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出有灵魂的课”|丁素芬

张祖庆 祖庆说 2021-10-25



从“看见”到“转化”

文/丁素芬


一日,我的导师黄艳梅女士慨叹自己因繁忙而误了读书。她鼓励我们说,读书有限,常深感不安,要坚持学习。这当然是自谦的说法。事实上,她是特别会读书的人。不敢说读得多而广,读得专而深是一定的。最让我信服是她的学习转化力。提炼观点,由此及彼,关联课堂,自然而然。这是硬本领。天赋之外,必是用过功的。


教学之难,难在转化。转化是一个学习者的关键能力。教师常有两类缺少,一类是缺少学习,这是又一范畴的问题,暂且不论;另一类是不缺少学习,缺少转化。通常认为,理论转化是上位的,是抽象思维层面,比较难;实践转化是下位的,是具体行为层面,相对容易。事实并非都如此。两种转化的难易值,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又彼此互通。


于我而言,与教学直接或间接关联的那些不算生涩的理论大体是可以想明白,在实践中看见并内化的。但是,内在的思维转化为自我的教学行为,更有不可控性。因为触摸不实,便没有十足的把握,坚定的判断,不容易看到真正的好与隐藏的不足。长此以往,课堂教学能力在一个平面打转。


换一种形象的说法,理论转化是相对定量,实践转化是一个变量。找到变量的规律,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与练习,用研究的眼光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在日常的每节课里投入思考,不断验证、反思、修正。循环往复,螺旋递升。


一节有设计感的好课,背后既有教学规律在,又有个性智慧在,此两者构成课的组织线索。这条线索,隐在教者的设计里,在课堂推进中慢慢浮出水面,被有心的观者看见。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老师说:“要上出有灵魂的课。”最初,我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课魂”很是迷惘,又无比神往。在我心中,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课堂教学境界。寄希望于未来的某一天,能一下子遇见想要的感觉,突然间顿悟,“遥不可及”变得“触手可及”。幸运的是,我不止一次遇到过这样的教学现场——



《荷叶圆圆》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同一时期,我听三位老师执教此课,尤不能忘记上海肖琼老师的教学,于清淡中彰显精妙的设计感。观课中,思维不断受到冲击,兴奋不已。


看似简单一课,背后有对文本教学价值的精准解读,对低段学生学习规律的熟练认知,还有对先行经验的敏感及现实创造的灵感。基于此,教师的设计智慧与课堂活动组织智慧方能产生。


肖老师的课,素课里见丰满,精细中见开放。全程没用多媒体,所有的设计藏在一块黑板间,字词句之声形义全在变化的活动板贴里。位置转换,正反运用,出神入化。极素朴,又极丰富。尤其最后教学“美”字的时候,老师变戏法似的翻转组合,在“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诗韵中,完成对“美”的识悟。极精细,又极大胆。学习的方法清晰了,即便是一年级的学生,开放式合作,有层次回收,又有何不可呢?精细不是亦步亦趋,而是为了更好地自主学习。课堂在规律中开合,教与学的节奏是自然的进程。


转化,始于“我”,带着我的问题去观习。归于“我”,带着我的策略去实践。可以说,回到自我的实践是学习转化的终极使命。此处所说的“终极”并非意味着终结。


我始终以为,学习是一个自我构建的圆形结构,是一圈又一圈的循环流。没有绝对的内外,也没有既定的方向。哪里是起点,全在自我。实践优化理论,理论倒逼实践,顺逆自在。




编辑:小 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