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声美文|《你是我们的传奇》(《小学生萧红读本·序》)

张祖庆 祖庆说 2021-10-10

(聆听有声美文,走近文学名家)



            你是我们的传奇

                      

               ——《小学生萧红读本》序

   

敬爱的萧红:

 

今天,是你的百年诞辰纪念日。作为你的忠实读者——一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我终于虔敬地端坐在堆满了你的书和关于你的书的写字台前,给你写这封你永远收不到的信。



浙江少儿出版社将《小学生萧红文学读本》编写的重任交给我的半年多来,你的名字,你的文字,每天在我脑海中萦绕。我一直在你的文字中,和你默默对语。一遍遍地读着你的作品,我慢慢地走近你,理解你,乃至于深深地迷恋你。今天,在你诞辰一百周年的今天,我想给你写封信。

第一次知道你的名字,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你写的关于“火烧云”的文字——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遍遍地读着这样美妙的文字,我和孩子们都惊叹于你对火烧云的色彩描写,是如此精准。那时,我怀疑你是个画家。因为,只有画家才能写下这么多颜色来。


再后来,新版的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本中,又出现了你写的另一篇文字《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更让我和孩子们喜欢——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读着这么有节奏感这么有味道的文字,我和孩子们都恨不能跑进你家的园子,跟着你的祖父一起浇水、拔草、栽花……我想,那一定非常地好玩和自由的。


就这样,我无端地觉得,你的所有的作品,都是第一流的——尽管,读你的文字还不多。



半年前,编者将编写《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计划书交给我的时候,很惊喜地,你的名字赫然在目。于是,不假思索地,我选择了你。


从此,我开始了一遍遍地读你,找来所能找到的你的作品和关于你的作品细细品读。读你的大半年,我百感交集。


我为你的身世而深深感叹。你像一颗流星,只在人间停留了31个春秋。


1911年6月1日,你诞生于东北黑土地,从此,开始了你苦难的人生。在祖父的呵护下,后花园里,你慢慢地长成了少女。1930年,19岁的你,被迫离开了家,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日子。寄居哈尔滨,避难青岛,成名上海,蛰居东京,重返上海,转移武汉,辗转西北,重返武汉,避难重庆,客逝香港……没有一天,你是安宁地度过的。


这短暂而苦难的一生,你却创作了那么多令人惊异的文学作品。最喜欢读你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在你的笔下,呼兰河的天地是多么美好!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还有那水上的河灯,是那样迷人,“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


最让我着迷的是,你对后花园的描写,在你的笔下,那后花园,简直无所不有,“黄瓜、茄子、玉蜀黍、大芸豆、冬瓜、西瓜、西红柿,还有爬着蔓子的倭瓜。”“青的青、紫的紫”,“红的绿的,深的浅的”。


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你的祖父。你和祖父一起在园子里度过的那段岁月,真让人羡慕。你跟着祖父学诗,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喊得把“房顶都要震坏”了;你让祖父在井里捞鸭子烧了吃,直嚷嚷“这鸭子真好吃”;你给祖父头上戴一束香香的玫瑰花,“笑得在炕上直打滚”……多么好玩童年,多么好玩的祖父!我还注意到,你在《呼兰河传》这部小说里,几乎不提自己的不幸。你“绝不通过舔吮自己的伤口来感动他人”(张莉《刹那萧红,永在人间》)。呼兰河传第三章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是美丽的诗篇。这些让我深深沉醉的文字,不少,我都能背下来了。


当然,我也读你写的其他短篇小说和散文。你的很多作品,都写到了你的故乡——那一方生你养你的黑土地。你最喜欢用声音、色彩、线条、画面、形象,来写你的家乡和你的感受。你常常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家乡的风采。风、云、雷、电,雨、露、雾、霜,在你的笔下都是那样地美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对黑土地深沉的怀想和深沉的热爱,才让你的文字,像一幅幅画,一首首诗。文字的背后,是你那颗滚烫的心啊!


你的作品中,有很多不幸的小人物。这是读你的文字带给我的另一个深刻的印象。


在“黑夜”中担心地活着又自尊心极强的有二伯;


尖刻无聊心眼儿小的老厨子;


勤恳忠厚爱妻小的冯歪嘴子;


率真开朗却被活活虐待致死的团圆媳妇……



一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一段段悲惨的命运,让我嘘唏不已。我在猜想,你写他们的时候,一定是在流着眼泪的。你绝不是在写他们一个又一的“个体”,你一定在通过写这一个个不幸又古怪的人,来写在东北土地上艰难地生活着的人们。不是吗?你把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取名为《生死场》,这是人的生和死的场地,也是一个古老民族或生或死的场地。这样的作品,太沉重了,我不敢多选入我所编的《小学生萧红文学读本》,只选了极少的一部分。我想,今天的小朋友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一定会怀着深深的同情的。


对了,我特别喜欢的,还是你写鲁迅先生的一系列文字。鲁迅先生,是你文学星空的北斗星。他是你的老师,也是你的朋友。鲁迅先生离世时,你在日本;先生离世的消息,让你一下子蒙了。回国后,你慢慢地回忆,慢慢地写作,写出了被人们誉为“写鲁迅最好的文字”——《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散文,通篇都是鲁迅先生,满纸都是鲁迅先生。鲁迅生活中的所有琐屑,鲁迅家居的陈设,鲁迅爱人许广平的忙碌,鲁迅儿子海婴的顽皮,都是那样的细微,那样的逼真,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活生生”。因为你,一个立体而不是扁平的鲁迅,一个鲜活而不是符号化的鲁迅,才永远地活在了我们心中。谢谢你,萧红!

……

敬爱的萧红,我似乎还有很多话要和你说。但,很多话,又一时难以说完。那么,就让一首歌,作为这封信的结束吧。以后,我,还有和我一样热爱你的人,还会在文字里,和你默默地持续地对话的。

 

想你时你在天边


想你时你在眼前


想你时你在脑海


想你时你在心田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


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


我一直在你身边


从未走远


……


了,敬萧红首歌的名字叫《奇》。其就是所有热爱你者的奇!


最后,祝你 


在地母的怀中永远微笑!

 

            永远热爱你的读者   张祖庆

             

                      2011年6月1日

                                  


朗读者:彭敏,全国少年儿童播音主持专业高级导师,中华文化艺术促进会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小学语文教师。先后荣获湖北省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全国小学语文“教师好声音”现场朗读大赛特等奖。



编辑:木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