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存希望 处处是诗——重读《沙郡岁月》(文末诚荐自然经典书系)

张祖庆 祖庆说 2019-06-26


遇到它,纯属偶然;

阅读它,成为永远。

这是一座无与伦比的矿藏:

哲思,生态,历史,伦理……蕴含其间;

这是深邃的哲学心灵,

这是生态主义的圣经,

这更是精美的文学盛宴。

打开它,美不胜收;

合上它,心灵澄明。

它,便是李奥伯德的《沙郡岁月》

——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世纪之书人文类十大必读好书 。 


温馨提示:点击上面的音乐,阅读此文,会更美妙 。

                              1


放一曲巴赫的钢琴,让音乐在屋子里如水流泻。虔诚地翻开书页,美丽的文字,逐渐鲜活起来:林间空地,鹬们炫耀着空中求偶的绝技;雪融时节,冬眠乍醒的臭鼬在雪地疾奔;八月的沙洲,河流在它的床上随兴作画。


其实,岂止是河流,沙郡岁月的一切,都是精彩的画,更是隽永的诗。


                                2


跟随作者,进入沙郡吧。翻开扉页,扑入眼帘的是——《沙郡年记》


一月  雪融


二月  年轮泄露秘密


三月  雁归


……


三百六十五个日子,三百六十五首土地写就的诗。


                           3


随着岁月的脚步,穿越冬天,走向春天,亲近土地。


                          雪融


积雪初融,清亮如铃的滴水声敲醒了沉睡的大地,冬眠的动物开始骚动起来。臭鼬,田鼠,猫头鹰……一切都活跃起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一段文字将春回大地的景象描述得栩栩如生。


                   年轮泄露的秘密


尽管是春天,但寒意未消,生活在农场的人依然需要劈柴取暖。这一部分中,作者借助劈开的老栎木的年轮,巧妙地将1865年至1936年近百年的农场变迁和历史风云浓缩于笔端。裁剪角度新颖,文字幽默,充满哲思,让人回味。


“我们因失去老树而哀悼,但是同时也明白,老树有成打的后代,正健壮地挺立于沙地上,接下制造木材的工作。”——这不就是“新陈代谢”的最好诠释吗?


“芬芳的历史碎片从锯齿切入的地方飞溅出来,堆积在两个跪着的锯木者之前的雪地上,我们感觉这两堆锯屑不是木头:它们是一个世纪完整的横断面。”——读树,也是读史;年轮,浓缩历史。


水壶在唱歌,这些承载着历史的栎木,在白色的灰烬上燃烧成红木炭,我想起的,是“沧海桑田”。



                          春雁之鸣


读到这个章节,我只愿意做个文抄公,大段引用诗一般的文字。


“一只燕子造就不了一个夏天,但是当一群雁冲破三月雪融的阴郁时,春天就降临了。”


“它们循着河流的U型河曲部分蜿蜒而飞,在现已没有埋伏猎枪的岬角和岛上低掠而过,对着每个沙洲鸣叫,仿佛沙洲是个长久失去联络的朋友。它们也在沼泽和草地上低飞穿梭,向每一个刚刚融化的水坑和池塘打招呼。最后在我们的沼泽上方仪式性地盘绕几圈之后,他们张稳翅膀,静静地滑到池塘上,将降落的黑色双脚放低;在远处山丘的衬托下,他们的尾部显得十分雪白。一触及水面,这些大架光临的客人便大声鸣叫,溅起水花,摇落了那些脆弱的香蒲上最后的冬意。我们的雁群又回来了。”


作者笔下的雁群,不再是鸟类。


它们,是春的使者,以最美丽的姿势翩然而至;它们,是春的精灵,以最优雅的方式融入春的怀抱。


本书中,这样优美而精彩的文字随处可见,它们如闪光的珍珠散落在全书的每一个角落,带给人极大的审美享受和阅读快感。


关于雁群,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这样的文字:“历史的讽刺之一就是,一九四三年,那些大国竟然才在开罗将世界各国联合为一。其实,这世界上的雁早就有了这种观念。……当它们每年以食物换取阳光,以冬日的温暖换取夏日的孤独时,整个大陆所获取的净利迷失一首从阴沉的天空降落到泥泞之上的荒野之诗。”这段话对战乱不断的人类不啻为一声棒喝。人类一直渴望和平,但是没有一个时期是真正和平的。两次大战的阴霾尚未从人们的心头散去,新的战争不断爆发着,局部地区的战乱,依然让人们战战兢。“两伊战争,海湾战争,车臣,911,朝核,巴以纷争,台独……”这些字眼,让我们难以对“太平盛世”有更多的憧憬。


人类,真的需要向动物学点什么。


                        空中之舞


第一次读这一部分文字,我为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超脱的心态所折服。


冬雪融尽,春水漫溢。农场到处一片汪洋,大水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然而作者却“在水一方”,细细地观察起大水淹没的田野——


“高涨的水一浸草根,鲤鱼就出现了,它们搜索着、翻滚着,像被放到草地上的猪那样地兴致勃勃。它们闪动着红色尾巴和黄色的肚皮,在马车道和乳牛所走的小径漫游,并摇动芦苇和灌木,急欲探索对它们而言已扩大了的宇宙。”


“一只鹿从果园里跳出来,被迫离开平时白日在柳树从里卧睡处。遍地是兔子,它们安静地接纳我们山丘上的几个角落;当诺亚不在时,这些地方就是它们的方舟。”


大水漫过,动物们的活动领域都发生了变化,而这变化,在作者眼睛里,都是诗——一首关于水的生命之诗。分明是大水漫灌,行动受限,超然者看到意趣盎然;浮躁者看到狼藉满地。


最让人难忘的,是作者对鹬们在空中所表演的飞行绝技的描写,声形交错,动静和谐,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影。


细细重读,我领悟到的,是哲思的魅力。


作者在客观叙述的同时,冷不丁冒出的隽永话语,总让人回味无穷——


“一块老木版的自传,是一种学校未教过的文学。但河岸上的任何一座农场,都是一座图书馆。在这里拿铁锤的人和拿锯子的人,可以随兴阅读。河水高涨时,河岸上就多了几本新书。”——这绝妙而贴切的比喻,韵味无穷,让人沉醉。


“垂头丧气,对春天绝望的人,往往脚踩葶苈而浑然不知。只有膝盖跪在泥巴里寻找春天的人看见了它,并发现到处都有它的踪迹。”——这样的话语,总让人振奋无比,满怀希望。


                                  4


心存希望,处处是诗。这,便是我重读《沙郡岁月》的感慨。




推荐类似的书系,祝您阅读愉快~~



              《瓦尔登湖》(美国 梭罗)



          《大地上的事情》(苇岸)



        《田园之秋》(台湾  陈冠学)


    《林中水滴》(前苏联 普里什文)


      《一个园丁的一年》(捷克 卡雷尔·恰佩克)   

   《万物有灵且美》(英国 吉米·哈利)

     《橙色风景》(日本  东山魁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