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祖庆:让每一个儿童都成为最闪亮的星星

张祖庆 祖庆说 2019-06-26



〖让每一个儿童都成为最亮的星星     

1

如果你经常参加大型教学观摩听课活动,这样的镜头,也许不会陌生——


下课了,大部分学生安静地离开“特殊的教室”——舞台。教师收拾教具,准备离开讲台。这时,几个孩子手捧一大束鲜花,笑盈盈地向老师走来。于是,老师也笑盈盈地接过鲜花,与孩子们站在一起。台下掌声响起,摄影师马上紧跟而上,“咔嚓”,留下了难忘的画面。


每当看着这样的镜头一次又一次地重现,我心里总不是滋味儿。也许,在我们看来,这是天经地义:名师用智慧和汗水,为老师们奉献了精彩,他们辛苦了,理应受到“明星”的礼遇。


但是,我们似乎都忘了,忘了是谁让“明星”熠熠闪光?是孩子们,是我们口口声声念叨的“学习的主人”们!课堂上,要没有孩子们的精彩,明星,只能黯然无光、灰头土脸。可以豪不夸张地说,是学生的精彩成就了教师的精彩。那些频频出镜,璨舌莲花的学生,才是课堂上真正的“明星”,那些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学生,才是真正的“明星”。


可是,有谁想过,课终人散时,给这些“明星”送上一束鲜花?


因此,我一直在等待这样的机会。假如我有幸在上公开课的时候,遇到组委会给我送花的机会,我一定毫不犹豫地,把花转赠给课堂上表现最好或者进步最快的孩子,一定!

 


2

这样的机会,很快来临了。


2008年的圣诞节,我参加了由多家媒体举办的“媒体看课作文擂台赛”。课上,广东嘉信西山小学的五年级孩子们表现非常精彩。


下课了,我当即决定将评委会提前颁发给我的奖品(因我赶航班回家,等不了颁奖,评委会主任把亲笔签名的珍贵的词典提前发给了我)转赠给了课堂上表现最出色的孩子。就是他,给我的范文提出宝贵修改意见;还是他,头头是道地评改着同伴的作文。他,是当之无愧的“课堂明星”!孩子激动地从我手里接过这沉甸甸的礼物,一脸自豪。


孩子们和台下的老师热烈地鼓掌,摄影师快速地按下了快门。


这一刻,永远定格!


孩子们挥手和我告别,我也正要离开“教室”。这时,三个孩子一起捧着一大束鲜花,缓缓地向我走来。哦,他们是来给我送花儿的!于是,我马上叫住了正在退席的孩子们:


“同学们,请回到座位上来。老师有一份特殊的礼物没有送出。”


孩子们都纳闷地回到座位上。


“同学们,首先,我非常感谢组委会的精心安排,他们要把这束鲜花送给我。但是,我想说,今天的明星,不是老师,而是你们,是你们所有的同学们。鲜花应该送给你们。来,请你们选出两位课堂表现最出色的孩子,接下这束鲜花。”


孩子们满脸兴奋。


很快地,领取礼物的孩子选出来了。在热烈的掌声中,我把花,送给了今天课堂的真正“明星”。


在掌声中,我把三名获奖“明星”请到舞台正中,我,站在他们的边上,请摄影师再一次拍下这难忘的一幕。


这一幕过去已经5个多月了,但我一直在回味。


我不敢说那天的“借花献佛”,会给孩子们的一生带去什么样的影响。但至少,在那个特殊的时刻,孩子们是无比激动的。因为,他们找到了当“明星”的感觉,他们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很多年后,也许他们忘记了这位只给他们上过一堂课的老师的名字,也会也许忘记了这节作文课的题目,但是,他们一定会深深地记得这个难忘个的细节。也许,从那一刻开始,他们真正地感受到了被尊重与被赏识。而这种尊重与赏识,也许会带给这些孩子以不竭的学习动力和奋进的力量。


广州回来,我在教学札记本上,留下了这样的感慨——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成为“明星”的梦想,作为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制造机会,让孩子们的明星梦得以实现。



3

 

 后来,我又一次让一位孩子成为了“明星”,她是天台平桥小学的小雯。


 应朋友顾智勇校长的邀请,春假期间,给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节课,并做一个报告。顾校长让我一节作文课,我报了几个题目,他们选了《创意图书馆》。


 20分钟后,孩子们进入了写作的环节。今天的作文课,我故意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高难度动作——我要在课堂上点评一位作文最困难学生的作文,让老师们直观地观摩如何辅导作文困难生。该班老师告诉我,相对来说,小雯作文有点困难,写作速度有点慢,写不具体。


写作开始了,我有意识地来到小雯边上。轻轻地问她:


“有困难吗?”


 她犹豫了一下,难为情地说:


“还行,只怕写不具体。”


 于是,我开始和她聊写作思路,并第二段为例子,告诉她把有些细节展开,把脑子里的画面写出来,就行了。


  她点点头。我又嘱咐她,适当注意速度。


  5分钟后,我又一次来到她身边。好家伙!写了近100字了。文从字顺,只是有些地方细节不够精彩。于是,我又在她耳边嘀嘀咕咕,给了她一些建议。


她点点头,胸有成竹地写了起来。


此后,我巡视至她身边三次,每次都给她支一些招儿。这孩子,似有神助。20分钟,居然写出了400多字!


评讲前,我在她耳朵边轻声“怂恿”她:你的文章写得很棒,等下要做好准备,上台读给大家听。孩子调皮地吐了一下舌头,不知是害怕,还是激动。


讲评开始了,我让两位优等生读作文。孩子们围绕本次习作要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还有谁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我问。


不少孩子举手了。我把目光落在小雯身上,期待着。可是,孩子躲闪着,不敢接受挑战。


于是,我只好请她“出山”了。她勉强地离开座位。


“刚才,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咱们班的小雯同学,作文写得很棒!下面我们请她上台读作文。”


说完,我带头鼓起掌来。孩子们显然一脸惊诧,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小雯居然写了篇好作文。我示意他们鼓掌,他们这才鼓起掌来。


 掌声中,小雯羞涩地上了台。



 我悄悄问:“你读,还是我读?”


 小雯难为情了,声音轻得蚊子哼哼似的:“你读吧!”

“要么咱们一人读一段?你先来?”


“好吧!”还是有点勉强。


 于是,我把她的作文投在实物投影仪上。小雯开始读文章——


“要是,我告诉你世界上有会走路的椅子,你听了也许会不相信,可这已经不是神话,而是事实!”


 小雯正准备往下读,我趁她没注意的时候,示意孩子们热烈地鼓掌。孩子们很快领会了我的意思,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孩子们,你们为何鼓掌?”


“小雯的这个开头,很吸引人,引发人的悬念。”


“小雯的开头,开门见山地把椅子特点写出来了,很简洁。”


 孩子们纷纷地夸赞。于是我对小雯说,你写的挺好,开头加10分。你读得很棒,朗读分加10分。干脆你一读到底吧。


    于是,小雯越读越自信,越读越流畅。我和大家不时地请她停下来,分享她文章中的精彩——很多精彩,其实是我在指导的时候提供给她的——但是,这有什么要紧呢?让她找到当“明星”的感觉,让她从此不再害怕作文,比什么都重要。


    小雯的作文不可能一下子提高很快,有很多地方都需要修改。这一回,我没有帮她指出修改的建议,而是静静地等待。我非常认同赞科夫说的话,他指出“当一个孩子终于回过来再读自己的作品,而且发现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的时候,那就是伟大的突破来临了。”我在等待小雯的“伟大突破”。我让她在需要修改的地方,读一遍,再读一遍,然后,请她自己说说怎么改?如果实在改不出来,则可以请她求助“热线”,哪位同学的意见最合理,就听谁的。


    小雯读完了,我和孩子们,包括台下的老师,都热烈地持续地为她鼓掌。我毫不吝啬地打出了本节作文课的最高分——140分!


    小雯激动地回到了位置上,因为她成了作文课上最闪亮的“明星”。她实现了“伟大的突破”——无论是作文字数,还是作文质量。更为重要的是,也许从此,她不再害怕作文了!


     天台回来,我在教学札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课堂,应该是“明星”的梦工场;教师,应该成为“造星”高手。让每一个儿童都成为最亮的星星,是教师一生的使命。



转载自:小学语文名师  ID:xxywms 原题《教师,应该成为“造星”高手》

编辑:玉之树


小学语文名师 |xxywms

Hello,伙伴们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