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而丰: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下) 张祖庆

张祖庆 祖庆说 2021-10-10

【此文承接上文《简而丰: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上)》,想阅读上篇,请点击上面蓝字'祖庆说”关注本公号。谢谢!】



三、在简约中抵达丰满


那么,如何在简约中追求丰满,让语文课堂充满着张力呢?除了上述说的四个“精简”之外,我们还要努力让教学的核心板块——亦即实现核心目标的教学板块,酣畅淋漓。


第一,沉潜与玩索,丰润语言蕴藉。


走向丰满的语文课堂,必定绕不开语文的根本——语言的学习。而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对词语的学习、玩味,是语文教学走向丰满的最基础的领域。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 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五度空间”:触摸词语的温度,点染词语的亮度,开掘词语的深度,拓展词语的广度,提升词语的效度,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如此,才能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因着对词语的沉潜与玩索,逐渐走向丰满和润泽。


在词语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教师脱离语境,就词解词的场景。这种单纯为解词而解词的做法,只能将词语教得缺乏温度。其实,当词语被作者当成抒发情感的工具的时候,每一个词语都是富有温度的。因此,在《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伊始,笔者运用情境再现法创生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反复涵咏,进而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温度。


教学片断2:《我盼春天的荠菜》


师:这篇课文当中,出现了一些我们平常也许没有听过,也许听过但是没有见过,也许见过但是没有吃过的东西:


屏幕出示词语:


嫩蔷薇枝  才开放的映山红


青豌豆 青枣 青玉米棒子 


马齿苋  野葱 灰灰菜 荠菜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语(随机正音)?


师:读得挺棒的!大家发现没有,这些东西都是植物,而且是作者小时候吃过的植物。当张洁饥饿的时候,她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些植物——


生:(齐读“嫩蔷薇枝……荠菜”等词语,声音里有一些感觉)


师:当张洁饥饿的时候,她能吃到的也只能是这些植物——


生:(接龙读这些词语,声音逐渐深沉)


师:饱尝饥饿的张洁,对这些植物,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深情地呼唤它们的名字——


生:(齐读这组词语,读得非常深情)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词语不是单个出现的,而是整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词语,都和作者张洁小时候的“饥饿”经历有关。可以说,“饿”是全文叙事的一个大语境。因此,在教学这组词语的时候,笔者通过三次语境的创设,引导孩子们去反复涵咏。这样一来,整组词语,就以它们独特的意象进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读着这些词语,孩子们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小时候的张洁狼吞虎咽地吃这些植物的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当词语幻化为鲜活的画面,就被赋予了情感的温度。课堂,也因之而润泽、丰满。当然,我们说让语言走向丰润,不仅仅是词语,一个标点,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只要我们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去切入,设计合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对语言获得感性的个人经验,让语言在孩子的内心世界丰润起来。


第二,冲突与融合,丰盈精神世界。


    地球上地壳纵横运动与位移的交错,引发了火山的喷发;天空中带正电和负电的云层的相吸,产生了隆隆的雷鸣;大海里奔流的海水与静立山崖的撞击,形成了澎湃的波涛。可以说,冲突,是造成自然界奇观的一大原因。我们的课堂,是一个自组织开放系统,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冲突同样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丰满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不回避冲突的地方。教师有时甚至可以主动挑起冲突,在冲突中达成“视野的融合”(伽达默尔语),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会深入思考。若如此,孩子们的精神疆域也将逐渐走向丰盈。


教学片段3:


(第一课时开始时)


师:同学们,作者张洁有一个保持了多年的很特别的习惯: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她总是要挎着一只小篮子,带着全家人,到乡村田野去挖野菜,这种野菜就叫做荠菜。但是,对于母亲的这个习惯,儿女们一直不理解:现在生活富裕了,母亲为什么要每年都带他们去挖野菜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我盼春天的荠菜》。


(第二课时结束时)


师:同学们,学了《我盼春天的荠菜》这篇课文,了解了张洁的人生故事,我想,我们一定找到了课刚开始时,老师提出的那个问题的答案。你一定深深地理解了,张洁每年带儿女去挖荠菜的良苦用心。假如,你就是作者的女儿或儿子,你能试着理解母亲的心吗?。


屏幕出示:


妈妈:


我终于理解了您的良苦用心


——————————————————


——————————————————


                                     您的儿子(女儿)


师:让我们以张洁女儿或儿子的身份,试着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请拿起笔,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五位孩子的汇报略)


    回味这篇课文教学的始终,我们不难发现:教学的“起点”是教师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以此作为“问题”,引领教学一路前行,让学生在富于挑战的思维情景中,与课文充分对话;最终以学生体悟到的“人生的希望”作为教学“终点”,让学生的视野和作者的视野得以对接与融合,实现了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这样的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冲突与融合,充满了思维的张力。



第三,留白与补白,丰满想象空间。


    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带给画面的丰富感,中国书法艺术中亦有“飞白”的技法,音乐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语文课堂也要讲究“留白”和“补白”。有时候,故意留下空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有时候,填补文本的空白,让课堂因补白而充实。是谓“课堂之道,一张一弛”。留白和补白,让课堂更具节奏之美,张弛之美。语文课上,既要有学生竞相发言的热闹的场景,也要有学生凝神思索的宁静时刻。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渐丰满自己的想象空间,文本的意义,也拥有了无限的生成可能。


教学片段4:


师:夜色越来越浓重,小动物都已经回到妈妈的身边,但是女儿却久久没有


回到家。母亲会在村口怎么焦急的呼唤?她又在担心些什么呢?……


师:又冷又饿、非常孤独地在田野里游荡的小女孩,听到了母亲声声的呼唤,她多么想,多么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请大家拿起笔,这四排同学写母亲想对女儿说的话,就接着这句话:(大屏幕出示)“孩子你怎么还不回家啊……”往下写;这四排同学,写作者此时此刻很想对妈妈说的话:“妈妈不是女儿不想回家啊……” 接着往下写,开始!


生:(在低沉凄凉的音乐声中静静写话,教师巡视。)


生(读妈妈呼唤女儿的话)“孩子,你怎么还不回家啊,妈妈等你好长时间了,羊儿回家了,乌鸦回巢了,你也该回来了。妈妈在等你啊,孩子!”


师:这声声呼唤,小女孩都听到了,可是她不敢回答,她多想对妈妈说——


生:(读女儿想对母亲说的话)“妈妈,不是女儿不想回家,我被人追赶跳进水里,追赶我的那些人都是冷血动物。女儿因为太饿了,所以才去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放弃了自己的尊严,但是妈妈,请您相信,以后,我一定不会去干那些没有尊严的事情了……”(台下掌声)


师:多么心酸的话语啊,孩子,这样的话语妈妈没有听到,她只好一次又一次呼唤她女儿——(其他两组对话略)


整个对话过程中,师生情感真挚,泪光莹莹,他们已经完全走进了文本中。


这个教学片段,教师利用文本空白点,营造倾诉的情怀:让孩子们在动笔中积蓄情感,在交流中倾吐情感。母女间心灵深处的呼应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振聋发聩,催人泪下。它将苦难演化在每个孩子的心头,沁入了每个孩子的肺腑,让他们身临其境,沉浸其中。


因着这样的留白与补白,丰满了情感体验,丰满了想象空间。    


第四,拓展与延伸,丰富情感体验。


   我们说简单教语文,并不是排斥一切语文课本以外的东西。“逢课必拓展”的做法固然不值得提倡,但是我们也不反对适度的拓展。互文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再者,不同样式,不同意蕴的言语之间的勾兑和交互,多个文本话语之间的相互照应、穿插、印证,在开放式的言语环境中,为多重言语思维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样的互文反哺,让文本的意蕴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让学生拥有更为丰富而真切的情感体验。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的最后一个板块,教师感情朗读《走过人生的冬天》。该文着重介绍了张洁大学毕业后经历了虽辛勤笔耕却屡遭退稿以及相依为命的母亲永远地离她而去的严寒冬天,由于坚持不懈、勤奋写作,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先后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一次获意大利马拉帕蒂国际文学奖。她的作品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此后,让学生认识张洁不但走出大自然的冬天,而且走出了人生的冬天。


正如在现场听课的江苏海门的吴勇老师在后来的课评中指出:“教师引入《走过人生的冬天》一文,给课文《我盼望春天的荠菜》的理解提供了一个‘过去’的背景,让学生的已有文本感悟‘更上一层楼’:原来文中的‘冬天’,是作者经历的苦难生活的一个缩影,作者盼望的‘春天的荠菜’,原来不仅仅是荠菜,更是人生中的希望呀!同时它给文本提供了一个‘未来’的指向,将学生关于课文的的体悟和精神更明晰指向一个终点:那就是心怀春天,永葆希望。课文中的‘春天的荠菜’是作者张洁精神的诗意‘具象’,《走过人生的冬天》则是她‘啄破’心灵外壳的直接铺陈,它们相互交融,形成一簇明亮的灯火,永远立在每个学生的心灵彼岸,导引着他们人生的航程劈波斩浪,越走越远!”这样的拓展与反哺,让课堂富于蕴藉的哲学意味和独特的文化张力,整个课堂因之被赋予更多的人文内涵。学生也在这丰富而真实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结束语】


“简约,并不简单”。简约,是丰满的基础和前提,语文教学只有先做减法,才会让课堂魅力有加;简约,是抵达丰满的必由路径,语文教学只有删繁就简,才会让课堂走向丰盈。


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语文,丰满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图片和文字内容无关,纯粹因为喜欢,所以用了。两个帖子的照片,均由新疆樊丛辉老师提供。特此致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