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祖庆:文学在,光就在

张祖庆 祖庆说 2021-10-25


文学在,光就在

张祖庆 

——《童年不可错过的文学课》

后  记


这是一本迟到的书。


2008年11月,语文出版社出了我的第一本书——《张祖庆讲语文》。五年后,估摸着积攒了四五十万字,有随笔、论文、案例,最多的,是课堂实录。常有出版社怂恿我,你该出新书了。也曾心动,希望找个时间整理一下,出一本课堂教学方面的新书。然而,始终找不到满意的呈现方式。出成课堂实录汇编吧,觉得对不起读者朋友——因为我的大部分课录,都发表过,且新浪博客(自在乾坤)上都有,只要点一下鼠标,即可全部搜到,何必单独出一本书;按照某种所谓的体系重新组织文字吧,觉得挺别扭——当初写文章或上课时,根本没想着什么体系,硬生生地扯个体系,或贴个标签,自己都觉得有些滑稽;要不,干脆出本叫《十年课谱》之类的书吧,又觉得挺不靠谱——那是精品课多得数不过来,遴选十节,以飨读者的范儿,我不够格。


算了,搁着吧。出书这事,得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2017年暑假,我在千岛湖讲课,遇见了中国海洋大学朱自强教授。朱教授一直致力于儿童文学研究,最近几年,尤其在中国儿童文学教学理论研究上,颇为用力,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他的每本书,我都认真读过,服!


千岛湖回程,恰好与朱教授同车。朱教授告诉我,最近几年想出一套关于中国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方面的书,以整体呈现中国儿童文学教育的水准,给一线教师以借鉴和启示。这思路,靠谱!于是,我申请参与书系写作。朱教授欣然同意,出版社很快签约。


于是,有了这本书。


利用假期,对自己近十年的阅读教学课例,做了细细盘点,按照“教材中的文学课”——“教材外的文学课”,列了两大辑,共19课。之所以把书名起为《童年不可错过的文学课》,有这样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我们的文学教育,应当是面向童年的教育。所有思考的逻辑起点和落点,都应该是童年,亦即,我们的文学教育,要带给童年以怎样美好而有价值的体验。因此,这些年,我在上公开课时,首先考虑的,是文本是否文质兼美——至今,我依然固执地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按照这个标准考量,本书中所选择的文本,如《祖父的园子》《穷人》《和时间赛跑》《草房子》《忠犬八公》等文学作品,当得起“文质兼美”这四个字。文学,是一个人的精神钙质。童年时代,遇见好的文学作品,也许可以被照亮一生。

二是,童年不可错过的,并非是我的文学课,而是所有优秀的文学课。常常有人问,文学究竟有什么用?问这样问题的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文学。文学,其实是无用的。但长期浸润于文学的人,可能不知不觉之间,变得温润而有力量,这就是文学的春风化雨之功。正如作家格非说的,“阅读不是为了给我们提供知识,而是为了让我们摆脱知识的奴役……帮助我们确立分析能力,能够找到自我……”童年错过了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课,也许终生都会错过。因此,以《童年不可错过的文学课》为书名,目的是希望每一个老师,都认真地为每一个儿童上好每一节文学课,因为,它关乎很多个生命的每一次成长。

话说回来,虽然此书纳入中国儿童文学教育书系,找到了一个出版的由头,但本质上,它还是一本课堂实录。只是,我在两个方面费了点心思。一是在编排上,我力求依照文体特征,按神话、散文、小说、诗歌、故事类文本的体例编排,方便读者阅读。近年来,关于文体教学研究,王荣生、荣维东、周一贯、薛法根、王小毅、罗才军等教授、名师,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书无意鹦鹉学舌,而是用积极的行动,向他们致敬。二是,每个单篇都由“文本再现”——“课堂实录”——“教学品鉴”组成。力求完整呈现“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即为“教学品鉴”,大部分是在课后不久,请师长、朋友写的;少数,是后来约稿的。他们的点评,闪烁着真知灼见,是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好友冷玉斌先生也在序言中对他们的点评做了充分肯定。借此机会,真诚地感谢师友们的热情鼓励和精彩点评。同时,也感谢朱自强教授、曹文轩教授、冷玉斌先生从不同的维度,为本书作序。他们在序言中的褒奖,是对我的鼓励与鞭策,更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感谢我的父母、妻儿,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包容,让我一直拥有一张安心写作的书桌;感谢所有我教过的学生,我课堂中的绝大部分精彩,往往来自于他们;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鞭策与鼓励,他们的一路同行,让我不孤单。感谢参与课堂实录整理的刘敏、吴茜、陈婕、杨冬梅 、樊丛辉等老师,他们的辛勤劳作,让声音定格为文字;感谢网络上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是他们一路的鲜花、掌声和善意的“鸡蛋”,让我一次次感受创造的欢愉和真诚的可贵。


2008—2018,我真正意义上独立完成的两本小书,跨越了整整十年。揽镜自怜,两鬓添霜,十年岁月不饶人;但这十年,我亦“未曾饶过岁月”。因为,有亲人、师长、朋友以及读者诸君,始终陪伴我,奔跑在一条叫文学的路上。这条路,通往明亮那方。


文学在,光就在。


                                   张祖庆

   2018年2月23日于 杭州 锦昌文华苑

 



推荐语:

如果我们所有的孩子,都能长期享受到张祖庆老师这种高水平的文学课,我们这个民族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将会怎样?也许会多一些像莫言那样的诺贝文学奖获得者。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曹文轩

语文是工具,工具的价值在运用,故应重训练、重实践;文学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欣赏,故应重审美、重熏陶。祖庆的语文课很好地把握住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在指导学生扎扎实实掌握语文工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音韵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读书兴趣和审美情趣。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吴忠豪

经典作品,经典课堂,儿童不可错过,教师也不可错过。从一个个经典课例中,可以重温童年的记忆,可以重回文学的殿堂,可以重构文学教学的普适范式。语文老师,不可不读。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薛法根

此书目前尚未上架,委托“快微课”独家预售。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此书阅读对象:语文老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