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张祖庆:走向卓越之路,就是寻找自我之路
时间:2020.6.8
平台:微师直播
主题:成为卓越
主讲人:张祖庆老师
《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成为当当网教育理论书籍五月份销售冠军。不到50天,已印三次,卖了将近2万册。
站在一线立场,将30年的经历浓缩为这本小书,一路酸甜苦辣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读者,真实、真诚,可能是这本书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
这段时间,有不少学校、工作室,把我的书作为教师共读书目。重庆沙坪坝森林小学、宁波蓝青小学语文教师共读,两场读书会,我都参与了,很不错!
无心插柳,水到渠成。
这本书是没有列入我的写作计划的,只是在公众号里没有规划地写,一篇一篇地写。去年下半年,认真地写了与课有关系列的文章(也就是现在这本书的第一章)。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柳柳主动和我联系,约我出书。于是,有了这本书。
因为疫情,快递不便,这本书的校对不到位,出现了几处小错误。再印的时候,一定会改过来。借此机会,真诚地感谢向我提出修改建议的老师们。
其实,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用心,编辑先后传给我十几个版本。当时我把这些所有的封面在朋友圈晒出来,不少封面得票率很相近,我得了选择综合证。我把挑选封面的任务交给出编辑,于是,有了目前的封面。这个封面,有人很喜欢,说很有设计感。当然,也有人不喜欢。
“我们的思想每时每刻在歪曲他人的思想,因为我们身上没有同时兼容两种气味的地方。”——米洛拉德・帕维奇 《哈扎尔辞典》
争议永远存在,没有必要一一回应。包括封面,没有一个是让人人满意的。因此,释然。
02这本书回应了哪些问题
认识自己——精准定位——明晰路径,把这几个问题都想清楚了,就能让人生少走一些弯路。
从大学毕业至今,真正原理性知识是很少变化的。一个老师能否成为骨干教师,关键是积累案例,能否成为卓越教师,关键看策略知识。
三类教师的成长模型——
1.职初教师:
微信群如何管理?好多职初教师管不好微信群,缺少了建群之初的管理意识,才导致危机四伏。
先立规矩:今天的“管”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理”;
所有的规矩都清清楚楚,让家委会每天管理、值岗。
还更高端的做法。有一位老师开学第一天就和家长讲清楚:为了让我们的沟通无障碍,为了不刷屏,这个群老师说,大家都不要说。群名称“老师说,家长不回应”。整个群鸦雀无声,都是老师在说话。微信群,就不会成为“定时炸弹”了。
职初教师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沟通技术:
职初教师重点关注这本书的以下章节:
2.骨干教师
当年,上《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主办方给我拼凑了三到六年级的7、8个学生,学生也没有预习,我还是只跟着设计走,但课堂非常悲惨,非常尴尬。后来我看到于永正老师的课例,遭遇学生不回答的尴尬,于老师一边读文,一边摸学生小脑袋,慢慢地,学生放松下来。课渐入佳境!
我在《我的败课史》里详细记录了这节课,并作出了反思——
此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学生,我都不会惊慌,而是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适时调整。
要想成为骨干教师,一定要认真盘点曾经的课堂,尤其是糟糕的、让自己难堪的课堂。
关键事件法:我们可以经常回头看,哪些事件对自己造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作为关键事件来反思。
以我自己来说,关键事件:
年轻老师不要长得太快,长得慢一些,走得稳一些,把底盘打实,等机会来了,再妥妥冒尖。
梳理关键事件,让自己走得更稳健。跌倒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什么都没抓住。抓住一把沙子,在岁月的蚌壳里,会变成熠熠生辉的珍珠。
3. 走向卓越教师
走向卓越的教师,不要只沉迷于打磨 一节又一节的公开课,而要沉入课程、锻造品牌,向课程中的自己学习。当然,也要向重要他人学习。遇见精神的导师,是幸福的,跟随他,学习他,但不要盲从他,更不要成为他。要不然你就迷失了自己。
课程做着做着,就做成了书。
有了30年的积淀,这几年成了我写作的高峰期。其实,我的书不是写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一线教师,一定要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这样写着写着,就能成为高产作家。通过写,沉淀自己,积累自己,反思自己,进而不断阅读,让自己更加丰厚。写,让一个教师越写越好,越写越优秀。
成为卓越教师必须迈过哪三道坎?
方向、能量、专注
方向:认识自我,准确定位。把你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无人能取代你,你就成功了。
能量:读人、读书、读物、读课
三类老师阅读方向也不同:
不要患上“学习焦虑症”。
有些东西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适当地甄别、疏离,让自己更专注。
专注一项,成就品牌——公开课、论文、家常课、课程。选择其中最适合的路走,你就能走向成功。
木桶理论1.0版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木桶理论2.0版本:在互联网+时代,桶底是固定的,桶壁是严密的,木板斜,长板越长,装的水越多。
短板补得差不多了,就可以了。老师要把长板发挥到极致。
与其补短板,不如练绝招!
这本《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一书中,反复强调“成为你自己”。
03怎么读这本书
对号入座,如法炮制。知道到做到的距离,只差一个行动。大家好好读一下代序,里面藏着重要的修炼法则。
一定要行动。比如:把课堂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再把设计还原成实录;比如:研究这个老师写的文章,认真研究他的题目和构思,你会发现,貌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要去琢磨、行动、尝试。
最关键的是:模仿的过程中超越,成为自己!
只有行,你才行!
每个老师在教育教学成长路上的问题,就是你成长的开始,问题解决了,你就是专家,你就成长了!
怎么学习?
1.向优秀的人学习2.看大量的期刊资料3.成立攻关小组研究
问题即课题,教室即研究室,成长即成果。
互动精选——
如何选定一个偶像,好好“学艺”?
学艺之初,跟定一个师父,学精、学透、学到家,跟这一个老师深度地学,把本领学到家;再博采众长,把其他人有特色、出彩的地方学习过来。
我当年学贾志敏老师的课堂点评工夫,也学于永正老师更会夸孩子、欣赏孩子,两者可以融合。
跟定一个老师和转益多师并不矛盾。最可怕的就是没有专注地学,没有学深入,就想博采众长。
不断地超越自己,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的。
最后,想对大家说:不要轻易离开体制,而要随时修炼离开体制的本事。整理:柯晓珊
—END—编辑 | 追小忆 审核 | 卓雅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点击“设为星标”(或在右下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