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少孩子,被父母用挫折教育养“废”了

祖庆说 2021-10-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钱志亮工作室 Author 钱志亮


点开图片链接,赶快报名!


很多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心理都太脆弱,受不得委屈、输不起,于是想用挫折教育帮助孩子练就强大内心。


父母开始重视起挫折教育,这一点很好。可是有些家长的做法,却走入了误区:人为地制造一些“挫折”,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比如,把挫折当吃苦:家庭明明很宽裕却总是哭穷;孩子要什么偏偏不给满足,或是一定要带着条件交换;

把挫折当打压:平时少表扬,常常打击、批评孩子,总拿孩子和别人作比较;

见不得孩子脆弱的一面,不许孩子哭、难过······

《少年说》节目中,曾有一个女孩在天台委屈地“控诉”妈妈。

妈妈平时总是拿她和别人作比较,每次成绩一下来都说先说差的。

“我说了我不适合激将法,你们老是打击我,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


然而妈妈却觉得自己的打压式教育,都是为了孩子好。
 
“我知道我一直在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性格里,你要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听到妈妈的话,女孩难过地哭了起来。

这些错误的“挫折教育”,不仅不会让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变强,只会带给孩子匮乏感,挫败感,觉得自己不被爱,不被欣赏,什么都做不好。

多少孩子,就这样被破坏了内心的安全感、浇灭了自信,早早地失去了对抗挫折的能力。

01
曾经在一档节目中看过一名“虎妈”分享自己的挫折教育:

为了“锻炼意志力”,她让自己的弟弟带着不知情的10岁女儿,去大沙漠里“历练”三天两夜,出发前还嘱咐她弟弟:

“要狠狠地虐她!”

后来女儿哭着说:

“今后,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永远不会因为那三天两夜的痛苦变得坚强,我只会记得你是怎么虐待我的。”

心理学专家武志红曾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说:

“孩子的挫折教育不是不需要,而是不能额外和附加,否则就会演变成伤害。”

挫折本身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人为地让孩子吃苦受罪,感到挫败,没有必要。现实生活中,孩子可能会遇到的挫折已经足够多了。

重要的是,父母给孩子赋予面对挫折的勇气、拥有积极的思维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这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02
挫折教育的第一个关键,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哈佛大学花了76年,追踪268人,就为了解答这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研究者George Vaillant发现:决定人生能不能成功的,从来都不是智商,体型,父母收入,自己受教育程度。


真正的答案是:爱。


父母无条件的爱、接纳、支持和信任,会成为孩子一生的铠甲,在面对挫折和痛苦时,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勇气扛过去。


反之,如果在父母那边,得到的只有严苛的要求、忽视、否定、差评,孩子在挫折面前只会觉得孤立无援、容易陷入绝望和无助。


因此,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满满的爱,即便自己不够好,也依然能得到支持和接纳,非常重要。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陪伴孩子一起面对;在孩子哭泣、表现出脆弱一面的时候,接纳、理解他的情绪。
03
有些孩子遇到挫折一下子就会被打倒,不断否定自己,“我不行”,“我没用”,有些孩子却能越挫越勇,不一直沉溺于负面情绪中,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


挫折教育的第二个关键,孩子能用积极思维方式看待挫折,来自父母日常的引导。


美国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Dr. Martin Seligman)的研究表明:


孩子对挫折的态度,在8岁左右开始形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父母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


如果父母把持久性、概括化、个人化的解释应用在不好的事情上,孩子就会形成悲观、消极的思维方式。


比如孩子数学考差了,就批评孩子“你就不是学数学的料!”

孩子题目做错了,“猪脑子,怎么这么笨!”


反之,如果父母多把持久性、概括化、个人化的解释应用在好的事情上,孩子慢慢就会形成乐观、积极的思维方式。


比如,孩子在学校帮助了同学,可以表扬他“你真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孩子。”


孩子主动跟人打招呼,可以肯定他“有礼貌、懂事”。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不给孩子贴负面的“标签”,而是给出有指导作用的建议,比如“还需多练题”、“要再仔细、认真些”。


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及时地帮助他纾解负面情绪,学会正确归因。


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可以给出表扬和肯定,孩子会朝着那些好的品质发展,心态更加积极乐观。
04
挫折教育的第三个关键,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经验,需要孩子在日积月累的亲身实践中习得,必要时,还需父母的指导和帮助。


这就要求父母不要过度保护孩子,别让他一直生活在“无菌的温室”中,要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锻炼和学习经验。


比如,让孩子多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有机会做一些有挑战性、锻炼能力的事情,增强自信心。


很多资料显示,从小会做家务的孩子,比起那些从小父母包办,什么家务都不用做的孩子,长大后更具有抗风险能力,他们的内心会更强大,不容易被暂时的困难击垮。


此外,父母在孩子犯错或失败时,不要一味地打击孩子,发泄情绪,重点放在帮孩子掌握技能、习得正确的方法、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孩子有能力,有自信,才会更加从容地面对挫折,用智慧和经验去解决问题,走出挫折。
家长抓住以上三个关键点,避免走入“伪挫折教育”的误区,才能培养出真正内心强大、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

—END—

来源 | 钱志亮工作室

编辑 | 滟子  审核 | 卓雅

 超燃亲子夏令营!在青山绿水间找回久违的亲情

 只要孩子有这两个爱好,便有了学习和成长的原动力

 过正常而积极的童年生活 | 头条

扫描二维码—进入谷里书生中心—

邀请好友—生成自己的专属海报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

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

进入公众号主页——

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

点击“设为星标”

(或在右下点个“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