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十分钟限时发言,如何出新出彩
近日,参与了一个题为“‘奠基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角色变革与课堂革命”的高端论坛。指定发言者的,都是各地大咖级别的校长们。
应当说,这些校长都是当地牛人,办学经验丰富,身上荣誉成堆。在这样场合下的讲话,应该信手拈来,小菜一碟,精彩纷呈。
确实,这些校长口才了得,侃侃而谈,资讯翔实,观点新锐,让人眼前一亮;当然,也有少数校长,发言中规中矩,并没有给与会者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归结起来,有两大原因:
一是内容选择问题。应当说,这些校长们论坛都准备得很精心。但往往内容太多,不知不觉中,可能把主题论坛当作了工作汇报。结果,导致面面俱到,啥都讲了,啥都没有讲透,如水过地皮,蜻蜓点水。
二是呈现方式问题。大部分校长,都借助稿子,以讲述的方式展示,整体不错。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干脆利索。校长们也很注意PPT的设计,不少都很有美感。但也有个别PPT,有论文式呈现的倾向。有些PPT页面文字、图片稍多,加上翻页过快,这页没看清,下一页扑面而来,信息过剩,看着较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按议程,每个校长只有10分钟发言时间,但都超时了。多者,超8分钟,少者,超2分钟。以至于整个论坛后半部分专家点评和现场互动,取消了。
可能主办方觉得大家来一次不容易,既然准备了,不忍心打断吧。但超时对后面出场的嘉宾,是不公平的,对整个论坛的完整性,是不利的,因此,自觉守时,也应该是高水平发言的一项重要指标。
那么,如何在规定的十分钟之内,让自己的发言精彩纷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呢?
下面,结合我的观察,以及多年实践,围绕“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两个维度,谈谈对如何让十分钟发言出新出彩的一些策略。
第一, 内容选择:以少胜多、以小见大、以新革旧、以例释理。
十分钟时间,很短,无法承载太多东西。发言者若不懂得割舍,希望通过十分钟,把学校办学中的方方面面精彩,一一呈现,结果只会导致信息拥塞,让人抓不住重点,过耳即忘。
那么,在内容选择上,有哪些具体策略呢?
1.以少胜多。要呈现的内容要尽可能地少,选择吻合论坛主题的领域,纵向开掘,深度阐述。论述的点少了,就有可能对话题做深度探讨,把自己的想法、做法,立体地、全方位进行阐释。这样,与会者,就有可能因为你的深度阐释,产生兴趣,引发思考。
有时候,少,即是多;多,却是少。
2.以小见大。在隆重场合的发言,论坛嘉宾一般都会选择宏大的话题来谈。比如“未来教师”培养目标、未来教师培养路径、未来教师培养策略、未来教师的管理之道。其实,这些方面,每一点,都可以写成一本书。
在这样十分钟的论坛上,把这几个点都点到,显然属于宏大叙事。实际上,根本没有必要讲得这么大。
仔细分析本次论坛的论题:“‘奠基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角色变革与课堂革命”,“奠基未来”——是论坛的愿景,“教师专业发展”是论坛的内容,“角色变革与课堂革命”是论坛的落脚点和重心。
反观大部分校长的发言,事实上,可能是主办方没有过多强调要紧扣论题,大部分都在讲学校教师培养的目标、机制、策略、载体等等,而最需要论述的“奠基未来”背景下的教师,角色有哪些变革,我们的课堂,如何发生根本性的革新——这种根本性的革新,才称得上是“课堂革命”。“课堂革命”,才是本次论坛的核心。可惜,这个话题,触及不多。不得不说,是本次论坛的一大遗憾。
如何“以小见大“?其实,我觉得可以一门学科或者一堂课为例子,谈谈奠基未来的教师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课堂发生了哪些根本性的变革?在促进变革与革命的过程中,校长做了些什么?学校做些了什么?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与反思?还有哪些困惑需要提出探讨?这样展开,可能会更切题,一线教师和校长,会更感兴趣。
3.以新革旧。论坛,是碰撞思想的地方,论者所发表的观点,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司空见惯或已被大家广泛认同的观点,没有必要在这样的高端论坛上炒冷饭。因此,需要发言者,认真提炼自己的思考,提出有新意的观点。或对常识进行追问,或进行逆向思维,或热点中的冷思考。至少,有一到两个观点(或一两句话),让人眼前一亮。
4.以例释理。论坛,是碰撞观点的地方。观点,要理例结合,切忌清谈。离开案例谈观点,容易枯燥,所以,要选择适度陌生化的鲜活案例来谈。好的案例,既是论坛佐料,又是观点佐证。在这次论坛上,洪建斌校长的发言,就非常到位。他在十多分钟的论坛中,举了汉字微课程与杜甫诗歌课程为例子,呼吁校长要给教师以开发课程的自由,教师的职业激情才会被激发,教师专业才能得到很好发展。把案例展开,把观点谈透,会给人深刻的印象。洪校长发言完毕,掌声是最热烈的。
当然,光有好的内容,呈现方式不对,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如何把自己的发言内容,以最佳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一门学问。
第二, 内容呈现:以讲为主、巧用课件、借助肢体。
1 发言不是读稿。
大部分校长,台风不错,能够和台下形成比较好的互动。但也有个别校长,可能考虑到这是全国性的会议,特别重视,稿子改了又改,字斟句酌。上台展示时,基本上是在读稿子,眼神很少和台下听众交流——论坛中,有一位中气十足,普通话很不错的校长,全程用同样的语速和频率朗读,三分钟后,听众就产生听觉疲劳——至少,我是这样觉得的——其实,她的内容,是很不错的。
论坛,展示观点的地方。展示观点,要靠讲述,而不是朗读。论坛最佳的姿态,就是做好简单的PPT,直接用自己的口语阐释观点。当然,如果首次登台,或怕重大场合词不达意,可以带着稿子,但要事前反复读。读着读着,一些案例,就会烂熟于心,演讲时就会脱口而出,加上眼神和台下老师频频互动,观众就不会觉得你在读稿子了。
2 PPT中的大学问。
PPT的作用是什么?辅助表达、画龙点睛。本次会议的PPT,整体质量很高。但在不少公众发言场合,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论者,把PPT简单地理解为讲座提纲,以论文式呈现在屏幕上,一级标题,下面有二级标题,二级标题下面,一大段密密层层的黑色的文字。这一类PPT,是大忌,不但起不到辅助作用,反而会分散注意力,降低声音的感染力。
好的PPT,应该是文字少之又少,以适当的线条、图示、表格、照片、视频等,拓展演讲的背景素材,呈现更丰富、立体的信息。好的PPT,应该是简洁的,有冲击力的。PPT模板选择,要简约、大方,吻合会议的主题——这点,成都李蓓校长的PPT,做得恰到好处。
PPT制作的艺术,可以观摩乔布斯苹果手机首发式的演讲和罗胖跨年演讲。你会发现,他们的PPT,常常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金句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视像。这样的演讲,让人欲罢不能。
3,, 肢体语言有技巧。
论坛,其实是演讲的另一种变式。既然是演讲,就要有演讲的基本规范。肢体语言,在演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十分钟的演讲,最好配备ppT遥控器和耳麦传声筒,这样演讲者可以离开主席台。偶尔侧身、附身、眺望远方,做与台下观众互动状,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偶尔抛一个问题给观众,偶尔的突然停顿,偶尔的突然降低声音、变换语调,让讲述变换节奏感。都是很好技巧。
一个有准备的优秀演讲者,他一定有强烈现场掌控感,喜欢把整个舞台作为自己的主场,而不是像个小媳妇似的被束缚在演讲台前。以电子大屏作背景,整个会场就是演讲者纵横捭阖的战场,这种感觉更能挑起现场的气氛!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气场。得气场者,得演讲。
以上三张图片选自成都李蓓校长的PPT(现场拍摄,特别感谢)
当然,最大的技巧,是无技巧。真诚、动情、在理,富有逻辑力量的讲述,本身就是巨大的吸引力。没有人能够拒绝静水深流般的演讲。像敬一丹那样,表面从从容容,波澜不惊,但实际上,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这样的演讲境界,大雪无痕,羚羊挂角,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需要渊博的学识、超强的口才以及淡定的心态,非三五年可以抵达,需要一辈子修炼。
“绝知此事要躬行”。演讲这回事,知易行难。真要自己站到台上,也许会洋相百出。以上所论,更多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貌似“指点江山”,实则“纸上谈兵”。从这个意义上说,站在台上的每一位,包括为会议付出努力的所有人,都值得我敬重、学习。
写下此文,只为镜鉴。如此,而已。
附:推荐阅读《像TED一样演讲》《乔布斯的魔力演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