教学;而“质量标准”,是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更多地指向于学生的学习。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教学管理人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将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学习要求,转换成可以量化考核的质量指标(既有量的指标,又有质的指标)。比如语文学科,可以从识字量、口语交际水平、书写质量、背诵积累量、阅读量与速度、写作量与质、综合性学习态度与质量等维度,对每个学年学生学习质量标准做出比较细致的规定。这样,一线老师才能心中有数。


 其次,建立科学监控体系。这里的“科学”,有二层含义。一是监控的标准要科学。质量管理部门要根据质量标准,制定合宜的口头与书面的质量检测标准。这个标准,要和老师们反复讨论,形成相对稳定的质量检测标准。这样,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才会紧扣标准教学,而不是很功利地猜测教研员命题的风格(香港在这点上就做得很好,专门设有命题专业委员会,命题指导思想和命题风格基本统一,老师们在学期之初,就有明确的方向。不像大部分地方,命题由教研员一个人说了算。教研员个人命题风格与导向,直接影响着本地区该学科的教学生态,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如果该地区教研员的命题和当前的核心素养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那是教师之幸。可是,谁又能保证,教研员一定是该地区的学科风向标呢?)。二是监控的流程要科学。质量监控,不仅仅是终端的纸笔监控,更多应该是一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口头与纸笔相结合、分项检测与综合检测相结合的监控。而目前,大部分地方的质量监控,往往不分城乡,不分生源,只在学期结束组织一场声势浩大的统考,而平时的学习质量,却失去了监督——其实,日常的分项检测,只要把好关口,由学校实施,完全可以取代期末的统一检测。科学的监控流程,应该是过程大于结果,应该是阶段性监控和终端监控相结合的。北京等地取消小学阶段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应该是比较积极的尝试;江苏吴将实验小学推出的“一师一卷”,也是颇有新意和实效的。


第三,建设课程生态系统。课程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生态系统的任何一个链条遭到破坏,都会导致整个生态失衡。一味地把目光聚焦在课堂,一味地把注意力聚焦在考试,势必忽视课堂和考试以外的生态因子,而这是非常危险的。相当多的教研员和老师,以为抓了公开课教学研讨,质量一定会提高,这是非常偏颇的。曾经和台湾李玉贵老师讨论,我提到:“我们的语文研究,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那就是断章取义——离开日常的课堂,孤零零地研究反复打磨的公开课教学,这是最致命也是最危险的。我以为,语文教学研究未来的方向,在散发着田野气息的一线原生态课堂和课程建设,而不是在象牙塔里研究艺术课。那样,研究一定会走入死胡同。”相当多的地方行政领导或学校校长,以为抓了考试,成绩一定会好。而事实有时候恰恰相反,过多一刀切的统一考试,人为地增加了师生的焦虑,破坏了学科生态,学习质量反而下降。浙江某市一实验小学,从来不组织学生进行统考,但是在2013年底组织的学科质量抽测中,四门学科中,三门在地级市抽测中排名第一(其中一门第二),原因何在?原因恰恰在于学校从不组织统一考试,老师们严格按照学校的质量检测体系,以学生不同的阶段学习力提升为核心,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切实抓好课程建设,让每一门学科都回归其原有的生态。考试结果,水到渠成。


第四,追寻绿色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绝不仅仅只是考试成绩。以牺牲学生学习幸福感和持续学习动力为代价的考试质量,实质上是把学生推向厌学的深渊。学生除了考试成绩,一无所有。过多过滥的统一考试,让教师不得不急功近利——考什么教什么。很多时候,复习阶段,教师往往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后进生身上,优等生,成为少数的“陪太子读书”者。这样的炒冷饭式的复习,人为地破坏了学科生态。因此,我们说,质量管理,要像莱茵河治污一样,着眼长远。几年前,杭外学生在首届央视“听写大赛”包揽冠亚军,让人们对该校的语文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教研组长倪江老师的观点是,语文学习,要“靠大量的高品位阅读去覆盖考题”。一旦你走进杭外学生的教室和阅览室,你就会惊叹于学生的阅读广度与深度。这样的高品位阅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怎么能不强呢?真正重视了阅读,学生的各方面素养,都上去了。考试成绩,也就不用担心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走阅读课程化之路,让每个学生爱上阅读,大量高品位地阅读,应该是走绿色质量之路的不二法门。

 

也许,以上所说,只是听起来很美的梦想。可是,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别让分数偷走你的幸福”一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