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什么不愿意隔空“磨课”|张祖庆

张祖庆 祖庆说 2021-10-25

此帖,麻辣部分,在最后。请留意!


             壹

 常常,我会接到各种备课的求助:


 “张老师,第三单元习作,怎么教?”


 “张老师,《桃花心木》一课你有好的思路吗?”


“最近我要在市里赛课,你有什么好的资料吗?”


发这样求助信息的,有熟悉的朋友,仅有一面之缘的,也有根本不认识,通过QQ找到我的。


面对这样的磨课求助,我一般会婉转地表达歉意。


发求助信息的老师,大概听过我的一些课,觉得我能够提供帮助,且信得过,因此,我常常无端地感动,但又因没有帮助到位,自责且愧疚。


那么,我为什么不愿意参与这样的”隔空”磨课?

  

                         贰

 

我深知,“磨”一节好课,是多么不易。


经历“为伊消得人憔悴”后,才会获得“蓦然回首,那课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体验。


有时候,磨得死去活来,依然找不到感觉。


即便是曾经上过的那些看似信手拈来,没有写过教案、没有试教过,第一次亮相就不错的课,其实,是在心里琢磨了好长一段时间的。


但,有些求助的老师,不这样认为。总以为,好课,装在我的口袋或脑袋里;只要花上半小时,好课,就出来了。


哈,您真高看我了。


常常,网络那端,忽然飘来一条求助信息。


常常,这些信息,来得不是时候。


也许,我正在为一篇文稿绞尽脑汁;


也许,我正在为一件棘手的事发愁;


也许,我正在规划近期的大型活动;


也许,我自己也琢磨一节将上之课;

……


也许,这些也许都不存在。我,恰好也有空。


但是,面对一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课文,常常,三五天都未必想得出理想的思路;即使想出一个不错的思路来,三言两语的交流,未必能够讲清楚我的意图;即使能够讲清楚,也未必能让求助者怦然心动。


最关键,也许对求助者的教学风格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一无所知,因此,这样的磨课,基本上,属于隔靴搔痒、纸上谈兵。


这样的磨课,常常于事无补、凭空添乱。


这,就是我常常婉拒的理由。

                     

                    叁

 

真正重大的比赛或观摩,如果真的需要我深度参与,也许,我们可以凑个时间,借个班级,进入课堂,试上一遍,一起研磨。


这样,边听课,边对教者风格有大致了解,并对设计进行调整或重构。


这样的参与,我是很乐意的。这是很好的学习。

                        

                            肆

趁机,说点题外的话(其实,是最重要的话,也是有些人不爱听的话。说了,也许会得罪人不少人。算是一家之言吧,反正,说了,也白说。哈哈)。


不少教师,都是从磨课中,被折磨过来的。


虽然,我越来越认识到,这种对一节课反复打磨的价值,实际上已经越来越小。但,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靠公开课,历练自己,并有机会崭露头角,依然是中国教师的中国式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对年轻教师参与磨课,我依然理解并支持。


毕竟,人是要成长的。


我所反对的,是为了一节课的获奖,试教二三十遍的,近乎变态的做法。


不少选手,有机会参与全国比赛,于是,把自己班级的功课排出来,请来全省的智囊团,花上三四个月,对一节课精雕细琢,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抠,一句话一个词地抠,最后到穿什么衣服,做什么手势,都要精心设计。


这样的磨课,即便是获了全国第一,能证明什么?证明你武功第一?还是你所在的省该学科教学水平第一?


只不过一节课,值得如此兴师动众?


               五


这样的磨课,我常常觉得,是对教学生态的严重破坏与干扰。


也许,有人会说,比赛不是目的,目的是借比赛,总结教改经验,发现教学问题,进而指导一线教学。


这样的观点,更有问题。


这种反复打磨的课堂所展示的理念与经验,指导一线教学,是一种近乎荒唐的逻辑。从反复打磨的观摩课中所总结出来的那些“一、二、三、四”,其实并不代表全国语文教学的真实现状。某地获奖的课例,只是这一节课的个性化探索,属于孤例,同样的教法,放到其他课文,往往行不通。而且,一个人的演绎,也并不代表本市、省研究成果。这样反复打磨的课,对家常课,有多少指导意义和普适价值?!


从1990年开始,全国举行了多少次轰轰烈烈的教学大赛?每次专家总结出来的那些指导意见,是否得到了有效落实?(并非说这些专家总结得不到位,事实上,有些专家,看问题还是很精准的。)那,为什么老问题还是长期存?


问题,就在于,这种大赛的课,与常态语文课,不是一回事。研究了,基本没用。


实际上,真正有研究价值的,是常态课,或者是常态下的课程建设。

                          六


考察过芬兰、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教学,他们不太重视这种所谓的“磨课”——这些国家,也是没有这种大型赛课的——其实,绝大多国家,都是没有这样的赛课的


他们,重视的是“磨课程”——严格来说,是反复打磨一门课程的年度规划和单元整体设计。


开学前,教师常常要反复思考: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借助哪些工具学习?拓展哪些学习资源?提供什么样的学习支援?……


这些,才是真正需要深入研究的,可惜,我们一直没有重视。我们,一直在“公开课怎么教得精彩”上,年复一年地用力。


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课相似。大赛风光无限,一线死水微澜。


我常说,公开课,养眼;常态课,养人。


养眼的课,用来养人,非出问题不可!


由磨课求助,说到赛课乱象,离题万里了。


赶紧,打住,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