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两个月网课,却要“零起点教学”,决策者是咋想的?
一
除北京、武汉外,各地都已陆续开学或定下开学时间表。
然而,有几个省份,却规定,“一律零起点教学”。
这就让人有些莫名了!
不知道这些领导,是根据什么来做出这样的决策的。
在我看来,这是对教师、家长付出努力的不尊重,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不尊重。
二
我的不少朋友,就在这几个省份。我也认真地听了他们发的微课或者直播课回放。实事求是地说,相当多的课,是精心准备的,也是精彩的。
据了解,为了备好一节40分钟的课,这些老师往往花费两三天乃至更长的时间(不要问我是怎么了解的,凭我30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能判断,一节好的网课,得准备多久)。
一位朋友告诉我(哦,一位朋友,不知道这算不算造谣),他的微课,工作室导师都要亲自把关的。从脚本、ppt到录制,每一道关都要严把。常常,录制完一个微课,要到深夜。
我爱人也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这个大约的确不是造谣)。这段时间,我亲眼目睹她批改“云作业”的全过程。在手机上认真阅读所有作业,然后截屏,分类给孩子们的作业做成一个一个的2-3分钟的微课,进行反馈。批一次作业,需要三四个小时。尤其作文,她要逐一语音反馈。
有些负责任的老师,还要遭遇因催作业被有些家长拉黑微信,甚至投诉打的风险。
凭我对这个职业的整体了解,这样负责任的老师,是大多数(当然,也会有一些敷衍塞责的)。在我看来,一刀切规定“零起点教学”,就是对这些在家兢兢业业工作的教师最大的不尊重。
再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零起点教学,更是直接否定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疫情之初,各方说辞是不相统一的。开始一律规定不能上教材里的内容,可是到后来,宅家学习时间实在太长,于是各地默许或鼓励上教材里的内容。
现在好,开学了,居然不承认前阶段的学习!你让孩子和家长怎么想?
决策者可曾想过,实施“零起点教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断炒冷饭,意味着延长学期:如果5月10号开学,学期可能得延长到8月份,还搭上周末时间!
想想就可怕!
三
说白了,“零起点教学”背后的事实逻辑,其实是领导不相信网课的效果。
那么,我不禁要问:这些年领导们投入那么多经费,着力打造“智慧校园”是吃什么干饭的?
在美篇里、在微信公众号里、在一次次的工作总结和现场会上,你们不是把“智慧校园”吹得神乎其神吗?真正到了检验“智慧校园”效果的时候,你们却怎么带头不信了?
你们在花巨资做一件自己都不相信效果的事,这不是啪啪打脸吗?
当然,也有领导会说,一刀切规定“零起点教学”,是为了体现教育公平!
扯淡!
牺牲大部分已经学习过的孩子的利益,去迁就和照顾个别没有办法上网或者不认真学习的孩子,这样做,对认真上了两个月网课的孩子就公平了?!
他们有没有条件上网课,你们当初怎么不调研,怎么不帮忙解决?那么多人上了网课,却想起他们来了?
你们真仁慈!
四
其实,要不要“零起点教学”,学校自己会考虑,教师自己会考虑,用不着你们瞎操心。
一线校长、一线教师,会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因人而宜。校长、老师,也要面临考核、面临检验的。多数孩子真的与班里其他同学脱节,老师们会想办法补救的。
五
真诚地奉劝各地教育行政决策者,出台政策之前,多一些真实的调研、多开一些听诊会,听取校长、老师、家长意见,而不要凭感觉去决策。教育领域,一线智慧不比行政领导少。
行政领导,要多一些宏观决策,少一些细节干预。才能真正起到领导的作用,而不是扰乱正常秩序。
包括这学期双休日是否需要补课,暑期是否需要压缩,这些问题,都要慎重再慎重。特殊时期,请多一些灵活机动的人情味,少一些冷冰冰的“一刀切”。
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而不是加工零件。加工零件,才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