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度最佳真实恐怖片:不是我们在玩手机,而是手机在玩我们

祖庆说 2021-10-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书单 Author 书单君

作者:书单君

来源:书单(ID:BookSelection)



更愿意活在“虚拟世界”的我们


好好吃顿晚餐,本来是件挺简单的事,对一位妈妈来说却有点难。

 

一家人就围坐在桌前,面前是她精心准备的美食。

 

然而,大家都吃得心不在焉,也不知道该聊什么,氛围稍显尴尬。

 

       

这一切都是因为,饭前她提议要把手机锁进“手机监狱”,好让大家认认真真吃顿饭。
 
大家虽然不情不愿,还是上交了手机。
 
不远处,“手机监狱”里的消息提醒声正在此起彼伏地响着。
 
每个人都蠢蠢欲动。
 
只有妹妹按捺不住,借取叉子的借口,走了过去。
 
当发现“手机监狱”要在规定时限后才能打开时,她拿起工具,砸烂了这个手机卫士,心满意足地拿着手机上了楼。
        
一家人不欢而散。

 


妹妹的做法看起来似乎有些过。
 
但细想想,如果是你,吃一顿完全不能接触手机的饭,又会有何表现?我想虽然不至于这么夸张,但肯定也会感到某种“分离焦虑”,并为之抓狂。
 
其实,妹妹和我们,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掉入了资本主义精心打造的社交媒体陷阱。
 
在某种程度上,做出这种行为的我们,都是受害者。
 
最近,书单君就看了一部讲述这种陷阱的纪录片。
 
片子的名字听着就让人有点不适,叫做——《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又名社交困境)。

 

       

纪录片通过对脸书、推特、谷歌等科技巨头企业前员工们的采访,揭露了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社交媒体,一步步来操控,并在某种程度上“毁掉”我们的。

 

在看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就有毛骨悚然之感。

 

与其说这部影片是纪录片,倒不如说是“恐怖片”更为恰当。

 

它试图警告观众们:看似是在娱乐我们的社交媒体,正在一步步蚕食我们的生活。

 

表面上,是我们在玩手机,但实际上,更可能是手机在玩我们。

 


肤浅的快乐是有代价的

 

书单君曾经和一个朋友讨论,时代的变化有让我们变得更不快乐吗?
 
他说,应该没有吧,整体的幸福程度应该是和以前的人差不多的。
 
但实际上,答案并没有这么乐观。
 
比起上一辈的人,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快乐,而导致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社交媒体。
 
正如所有的硬币都有两面一样,微博、微信这类APP,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危机。
 
纪录片中,展示了一组很可怕的数据。
 
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青少年抑郁率的直线上升。


                      

它先是让人上瘾,然后引起“病症”。
 
还记得开篇书单君提到的那个妹妹吗?
 
她为取手机砸烂“手机监狱”的行为,是不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为了吸毒不顾一切的瘾君子?
 
片中有受访者就指出:“社交媒体,就是一种毒品”。

 

        

对比一下,两者的特征的确非常类似。
 
首先,是帮助营造出一种“你很棒”的错觉;紧接着,你会上瘾;最后,你会发现没了它的生活,了无生趣;

 

       

一位发言者提到,生存机制导致我们需要他人的良好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社交网络上成千上万陌生人的认可。
 
然而,社交媒体却会让你误以为你需要身边每个人的认可,并一步步改变你对自我的价值认同。
 
依然以开篇的妹妹为例。
 
她先是在社交网络发了一张普通的自拍,等了很长一段时间,发现才有两个赞,于是立刻删掉了这个动态,又自拍了一张。
 
在精心P图过后,重新上传。
 
这次,照片获得了朋友们的一致好评。
 
而就在女孩为这些赞美感到洋洋自得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个评论。
 
对方嘲笑她的耳朵很大,并传来一个大象的Emoij表情,意指她的耳朵和大象的一样。
 
女孩瞬间低落起来,忍不住跑到卫生间观察着自己的耳朵,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
 
小女孩的这种沮丧还算是轻度的,有一些人,甚至会因此患病。
 
比如说“图片分享畸形症”。

 


越来越多的网红脸,背后的推手,可不就是社交媒体?

的确,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更多的赞赏,与此同时,却也产生了更多的自我否定。


 

社交媒体背后的骗局

 

可能有人要表示抗议。
 
“你说的社交媒体会让我们过分在意他人看法是真的,但你也得承认它的确帮助我们维持和建立了更多的关系吧”。
 
真的吗?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的确是这样的。
 
我们随时可以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通话、视频,吃饭的间隙都可以拿起手机和朋友们聊天,好像是比任何时候都要变得更亲密了。
 
但实际上,它反而导致了人与人关系的浅薄化。
 

《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在书中提到:
 
“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
 
某种意义上,社交媒体就是这样一个“笑面虎”。
 
它表面上说帮助我们排解孤独,但实际上,却创造了更多孤独。
 
当动动手指就能够打发时间,还会有谁想要走出自己原有的生活状态,去真正了解身边的朋友呢?
 
“玩手机不香吗?”成了一个可以拒绝任何实际社交的有力借口。
 
毕竟,没人能找出更好的反驳理由了。
 
开篇提到的一家人,因为手机的存在变得缺乏交流,互相都不了解彼此的生活状态。
 
妈妈唯一了解自己孩子的渠道,不是交谈和观察,而是去追踪他们在社交网络上的动态。
 
想想有多久,你和朋友更多的只是在网上插科打诨,而不是一起去喝个下午茶。
 
又或者,你们在喝下午茶时,是真心地想和对方交换最近的状态,还是更多地为了去网红地打卡拍照发朋友圈?
 
当然,这并不完全是我们的错。
 
社交软件的诱惑力太大,实在让人难以抗拒。
 
毕竟,数以万计的设计师正站在网络的背面,卯着劲在思考该怎么让我们更多的留在互联网上,就连他们自己,都有可能成为这背后的受害者。

 

       

纪录片中,把大数据追踪个人的行为拟人化进行了表达,藏身在数据之后的并不是机器,而是三个程序员。
 
Ben是个高中生。
 
他的手机屏幕碎了,不得不和妈妈达成约定:一周不玩手机,就能拥有一个新屏幕。
 
而这对管理Ben的三个程序员简直是致命性打击。

 

        

他们不断分析Ben过往的数据,发送各种各样他可能会感兴趣的提醒来吸引他,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什么球鞋的介绍,来自女神的照片圈出提醒,统统都试一次。
 
当这些都无效时,几名程序员决定放大招,发出了Ben前女友已经恋爱的劲爆消息。
 
果不其然,Ben上钩了。
 
他立马打破了“手机监狱”,用破碎的手机屏幕,视奸前女友的动态。
 
就像《楚门的世界》中,当楚门试图逃离不正常的世界时,所有人都在想方设法,避免这一事情发生。

               

大数据就像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总导演。
 
他几乎什么都知道,你去过哪里,喜欢谁,月收入是多少,什么类型的情感能让你产生共鸣......它会不断推送你感兴趣的东西,把你困在社交媒体里。
 
书单君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无力改变现状之前,不管社交网络表面上披着一件多么光鲜亮丽的外衣,都要看到它的有害之处。
 
也要意识到,它所制造的虚假幻象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以约会软件为例,不管你在其中收获了多少喜欢,最终想要的,肯定还是在现实中和某人建立真实而亲密的联系。
 
波兹曼曾大胆预言:“我们将毁于所热爱的东西。”
 
我们正在通往这条路,但应极力避免这样的结局。



 互联网时代,我们最该做的是“离线”

 

大部分社交软件都是免费使用的,为什么他们不赚钱,还愿意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将我们留住呢,难道互联网公司都是傻子吗?
 
事实是,他们在背后达成了我们并没意识到的交易。
 
他们终归是要赚钱的,但是可以不赚我们的钱。
 
设计师是在打造产品,但最终贩卖的却不是社交软件,而是用户,即我们本身。
 
纪录片近乎残酷地指出了这一点:“如果你没有花钱买产品,那你就是被卖的产品。”

 

   

你的信息、注意力,都在使用过程中被一一截取,并通过某种方式,最终转化为“购买力”。
 
这也就是说,我们越是多的使用这些产品,越是在“助纣为虐”。
 
那么,有没有什么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或者说,降低其不良影响呢?
 
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已经很久不用QQ,但书单君依然很欣赏这个软件的一个功能——离线。
 
如果不是主动设置,头像由亮变暗,就表明这个人此刻正处在现实世界中。
 
现在的我们,却似乎更多处在一个“永不离线”的状况之下。
 
社交软件背后的资本不会对我们负责,他们只需要流量,用户怎么上瘾,他们就怎么设计软件。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真实需求。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暂时离线,回归现实生活。

当然,这个离线并不是指完全不上网了,那只会导致更多不便,甚至引起反噬,让人对社交媒体更加上瘾。

 


书单君想要表达的是,应该适当调整一下在线下与线上的比例,把更多时间投入到真实生活中。
 
比如吃饭的时候尽量不玩手机,而是多和身边的人有一些交流;
比起线上聊天和视频,更多地约朋友做一些线下活动;
 
纪录片的最后,也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书单君列在这里,大家可以按照需要进行实践。
 
1、在手机上关掉/减少各种“通知”,大部分“通知”既不及时也不重要;
2、卸载不必要的程序;
3、可以自发地设立“家规”:孩子不能用社交媒体;
4、每天到了固定的时间,手机等电子设备不能带进卧室(例如睡前半小时,把所有设备都请出去);
5、下线,多享受线下的现实;
 
可能不免有人会认为这是危言耸听,觉得手机只是工具,没必要这么当回事。
 
但你要意识到的是,榔头可不会让你一不小心就花三个小时在上面,也不会让你在离开后产生“戒断反应”。
 
科技的发展没有让手机更加工具化,而是让我们变得工具化了。
 
无法反抗被控制的命运,但至少不要被全盘控制。正如诗人狄兰·托马斯所说:“不要温顺地走入那良夜。”
 
你越少使用手机,它的工具化属性也就越强;越多回归现实生活,你的工具化属性也就越弱。
 
要做“工具人”还是人,全在于你的选择。



简介:本文转载自一个推荐好书的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这里有一群三观正的读书人,与你分享思考,推荐好书。关注书单,我们一起通过阅读,变成更好的人。转载请联系“书单”公众号。



—END—

来源 | 书单

编辑 | 虫子   审核 | 卓雅

● 《姜子牙》票房超燃:中年人的叛逆,才是真的惊天动地

● 用手机把平凡事物拍成惊艳大片,奥秘竟这么简单!

● 惯子如杀子!被惯坏的孩子,往往有这3种表现,再不重视就晚了


步骤   成为谷里会员
请扫描二维码—进入谷里书生中心—
邀请好友——图文邀请卡——
生成自己的专属海报——长按图片保存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
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
进入公众号主页——
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
点击“设为星标”
(或在右下点个“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