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寄语】新学期,和大人一起读好书吧(第一本《灵犬莱茜》)
【转发按:统编小学语文新教材,有个新栏目“和大人一起读”。这个“大人”,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家长,还可以是作家、出版社编辑等。“和大人一起读”,读书,便成为最美妙的事;“和大人一起读”,读书,便成为最浪漫的事;“和大人一起读”,读书,便成为最温暖的事。来吧,让更多的大人,打开书,和孩子一起静享读书的美好!】
特别提醒,点击本帖末尾“阅读原文 ”,可以听到宁波陈舒恩老师的朗读录音,愿你喜欢!
走近灵犬莱茜
——《灵犬莱茜》整本书阅读教学实录及反思
张祖庆
师: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分享一本书——《灵犬莱茜》。
师:这是苏格兰牧羊犬。它是一部小说的主角。很多同学在读长篇小说的时候,翻了五六页,觉得没劲、不好看。可事实上很多书,往往精彩在后头,你耐着性子看了十几页,慢慢地,就越看越好看。所以,读长篇小说,读懂开头至关重要。今天,第一个环节就来学习怎样读懂开头。张老师一会儿用屏幕缓缓上移的方式呈现长篇小说的开头。我们的眼睛要睁得大大的,记住关键的信息。一般小说的开头都会告诉你故事发生在——
生:什么地方。
师:告诉你故事里有哪些——
生:人。
师:还会告诉你一些关键的线索,是不是?现在我们尝试屏幕阅读,阅读完后,老师要组织抢答。
(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小说开头部分的文字徐徐呈现。生默读。)
师:我要提的问题是:这条狗在这个村子里很出名的三点原因是什么?同桌小声议论一下。
(同桌讨论——学生尝试回答——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课件出示。)
师:这是咱们捕捉到的关于这条狗的信息,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来梳理其他信息。(过程略,师生一起整理成如下的表格。)
师:最需要关注的信息是——
生:(齐)路德灵公爵很想买山姆家的狗。
师:这是我们从开头捕捉到的信息。同学们,开头还有很重要的一段话没有呈现。(出示课件。)
默读半分钟,想一想这个开头似乎在暗示着什么?抓关键词,大胆地预测——结合我们刚才捕捉到的信息,推测故事发展。
生1:可能路德灵公爵要逼迫山姆家把那条狗卖走。
生2: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山姆家有一些缘故,或者是有一些事情,需要一些钱,或者是需要一些吃的。因为他最后一句话说“考虑咽下自尊,好让家人吃上面包”。
师:这两位同学真会思考,这就是读长篇小说的开头。第一,我们要捕捉关键的信息;第二,根据有些暗示性的语言大胆预测。咱们是不是猜对了呢?(出示课件。)
我们看一下,看看哪些是你猜中的,哪些是你没有猜中的。
(生默读、静思,回应后,出示阅读长篇小说开头的策略——)
(教师讲述莱茜两次从路德灵公爵家出逃的经历,让孩子们根据对狗的了解,猜测第三次出逃的可能——具体过程略。)
师:我们一起继续往下猜。同学们,刚才我们关注到了,狗第三次跋涉千里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小主人身边。(出示课件。)
那么,它所要去的地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大家来看。(出示课件:地图。)
这是英格兰,这是苏格兰。苏格兰在英格兰的北部,它要去的地方在这里。这儿叫舌得兰群岛,在苏格兰最北部,这儿白天很短,晚上很长,黑夜漫漫,天气寒冷。而他们住的这个地方叫约克郡绿桥村,这里的直线距离是400英里。而实际上狗要兜兜走走,迷路转圈,它至少得走一千英里,一千英里实际距离是多少呢?
相当于杭州到北京的距离,走上两个月不一定能走得到。而且我们有方向,莱西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导航,对不对?
生:对。
师:同学们,这一路上会经历怎样的困难呢?请闭上你们的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去想象,这条狗回来途中,会经历哪些困难?
(出示课件:文字徐徐呈现。在火车的轰鸣声中,教师深情朗读,生闭目想象。)
师:从约克郡的绿桥村到路德灵公爵在苏格兰高地的庄园很远。旅程中,夜幕早早就降临了。火车继续飞驰,在夜色中呼啸越过桥梁,驶过河流,最后越过忒德河,这便意味着英格兰被抛在了身后。火车在夜间越过座座大桥,跨过一个个被苏格兰人称作“河湾”的宽阔河口。到了早晨,火车依然在飞驰,只是景物变了,不再有冒烟的城市,眼前是诗人们歌颂了几个世纪的苏格兰美丽的土地,翠山绿水,缓坡上牧羊犬守护着羊群。火车继续飞驰,土地愈发开阔了,山峦崎岖起来,林地紧紧地围着湖水。景物越来越荒凉——大片大片的荒野上野鹿在游荡,几乎看不见人的踪迹。火车继续前行,直到最北部。那里是路德灵公爵的苏格兰大庄园,冰冷的石宅朝向大海,对着舌得兰群岛——环境如此严苛,气候如此恶劣,大部分生命都改变了形态,生存下去——马和狗都变得很小,这样它们才有可能在如此恶劣的贫瘠的土地上存活下去。那儿,遥远的北方土地,是莱茜的新家。
师:睁开眼睛。同学们,请你大胆预测。(出示)
灵犬莱茜从苏格兰舌得兰的群岛回到英格兰约克郡绿桥村的一路上,可能会遭遇哪些困难?参考这些提示,推测要有依据。
师:我在等待着更多到现在都没有举过手的同学。
生:我觉得它可能迷路。因为它没有导航,也没有指南针什么的。也有可能被别人误以为是流浪狗,被流放到流浪狗那地儿了。
师:它就是一只流浪狗啊。你说了两个理由,迷路,被人捉走。
生:它很可能没有吃的。
师:饥饿。第三个困难。
生:它很冷。
师:寒冷。第四个困难。
生:有可能被食肉的野兽给吃了,在那没人的荒原。
师:遭到猛兽的袭击。第五个困难。
生:我觉得它很孤独,可能没有伙伴。
师:孤独,第六个困难。
师:咱们已经说了几个会遇到的困难。带着这些猜测我们继续往下看,张老师从这本书最后部分找到了很关键的一段话。
你的猜测对吗?抓住一个词语说一说:老师,我的猜测是对的,因为……
(学生抓住具体的词语,谈一谈哪些地方印证了自己的猜测,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屏幕最后一段文字。)
师:这是怎样的一千英里?(提示学生不要只用词语,而是具体描绘。)
生:这是有尖石,有猛兽的一千英里。
生:这是克服困难,突破自我的一千英里。
生:这是有风险的,可能粉身碎骨的一千英里。
(提示学生“风险”一词不准确,可以换为“可能陷入绝境”。)
师:同学们,在这一千英里当中,它要经受恶劣天气的考验,它要经受饥饿的考验,它要经受疾病的考验,它还要遭到人的追捕……而最最揪心的就是……
(出示课件)
师:张老师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我的心紧紧地揪了起来。请同学默读,这一段的哪些句子让你的心紧紧地揪了起来,仿佛自己也陷入了绝望。
(生默读文本,抓住细节谈自己觉得绝望之处。)
师:是呀。同学们,对于一条狗来说它只能凭着自己的本能探索着往前走,一次又一次地往前,一次又一次地发现此路不通。它又重新开始,而最最让张老师感到揪心的却是这一幕——
(在悲凉的音乐中,师深情朗读。)
同学们,这个时候,听到这么多声音,你觉得莱茜脑子里面想到的画面可能是什么?
生:我觉得可能是小主人乔在照顾它的时候那么友好,那么善良。但现在呢,它自己却被自然环境和恶劣的天气困扰了,迟迟回不到小主人乔的身边。
师:它多么希望小主人乔此时就在它的身边,但是除了黑暗没有什么和它相伴。它脑子当中还会一回又一回出现的画面是——
生:它会想小主人乔最后对它说的那段话。
师:那一段伤它心的话,一次又一次回荡在耳边。
生:我觉得它可能会在想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见到乔。
师:只要家在,希望就永远在啊!
生:我觉得它会想以前它和小主人乔愉快地玩耍的画面。
师:想起了曾经每天准时地守候在学校门口的那一个又一个画面。
生:我觉得它不一定非要想那些美好的,它也可能想到有猛兽把它撕碎的画面。
师:它有可能想起惨不忍睹的一幕又一幕。(音乐停)这些牛群、鸫鸟、猫头鹰、水獭,它们都有母亲,都有父亲在它们的身边,而自己却只能孤零零地游荡在旷野。
师:这是一种深深的孤独。没有什么比深深的孤独更让一条流浪狗感到绝望的。但是,这条狗依然没有放弃,读——
(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
师:一路往前,一路艰辛,一路跋涉,终于经过了七个多月的日日夜夜,在平安夜它回到了绿桥村。这天晚上,绿桥村大雪纷飞,村民们都在欢度平安夜,但是这条狗却再也走不动了。它一头栽倒在雪地当中。
(播放视频,师适时深情解说。)
师:爸爸和妈妈跟着乔来到了雪地里,莱茜,这是他们日思夜想的莱茜!它终于回来了!
师:父亲抱着它,把它抱进了它曾经每天都呆着的地方。村民们都围了过来,他们都望着这一只曾经带给他们无比骄傲和自尊的莱茜。他们都静静地望着。
师:(读)它不再有漂亮光润的皮毛,不再高昂着完美修长的头,不再快乐地竖着耳朵,明亮的眼睛不再灵活,不再跳起来发出快乐的叫声。它是那么虚弱,它想抬起头,但抬不动;想摇摇尾巴,残破的尾巴上挂满了荆棘和苍耳。
父亲跪在多年来属于他的狗身边,摸着那消瘦的骨架。母亲不在厨房忙碌,不再抱怨责骂,而是默默地,十分专注地迅速捅旺火,把浓缩的牛奶倒入热水里搅拌,然后跪下,撬开它的嘴。整个晚上,乔坐着看着它。狗直着身子躺着,唯一活着的迹象,是那微弱的呼吸。他不想去睡觉。他一次又一次轻轻的呼唤着莱茜……
师:那样长长的夜晚,乔在默默祈祷着呀,乔轻轻地呼唤呀!亲爱的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你此时此刻最想对莱茜说的话写下来。你一定和这个小主人乔一样,心中涌动着千言万语。
(音乐声中,生写话,师巡视,点拨。)
师:好,放下我们手中的笔,让我们面对着这一只经历了千辛万苦,在平安夜回到了绿桥村的灵犬莱茜,替乔或者替我们自己诉说此刻最想说的话。
生1:莱茜你好……我知道你现在很虚弱,很累很累。你曾是绿桥村整个村民的骄傲,整个村民所有的尊严……你拥有坚强的意志,面对那么多的挑战,如果要是换成我,我应该也是累在途中啊!你可以安心地去睡吧!
生2:莱茜,你起来!我们去玩球,去捡树枝,去吓唬老鼠,你不要再睡了,放学谁来等我?你起来,你赶紧起来……
师:不仅仅只有一个小主人,还有很多很多默默为它加油的人哪!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学都希望它快醒来!生3:莱茜,祝你早日康复!你走了那么远不就是想见你的小主人乔吗?现在你到了,睁开眼睛吧,看看你日日思念的乔吧!你一定要好起来,不要把你的努力白费了!
师:同学们,这就是让我们感动的故事,这就是一只让我们感动的灵犬莱茜。后来,在他们一家的精心呵护之下,它真的活过来了。所以这位同学,你的本子上写着:祝你一路走好(生笑)。这句话不需要了,它活过来了,亲爱的同学。
师:同学们,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路德灵公爵发现莱茜不见了,他会怎么做?父亲又会怎么对待长途跋涉回家的莱茜?最后,让我们做一个结局大猜想,你觉得结局有可能会是怎样的?请你大胆地推测。
生1:路德灵公爵也许不会找它了,因为他被莱茜感动了。父亲也不会把它再送回路德灵公爵那里,因为他也被感动了。
生2:路德灵公爵发现,山姆也许不会再把狗给他了。
生3:我觉得父亲绝对不会再把狗给公爵了,因为他可能对公爵说,即使他倾家荡产,什么也没有,也不要莱茜再离开他了。
生4:路德灵公爵会讲,我真的感动不了这只狗,还是放弃吧!
生5:路德灵公爵发现莱茜不见了,他会回到英格兰绿桥村找山姆。山姆会找整个村民去说服路德灵公爵,然后他只好伤心地回到苏格兰去。
师:我以为路德灵公爵永远就在这里定居了,为了这条狗。(众笑)还有同学要猜的,你看这个结局非常有意思啊!你刚才不是猜过了吗?
生:皆大欢喜的结局。
师:我们来听听看。
生:路德灵公爵回到绿桥村之后,看到莱茜的坚持,父亲的坚持,还有乔的坚持,不仅把莱茜还给他们,而且可能把一些钱都给他们。他们也不会过得那么艰难。
师:这是我听过的最像童话的温馨的结局。路德灵公爵慈心大发,不但把狗还给他,而且把自己的一些钱也给了他们,最美好的一个结局。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不告诉你们。自己去读这本书,你会读到更多精彩的……
从导兴趣到导策略
1930年,在英国北部的约克郡矿山山脚有一个绿桥村。乔的父亲山姆是矿山的事务长,母亲则是护士。一个偶然的机会,乔得到一条小狗,将它取名莱西。莱茜逐渐成为绿桥村最为出名的柯利犬。但不久之后,煤矿停产,父亲失业。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山姆不得不把儿子心爱的狗卖给了路德灵公爵。因为思念小主人乔,莱茜数次出逃,但是都被山姆送了回去。后来公爵带着莱茜迁到苏格兰的庄园,莱茜又因为思念小主人而逃了出来,这一次,它跋涉千里,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小主人乔的身边。
于1943年上映的彩色电影《灵犬莱西》,根据英国作家艾瑞克·莫布里·奈特的同名作品改编而成。莱西的冒险经历,成为日后拍摄长盛不衰的故事之一,先后拍成多部电影、电视剧及广播剧。电影一经上映,感动无数观众。
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预测——验证的过程。尤其是阅读侦探类或者悬念小说(电影),就是根据书籍或者电影的线索,结合生活经验,不断预测的过程。其实,预测阅读,是一种高级阅读策略。在阅读策略系统中,完整称呼是“预测与推论”——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故事的结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文章观点等多方面进行预测和验证。可以说,熟练地运用预测阅读的策略,让阅读像探险一样有意思。
那么,预测有没有具体的策略?当然有!看封面预测、看目录预测、看内容提要预测……都是常见的预测策略。在这节导读课中,重点渗透了预测阅读的四种策略。
首先是根据开头暗示性的语言预测阅读。本课教学的第一个板块,就是让学生在细读开头的基础上,捕捉重点信息,然后根据暗示性的语句,去预测整个故事的走向。从学生的课堂发言来看,他们是能够抓关键词句,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的。
其次是根据生活经验预测阅读。本课第二个片段“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就是基于阅读的这一特质设计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对狗的脾性了解参与预测,虽然孩子们的预测和原文相去甚远。但就在这样不断预测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对作者安排情节的高超手法,有了更为鲜活的认知。预测阅读的价值,在于预测本身,而非结果。
再次,根据上文重要信息预测。预测,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依据相关的线索和信息进行。因此,本节课的第三个预测阅读策略,聚焦“根据上文重要信息预测”。让学生根据本文中对“舌得兰群岛”以及莱茜返家地形地貌的描述,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大胆预测。有了这样的预测,孩子们再次阅读这本书时,容易和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
最后,根据情感线索,预测故事结局。每一本书,都有它的情感走向和情节脉络,根据前文的情感铺垫和已有的线索,去预测故事高潮或结局,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预测阅读策略。本课最后环节,教师借助视频,感受人犬深情,师生被深深卷入,情感达到新的高点。这时,再让学生走出文本,根据书的情感走向和已有线索,让学生预测大结局,就那样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学生不同的预测,印证了预测阅读的魅力。
从学生的情感状态和学习行为审视,这节课的导读目标完全达成。可见,导读课,从导兴趣转向导策略,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那么,除了此课涉及的“预测阅读”,还有哪些常用的阅读策略,也可以在导读课中渗透呢?综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以及在课堂上进行大胆实践,发现以下阅读策略,比较适用于导读课——
连结:书中相关内容之间的连结;这本书和另一本书的连结;已知事物和新资讯的连结;书和生活的连结。比如,将《蓝色海豚岛》和读过的《鲁滨逊漂流记》连接。
视觉化:将文字图像化、情境化。比如,导读《十岁那年》,让学生给诗句配插图。
启动先备知识:在阅读之前先回忆与文章有关的知识,例如文章的写作背景、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写作意图等,使头脑中储存的已有知识被激活,处于备用状态。比如阅读《十岁那年》,可以先对越南战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统整:将那些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可以提升为系统化的知识。比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引导学生阅读故事梗概,做一份鲁滨逊漂流地图。
其实,很多阅读策略,都是可以在导读课中渗透的。当然,导读课只是阅读的启动仪式,教师切不可将阅读策略教得过于深奥、过于理性。教师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把学生带进一本又一本美妙的书中。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
关注“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1.扫一扫二维码(本刊公众微信二维码)
2.搜索微信号“ywjxtxxxk”或公众号“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即可加关注
文章转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原题《走近灵犬莱茜——灵犬莱茜整本书导读教学实录及反思》。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收听《灵犬莱茜》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