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儿童阅读推广三大策略/课程化实施·团队攻关研究·读写无缝对接

张祖庆 祖庆说 2021-10-10


点击上方蓝字“祖庆说”即可关注


【转发按】


上周二晚上,“作文聊天吧”开启了本学期第一次活动。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张晶校长,带着她的团队核心成员周美英、杨婷老师,作了精彩分享。群里的老师大呼过瘾,纷纷表示脑洞大开。活动尾声,我用语音聊天的方式和老师们谈了三点启发——核心观点就是题目(语音和文字整理,都在下面)。


张晶校长、周美英老师、杨婷老师的三个案例,都非常精彩。因为限于篇幅,这里只能呈现他们的框架。具体的案例,请关注“创意写作吧”或点击底部”阅读原文“。


以下为交流节选和我的点评实录~~




hGlobal“作文聊天吧”第68期聊天实录
2017

整本书阅读中的写作教学(上)


 分享嘉宾一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 张晶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副校长,省语文学科教学能手、先进工作者,南山区首届十大杰出教师,中央电教馆技术爱生远程合作项目特聘专家,教师继续教育阅读课程授课教师。集团“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提前读写实验”负责人。到全国几十所学校及南山区多所学校讲座及授课,编写读写实验学本、中央电教馆整本书阅读指导手册。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是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的张晶,今天跟您分享的是我校整本书阅读教师团队,一群有教育情怀的一线教学实践者!在开展儿童阅读的路上,已有十余年的历程。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有这样一群伙伴,一起做着一件喜欢做的事,大家且思且行,彼此借鉴互相鼓励。我们很幸福,因为我们的实践带来了学生生命的丰盈,也焕发了我们的职业激情!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校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概况。


与儿童阅读结缘:2004年我校教师参加了亲近母语首届论坛,听了岳乃红老师执教的班级读书会《时代广场的蟋蟀》,眼前顿时一亮,原来世上还有这么好看的童书,原来语文老师还可以上这么好玩的课!回来后,大家就迫不及待地买书看书,并照葫芦画瓢,模仿岳乃红老师的《班级读书会123》开启了班级同读之旅。


课程特点:结合我校2000年起步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提前读写实验”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把整本书纳入到语文课程中来,努力使课堂教学“提速”,把整本书阅读“挤进”课堂。在整本书阅读中,有课时安排、有计划、有策略、有评价的以课程化方式推进整本书阅读,重构语文课程内容,让整本书与语文书有机整合,共同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课程现状:个性阅读与班级同读相结合。班级同读的引入,使语文课程形态发生了变革,整本书阅读成了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成了每一位老师的教学自觉,每学期挤出至少1/3的时间开展整本书阅读。我校对阅读的重视,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呈现了起步早、阅读量大的特点。


成果及影响:


重构学校语文课程,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获得南山区特色课程创新奖。团队编写10册实验学本,供全国50多所学校使用,带动50多所学校合作备课开展同步阅读。我们的“整本书阅读中写作点的设计”慕课获得首届慕课大赛特等奖,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整本书阅读中的写作教学”案例12个,微课面向全国分享。每年都有来自外省市的教育同仁慕名前来参观考察或跟岗学习。作为中央电教馆儿基会携手西部项目的指导学校,多年来,带动西部几十所学校开展童书阅读。我们的团队多次为山东、甘肃、新疆、云南、山西、陕西等地教师做阅读推广及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并编写《整本书阅读指导手册》作为西部地区教师培训教材。


我校现有优势:


1.不会写字也能写作。我校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提前读写实验”已有16年的经验,一年级大量识字、先识字后学拼音、借助IPAD学拼音、学打字,一年级已能做到不会写字会打写作文。


2.搭设平台提供训练场。我校学生人手一台IPAD。啪啪、思维导图、涂书笔记等APP能够熟练运用并辅助学习。这些都为早起步阅读、早起步表达打下了基础。学校提供了多个发表的平台,给学生创造大量语言实践的场,在用语言中学语言。


整本书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1.写作贯穿始终。和阅读相伴的学习任务以写为主:读书笔记、随笔随感、学习单、仿写续写、情境写话、话题感想……一本书可以有多个写作点,可以写多篇文章。


2.读写结合互相促进。阅读促进写作的精彩与丰富,写作推动阅读的细致与深入。或用阅读指导写作,或用写作推进阅读,或向阅读学习写作技巧,或用写作表达阅读思考……


整本书阅读中的写作教学优势:


1.提供丰富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味写生活让学生素材枯竭,趣味索然。借整本书指导写作,因其篇幅长内容丰富,写作话题等素材信手拈来。让孩子们学习从阅读中找到一些写作的创意,或者摹写的例子,让孩子们进行一些有趣的片段的写作练习。


2.要点反复出现


整本书中蕴藏着大量写作技巧,且大都反复出现。这对于以模仿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反复实践和应用这些写作技巧。


3.文体无限延展


阅读有多宽,写作就有多广。在我们的实践中,有多种从形式到内容都超越教材要求的写作。比如:学生在充分的诗歌诵读之后,自然而然地会乐于进行一些有韵律的写作。诗歌的写作和对语言感觉的培养,是我们孩子们写作重要的起步。因此,诗歌的大量阅读和仿写、创作是我们必做的项目之一。再比如:思想作文,就是在小学阶段,我们会让孩子们起步做一些表达观点的议论文写作。实用文,包括说明文和生活当中应用的文体。


4.还原生活本真


阅读和写作需双轨并行,读是写的基础。没有大量的有品质的阅读,写作无法植入生活。空洞有余,真实不足。而我们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写出华美的文字,而是让我们回到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心口合一。


5.带来习作变化


让写作不再刻板


让写作少了约束


让写作变得好玩


让写作自由灵动


……


以上是我校整本书阅读现状以及整本书阅读中的写作教学的现状介绍。接下来我们将用三个案例向您分享我们的做法。分别是:周美英老师介绍用阅读来指导写作技巧的案例《读草房子,学写作技巧》,张晶老师介绍用写作任务推动深入阅读的案例《仿写歌词<童年>》,杨婷老师介绍整本书阅读后的拓展活动《妖精的小孩创意写作》。


(想要获知三个案例的详细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或关注“创意写作吧”





张晶校长团队今天晚上的交流,有三个特点:第一、彰显了儿童阅读课程化实施的巨大价值;第二、凸显了团队合作攻关研究的巨大力量;第三、发挥了读写无缝对接的巨大优势。


先说第一点,凸显了儿童阅读课程化实施的巨大价值。儿童阅读很重要,这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但是往往呈现一种碎片化研究的状态。老师往往会心血来潮,今天决定要上一节阅读指导课,明天看到另本书比较好,于是带着学生读另一本书。但是却很少从系统上去梳理课程的标准、课程的内容、课程的评价体系,乃至于课程的指导纲要。但是,我们看到张晶校长的团队已经做到了,他们花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阅读,每个年段都有阅读目标,紧紧依托教材进行拓展,做得非常系统,非常接地气。这就是课程化实施的意义。儿童阅读,只有走课程化的路子,才能够走向深入。不然,它只能是脚踩西瓜皮,走到哪儿滑到哪儿。


第二点,凸显了团队合作攻关研究的巨大力量。张校长的团队非常强大,据我了解,他们的学校具有非常浓厚的研究氛围,老师们自加压力、自我挑战,又不各自为政,围绕着儿童读写课程,凝成一股力量,各自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形成了巨大的研究优势。正像张校长刚才在交流当中所说,一个人走得快,但是一个团队一起走,走得远。任何项目,大家只有把力量聚焦到一个点上,重锤敲打,研究才能够走向深入,才能够出成果。


第三点,他们的研究发挥了读写无缝对接的巨大优势。过去,我们一说读写结合,会很快想起丁有宽先生的读写结合课程。丁有宽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学生在课外书很难寻找的前提下,在广东农村学校,带着学生“读一篇、写一篇,读一段、仿一段”,创造了巨大的成功,这是那个年代的读写结合,有巨大的历史价值,但也难免有历史的局限性。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儿童阅读如火如荼地发展,在儿童读物唾手可得的今天,如果还停留在“读一篇、写一篇,读一段、仿一段”这种机械的读写结合上的话,那是远远跟不上时代步伐的。


在资讯浩如烟海的当下,在儿童能够读到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今天,张校长团队的读写结合,已经突破了丁有宽那个年代的局限,创造性地把大量阅读和趣味写作、创意写作非常好地整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发展,也是一种创新。


我发现她们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宏观架构、微观推进。在整个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比方说,周美英老师的儿童小说写作训练,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写作的角度,找到了比喻、鸽子、意象、情节、结尾、景物、外貌、语言,这么多的写作点,做它一两个月、一个学期,学生可以说把这本书读透了。书读完了,写作能力也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它是整体上的设计,同时每一个点都扎扎实实在做。这就是宏观设计、微观推进;而张晶校长的《康震评说李清照》仿写歌词,非常棒,也是宏观架构,微观推进。杨婷老师的《妖精的小孩》案例,也是这样。她用十几节课,指导学生阅读写作,非常成系统,同时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又非常扎实,也是宏观架构、微观推进。


具体来说,他们的读写无缝对接,体现了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抓文体特色,设计写作。


比方周美英老师的儿童成长小说,紧紧抓住小说的特色:情节、结尾、景物、语言这些都是小说写作的特点。张晶校长把古代诗词与现代的歌词结合,这两个勾连点结合得非常好。杨婷老师抓住奇幻小说的特点。她们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抓文体特点。


第二,抓学生兴奋点,设计写作。


张晶校长的写歌词,尤其是写流行歌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最大限度地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孩子们欲罢不能,他们的歌词写得非常棒。张校长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提到,让孩子写歌词不是目的,让他通过写歌词,对书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葆有热情和好奇心,这是最重要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歌词写作者,而是通过这个载体,让学生对于探究古代诗词,产生浓厚的、巨大的兴趣。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再比如杨婷老师让学生续写奇幻小说,能够把三年级孩子写作的洪荒之力全部都激发出来,三年级啊,写了四千多字,确实是了不起。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周美英老师的案例也是这样,语言训练做得非常扎实。


第三,搭设写作支架,指导写作


写的训练,过去长期以来,过分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写作的兴趣,却往往忽略了写作支架的搭设。而这三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写作支架的搭设。周老师语言的训练,先分析,然后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当中运用;张晶校长的“环境、事件、抒情”解读也非常到位,先指导再让学生合作试写一节,从独立写,再到放开写。这就是写作支架。杨婷老师教学生写奇幻小说的时候,把奇幻小说这种文体跟一般的小说、一般的童话,它的不同点在哪里提炼出来。让学生去发现奇幻小说的特点。这样,孩子们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就有了方向,有了支架。不是无拘无束地想,乱七八糟地写,而是无拘无束地想,有章有法地写。这种写,是建立在对奇幻小说特点的认知基础上的有效写作。


最后我想说,“作文聊天吧”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重磅回归。今晚,张晶和她的团队的分享非常给力,为我们的作文聊天吧开了一个良好的头。今晚的分享,只是她们学校研究的冰山一角,更多的精彩,后边还会陆续推出。下星期二的晚上,我们还会请团队当中的其他几位,继续分享他们的写作。其实他们的阅读课程,也做得非常棒。上周,他们在班级读书会微信群里的分享,也赢得了大家的高度评价。至于有的老师问到他们学校的阅读手册,如果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和张晶校长联系,或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到他们学校实地考察,相信,你会获得更多的东西。


最后,想表达对张校长团队的敬佩之请。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校长,把主要力量集中到业务的研究上,这个团队怎能不强大呢?学校既有周美英老师这样的中流砥柱,又有杨婷老师这样的新生力量,梯队建设得非常好。所以,我对这所学校的未来是非常看好的,它是一所儿童阅读标杆性的学校。期待我们中国有更多这样的学校。


再一次感谢各位,感谢聊天吧的伙伴、管理员,谢谢大家,晚安。



长按即可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相关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