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收到一位朋友发我的微信——
看后,心里有些沉重。这样过度的心理测试,真真非把正常的娃逼疯不可!!
这样如临大敌,原因无他,皆因最近一段时间,多地发生学生自杀事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简直可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4月13日,江苏无锡,一名12岁的女孩,在开学第一天竟跳楼自杀,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4月13日,安徽合肥,一名15岁学生因学习问题与父母发生争吵后,爬出阳台扬言要跳楼。幸好被派出所营救。
4月12日,陕西商洛,一初三女生,从教学楼三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4月7日,江苏南通,一名15岁初二男孩从19楼坠落,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3月24日,河北邯郸,一名9岁学生,因未按时完成作业,曾被老师踢出“钉钉群”,从15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3月3日,河北石家庄,一名12岁学生,因上网课不积极,被家长严厉训斥了几句后,一时想不开,从楼上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材料引自《朗读君教学》ID:LANGDUJUN 160)
·····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更多没被报道出来的,不知有多少!据某校教师会内部消息,某市开学到现在的半个月来,非正常消失的人数,已经达两位数!特殊开学季,各种矛盾交织,各种压力纷至。”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出现,有些孩子因冲动,做出过激反应,后果不堪设想。为减少各种悲剧的发生,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都非常重视特殊开学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地纷纷召开紧急会议,取消体育加分测试,并要求加强心理疏导,召开云家长会、举行云家访……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各种问卷,通过问卷摸底,发现心理有问题的(重度或轻度抑郁倾向)的孩子。把这些孩子筛选出来后,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重点对他们进行特殊“关照”或疏导。从客观上说,这样的重视,是应该的。然而,怕就怕物极必反,一旦过多过密的心理测试和各种干预,极易导致过度紧张,本来心理没有太大问题的孩子,也给搞出心理问题。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教师对孩子的期望,会传递一种积极的作用。同理,一旦一部分孩子被测试“内定”为心理有问题,教师就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在行为上,对孩子的影响,也许是负面大于正面。在疫后心理健康教育这件事上,我的建议是:不要在形式上做文章,而要找到压力源头,最大限度地为师生松绑、减压,形成相对宽松的学业氛围,大幅度减少压力源,进而平稳度过这个特殊学期。一是入学检测与排名带来的压力;二是应对疫情期间拖欠的作业压力;三是疫情期间游戏上瘾,忽然恢复学习,且老师要赶进度,课业负担比原来更重,一时无法适应新生活的压力;四是家长要求过严带给孩子的无形压力和焦虑感……因此,对孩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当从压力源管理上下功夫:第一,特殊学期,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禁止任何学校组织任何摸底考试与排名。(设立举报电话,一旦排名,立即举报,严肃处理)。当然,也许学校层面,因有高考中考压力在,层层加码,高三、初三教师不得不排名。这里,我斗胆提个建议:今年的中考,高考结束,能否明令禁止各校晒重点高校录取率、重点高中录取率。一旦发现哪个学校在晒考试成绩,立即严厉追责。第二,特殊原因网课或者寒假作业没有完成的,不要逼迫学生必须在几天内完成,要允许在一个月内补齐,实在补不齐,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其一马。只要后续学业跟上即可。分,难道比命重要?!第三,对于教师赶教学进度现象,教研室要有所作为。在摸底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规定本学期功课少教1-2单元。对一些特别难的内容,要明确提出,不作考试要求。而且,教育局层面要明文规定,本学期期末,高三和初三之外,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各班自己命题 ,自己考试,题目和成绩向学校报备即可。这样,老师们的教学节奏会慢下来,作业也会少下来。(这里顺带提一下,各种形式主义的活动和检查,请消停消停。教育局各部门,这学期尽量少做事,就是对教育的最大贡献!)第四,少一些形式主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一些个体运动(跑步、踢毽子、跳绳)及非接触一对一对抗体育活动(羽毛球、乒乓球等),让学生通过适度运动调适心情,缓解压力。周末,家长要多带孩子到人少的地方,做户外运动(爬山等)。第五,可以组织观看一些有助于缓解压力的电影,调节学生心情。《三傻大闹宝莱坞》《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麦兜故事》《小鬼当家》《机器人总动员》等。片单很多,不一一推荐。也许有些老师或者家长会说,难道疫情后,就停止教学管理,不再提任何要求,无限度地迁就孩子?适当合理的竞争,还是必要的。我想,只要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给教师适当的教学管理自主权,大部分教师,还是能够负责任的。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适当的压力,让更多孩子平稳度过这个特殊学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知识学习,可以一辈子,生命只有一次!● 家庭的格局很重要:培养一个优秀孩子,每位成员都要努力
欢迎光临~谷里教育书店近800种好书~等你来选添加微信slxxzk加入“谷里书院书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