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先生风范
弹指一挥间,教书29年。29年来,认识了很多人,记住了很多事。有些场景、细节,一再浮现脑海。
1
2009年春节前夕,接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寄自徐州的快件。
说起这快件,有一段来历。2008年圣诞节那天,于永正先生听了我的想象作文课《畅想图书馆》,答应为我做个点评。
五天前,我将教学实录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先生,并告诉他一家杂志要用,时间有点急。先生二话没说,当即答应三天后用快件寄出。
拆开快件,跃入眼帘的是于老师秀逸潇洒的圆珠笔手书。手书下方,是我的一叠课堂实录,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红字。大部分是于老师对我课的评价,也有不少地方是对我课堂实录做得不规范之处的修正。
一读再读,不禁深深叹服:
这就是大师风范!守时、严谨、平易。
点评中,先生要言不烦,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朴素深刻;对我课堂实录的修饰,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经得起反复推敲。
而今,先生驾鹤西去,他的手迹,我将永久珍藏。
2
2009年元旦期间,与小庆君、金铭、闫学等拜会钱正权先生。
席间,大家问先生为何不出书?先生淡然地说,不少出版社找过我,都希望我出书。但是我一直很清醒,我的那些小文,大家看过了,当时引起某些思索,就可以了,不值得出书浪费人家的钱。
而熟悉钱老师的人都知道,钱老师晚年的文章,语言平和,说理透彻,渐臻化境。这样的文章,在钱老师看来尚不值出书,那么吾辈的文字,则更是愧对读者。
一帮人感慨良久。
钱老常说的一句话是:“读书,自以为非”。常常,他会把自己最近正在读的书推荐给我们,并虚心地向我们“请教”。他晚年写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发给年轻的朋友阅读,让大家多提意见。
谦逊、平和、热心,是先生留给我的精神财富。
3
2009新年的第一个周末。我收到一条短信,是北京的张光璎先生发来的:“祖庆,我正和高级摄影师丁梁主任一起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给你拍照,你可以大饱眼福了。”
深深地感动。
彼时,先生已年逾七旬,因一些校长诚邀,在几所学校兼顾问,还担负着培养不少年轻教师的工作。虽已退休,但她依然非常繁忙。
忙碌间隙,她不忘“炫富”——常常与我分享最新的“收获”。我时常在邮箱里收到她发给我的精美的PPT。我所上的《畅想图书馆》等好几节课的灵感就是源于她发的邮件。
2008年11月份,我无意中提及,要根据她发给我的荷兰图书馆视频,开发一个新课。先生当即表示,有机会我我拍一些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的照片。
事情过去两个多月,我差不多忘了。先生却一直记得。今天,她拉上我的好朋友,中国教育学会的丁梁主任,亲自到国图,为我拍照——为的是让我的《畅想图书馆》一课再次演绎时,有更真实而鲜活的照片。
惭愧的是,由于电脑崩盘,先生拷给我的照片,一张都没有用过。至今甚为遗憾与愧疚。
4
应《小学语文教师》李振村主编之邀,我于2008年7月底赴舟山,参加“全国第二届‘新经典’论坛”,大会安排我两个小时的发言任务。这次会上,来了不少我敬仰的专家学者:张华教授、刘良华教授、张圣华先生、于永正老师等,周一贯先生也被邀在列。
以周先生的学术地位和古稀之龄,完全有资格演绎完自己的学术思想,便可回家休息。但是,这次舟山之行,却让我了解到先生更多值得我崇敬的地方。
满头白发的周先生,从第一天开始,一直到最后一天,始终端坐在沈家门小学报告厅前排,专心致志地倾听着每一场讲座。时而若有所思,时而颔首微笑,时而疾笔速记。
这一幕,让所有在场的老师无比动容。
我曾对周先生说,听一星期多的讲座,我们年轻人都觉得很累,您为何不去好好休息?
先生笑笑说,平日里事情多,很少学习、充电,这次难得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趁机会好好吸收。
听完先生的话,我似乎忽然明白,先生何以永远激情澎湃,笔耕不辍。因为他把学习与写作,当作了生命的全部乐趣。
记不清是那一年,先生夫人不幸亡故,我和不少晚辈朋友前往绍兴看望先生。
几天后,收到先生毛笔手书。具体内容我记不清了,大概的意思是——“爱人不幸亡故,承蒙各位亲友百忙中莅临寒舍,看望我,让我倍感温暖。我将在余生的每一天,继续研究教育、研究语文,以更饱满的激情,报答亲友们的关爱。”
又一次,对先生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