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国祥:为什么要用训诂的方法来读《论语》?

张祖庆 祖庆说 2021-10-10


学习论语



谷里书院静修  第一天






干国祥讲《训诂 考据 义理——汉语古代经典读书法实践,以《论语》为例(上)》

 

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早上九点     


主讲:干国祥         

主持:陈岑


2019


热身



1. 为什么选择《论语》?每个民族都以几本经典书籍奠基。比如西方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但今天西方人理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很困难,因为古希腊的语言已经遗忘于历史深处,大家读的是“翻译再翻译再翻译”的著作。


但我们国家不一样,数千年前的语言文字我们依然使用着,但可能被遮蔽了本源。思想,必然会用到词语,对过去的历史迷惑不解,往往是因为词语的本源之思丢失了。【举例:①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2. 什么是训诂?就是从找到一个字本来的意思开始,找到一个字在文本中的意思:丰富性和确切性,二者缺一不可。【举例①“不”和“帝”的字形分析;②“帝”原意是祭祀创世的祖先;③“姚”是舜帝的后代;汉字是商朝人发明的;每一个字里都藏着很多信息之间的故事。妲、妃、妇、好、妇等都有可追溯的意义;④“东”的甲骨文:东边的人带来的纺锤,山东是丝绸之路的开始;⑤汉字底部的“日”和“口”往往表示城邑,如鲁、商等字;⑥“西”的甲骨文;和“卤”比较,像动物的膀胱,用来盛卤水指器具,商代西方即今日山西运城,有盐湖。



3. 为什么要用训诂的方法来读《论语》?我们读论语的困难,是因为被各种解读层层加料了。世界文明的创始人有佛陀、孔子、耶稣、苏格拉底,在他们之前都是集体的智慧。《论语》是用当时活生生的语言记录下来的,我们要回到民族的本源中去看看。


在任何文化中,新词语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如陶渊明开天辟地,为中国文人设定了一座南山,成为很多向往南山生活的人心中的一道远方;孔子奠基性的语言是“仁”,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9


讲座正文

《论语》中的“好色”



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5.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干老师:年少的时候也好色,好色只是心里喜好,那时候没有行动实在太可惜了。你们是怎么解释“色”的?
 干老师:我们来解释一下论语中的“色”的问题。我的解释方法是,我对什么都怀疑。我一般怎么做呢?一个方法,我把所有带有“色”的字全都找出来,我把同个时代所有著作中的色都找出来,把这个时代以前所有的色找出来。那个时代以后的只能作为佐证,不能当作解释。我的第一个习惯是先找甲骨文、金文、篆体。你看这个“色”字,是两个人。人,这个字太多变化了。化是两个人,北是两个人,这是怎么样的两个人呢?这是跪着的人,这是跪着的人:卩;这个尸是高处,以某种姿势坐着的人。“尸”是古代祖先死了之后,我们为了表现某种敬意,找一个人代替它,端坐的人。尸是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仪式。孔子死后,谁成为了尸?就是有子。有子这个人水平不咋地,但是长得像孔子就很重要了。色的汉字本义是脸色、神色、颜色。但在文本中,一定要看具体的语境。我们既不能看到色,就说是色狼之色,也不能看到色就认为是脸色。假如在《诗经》、《易经》、《尚书》这些古书中看到色,一定有它当时时代的意思。


 

干老师:如:巧言令色、和颜悦色……表情是谄媚,和悦的;贤贤易色,把贤良的人当成贤良的,那叫肃然起敬的意思;色难就是你内心的骄傲,不给好脸色。做儿子的每天都要在父母面前那种和颜悦色。孔子要你不要装,要有发自内心的有爱的状态。整个第十章,我放在一起都不要讲了。论语的第十章除了少数描写吃东西外,都是在描写孔子怎么走路,怎么上台下台的。孔子是一个礼仪大师,从他身体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美感。 干老师:现在我们再来回过头来看开头那两句话,大家来讨论讨论。 学员:我们觉得经过刚才的干老师的讲解,这两句是君主喜欢听好话,谄媚的话。劝诫君王和君主去做一个追求德行的人。


 

学员:理解成女色是可以的,女色是颜色的延伸,一切都有外形。眼睛看到的都是色,我们感官看到 一切都是色。这就是色就是空,空即是色。一个美女,我们能看到的就是美。意思要严格,每一个意思的演变都是有迹可循的。 王迎新老师:我想到的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你享受这样的景色,是你500年前修来的,这是你看到的表象,以后不会一直存在于你的生活里。这个色,是我们享受的美食,一切一切的美好的事物这都是色。它是存在于大自然里的 ,谁都带不走的。 学员:少年时候,你对世界探索的念想,念想太多,人就会浮躁,就会一直延续到老年后,人这一生就不容易满足。色可以指一切外在的东西,外在言行。它在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不仅要看外在,更有看自己的内心。 王迎新老师:台湾有一位老师叫星云。《论语》是我们国家的一部盛典。它让我们抛弃生物性的本能,渴望让自己内心觉醒一下。我推崇品德高尚的人,从内心觉醒,从内心抛弃本能的人好少,会关注外在的美食、美酒的多一些。 干老师点评:老师们有一个习惯,习惯向外延伸。这都不符合训诂学。后来者的解释,是不能够叠加前面历史文本中去。这才是训诂。后面的意义无论怎么重要,都不要强加到前面的人中去。 一开始,我们根据后人的理解,会把自己的理解为“女色”,但是我今天不给确定的答案。孔子对女子、女色的态度,有明确态度吗?《论语》中有没有对女色的态度?我们压根不知道孔子的恋爱态度,婚姻态度,很多是后面的人强加给孔子的 ,用我们今天的爱情观套到他身上去,那是不合法的。在这样的语境之上,我们仅仅把它解释为“神色”,可以吗? 干老师:领导者都喜欢看好脸色,都喜欢听好话。《论语》记录了孔子两次出现批评“巧言令色”,这说明什么?这是强调,强调了自己谄媚之色的反感。巧言令色还不是本质,最本质的是你是不是好德?你是不是有更高位的追求? 干老师:谁最需要控制色呢?少年,血气方刚的时候,情绪比较难控制;中年,欲望强,什么都关注,这就是油腻中年。这是自然现象,关键是你如何在自然中守住自己该守住的东西。什么是该守的 ?什么是高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高于你的内心的? 干老师:假如我们能把当年的历史书都查阅一遍,我们就能找到语言演变的节点。其实是语义不断地宽泛化,这也是好事。我只是想强调,众多语句中突然冒出个女色来,这在《论语》中是很诡异的。字源不懂,理解不深,人云亦云……历史上把《孔子》和《论语》层层叠叠遮掩,我们已经无法看到他的真人了。 干老师:孔子没有做的丰功伟绩:孔子没有见过老子,也没有到过洛阳,孔子很可能压根不知道有老子这个名字;孔子没有删减《诗经》,没有把三千多首压缩到三百多首;孔子没有写或者编写《春秋》,最多,他评点过时事和历史,后世儒者依据他的观点发展出一种儒家历史学;孔子没有写《易传》;孔子没有当过鲁国国相,也没有杀少正卯;…… 干老师:孔子的这些丰功伟绩都是从哪里来的?我有一个极端的说法,就是凡《论语》中没有的,就很可能是假的。《论语》中有的,后来的著作最多是美化了。《论语》中,其实有很多信息,已经把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讲清楚了。《论语》中有这么多信息吗?就看你会不会找?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孔子的自述就讲得很清楚了。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杨伯峻《论语译注》】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钱穆《论语新解》】先生说:“我十五岁时,始有志于学。到三十岁,能坚定自立了。到四十,我对一切道理能通达不再有疑惑。到五十,我能知道什么是天命了。到六十,凡我一切听到的,都能明白贯通,不再感到于心有违逆。到七十我只放任我心所欲,也不会有逾越规矩法度之处了。” 【朱熹《论语集注》】(志学)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也。(立)有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不惑)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则知之明而无所事守矣。(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耳顺)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从欲)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 【干国祥试意译】先生说:“我十五岁开始立下人生志向,发奋于学;约三十至四十那段时间里,我因深谙礼法而名声渐隆;约四十至五十那段等候出仕的时间里,我想明白了出仕与正义的关系,不再为此迷惑;五十至六十,也就是我在鲁国出仕,“隳三都”之壮举终于功败于垂成之后,也就是我带着弟子们在各国颠沛流离寻找政治机会、宣讲周朝礼制的那段时间,我终于知道了自己此生天命之所在——那就是传播盛世所传下的仁义礼乐,教化天下;然后,我在游历中听到了各种批评、嘲讽的声音,但对这些声音我越来越能理解说者的心曲,所以不怨恨、不恼怒,同时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动摇;到七十岁之际,我做到了能够从心所欲,一言一行都符合礼的制约,体现仁的真谛,达到了自然而然,而合乎中庸的境界。”


干老师:我为什么这样解释?我认为孔子是个很老实的人。他说的都是实话。我做了一个工作,把《论语》中孔子说的,参考《左传》《史记》,是很不可靠的。 不知道是一种习焉不察的漫不经心,还是因为过早地把孔子圣化,所以不敢以正常人逐渐成长为一个仁者乃至圣者的过程来解读孔子,我发现对这段最为重要的自述,大家都只是从一个圣者可能拥有的境界来臆测,而极少真正地结合孔子生平,作还原式的理解。 一个最为严重也最为显然的常识性错误在于,居然历史上普遍地把其中孔子自述的年龄,视为是一个确凿的年龄,而不是泛指。即人们认为,十有五就是十五岁,三十而立就是说孔子三十岁时“立”,四十不惑就是孔子四十岁时“不惑”…… 但事实上只要你稍微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怎么可能这样巧,孔子的每一次人生重大事件或内在精神的升华,总赶在年龄的整数上?! 这显然不是事实,最简单的事实是,除“十有五而志于学”之外,后面的年龄都是宽泛地指。如孔子讲“三十”,指的是三十岁之后的这段年龄,也就是大约在三十至四十这一段时间内。后面的四十、五十、六十、七十都应该作这样的理解。如图所示:


事实上,我解读的结果是,这段孔子自述,乃是其生平的真实自述——既是精神的历程,同样也是事实的外在经历。难道对儒家而言,精神的历程可以外在于人生的经历,而人生的经历可以无关于精神的境界? 在打破以为年龄是实指的禁闭,在意识到这可能是孔子真实人生的经历之后,我再细读《论语》,以及查找相对可靠的《春秋》《左传》中的相关资料,便发现一个更为真实的孔子站立在我的面前—— 十五:是古人进入大学的年纪。孔子有没有进入大学,论语中没有写。但孔子作为贵族之后,应该有机会在这个年龄开始正式学习。

 


干老师:十五:有志于学。孔子这一辈子,最引以为傲就是好学。孔子一生都好学,他是学到老活到老。他68岁回到鲁国,乐就正了。意思是我对音乐的领会,就达到了一个高度。孔子是个音乐大家,心里想什么,弹琴就能表达自己的心声。他自己说,他一直到近70岁,才达到了《诗经》说的音乐的高峰。 三十而立——中国人际观念,最讲究的就是位子和位置。位是什么?就是位。一个人只有确立了位置,才是一个独立的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一个人首先要做到立,我们祖庆老师凭什么立?对孔子而言,人不是自然界中的草木,人是人群中的人。你在人类世界中立起来了,你就得到大家认可了。我们总通过某种源于自己的东西而立。比如,我上不了感人的好课,但我可以有自己的特点,为什么叫深度语文,就是哲学的东西读多了,能发现其他人发现不了的东西,就成了我立的根本。立,就是你怎么立在这个世界上,当时的贵族如何立,孔子就首先得那样立。


 

干老师:《左传》中说:无礼,无以立。《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那孔子是三十岁才知道礼吗?孔子是三十岁大家都知道他懂得礼制。礼是大家立的根本,而孔子是三十多岁的时候因为懂礼被别人都知道了——闻达于诸侯。所以孔子三十五岁到齐国去,见到齐王。想讲礼仪治国,被晏子们反对。长治久安应用孔子,当下应急应该用晏子。最终,孔子没有在齐国做上大官,三年后回到鲁国后,这时候学生就多了,其中有两个门徒是很牛的,是贵族子弟,家大夫的儿子。这就是孔子的“三十而立”。

 





你的“南山”在哪里?

 

文/谷里书院首批学员  路文静



2019年10月1日。星期二。谷里书院。


我这么写是因为,我要自己记住,此时,此刻,此地。


以及在这个不一样的星期二里,思想刮着风暴的我。



从破冰仪式的欢乐与感动中安静下来,谷里书院创始人祖庆老师致词。我记住的是:“我不是离开教育了,我甚至是离教育更近了……我在探索自己生命里做教育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另外一种可能性?我在想昨晚的小北老师,她是在工作的第九年离开下城区,做专业的儿童读写课程;还有蔡朝阳的白鱼文化,阿老师的博学,老王讲作文的无厘头,电影课的大气象,这些带有授课老师独特气质的课,都让毛毛沉醉不已;我想起史金霞、郭初阳、落地麦们……


独立教师为什么要勇敢决绝地出走,离开体制,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不是他们,无法去思考更深,我只是试图猜想:为了做自己真正喜欢的教育。


今天上午的主讲嘉宾——干国祥老师开讲了。他从今天为什么要讲《论语》讲起。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一些文化奠基的书,《论语》恰恰就是。西方的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们曾经使用的文字早已不在;而我们中国不一样,我们的“汉字”一直保留到了现在。那一刻,我觉得做中国人,真好!做小学语文老师,真好!


干老师以“帝”“东”“西”三个字的训诂为例,讲到“山东”“山西”,讲到“妇好”“妲己”,讲到“盐铁轮”“龙凤商三姓”……我听得频频点头,小鸡啄米般,如醉如痴,他却戛然而止,问:就像这三个字被历史的洪流掩埋了一样,《论语》也是被遮掩、被遮蔽、被误读了许多年的,你们觉得那些《论语》的注解可信吗?


——这真是振聋发聩的一问。虽然读童书、读教育理论书、读诗、读史书时,我都习惯问个为什么;但是在《论语》的阅读上,我似乎习惯了读大家注释的《论语》,很少怀疑过他们是否曲解、误解。早在2000年,带稷下小学的第二届孩子时,我就给他们细细讲过半部《论语》。当时的我,分明就是照本宣科,贩卖思想,把大家的思想传播到另一群小脑袋里了而已!再后来读钱穆,读李泽厚,都是仰视,难道就《论语》而言,我的阅读方法一开始就错了?


也许,是我们的回应很少;或者干老师本就是在启发我们,“不愤不诽,不启不发”。在我胡思乱想之际,他言笑晏晏:《诗经》最大的贡献啊,就是给我们还原了一个活生生的真的孔子,而不是那个完美无缺的“孔圣人”。读《论语》啊,要从本源处去读,去读词语,去怀疑,去考证。就像司马迁在《史记∙ 孔子世家》里讲,孔子曾经做过鲁国的“大司寇”“国相”,我考证过了,鲁国根本就没有这两个职位嘛,只有“司寇”;所以,司马迁是认真地讲错了孔子。


他讲了自己学《论语》的方法是怀疑一切。然后以“色”字为例,他的学习步骤是:第一,把《论语》中所有带“色”字的章节找出来学习;第二,找出与《论语》同一时代里所有带“色”字的书进行对比学习;第三,把以前的时代里的带“色”字的书也都找出来,考证学习。干老师用课件做引导,标注出“色”字所在的章节序号,让我们自己去查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对照相关篇章去学习,去独立思考,去小组讨论——“色”字在这几个语境中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有幸被点到,代表我所在的七小组发言;随着大家思维的碰撞,后面老师的发言越来越精彩。


紧接着,上午的课程里,让我最念念不忘的一段话来了——


陶渊明流传下来的诗歌不多,最有名的是哪几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创造的“南山”,已经成为古往今来许多人向往的“意象”,每个人都要走一遍“南山”这个道口。


说完,干老师不解释。继续讲《论语》的训诂学。而我,一个人,仿佛站在了会场之外,秋雨之中,在向浩渺的世界追问:


——南山,究竟象征了什么?人的终极归属之地?灵魂栖息之所?理想耕耘之处?还是人的自在选择?天命所归?


南山,唐朝的王维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中年人王维遇见了佛理,欢喜自得,他忽然意识到佛理的真实性,觉得从中寻觅找到心灵的安顿。于是,他选择在在终南山下读经,写诗,安度晚年。他这么想了,马上就做了,难得。


南山,宋朝的苏轼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声起起落落的苏轼,无论是在庙堂上,还是在超然台,海南岛书院,他都可以从容自得。他追求的是人生的快意和自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研究美食,与朋友饮酒对诗,修建苏堤,开辟东坡,种万壑松……本真如他,热情如他,什么都无法桎梏他。


是的,南山。祖庆老师刚刚还在感慨,冥冥之中,“种豆南山”曾是他多年前的QQ名,近年来的微信名,现在还是他的归宿。谷里书院,何尝不是张老师的终南山?前几日他躬身耕种的那一畦菜,俨然一副“草盛豆苗稀”的景象,可是瘦瘦的谷主看着蛮开心。


——南山,我的南山,在哪里?继续守着我的一亩葵花田,读书、教书,做向阳花班课程?还是寻一个尺码合适的地方,与一群爱阅读的人一起,教书读书、共同追寻自我的最大价值?心思,忽然像山里的小野花一样,摇摆不定。


南山,我亲爱的朋友,读到这里,此时此刻,我想问问:你的“南山”,在哪里?真诚地邀请你,和我一样,问一问自己的心,然后回答此时的你。



编辑:小北


关键词检索


关注“祖庆说”


            在公号底部对话框输入下面的关键词查找你可能需要的信息


六一节快乐|敬畏  |统编教材 |朗读 |书单  电影 |作文| 阅读| 课程| 成长|  电影写作课书目 | 小说 | 草房子| 忠犬八公 |课堂课说课|模拟上课|穷人|电影遇见书|转载|合作



谷里书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